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覆土含水量与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关系,采用不同含水量的覆土(60%、65%、70%、75%)栽培双孢蘑菇,研究双孢蘑菇的产量、质量以及采收期间覆土层、培养料层的失水量和用于子实体生长、蒸发作用的水分比例。结果表明:覆土含水量与双孢蘑菇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 998;提高覆土含水量,可增加一潮菇子实体的单重,以及二潮菇和三潮菇子实体含水量;覆土层提供了采收期间21%—49%的水分,培养料层提供了51%—79%的水分,提高覆土含水量可以增加覆土层提供的水分比例;提高覆土含水量所导致的蘑菇产量增加不仅是因为覆土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培养料的水分及养分利用。覆土层和培养料层提供的水分,除了用于子实体生长,还有约50%的水分蒸发。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袋栽金针菇发展很快,现已成为乡村农民的一条致富门路。由于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此期的水分管理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下面介绍一种按子实体生长的不同时期和出菇潮次采取“保、降、促、补、浸”的水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红汁乳菇子实体和人工培养菌丝体营养成分的区别,对红汁乳菇子实体和人工培养菌丝体所含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粗多糖等各项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野生红汁乳菇子实体和人工培养菌丝体的各项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贴壁菇生长在瓶壁(培养袋)与培养料之间,一般菇体较小,没有商品价值,但贴壁菇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使栽培袋表面的子实体不能正常生长或生长缓慢,严重者栽培袋表面不形成子实体原基。  相似文献   

5.
鸡腿菇出菇期的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技术管理是否到位,将直接关系到生产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现重点说明三点: 一、出菇期对温度的要求 鸡腿菇子实体形成与温度关系很大,自然温度低于 8℃或高于 30℃,子实体均不易形成。在 16℃- 24℃鸡腿菇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若温度偏低,子实体生长慢,但菌盖大且厚,柄短结实,个体肥大粗壮,品质优良,贮存期长;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快,但菌柄伸长,菌盖变小、变薄,品质降低,极易开伞自溶。由此可见,鸡腿菇出菇期自然温度应控制在 10℃- 28℃之间为宜,遇到高温或低温天气,一定要做好降温或升温工作。 二、水分管理技术 能否获得鸡腿菇的优质高产,除了调控好温度外,水分管理则是重中之重。水分管理的一个方面是喷水技术。鸡腿菇床面覆土后,应在 2- 3天内分多次将土层水分逐步调湿,将含水量达到 18%左右。含水标准是土粒无白芯,手握成团,触地能散,不粘手为宜。以后则结合温度、土层含水量和菌丝生长的情况,采用轻喷勤喷的方法补充水分,来保持土层呈湿润状态。约 10- 15天后,鸡腿菇床面子实体原基大量形成,喷水量也应逐渐加大,以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随着鸡腿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和菌盖膨大,每天需每平方米喷水量达到 2000- 2500亳升。一潮菇结束后,需停水 2- 3天,以利菌丝恢复生长。下一潮菇长出后,再逐步加大喷水量,周而复始地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对空气湿度的管理。出菇期菇房或菇棚内的空气中相对湿度一定要达到 90%- 95%。如果空气湿度低,子实体鳞片增多,菇体无光泽,菇体组织疏松,重量轻,将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水分管理的原则概括起来为:“喷结菇水要多,出菇水要稳,转潮水要重,维持水要补,空气水要勤”。能将这五句话的含义悟通悟透,水分管理的技术也就真正到位了。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试验测定了一株野生双孢蘑菇G1菌株的营养成分,并与市场上双孢蘑菇栽培种AS2796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1子实体中水分、粗多糖、灰分、粗纤维和总酚含量分别为91.52%,4.78%,10.30%,2.07%和2.21%,均高于AS2796;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G1子实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高于AS2796;G1子实体中芳香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11.62%)高于AS2796(7.34%);AS2796子实体还原糖、粗脂肪及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91%,2.76%和43.49%,略高于G1子实体。  相似文献   

7.
对营养辅料和水分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大米为主的培养料中添加4.5%麦麸和2.3%玉米,且以培养料与水分配比为1∶1.50时,菌丝发菌速度最快,培养料中菌丝较厚、洁白、致密,正常子实体原基萌发早,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8.
1 空心白根菇 菇柄疏松变白,严重时收缩形成中空。发生原因: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由于空气干燥和高温引起。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下,覆土层含水量较少,菇房内气温在18℃以上时,蘑菇生长快,水分蒸发也快,导致菇体内吸收的水分小于蒸腾的水分而造成。防治方法:白天及时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早晚喷水  相似文献   

9.
1、空心白根菇:菇柄疏松变白,严重时收缩形成中空。发生原因: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由于空气干燥和高温引起。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下,覆土层含水量较少,菇房内气温在18℃以上时,蘑菇生长快,水分蒸发也快,导致菇体内吸收的水分小于蒸腾的水分而造成。防治方法:白天及时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早晚喷水后及时通风,降低菇棚温度,保持在14-18℃。  相似文献   

10.
丁湖广 《新农业》2005,(12):26-26
3.控制湿度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必须科学管理水分,根据菇体大小、表面色泽、气候晴朗等不同条件,进行不同用量喷水.菇小勿喷特别是穴口向下摆袋或地面摆袋的,利用地湿就足够,一般不喷水.若气候干燥时,可在畦沟浅度蓄水,让水分蒸发在菇体上即可.  相似文献   

11.
杨青 《今日农村》2004,(3):27-27
1.空心白根菇 菇柄疏松变白,严重时收缩形成中空。发生原因: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由于空气干燥和高温引起。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下,覆土层含水量较少,菇房内气温在18℃以上时,蘑菇生长快,水分蒸发也快,导致菇体内吸收的水分小于蒸腾的水分而造成。防治方法:白天及时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早晚喷水后及时通风,降低菇棚温  相似文献   

12.
杨青 《农技服务》2003,(10):26-26
<正> 1、空心白根菇 菇柄疏松变白,严重时收缩形成中空。发生原因: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由于空气干燥和高温引起。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下,覆土层含水量较少,菇房内气温在18℃以上时,蘑菇生长快,水分蒸发也快,导致菇体内吸收的水分小于蒸腾的水分而造成。防治方法:白天及时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早晚喷水后及时通风,降低菇  相似文献   

13.
平菇菌袋地面出菇二潮后,培养料的营养和水分失去过多,出菇渐止,覆土后及时补充菌丝,必需的营养和水分,促使其正常代谢,可发生更多的子实体。笔者提出了2种营养补充液配方及喷施时间、数量。菌袋覆土补液法,生物学效率稳定在150%以上,投入产出比达1∶5.6。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白灵菇和杏鲍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SOD活性的变化和干品食用菌子实体:猴头菇、灵芝、银耳和蛹虫草中SOD活性的情况。结果表明白灵菇和杏鲍菇子实体生长过程SOD活性的变化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单位质量SOD活性的变化为:小蕾时SOD活性最高,随着子实体的生长,其活性逐步下降,而总SOD活性呈很快上升趋势。该结果是与食用菌中SOD的功能以及子实体的生长密切相关的。干品食用菌子实体SOD活性的研究结果为虽然水分大量丢失,但SOD活性还保留着比较高的水平。这些结果为食用菌有关SOD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化学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保鲜液浸泡白灵菇子实体,可以明显延长其保鲜贮藏时间。该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0.2%焦亚硫酸钠浸泡白灵菇5min后,晾干表面水分,用塑料托盘保鲜膜包装,在温度5~10℃下贮藏,保鲜效果最佳。该方法可使白灵菇保鲜期延长至10d。  相似文献   

16.
云南大白口蘑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6~ 32℃,最适光照强度为150~750 lx,覆土土壤水分控制在50%~60%,空气湿度控制在80%~85%;原基分化阶段覆土土壤以水分60% ~ 70%、空气湿度85% ~ 90%为好.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产量与培养料养分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量分析杏鲍菇采摘后培养料中水、纤维素、蛋白质的含量,分析其与杏鲍菇栽培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培养料中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决定了杏鲍菇子实体产量的高低;每生产100 g鲜菇,需消耗1271 g培养料水分;培养料中蛋白质含量降至37%时,产量急剧下降;杏鲍菇子实体生产过程中,优先使用纤维素为碳源物质。在基质不断被分解、同化的前提下,随着杏鲍菇收获潮次的增加,木质素含量呈上升趋势,纤维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蛋白质含量呈直线下降的趋势。提出工厂化栽培中应尽量使用纤维素含量高的有机物质作碳源,适当调高培养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培养料含水量以65%为佳,培养料蛋白质含量37%为工厂化生产的停止点。  相似文献   

18.
代料香菇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代料香菇子实体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配方 2代料香菇子实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木屑配方差异不明显 ,且配方 2香菇子实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系数分高于木屑配方 ,说明适宜的配方 2代料香菇子实体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证明,竹荪可以进行人工栽培。将培养好的菌种在2—3月间栽培于竹林或室内床土中,经两个月左右的菌丝营养生长期,即开始进入形成子实体阶段。夏季高温子实体停止产生,至秋季9—10月间又一次形成子实体。在竹林中栽培产生的子实体数量较多,而室内栽培产生的子实体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白灵菇培养料在不同出菇时间的失重和含水量变化,及其不同补水量对白灵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菇20d时,菌袋失重最大;随着出菇时间的增加,培养料的水分含量逐渐减少;出菇过程中不断补水有利于子实体生长,补水量每袋40 g时,总产量提高3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