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底孔密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稻机插秧在江苏省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2OO2年全省机插面积超过2万hm~2,本县机插面积达753.5hm~2。水稻机插秧有几种育秧方式,其中之一为双膜育秧(双膜指底铺有孔地膜、上覆增温保湿地膜),实践表明,双膜育秧可大幅降低育秧成本,是替代硬盘育秧的有效手段,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双膜育秧尚有一些关键技术不够明确,今年本县进行了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底孔密度研究,以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技术的创新,水稻机插秧的方法应用范围将逐步扩大,技术将日趋成熟,结合农场的机插秧的技术,浅谈一些机插秧的理论措施,以供参考。1机插壮秧标准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是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成败的关键,健壮秧苗形态特征是:茎基粗扁(扁蒲秧),根多色白,植株矮壮,无病株和虫害。群体质量均衡,秧盘内成苗2~3株/cm2,秧苗根系发达,单株白根10条以上,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度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实行统一供种,集体育秧,机插面积不断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比人工栽插增产14.2%。推广水稻机插秧是提高水稻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一、壮秧培育技术1.材料及秧田准备。选择地形平整、地势高燥、排灌方便、便于运输的田块做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  相似文献   

4.
黄振才 《科学种养》2012,(11):58-59
福建省上杭县自2009年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以来,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到2012年上半年累计推广机插秧面积达1.5万亩。在示范推广过程中曾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普及。笔者通过近4年的追踪调查,对推广水稻机插秧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提高种子发芽率、成秧率,增强秧苗素质,提高机插秧质量和群众的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稻全程机械化品种筛选及配套关键生产环节技术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德义 《中国种业》2015,(12):55-57
<正>水稻是安康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当前农工价格高涨,种粮成本大幅升高,种粮效益甚微。通过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研究,可显著提高种植粮食作物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优良的机插秧水稻专用品种是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机插壮秧育苗技术是机插秧成败的关键技术基础,配套的机插大田栽培管理技术是高产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江苏省东海县水稻种植面积达97.6万亩,其中机插秧面积为60万亩,手插秧及抛秧田面积为22.6万亩,直播稻面积为15万亩。机插秧水稻品种大多为连粳系列,手插秧及抛秧田多是中籼稻品种,直播稻大多为镇稻99系列。水稻纹枯病在水稻各品种上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以中籼稻为主的早栽田发生最严重。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田间普查数据,分析并总结出东台县当前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发病原因以及  相似文献   

7.
陈晓亮 《种子科技》2019,(12):33-33,3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人口转移等情况日益明显,因此,对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有着迫切的需求。培育适合机插秧的水稻幼苗、保障栽种质量,是确保机插秧技术稳定发展的前提。从杂交水稻的播种顺序着手,研究杂交水稻的机插育秧技术,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适宜秧龄及秧龄弹性是机械化插秧技术研究的核心。本文阐述了适宜秧龄对机插水稻的重要性,概述了国内外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的研究进展,并从种植制度、种植品种、育秧方式、农民意愿以及农艺与农机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掌握应用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并培育壮苗,是保证水稻机械满插、夺取高产的关键,而用沼肥自制营养土进行机插秧育秧,有利于形成壮苗。对该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4.5亿亩左右,机插秧技术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推技术,但种植环节在所有生产环节中机械化水平最低。双季晚稻、超级稻和杂交稻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60%,要求育秧盘播种量较常规稻少,而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技术不能满足稀播均匀育秧播种要求,现已成为制约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1.
刘付仁 《中国种业》2021,(3):106-108
为了解决机插秧育秧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引进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新技术。对机械选择、印刷播种、秧盘育秧、秧田管理、机插秧等进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所培育的秧苗素质好、比较均匀一致、大小苗现象轻,秧龄弹性大、中苗机插返青快、成活率高,可减少用种量。经测产验收为4077公斤/hm2,比人工移栽田增产11.3%。说明该项技术成熟,可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机插秧育秧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引进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新技术。对机械选择、印刷播种、秧盘育秧、秧田管理、机插秧等进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所培育的秧苗素质好、均匀一致、大小苗现象轻,秧龄弹性大、中苗机插返青快、成活率高,可减少用种量。经测产验收为4077kg/hm2,比人工移栽田增产11.3%,说明该项技术成熟,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加速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近年小面积多点示范获得成功之经验,结合2015年南郑县新集镇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实施,在该镇木坪村进行了大面积机插秧水稻生产示范。经过秧苗培育指导、农户技术培训和大田管理关键技术跟踪服务,取得了生产示范的基本成功,同时从中得到了一些示范推广工作启示,以利今后实践参考与借鉴。1示范简结1.1基本情况本示范机插秧水稻生产面积20hm~2,示范品种为适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插秧种衣剂使用后能在种子表面形成吸水膨胀而不被溶解的种衣膜,并通过其自身所含的农药和种肥等物质缓慢释放而达到治虫防病的效果。使用种子包衣技术,减少了机插秧田间育秧操作程序,省工节本,是水稻机插秧生产优质高效高产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水稻机插秧种衣剂的研究概况、组份及其应用效果,介绍了种子包衣的技术优势及作用机理,讨论了水稻机插秧种衣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为种衣剂在水稻机插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南通市通州区水稻机插秧、手栽稻、直播稻并存,稻田草相复杂,杂草种类多、密度大、危害重,特别是直播稻田、机插稻田恶性杂草及危害面积不断上升,对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控制稻田杂草危害,各地涉农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和指导农户以农业防除为基础,化学防除为重点,贯彻直播稻"一封二杀三补"、机插稻"两封一补"的化除策略,采取分类指导,全面控制稻田草害,确保水稻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一、水稻田杂草化除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16.
选用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将麦秸机械化全量还田和机插秧两项技术有机结合,配套包括集中育供秧、机械浅水埋草、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精确肥水调控、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核心技术,以达到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秧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7.
甬优6号连作晚稻机插产量表现及其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开展连作晚稻机插秧技术的探讨对于解决传统手工插种费工费时成本高问题,促进双季稻发展有积极意义。(方法)通过适合连作晚稻机插水稻品种、机插密度和用氮量等方面试验与筛选;(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作连作晚稻机插生育期适中,以大穗获得较高产。产量随插秧密度提高而增加的趋势明显,提高氮肥用量能较好地提高有效穗数,但每穗总粒和实粒数相应减少。机插密度以1.39万丛/667m2(30 cm×16 cm)为宜,氮肥用量以每667m2纯氮11kg左右为好;(结论)甬优6号作连作晚稻机插,较高的机插密度能在较低用氮量的情况下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作为2018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技术之一,具有省工、增产、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优势,充分了解和认识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限制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推广方案及扶持政策,对深入推进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发展,助力水稻化肥减量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外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的经验与启示、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基础以及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优势等三方面对我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从区域生产条件差异、生产成本增加、配套技术不足等多方面对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限制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插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插秧质量会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水稻插秧技术要点可概括为:控制在适宜水深和田面硬度时插秧、插秧前"三带"、控制最佳插深、插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水分管理实行浅湿干交替灌溉、及早施蘖肥、及时防虫除草、适时抢早及按序插秧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成都平原机插秧和机直播面积正在迅速扩大,为了筛选满足机械化生产的优质水稻品种,根据近3年的示范表现认为隆两优534比较适宜。为此,结合本区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集成隆两优534机插秧、机直播的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指导大面积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