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趋势—状态预测方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勇 《农业工程学报》1994,10(A09):96-101
提出一种趋势-状态预测方法,可较好地解决既有趋势又具有较大波动性数据序列的预测问题。与现有预测方法相比,它具有计算简单,精度高的特点,采用其对浙江省蚕茧产量进行预测分析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根据陕西省扶风县油菜菌核病多年资料,建立了该种农作物疾病流行趋势预测的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预测成功率100%。该方法性能良好,可望成为农作物疾病流行趋势预报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Markov和灰色模型在土地利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尔柯夫和灰色模型都适用于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根据同一套土地利用数据分别用两种模型预测.将所得结果相互验证、对比分析,提高预测可信度。以江西省新建县为例.两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都表明,若继续保持1996-2000年的变化速度.耕地和未利用地将持续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呈增长趋势,而草地和水域相对较稳定,草地有下降趋势,水域呈缓慢上升趋向。预测结果可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为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根据粘虫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选取相关较好的气象因子,运用离差均值比相似分析方法,预测1994、1995年毕节地区粘虫发生程度,预测结果表明,预测趋势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5.
作物产量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黑龙江垦区1949-1992年小麦单产资料为例,用灰色系统GM(1,1)动态预测模拟和预测趋势产量,用马尔柯夫链动态预测模型预报气象产量,从而组合一套完整的作特意一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以此模型对黑龙江垦区小麦单进行预测,其结果均怀实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沙河流的水沙特性及趋势,对流域内水沙调控、水沙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详细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沙河流的水沙特性及趋势,以期为流域内水沙调控、水沙预测提供理论帮助。应用累积距平法、ITA法和ITA-CB法计算克孜尔水库入库流量、入库输沙率,并分别从年内、年际、年代际3个尺度系统地分析流量、输沙率的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1)年内水沙分布特征高度相似,二者的最高值均分布在7月,其最低值分别分布在3月和1月,年际尺度上波动性强且差异明显;(2)年度入库流量呈现上升趋势且有增加倾向,夏季表现为上升趋势且存在减弱倾向,其中高值区升高趋势减弱,需要注意干旱的极端气候;(3)年度输沙率呈上升趋势,季度尺度下的趋势特征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夏秋两季下降趋势有减弱倾向,冬季出现增强倾向。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ITA与ITA-CB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序列内部间存在的微观趋势,有助于详细分析区域水沙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吴中区枇杷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ARIMA模型、GM模型、线性趋势和二次指数平滑法在区域性经济作物上气象产量分离的适用性,并对在这四种方法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基于气候因子的产量预测模型预测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使用GM和线性趋势方法分离的枇杷气象产量的正负性与农业气象灾害年鉴匹配较好。(2)四种方法分离的枇杷气象产量与9个气候因子间复相关程度均达到极相关,复相关系数分别为ARIMA方法 0.95,线性趋势和GM方法 0.94,二次指数平滑方法 0.93。(3)使用GM方法预测的枇杷趋势单产均方根误差和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大,在考虑了气候因子后,均方根误差降低百分率达到50.1%,其余三种方法中线性趋势法降低49.3%,ARIMA模型降低6.7%,二次指数平滑降低14.4%。(4)四种方法所构建的基于气候因子的产量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使用GM方法的RMSE和MAPE分别为3.0kg·hm-2和15.2%,线性趋势方法次之,ARIMA方法最差。整体来看,GM(1,1)和线性趋势方法分离的枇杷气象产量与气象灾害记录更匹配,使用GM方法构建的基于气候因子的产量预测模型效果...  相似文献   

8.
时序误差权马尔可夫链在粮食丰欠状况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粮食产量时间序列既有摆动又有一定趋势的特点,首先对粮食产量进行时间趋势项拟合,然后对粮食产量的误差序列进行分析,以其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用加权的马尔可夫链来预测粮食未来的丰欠状况。并以广西粮食产量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50年旱灾灾情分析   总被引:48,自引:9,他引:48  
20世纪后50年全国受旱面积和受旱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各年代旱灾成灾率也呈上升趋势;2000年是建国以来旱灾最严重的一年,全国受旱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达4054万hm^2和2678万hm^2。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旱面积和成灾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是中国的干旱重灾区,总结了有关于旱发展预测的研究。对未来一段时期旱灾的可能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有关旱灾防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莱芜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论文分别基于Markov模型与GM(1,1)模型对莱芜市进行了2015—2050年土地利用变化预测,分析讨论了预测结果。结果表明:(1)2种预测模型得出各地类变化趋势一致,短期内相应年份预测值吻合度高,说明短期内预测结果可信,中长期预测的趋势可作参考。(2)耕地在2015—2020年之间基本保持不变,2020—2050年呈小幅度减少趋势;而园地、林地、草地自始至终都为减少趋势,其中草地的减少幅度最大;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为增加趋势,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幅最大;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略有减少,幅度很小。2种模型预测的短期内预测结果是可信的,可为莱芜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预测方法可为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讨论稻谷生产过程与温室效应关系,并根据GCMS模式预测下世纪我国气候变化趋势,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稻谷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气候变化的稻谷高产稳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有效掌握滑坡变形规律,实现对滑坡变形的高精度预测。[方法] 基于滑坡现场变形监测成果,先利用优化经验模态实现其变形数据的信息分解,再利用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和马尔科夫链完成滑坡变形的分项组合预测;最后,利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判断滑坡变形趋势,以验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经验模态能有效分解滑坡变形信息,且通过优化处理,能进一步提高分解效果,并以互补式集合经验模态的分解效果最优;同时,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且变形趋势判断结果与预测结果较为一致,说明预测过程较为可靠,两者均得出滑坡变形呈持续增加趋势。[结论] 由于滑坡变形具增加趋势,其稳定性趋于不利方向发展,应尽快开展滑坡灾害防治。  相似文献   

13.
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结果可以检验粮食中长期生产潜力预测的准确性和为国家提供制定粮食生产战略的科学依据。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理论即"趋势-波动理论",它建立在粮食或作物"现状生产潜力"概念和"天-人-地概念模型"基础上,预测模型为最佳移动步长条件下的多年单产移动平均趋势模型,实际预测时采用系统预测方法。11个研究案例预测的平均误差为0.77%,最大误差为2.99%,预测精度高。本研究初步结论是: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理论和模型是科学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4.
巫振富  赵彦锋  齐力  陈杰 《土壤学报》2013,50(2):296-305
为研究复杂景观区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的尺度效应,探讨不同空间尺度数据综合利用的问题,本文运用回归Kriging方法对河南省登封市土壤有机质进行预测,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数据在建模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关于高程因子的趋势属于宏观趋势,以大尺度数据拟合该趋势值效果最优;小尺度数据不适合用于拟合土壤有机质的趋势值,但揭示了小尺度残差值的空间变异细节,增强了大尺度残差值的空间结构性,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预测精度.因此,景观复杂区土壤有机质预测中,应基于大尺度数据模拟趋势值,大尺度数据和小尺度数据相结合拟合残差值的空间变异函数以预测残差值,最后趋势值加上残差值得到土壤有机质预测值.  相似文献   

15.
刘忠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3):201-206
回顾了国内外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历史,阐述了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现状,并总结了中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在总结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预测了中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四川某水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拟建工程性质,分析工程建设以及竣工后该区可能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类型;对水库诱发地震、水库滑坡涌浪、库岸再造、泥石流、库区浸没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价,并进行未来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7.
厦门市湿地时空演化的遥感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厦门市近20年来多时相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采用RS和GIS技术提取湿地动态变化信息;综合运用多项式回归、马尔可夫模型、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对厦门市湿地时空演化趋势进行模拟分析和定量预测研究,建立厦门市湿地动态变化系列图谱。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的"趋势-波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预测误差大小反映短期生产潜力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而短期内使粮食单产下降;(2)小趋势修正方法是"趋势-波动模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将大趋势预测不能包括的短期如气象因素、科技投入、社会因素等影响纳入预测中,提高预测精度;(3)就我国近些年来的实际情况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短期生产潜力的波动越大;同样发达地区短期潜力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4)就短期生产潜力预测精度而言: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预测精度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该文将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地理单元,对区域的土壤侵蚀方式,程度,特点和规律,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综合分析,并对开发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新的水土流失,风蚀沙漠化,以及环境污染等,进行了趋势预测,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IPCC对全球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结合我国地理─—气候分布和近百年不同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将我国陆地分成九个区域,海面分成四个海域,分析了未来各区域气候变化的可能趋势。然后以1987年作为基准年,就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作出了定量预测。预测的结果是:如果2030年左右全球CO_2浓度倍增和我国平均气温上升1℃左右,全国种植业生产潜力将因气候变化而下降5%左右;畜牧业综合生产潜力可能下降7%左右;水产业生产潜力下降6%以上。有许多对抗性和适应性措施可以有助于消除全球变暖对农业的不良影响,但需要从现在起作出研究和工作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