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上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进行多种性状的综合评判,依据各品种的灰色关联度排序进行的综合评判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2.
灰色关联多维综合评判在玉米区域试验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灰色关联多维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对2006年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洛试202综合表现最优,浚9925次之,CN18综合表现最差。该结果与试验地实际表现相吻合。灰色关联多维综合评判方法简便易行,在玉米新品种的评价中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分析对玉米品种评估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对玉米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进行多种性状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两种综合评估方法其评判结果基本相同,只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玉米杂交组合的合理评价提供新方法。[方法]应用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法,对11个参试玉米杂交组合的12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法综合考虑杂交组合的多个性状指标,较传统的评价方法更客观、全面、合理。[结论]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法用于玉米杂交组合的评价是切实可行的。该方法在作物育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应用于玉米杂交种综合评判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对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中的各参试杂交种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判 ,分析结果表明 :在注重产量、兼顾生育期 ,抗病性等情况下 ,所进行的综合评判结果与杂交种实际表现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品种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判分析法,对2000年玉米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了12个性状指标综合分析,计算灰色关联度对杂交种进行评价,并把关联度值与产量性状及变异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均为显著相关,因此,认为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能够更好地评价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了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当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品种很多都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而成的。育种者为了遴选综合性状优良杂交玉米品种,需要对众多的杂交组合进行挑选。通过杂交组合灰色评判方式对玉米品种进行优选,能够得到比较科学、准确的数据。本文主要以玉米试验品种进行试验,得出灰色评判方法能得到玉米杂交品种的优劣,有助于优选优育。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综合评价玉米新品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DTOPSIS法对2007年度河南省玉米区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综合评估的判断结果基本相同,其中浚原单1号表现最优,其次是喜试512、W9198。综合分析结果与品种在区试中的表现一致。研究认为,灰色关联度分析与DTOPSIS法结合能全面、客观地评判品种。  相似文献   

9.
灰色综合评判在玉米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灰色综合评判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分析之中,对2004年国家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的共13个试点13个参试品种(R312、滑986、冀2518、DH3702、丰试6号、LH02-1、永玉8号、农华105、长城1206、大丰13号、沈试3005、郑试254、沈单16(CK))的9个性状(单穗粒重、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秃尖长、百粒重、出籽率)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总趋势与联合方差分析的结果相一致,个别品种位次有变动。试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灰色综合评判方法是传统评价方法的一种直观补充。②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在育种材料的评价中可以广泛应用。③应根据各地因生态条件和育种目标确定各性状的权重系数。④灰色综合评判方法只对试验所在地生态区域玉米种评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玉米区域试验精确度分析及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结果能否从整体水平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参试品种,与试验的质量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密切相关.分析云南省2001~2002年玉米区域试验(南部组)的试验精确度,并运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南部组区域试验的整体水平较高,试验误差控制得较好,数据可信.C608、改良892和靖99-69三个品种灰色评判为1级,与生产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能够全面描述基质处理中的植株生长情况,确定最优处理。本试验对8种无土栽培基质处理与红掌11个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以筛选出最优基质配比。结果表明:加权关联度最大的X5,即进口泥炭∶中药渣∶珍珠岩(2∶1∶1),为红掌无土栽培基质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计算玉米(Zea mays L.)千粒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为玉米育种性状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的行粒数、抽丝期、株高、穗行数、穗长、穗粗、秃尖长、雄穗1级侧枝数目和穗位比率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千粒重的关系。[结果]秃尖与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其次是雄穗1级侧枝数目,再次是穗粗,穗位比率和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小。[结论]玉米育种工作在保证穗行数较多、穗较长、较粗的基础上,应主攻秃尖小,雄穗1级侧枝数目多,并协调各穗粒性状。  相似文献   

13.
8个玉米品种淀粉含量和穗部性状的灰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8个玉米品种淀粉含量和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穗部各主要性状对淀粉含量的灰关联度顺序为:轴粗〉行粒数〉容重〉穗行数〉穗长〉穗粗〉出籽率〉百粒重,为普通玉米育种和高淀粉玉米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农艺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铁欢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20-21,45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是由多种因素控制的,农艺性状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穗长〉穗粗〉行粒数〉出籽率〉生育期〉穗位〉株高〉穗行数〉秃尖。  相似文献   

15.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大庆盐碱地区玉米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关联性表现为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度。  相似文献   

16.
以引入的优质甜玉米品种亚当系列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青苞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青苞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行粒数>丝前日数>穗行数>穗粗>株高>穗位>穗长>百粒重。行粒数、丝前日数、穗行数是影响青苞产量最高的3个因素,百粒重对青苞产量的影响最小。该结果与前人进行的普通玉米的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出现差异可能与品种、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提出了目标识别的矢量灰关联算法、复数灰关联算法、模糊数灰关联算法和矩阵灰关联算法.实例计算表明,灰关联分析用于目标识别,是一个简洁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穗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糯玉米杂交种的7个主要果穗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杂交种鲜穗产量与各穗部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行粒数>秃尖长。  相似文献   

19.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油菜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对江西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 9个品种 (系 )的 9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与单项产量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用加权关联度进行评价的结果优于一般关联度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鲜食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2010年四川省鲜食甜玉米区试14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德行数>穗长>行粒数>穗粗>出苗-采收>穗位高>株高>百粒重>秃尖>出籽率,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穗长、行粒数,而出籽率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