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近年来,罗非鱼因食性广、生长快、抗病抗逆性强等诸多优点,成为很多地方养殖增收的好品种。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养殖经营者因过于追求产量,大量投放饲料、肥料、渔药等投入品,导致罗非鱼品质下降,味道欠佳,市场滞销。加之养殖成本趋高,经营方式呆板,致使养殖收益捉襟见肘。因此,在罗非鱼养殖经营过程中,一定要瞄准市场,注重技巧,科学养殖,灵活经营,多途径增收。  相似文献   

2.
郑春波 《科学种养》2013,(11):43-45
网箱养殖罗非鱼具有管理方便、捕捞容易、病害少、成活率高、养殖密度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形式之一。尤其是水库网箱无公害养殖的罗非鱼,其肉质细腻、鲜美、少泥土味,很受消费者的青睐。现将北方地区罗非鱼水库网箱无公害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们对罗非鱼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罗非鱼无公害养殖势在必行。奥本品系奥尼罗非鱼具有食性杂、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疾病少、雄性率高、群体产量高、肉质好等特点,现将其无公害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中国罗非鱼养殖户的养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中国罗非鱼主产区263 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二元Logit 模型对养殖户罗非鱼养殖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养殖户主风险倾向情况、罗非鱼养殖年限、罗非鱼销售顺利与否、养殖户是否参加产业化经营组织、养殖户是否获得相关养殖培训和当地政府是否进行宣传或提供补贴等因素对罗非鱼养殖户养殖意愿有正向影响,罗非鱼养殖面积对罗非鱼养殖户养殖意愿有负向影响。提出主产区政府应对罗非鱼养殖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与规划,倡导规范、科学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罗非鱼养殖户的养殖意愿。  相似文献   

5.
从实例分析罗非鱼“三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是一种耐低氧、抗病力强的热带鱼类。长期以来,养殖户普遍认为罗非鱼粗生粗养,是不会发病的,但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罗非鱼在鱼苗阶段和水温较低时常患水霉病,在鱼苗培育阶段常患车轮虫病,而肠炎病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发生率高。现通过实例分析罗非鱼“三病”的防冶,以帮助养殖户掌握正确的防治方法,有效控制鱼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罗非鱼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采用2014年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云南等5省(自治区)12个县的300组调查数据,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罗非鱼池塘单养、混养和综合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不同的投入和产出因素对中国罗非鱼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罗非鱼综合经营模式的成本利润率最高,罗非鱼单养模式的成本利润率最低。罗非鱼养殖生产的饲料投入、罗非鱼劳动用工数和池塘养殖面积因素是影响罗非鱼养殖效益的最显著因素。提出进行健康生态养殖,提高罗非鱼产品质量、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成立产业化经营组织和发展电子商务等途径来提高中国罗非鱼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不同摄食状态罗非鱼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利用Biolog 技术对不同摄食状态下罗非鱼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对六大类碳源利用情况及其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摄食状态罗非鱼养殖水体微生物对醇类和胺类的利用强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其他类碳源利用情况基本相同;RDA分析表明,NH4+-N、NO2--N、NO3--N是影响不同摄食状态罗非鱼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摄食状态的罗非鱼养殖水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罗非鱼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罗非鱼养殖的三大效益,总结了罗非鱼产业供给侧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供需失衡、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小等,分析其成因包括中国罗非鱼主要依赖出口市场,出口消费不景气、加工厂盲目扩大产能,产品附加值低等。笔者从罗非鱼苗种生产、成鱼养殖,产品加工和出口贸易四个产业主要环节概述了中国罗非鱼产业生产现状,提出了罗非鱼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技术经济与政策路径,即通过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加强加工产品关键配套技术研发、加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开拓国内市场和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组织等措施,以促进罗非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饵料投喂率对养殖罗非鱼生长效应、水质指标和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影响,以(16±0.20)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饵料投喂率对罗非鱼生长以及水质指标的影响,同时,采用Biolog-ECO方法检测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利用能力,研究不同饵料投喂率下的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4%饵料投喂率下的罗非鱼饵料系数最低,饵料利用率较高,高投饵率对水质影响较大,不同饵料投喂率对养殖水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有影响,4%饵料投喂率的Shannon指数较大,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较多;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COD、TN、TP、NH3-N对水体微生物代谢β-甲基D-葡萄糖苷、葡萄糖-1-磷酸盐、甘氨酰-L-谷氨酸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综合考虑,在罗非鱼养殖生产过程中,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合理的进行饵料的投喂,初始大小为16 g左右的罗非鱼饵料投喂率为4%上下为宜。  相似文献   

10.
工厂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在现阶段,由于成本因素,工厂化养殖罗非鱼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是通过先进的循环系统设计,以及良好的管理措施也可以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昌平示范区通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规格罗非鱼种或暂养罗非鱼,提高了品质,获得了较高利润。  相似文献   

11.
中国罗非鱼产业供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供求的角度,对当前罗非鱼产业供求的情况、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罗非鱼的供求发展呈现出供给高度集中,国内消费分散;产品以供给国际市场为主,对外依存度高;需求国多元化,贸易量受美国市场影响大等特点。中国罗非鱼需求变动幅度较大,尤其是美国市场未知性的影响,使得罗非鱼供给存在部分过剩的现象。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罗非鱼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这种下降会在新冠疫情影响后得到缓解,并继续增长。而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中国罗非鱼供给量增长将持续放缓,甚至减少。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培养基缓释碳源条件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代谢情况的影响。通过进行罗非鱼养殖试验,研究培养基缓释碳源对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通过BiologECO技术,研究培养基缓释条件下,对养殖水体中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缓释条件下可有效改善罗非鱼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有效降低养殖水体CODMn与叶绿素a的浓度,增加水体透明度。同时,培养基还明显增强了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试验组微生物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培养基缓释对研究罗非鱼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有一定积极意义,为后续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养殖密度下吉富罗非鱼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吉富罗非鱼(GIFT)成鱼体长、全长、体高和体宽对体重的影响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罗非鱼生长性状之间的差别。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各养殖密度下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不显著变量进行了剔除。结果发现:除在养殖密度为18000尾/hm2和22500尾/hm2时体长和全长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指标在不同养殖密度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养殖密度下对体重影响最大的变量分别是体长(18000尾/hm2)、体宽(22500尾/hm2)、全长(27000尾/hm2),回归方程中,在养殖密度为22500尾/hm2时全长和体高被剔除,在养殖密度分别为18000尾/hm2和27000尾/hm2时体长被剔除。不同养殖密度下同日龄吉富罗非鱼的其他生长指标对体重的影响存在差别,在选育时应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罗非鱼在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高密度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水质变化情况及生长数据等,以吉富罗非鱼为养殖对象,构建一套集成有竖流沉淀器、转鼓式微滤机、生物移动床、多腔喷淋式纯氧混合器、滴流式脱气滤塔及消毒杀菌装置等高效水处理技术和装备的高密度系统,并使用该系统进行为期3个月的吉富罗非鱼养殖试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摄食和生长情况正常,养殖密度从投入时的3.5 kg/m3快速增长至32 kg/m3,饵料系数1.72;循环系统水处理环节水质调控能力显著,处理后的养殖水体水质参数稳定:日换水量维持在5%左右的情况下,温度保持在23~28.0℃,氨氮浓度维持在0.272 mg/L,亚硝酸盐维持在0.067~0.21 mg/L,COD平均为7.15 mg/L,溶解氧浓度平均值为7.40 mg/L。总之,将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在罗非鱼养殖中,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养殖密度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罗非鱼幼鱼的影响,选取了同批次的罗非鱼幼鱼进行50天的饲养,测定了4组不同养殖密度梯度下幼鱼的生长指标的变化,并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对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幼鱼的成活率及最终平均体重和体长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特定生长率、日平均增重、生长效率、肥满度等生长指标也显示出相似的规律,密度最低的A组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密度最高的D组,密度过高会抑制罗非鱼幼鱼的个体生长速度。养殖经济效益分析表明C组产量最高,是较适宜的养殖密度。  相似文献   

16.
<正>笼养蛋鸡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见效快、不费人力等优点,是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广大农民朋友发家致富一条切实可行之路。但在养殖过程中,许多农民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以致出现了不少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近,有几个蛋鸡养殖户来电咨询:蛋鸡开产周龄为什么不产蛋或产小蛋?现将该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如下,以供参考。1.育成期饲料喂量不足,开产体重不达标蛋鸡育成阶段,为了预防增重过快、过早性成熟,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罗非鱼主产区地方政府出台的罗非鱼产业政策进行计量分析和评价。从基本政策工具和产业链两个维度出发,构建罗非鱼产业政策分析框架,并对政策文本进行单元编码和统计分析,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中国罗非鱼产业政策在政策工具设计和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罗非鱼产业政策的完善和优化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罗非鱼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及时有效地掌握池塘养殖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趋势,保障罗非鱼稳定高效养殖,在对罗非鱼池塘养殖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算法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参数优化,针对无锡市2015 年8 月23—11 月4 日这段时间内南泉实验基地的水产养殖溶解氧进行预测。同时,将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结果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SO-BP优化模型的训练和预测结果远远优于普通BP神经网络模型,除异常点外,误差率基本均低于0.5%。同时,该模型收敛速度快,计算复杂性低,能够较好的体现和预测罗非鱼池塘养殖的溶解氧趋势,也为其他水质指标的预测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兖州市是山东省重要的罗非鱼种养殖基地,罗非鱼种培育池面积常年稳定在100公顷以上,罗非鱼苗种适宜养殖时间为每年的6~10月份,其余时间池塘处于闲置状态。  相似文献   

20.
雍菜对受灭多威污染养殖水体的净化及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多威属高毒农药,其可经地表淋溶等途径污染养殖水体。为了研究雍菜对水体中灭多威及其他水质指标的净化效能以及对罗非鱼生长的影响,以灭多威、罗非鱼、雍菜和室内养殖系统为试材,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中的方法测得水质指标数据,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测得水体中灭多威浓度,以试剂盒测定谷胱甘肽(GSH)含量(DTNB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ST-1法)、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紫外法)。研究结果表明,罗非鱼的生长速度随着水体中灭多威浓度的上升而降低。受灭多威污染可致罗非鱼肝脏氧化压力增大,SOD、CAT和GSH的活性发生变化。雍菜可通过机体吸收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灭多威的含量,对受灭多威污染水体中TN、NH4 +-N、NO3 --N、NO2 --N等具一定的净化作用,并可减轻罗非鱼肝脏的氧化应激。研究显示,水体种植雍菜可有效减轻灭多威对水体的污染,保证鱼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