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免耕晚稻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3kg/hm^2、不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和翻耕晚稻3个处理田间试验,2005年在浙江绍兴等地研究了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对免耕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晚稻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分蘖成穗率提高.穗粒结构改善.穗形大.每穗实粒数多,千粒重高.平均产量8433.8kg/hm^2,比不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晚稻增产8.4%,比翻耕晚稻增产7.6%.每公顷纯收入分别增加971.27和1955.03元.投入产出比为1:2.4。  相似文献   

2.
对禾康土壤调理剂不同施入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禾康土壤调理剂为生物制剂,无毒无污染,能够杀灭土壤病菌、提高水稻抗病能力,促早熟,增加千粒重、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干物质产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水稻抗性,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土壤调理剂对酸化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及连作晚稻产量的影响效应,挖掘甬优538高产潜力,设置了土壤调理剂32%氨基质钙镁肥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对甬优538有明显增产效应,其中每hm2施600 kg、900 kg、1 125 kg的处理比未施用对照增产8.31%~9.52%,达显著水平;其增产效应主要在于增加有效穗数和提高千粒重;施用土壤调理剂还能有效改善酸化稻田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的释放利用和有机质提升。通过一系列数学关系模型分析后发现,在生产上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以600~9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施用禾康盐碱地改良剂能够降低盐碱地土壤pH值,提高秧苗素质和单位有效穗数及千粒重。水稻播种覆土后应用禾康10 ml/m2兑水均匀喷在苗床表面+水稻移栽前应用禾康1 kg/667 m2在本田兑水甩施的处理较对照增产4.1%~7.4%。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康地宝施用不同用量试验研究表明,施用30%康地宝可调节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每667m2施用1000ml效果较好,增产达15.5%。  相似文献   

6.
针对滨海盐碱地特点,在坚持泡田洗盐和选择耐盐品种的前提下,经过多年探索和优化,总结出了稻草还田,培育耐盐壮秧、科学运筹肥料、优化灌溉用水、综合经济防治病虫草害等5项水稻栽培关键栽培技术,使滨海盐碱地上的2600hm2水稻连续5a平均单产8355kgh/m2,比毗邻场、乡增产8.8%。  相似文献   

7.
结合滨海稻区气候、土壤特点,在多年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与水稻高产栽培相匹配的隔离层旱育壮秧、定量稀植插秧、平衡施肥、优化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为我国北方滨海盐碱稻区的水稻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供磷型土壤调理剂在酸性土壤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常存在交换性铝含量极高和磷素供应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改良南方酸化土壤,提高土壤活性磷含量是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方酸性红壤为供试土壤,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玉米盆栽试验探究了基于磷尾矿、磷酸镁铵和石灰等为主要原料的供磷营养型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和对玉米磷素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添加不同原料比例和数量的土壤调理剂进行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用量在4~8 g/kg时,可使土壤pH升高1.1~1.6个单位,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铝和有效铁含量,增加土壤交换性钙、镁和有效磷含量;盆栽玉米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C3配方土壤调理剂明显改善玉米苗期生长和植株磷素营养,但是土壤调理剂中辅料(白云石/石灰+膨润土)对促进磷酸二铵的肥效要明显优于土壤调理剂的供磷主料(磷酸铵镁+磷尾矿),说明在供磷方面主料的作用效果优于与辅料相混,辅料在增加土壤酸性改良效果的同时也钝化了主料中的磷素,该调理剂的配方需要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9.
河北滨海盐碱地水稻旱直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北滨海盐碱地土质粘重、土壤盐分高等特点,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宜河北滨海盐碱地区的水稻旱种水管技术。该技术具有出苗率高、节水、省工、节支等优点,一般出苗率85%以上,节水70 m3/667 m2以上,节支60元/667 m2以上。从种子处理、地块处理、旱播晒种、淋盐发芽、灌溉成苗、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滨海盐碱土条件下水稻控制灌溉可比对照明显节水 ,节水幅度在 2 4 0 %~ 76 6%之间 ,产量变化不明显或略有增产。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 ,采用控制灌溉技术是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滨海盐碱土条件下水稻控制灌溉可比对照明显节水,节水幅度在24.0%~76.6%之间,产量变化不明显或略有增产。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采用控制灌溉技术是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新型增产剂“934”1000倍、2000倍、3000倍液对水稻进行浸种,15h后捞出阳干,然后播种育苗。结果处理的单株分蘖数、穗粒数都比对照(用清水浸种)高,秕粒数比对照低。说明用“934”浸种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特别是用2000倍液处理的比对照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娄伟 《北方水稻》2019,49(3):52-54
辽宁省滨海盐碱地稻区是辽宁省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该区域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辽宁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简要综述了辽宁省滨海盐碱地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目前辽宁省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展望了未来辽宁省滨海盐碱地水稻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滨海盐碱地水稻栽培关键技术的探索与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滨海盐碱地特点,在坚持泡田洗盐和选择耐盐品种的前提下,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了稻草还田、培育耐盐壮秧、科学运筹肥料、优化灌溉用水、综合防治痫虫草害等5项水稻盐碱地关键栽培技术,使滨海盐碱地上的2600hm^2水稻5年平均单产8355kg/hm^2,较毗邻场、乡增产8.8%。  相似文献   

15.
以水稻品种盐粳456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方法,探讨了氮素基蘖穗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保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茎蘖数达到收获穗数的前提下,氮肥适当后移,增加穗肥的比例,可协调水稻的群体指标,有效控制分蘖高峰期群体茎蘖数,提高茎蘖成穗率与单位面积颖花量;有利于提高齐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比例。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可获得最高单产788.2 kg/667 m2,比5.5∶4.5和7∶3的处理分别增产1.2%和11.9%。  相似文献   

16.
“龙灯”系列微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探求"龙灯"系列微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方法,2010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在水稻生长各个生育时期再施入"龙灯"系列微肥,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促进干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促进水稻分蘖,提高茎蘖成穗率,提高水稻抗性,降低了水稻穗颈瘟及纹枯病的危害。通过提高单位面积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而增加了水稻产量,盐丰47、H240、H299分别较常规对照增产7.1%、6.7%、6.2%,增效59.9元/667 m2、41.3元/667 m2、36.2元/667 m2。  相似文献   

17.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兴澄”惠满丰有机肥在促进水稻生长,提前生育期,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较显著的效果。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该有机肥配合施用适量氮、磷、钾化肥,比常规施肥处理有显著的增产作用(P<0.05),在中后期喷施“兴澄”惠满丰液肥,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此外,施用“兴澄”惠满丰有机肥,对稻米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平安福”生物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求"平安福"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方法,2009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于孕穗期、灌浆初期叶面喷施"平安福"菌肥120 ml/667 m2(500倍液)、100 ml/667 m2(500倍液)的处理5产量最高,较常规对照增产6.70%,增效59.73元/667 m2,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本田基肥施用"平安福"生物有机肥5 kg/667 m2的处理3次之,较常规对照增产4.95%。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求"龙灯"系列微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方法,2010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在水稻生长各个生育时期再施入"龙灯"系列微肥,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水稻光能利用率,促进干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促进水稻分蘖,提高茎蘖成穗率,提高水稻抗性,降低了水稻穗颈瘟及纹枯病的危害。通过提高单位面积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而增加了水稻产量,盐丰47、H240、H299分别较常规对照增产7.1%、6.7%、6.2%,增效59.9元/667 m2、41.3元/667 m2、36.2元/667 m2。  相似文献   

20.
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盐碱地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三种不同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结果表明:施用盐碱地土壤调理剂可以缩短水稻的生育期2~4 d,提高水稻产量(0.4%~5.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加调理剂可增加每穗的实粒数和结实率,只有实粒数处理A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加调理剂对稻谷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