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2.
以百合新鲜鳞叶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来自我国5省共16份百合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百合鳞叶中DNA条带清晰较,且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5条有效引物,共得到769个扩增位点,其中628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占81.7%。聚类分析表明,16个百合材料在阈值为0.940 7时分为2个RAPD群,即分别属于百合科的百合属和大百合属;阈值为0.579 0时,百合属分为3个种,即分别为百合、卷丹和细叶百合。这些均可为进一步研究百合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打下基础,为鉴定中药材百合品种品系的新方法提供充分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百合组织培养的成本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分析了培养基制备、接种与培养、试管苗移栽 3个阶段的成本 ,结果表明 ,移栽阶段成本最高 ,占总成本的 5 1.6 % ,其次为培养基制备和接种与培养阶段 ,分别占 2 9.2 %和 19.2 % ,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 ,可以相应地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百合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取王百合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采用组培法进行繁殖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应选择颗粒饱满、种皮完好、胚清晰、已过休眠期的成熟种子作为培养材料。接种前种子的消毒时间以3 min为宜,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附加蔗糖30g/L,琼脂6g/L,pH值为5.8-6.2,诱导率为76.7%,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NAA0.01mg/L BA0.2mg/L。该培养基用于继代培养,易形成愈伤组织,产生丛生苗,繁殖系数每40d为7.9株,生根培养基以MS为好。 相似文献
7.
8.
百合的组织培养及在其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百合组织培养的进展状况及组织培养在百合育种中的应用作了综述。着重介绍了百合组织培养中所选用的外植体类型和一些组培材料的最佳分化、继代、生根培养基配方;从远缘杂交中通过胚培养获得杂交种,通过花药和未授粉子房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离体条件下秋水仙素处理诱导产生多倍体百合。并论述了百合组织培养在其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RAPD技术、原理及其在基因组研究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进行讨论,综述了RAPD技术在葡萄上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RAPD技术在葡萄属植物研究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常山胡柚优良无性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良的CTAB法成功提取到常山胡柚叶片DNA,并对常山胡柚的12个优良无性系及7个优株之间进行了RAPD分析。从初选的0peron公司的60个随机引物中又筛选出12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共产生随机扩增位点103个,平均每个引物产生8.6个识别位点,但都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由此表明,目前所选的常山胡柚优良无性系及优株之间在分子水平上并无什么差异,其经济性状方面的差异可能主要受生长发育阶段、生态环境条件及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采用RAPD分析法对32个银杏品种或群体的叶片DNA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从5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单引物和4对双引物进行RAPD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个单引物和4对双引物的RAPD扩增共得到85条DNA带,其大小主要分布于300~2 500 bp之间,其中81条具有多态性,多态百分率为95%,每条(对)引物产生DNA带的平均数为7.08.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供试的样品可分为两大类,北京梅核、南雄上矽(雄)、华口大白果为一类,其它的为第二类.在四个泰兴品种中,泰兴2号和泰兴3号的相似性系数达0.97,表明它们的遗传关系非常接近,可能为同一品种;而原产广东的不同品种或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可能有不同的起源.此外,若将32个银杏品种或群体按照综合分类法进行品种类群划分,不同品种类群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有较多的品种交叉. 相似文献
14.
对核桃RAPD分析中Mgh、引物、dNTPs、TaqDNA聚合酶浓度及复性温度等因素进行了比较影响分析。建立了适合核桃DNA多态性分析的RAPD反应体系:25μL反应液中,3.5mM Mg^2+、0.2mM dNTPs、0.2μM随机引物、1.0UT aq酶、50ng~100ng模板DNA;反应过程为45个循环,94℃变性60s,36℃退火60s,72℃延伸120s。 相似文献
15.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巨桉11个种源8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通过20个10bp随机引物的扩增,共检测到149个位点,其中89个为多态性标记位点,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73%.各个种源多态位点百分率较高,为42.86%~55.89%,多态位点最多的是8号种源,最低的是6号种源.Shannon表型多样度估测值的统计表明,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种源内部.遗传变异在种源间占28.74%,在种源个体间占71.26%.Shannon表型多样度估测值在种源间为0.1720~0.2650,平均为0.2373.8号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最高,6号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低;种源间的遗传距离为0.0391~0.1344,平均为0.0817.这些遗传变异为巨桉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RAPD分析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山茶属29种红山茶组植物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23种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谱带转化成0-1型数据,用UPGMA法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山茶属红山茶组的29个种划分为4大类,第1类为光果红山茶亚组,第2类为毛蕊系,第3类为滇山茶系,第2类和第3类属于滇山茶亚组,短管红山茶单独聚为一类.其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基本一致.根据各种之间的相容关系系数的大小,发现红山茶组内有3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的种. 相似文献
17.
李凤兰 《中国林学(英文版)》1996,(2)
通过电镜对拟南芥野生型及epn型突变体小孢子发生和发育进一步研究(此突变体的特征是花粉从游离核时期就具有多核、多沟并有分枝的花粉管),值得注意的是突变体在发育至四核花粉母细胞时期,在整个母细胞原生质膜外开始形成小孢子的外壁(与野生型晚期四分体内单倍体小孢子原生质体外形成的外壁相同),此外,在突变体小孢子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也未见到正常四分体的出现。因此,设想具有两个营养核、两个生殖核的突变体的大花粉直接由非正常的四核花粉母细胞形成,突变体发生缺失的时期在前减数分裂期或减数分裂Ⅱ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方法对6个群体30丛撑篙竹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研究。28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73个位点,其中85个是多态位点,平均每个引物提供6.18个RAPD信息量,扩增出的DNA片段大小一般在200~2000bp范围之间;用POPGENE1.31版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2114,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277,基因分化系数0.1853,表明群体间有一定的分化;各群体平均遗传距离0.0350,表明群体亲缘关系较近;试用UPGMA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撑篙竹群体作聚类分析,初步可将6个群体聚为3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