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可生物降解地膜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笔者综述了可生物降解地膜的分类、降解机理和国内外可生物降解地膜的研发现状,简介了国内外有关可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性评价的相关标准,指出了目前可生物降解地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可生物降解地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1-2013年引进生物降解地膜开展应用观察试验和埋设降解速率观察试验的基础上,对引进的11种类型的生物降解地膜进行对比试验,观察其降解性能以及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解决地膜残留问题和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膜污染已成为新疆土壤的重要污染物,严重影响现在及未来农业生产发展,即将成为制约新疆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本试验选择不同品种的生物降解膜进行对比,了解和掌握产品在本地的应用效果,筛选出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生物降解膜品种。  相似文献   

4.
可降解地膜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其配方与气候条件相匹配是保证棉花正常生长和籽棉产量的先决条件。本研究以不同可降解地膜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降解地膜的降解情况及其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膜对照(CK)相比,常规地膜(PE)、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降解地膜(PBAT)、聚乳酸降解地膜(PLA)和光降解地膜(PPF)均促进棉花的生长,使其增产6.6%~21.3%;由于可降解地膜材料的不同,3种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以及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全生物降解地膜降解速度最快,比光降解地膜(PPF)提前进入诱导阶段,特别是主要成分为PBAT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膜120天后基本完全降解;由于过早的降解,其产量显著低于常规PE地膜,而主要成分为PLA的全生物降解地膜产量与常规PE地膜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主要成分为PLA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石河子垦区覆盖与其区域气候条件和棉花生长匹配较好,棉花籽棉产量与常规PE地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生物降解膜在烤烟地膜覆盖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减少烤烟地膜覆盖栽培造成的“白色污染”和揭膜用工成本,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生物降解膜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测定生物降解膜在田间降解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促进烟株快速还苗,有利于提高和改善烟叶产质量。在垄体保温、增温效果上,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无显著差异,均能缩短烤烟还苗期。覆盖生物降解膜比不覆盖地膜上中等烟提高5.82个百分点,每公顷产量增加32.85 kg,产值增加813.75元,与普通膜覆盖相比,上中等烟比例、产量略低但无显著差异,烟叶身份和色度略差,生物降解膜在烟株进入团棵期开始裂解,烟地翻犁前基本降解完成。因此,生物降解膜可在烤烟地膜覆盖中应用,但降解时间与烟叶生育期不完全同步,应进一步改进其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6.
生物降解地膜对烟区土壤温湿度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烤烟地膜覆盖造成的“白色污染”和揭膜用工问题,通过大田对比试验,进一步探索和验证生物降解地膜和PE地膜对植烟土壤温湿度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烟田垄体保温、增温效果上,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具有PE地膜同等的作用效果,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的改善,尤其是烤烟大田生长中后期,生物降解地膜能够起到保湿作用,有利于烤烟上部烟叶充分成熟,生物降解地膜覆盖的各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均优于对照;生物降解地膜每公顷比对照节约用工60个,纯收入增加5732.25~7431.75元/hm2。综合3种生物降解地膜类型来看,T3(90天开始降解的生物降解地膜)处理在烤烟产量、产值、均价、纯收入等方面是最高的,且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优于对照,是适合永州烟区的生物降解地膜类型。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花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探讨生物降解地膜的控温控水效应及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进行了 4种全生物降解地膜、 普通地膜与不覆盖地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均优于不覆膜处理。生物降解地膜 Q2降解速度过快, 其他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期适宜。生物降解地膜 Q3更利于花生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形成, 效果优于普通地膜; Q4 与普通地膜相近, 效果略差于普通地膜; Q1、 Q2 2 种地膜效果差于普通地膜。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期适中, 能达到与普通地膜相似的保温保墒效果, 在提高叶绿素含量, 叶片净光合速率, 延缓叶片衰老方面优于普通地膜处理。Q3、 Q4 2种生物降解地膜能满足花生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温度、 水分的需要, 前期增温保水, 后期降温增渗, 促进光合作用, 并且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减轻对土壤性质的破坏,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物降解地膜对大蒜生长发育及降解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乡白皮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3种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及不覆膜对大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降解地膜的保温保墒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处理之间,株高、植株重量、假茎粗、单叶平均叶面积以及鳞茎鲜重产量差异均不显著,3种降解地膜比较,"降解3号"鳞茎产量较高,为28932.75 kg/hm~2。不覆膜处理由于低温冻害,鳞茎产量为覆膜处理平均产量的17.53%。对比不覆膜处理,不同覆膜处理均能显著提高5 cm和15 cm的土层温度以及1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尤其能够显著提高深层土壤温度,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降解性能对比,"降解1号"降解效果最好,至大蒜成熟期,最大拉力和断裂伸长率为0,"降解2号"和"降解3号"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02.83%和360.28%。  相似文献   

9.
正早春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甜玉米,具有保墒、保温、促进甜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等综合效果。近几年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地膜(聚乙烯)覆盖已经是确保农作物高产、稳产、早熟的不可缺少的农艺措施之一,但地膜的广泛应用也使耕地中残膜存有量不断增加,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危及农业生态环境,不利于农业的再生产。研发试验生物降解膜是保护土壤环境,提升土壤生产潜力的迫切需求。2013年我站从上级业务主管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膜使用及回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自1983年使用地膜36年来,覆膜已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依赖,新疆是地膜使用面积最广和用量最多的省份。但是地膜的使用回收方式却存在诸多问题,"地膜"成为"地魔"从"白色革命"变为"白色污染"。本文对新疆棉花地膜使用回收现状、政府政策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认为地膜的使用回收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要通过经济激励与行政强制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民回收地膜的积极性;要加大对地膜生产加工企业贴息贷款补贴,增强加工企业研发残膜回收机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新型聚酯生物降解农用地膜与普通聚乙烯地膜在大田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聚酯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在土壤中可降解。120 d左右降解至无韧性,降解率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冯艳 《科学种养》2021,(3):25-27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连年应用和推广面积逐步加大,普通地膜对农田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推广应用全降解地膜和生物液态地膜等新型地膜势在必行.本试验通过开展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的应用效果对比,为新型地膜的应用推广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全生物降解地膜对农田水热特性及甘薯产量的影响,设置田间定位试验,分析露地(M0)、聚乙烯地膜(M1)和全生物降解地膜(M2)对甘薯田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及甘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覆膜处理(M1和M2)能提高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但茎叶盛长期后,保墒和增温效果逐渐减小,但仍高于露地处理(M0);同时,全生物降解膜处理(M2)能有效提高商品薯产量,平均净收入最高,较露地处理高53649.6元/hm2,较聚乙烯地膜处理高4480.8元/hm2。说明,全生物降解地膜能代替聚乙烯地膜用于甘薯种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玉米育种创造了世界玉米育种史上的奇迹,从早期的研发和推广杂交种,到后来攻克了玉米抗病育种技术的难关,以及从双交种过渡到更先进的单交种选育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玉米育种技术进入缓慢发展阶段,没有突破性进展,只是在抗病育种和籽粒品质上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且及时育成了较抗病的新品种。尤其是近15年问,我国选育的玉米杂交种杂种优势水平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突破性的玉米白交系。而选育优良的玉米自交系是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基础和关键,没有突破性的玉米自交系就不会有突破性的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5.
地膜覆盖被广泛应用于马铃薯栽培中,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以及杂草问题十分严重。为筛选适宜黄淮海地区的马铃薯专用地膜,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为供试材料,在2013—2015年进行大田定位试验,设置黑白配色地膜(BW)、透明生物降解地膜(BI)和普通聚乙烯地膜(CK)覆盖3个处理,研究其抑草与水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BW和BI分别减少杂草密度44.1%~58.5%和26.7%~38.3%。马铃薯生育前期,CK增温效果明显;在淀粉积累期,BW的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小,控温效果显著。干旱年份(2014)BW保墒效果显著优于BI和CK。与CK相比,降水正常(2013)和干旱年份BW分别增产6.2%和8.2%;干旱年份BI增产7.1%;而湿润年份(2015),不同地膜处理间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BW处理淀粉含量提高18.3%~37.6%,BI提高7.0%~28.9%;BW维生素C含量提高1.0%~4.3%;BW与BI均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中蛋白质含量。因此,用黑白配色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可降低膜下杂草密度,创造更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有利于马铃薯增产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6.
生物降解膜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玉米绿色生产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田间试验,对覆盖生物降解地膜、普通PE地膜、不覆盖地膜处理的玉米出苗率、生育期、生长性状、产量、杂草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覆膜能缩短玉米生育期,覆盖生物降解地膜、普通PE膜分别比不覆盖地膜提前5d、9d,生长势较强,抑制了杂草的生长。覆盖生物降解地膜单产最高,达786.17kg/667m2,分别比普通PE膜与不覆盖地膜高4.3%、27.6%。建议生产上推广应用生物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食品现状及贸易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首个转基因植物产品番茄商业化以来,转基因技术、研发、产业等均取得了飞速进展,转基因产品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为防范转基因生物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风险,应对不断出现的贸易壁垒,作者整理分析了自1994年以来转基因食品国际研发、获批、种植推广、安全性评价等状况,以及中国转基因食品获批、消费、管理状况,提出了在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论和贸易壁垒形势下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1 我国大豆育种水平的评价及对策中国是世界上大豆品种育成数量最多的国家。1923~1995年共育成大豆品种651个,其中北方春大豆品种330个,黄淮海夏大豆品种210个,南方多熟制大豆品种111个。近十年来,全国有112个育种单位有新品种育成。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北京市育种水平较高,育成品种数也多。全国育成品种播种面积占大豆总面积90%以上,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为我国大豆生产作出重要贡献。但是我国大豆产量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先进国家比较相差更大。为提高我国大豆产量与品质,必须采取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地膜产品应用效果的评价方法难以兼顾作物产量、成本、土壤残膜状况、土壤肥力和地膜机械性能等综合因素.笔者采用戒上型隶属函数确定考核指标的隶属度值,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综合指数法定量地对以花生覆膜为例的不同地膜产品应用综合效果的评价方法做初步探讨.数据基于3年定位试验,研究了裸地栽培、普通PE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棉田使用PE地膜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水分、温度和棉花生长的影响。进行了3种可降解(氧化-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和露地栽培棉花对比试验,设置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3种可降解地膜降解速率及强度不同,当季质量损失率达26.06%~79.96%,降解效果明显;降解诱导期相差15 d左右,具有一定可控性,降解后地膜残片变薄、变脆并紧贴地面,继续起到一定的增温、保墒作用。棉花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相比,播种后50 d内日平均地温提高2~3℃,单株结铃增加1.3个,铃重增加0.7 g,籽棉产量增加583.5 kg/hm2,达显著水平。可降解地膜覆盖与PE地膜覆盖栽培相比,对土壤温度、水分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籽棉产量无显著差异。以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棉花覆盖栽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