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芝麻怕渍怕涝,尤其是开花结蒴期遭受雨涝渍害,轻则秕粒增多,使产量和含油量降低,重则大批死棵,甚至绝收,因此,要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田间管理,以减灾保产。其具体措施是:1.及时排除涝渍,清理淤沟及时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做到芝麻田间沟、腰沟和地头沟沟沟相通,严防积存明水、暗水,这不仅对预防芝麻茎点枯病、青枯病、立枯病、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产区进入抽雄期后,若遇持续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为确保玉米稳产增产,应加强田间管理。一是注意清沟排湿。阴雨天气田间湿度大,对根系生长不利,应做好清沟排湿工作,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防涝防渍。二是科学施肥。对进入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必须重施攻苞肥,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12 kg,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南方早稻成熟期普遍推迟,加之"双抢"关键时期,部分地方遭受特大洪涝灾害,致使晚稻插期普遍推迟7~10天。重灾区晚稻基本苗插得不足、部分迟插的晚稻秧苗老化拔节等,这些不利情况加大了晚稻田间管理的难度。因此,必须抓住有利时期,认真抓好当前以施肥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力争早稻损失晚稻补。晚稻施氮总量和前后分配数量被确定,并且按要求施用基肥和分蘖肥后,拔节孕穗肥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施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早稻收获已接近尾声,双季晚稻栽插进入高峰期。针对今年可能发生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南方秋季低温多雨,寒露风与病虫危害叠加出现风险增大,影响晚稻安全成熟的情况,农业部提出了《南方双季晚稻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强调以"抢时栽插促早发、科学施肥促早熟、强化抗灾夺丰收"为重点,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力争晚稻获得好收成。(一)抢时栽插,以密补迟。对因早稻收获期延迟不能及时栽插的田块,各地要抢时栽插,以密补迟,插足基本苗。对受强降雨天气影响,秧苗被大水冲乱的抛秧田块,要及时进行移  相似文献   

5.
1989年浙江省慈溪市分别在晚稻分蘖盛期和孕穗期发生2次洪涝灾害,在淹水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收效较好。主要经验有3点:1.保持适度水层,尽快冲洗污物 退水后不宜立即排干田水,特别是遇到晴天高温,更不能让田面落干。否则,会发生晚稻生理失水,造成植株枯黄。因此,退水时要保持适度水  相似文献   

6.
免耕晚稻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免耕晚稻高产栽培研究梁满中(湖南省溆浦县农业局419300)免耕晚稻栽培在大多双季区已广为流行,它不仅解决了早稻收割后,经耕耙后再移栽晚稻而出现的劳力、畜力紧张的问题,而且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和防止叶片衰老,有利于晚稻高产。但是许多农...  相似文献   

7.
<正>百合种球繁育主要有三大环节,一是鳞片处理,催生鳞片小籽球;二是生长期田间管理,即百合养球;三是百合种球采后处理与储藏。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要管理精细,才能保证最后生产出高质量的百合种球。而这三个环节中,生长期田间管理是耗时最长、影响因素最多的环节,本文重点探讨百合种球繁育生长期田间管理环节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发展有机水稻,以红花草-有机水稻轮作培肥水田土壤肥力,研究氮、磷、钾对红花草固氮根瘤菌生长及种植后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红花草的合理种植、培肥地力提供依据。2012—2013 2年稻后茬种植红花草,过冬前分别单独施用不同用量的氮肥、磷肥、钾肥,以不施肥为对照,探讨不同肥料不同用量对红花草产草量、固氮根瘤菌数量、固氮根瘤菌重量的影响及种植后的土壤肥力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红花草前期补施氮、磷、钾,氮素对红花草的影响较大,在施氮75 kg/hm2(N 46%)时,产草量最高,固氮根瘤菌数量最多,固氮根瘤菌重量大;种植后土壤全氮变化表现为不同施氮量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施磷、施钾各处理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先降后升;土壤速效磷变化为施氮、施磷各处理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施钾各处理增幅趋势表现不明显;土壤速效钾变化表现为施氮、施磷各处理增幅变化趋势是随肥料用量增加先升后降,在施氮150 kg/hm2(N 46%)、施磷300 kg/hm2(P2O5 12%)时,土壤速效钾增幅达最大;土壤有机质变化表现为增幅随肥料用量增加而增加。所以,种植红花草,前期适当补施氮、磷、钾,可以提高红花草产草量,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9.
红花草(紫云英)绿肥是农村主要肥源之一。随着农业生产用肥量的不断增加,各地对红花草绿肥的生产和种子的经营普遍引起了重视。当前,红花草绿肥生产的发展很不平衡。虽然,种子生产量大,经营范围广,但种源仍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红花草绿肥的种子“产、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一部分早稻因洪水淹没绝收,大部分都是抢插晚稻,如何抓好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实现晚稻丰收,是弥补早稻损失的重要一环。究竟如何抓好晚稻的增产措施呢?一、搞好水分管理晚稻中后期的水分管理,以既不能长期明水淹灌,也不应产生水分亏缺为原则,具体做法是:孕穗期应灌好"养胎水",抽穗期宜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江南华南地区正处于早稻收获、晚稻移栽的"双抢"大忙时节。受前期阶段性低温和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早稻收获推迟5~7天,导致晚稻栽插期普遍推迟,超秧龄现象较为突出,移栽后分蘖能力减弱,增加了后期遭遇"寒露风"的风险。加之今年长时间、大范围洪涝灾害,病虫害可能加重发生。针对当前晚稻生产形势,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要以促转化、促早熟、防病虫害、防寒露风为重点,切实加强田间管理,搭好晚稻丰产苗架。  相似文献   

12.
优质专用小麦的田间管理分为3个阶段: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和后期管理。1冬前管理冬前管理的目标是以培育壮苗为中心,促根增蘖,协调生长,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壮苗标准:一是苗龄主茎6片叶;二是分蘖多(4~5蘖),每亩总头数为60万~70万;三是根系强,单株次生根在10条以上;四是叶色正绿,不过浓也不过黄。田间管理的具体措施为:1.1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早检查,对严重缺苗断垄地段,及时催芽补种或进行大苗移栽,保证基本苗数。1.2分类管理三叶期后,小麦由异养转向自养,伴随分蘖幼芽生长,是促根增蘖的重要时期。此时,一定要抓好管理,确保促根增蘖。对弱苗要…  相似文献   

13.
《作物学报》1965,4(4):369-374
苏南太湖晚稻晚麦地区,晚稻收割后整地种麦时间多集中在11月上、中旬,这时常年的平均气温在12℃左右,小麦在土壤水份适宜的情况下,一般需要10—14天出苗。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12月份的气温在6℃左右,达到三叶期需经15—20天,1月份气温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一、齐泥割稻、浅留稻桩,深沟高厢,规范整田1.齐泥割稻、浅留稻桩。齐泥割稻可以保证稻草长度在1米以上,方便秋马铃薯播种后覆盖厢面;浅留稻桩可以减少水稻再生苗,方便整田,减少用工。2.深沟高厢。水稻收获后按稻田排水方向开深沟做高厢,主沟深,沟壁要直,沟底要平,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从而降低土壤湿度。一般按一沟一厢宽2.25米拉线开沟做厢,其中厢面宽2米,沟宽0.25米,沟深0.3~0.4米。在距田埂四周1米处开设边沟,沟的宽度和深度与厢沟一致。  相似文献   

15.
正持续的强降雨,导致土壤水分饱和、田间湿度大,加上温度高,十分有利于瓜果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因此,当前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做好梅汛期瓜果蔬菜病虫害的防控措施。农业防治一是清沟排水,清洁田园。及时采收可以上市的蔬菜,并播种速生叶菜。加强田间管理,确保菜田沟系排水畅通;在土壤湿度合适时进行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及根系缺氧沤  相似文献   

16.
1旱涝灾害防御措施 1.1工程措施 因地制宜开展旱涝兼治,以治旱为主的水利工程建设。疏浚河渠,留住地上水,合理利用地下水,整田做埂,实行畦田化;开好田间"三沟"和挖好田外沟,做到沟沟相通,能灌能排,提高防旱涝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选种育苗、施肥、防虫、收割及科学田间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符合云南山区生产结构的高产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芦笋越冬的田间管理包括清园、追肥、浇水、松土、消毒、除草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是保证芦笋安全越冬,并为翌年的采收做好充分准备。1.清园。清园是指对笋田进行一次彻底清理,主要是清除枯萎的芦笋茎枝及残茬落叶。清园不仅有利于采收,而且也是防治病害、虫害、草害的一项重要措施。清园一定要干净彻底,  相似文献   

19.
高粱品种区域试验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试验地的选择试验地的选择首先应考虑能代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试验选出的优良品种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发挥较大的增产作用。试验地块要平坦,排灌方便,肥力在中上等且均匀,前茬作物品种相同。地块平坦是为了田间管理方便,中上等肥力是为了保证试验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20.
李振兴 《种子科技》2023,(13):57-59
玉米种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米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主要论述了玉米栽培技术以及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期为保证玉米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