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态旅游规划与景观生态学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态旅游规划的现状分析,讨论了生态旅游规划和景观生态学及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并研究了生态旅游规划的数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兴起和繁荣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景观干扰问题.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生态旅游的景观干扰问题,探讨了生态旅游对景观(主要是景观格局)和景观要素的干扰,探讨了不同的景观干扰形式,并对景观干扰进行了评价方面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解决当前存在的生态旅游与景观保护这一矛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依据,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用数学统计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对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气候环境、景观质量和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和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物种资源丰富、环境质量高、景观原始性保持好、景观观赏价值高,保护区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情况,提出了其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及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生态学理论指导原则,全面规划原则、旅游资源保护优先原则,景观协调性原则和区内旅游,区外服务原则,针对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现状提出了其开发生态旅游应进行的旅游环境建设重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特征对生态旅游项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灌口镇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开发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樱  何玄  潘鄱 《热带农业科学》2008,28(1):44-48,53
在对厦门市灌口镇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资源及基础设施现状等进行初步调查基础上,对其风景景观资源进行详细的评价,认为灌口镇具备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条件,并拟提出其生态旅游规划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6.
王力峰  徐雅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43-1844,1851
在分析景观生态学的"斑-廊-基"系统、景观整体性、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上,拟定花坪自然保护区景观总体规划方案,并探索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和规划的景观生态化理论框架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概述了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情况.提出了其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及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生态学理论指导原则、全面规划原则、旅游资源保护优先原则、景观协调性原则和区内旅游、区外服务原则。针对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现状提出了其开展生态旅游应进行的旅游环境建设重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旅游资源特征对生态旅游项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依据生态学、旅游学、经济学理论设立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3个层次构成,A层为目标层,B层为项目层,包括生态价值、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资源开发价值、湖泊湿地特色价值4个指标,C层为因素层,由22个指标构成.采用该评价体系对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得分为75.35分,属优良级.与当前兴凯湖国家A从级旅游区的评定结果一致,证实该评价体系可行.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些景观生态学景观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对罗平县县城绿地系统进行生态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后的景观多样性有了较大的提高,破碎度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提高了城市绿地结构的稳定性,形成了较好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依据,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用数学 统计方法 和对比分析方法,对保护区的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气候环境、景观质量和生态旅游开 发条件和潜力 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物种资源丰富、环境质量高、景观原始性保持好、 景观观赏价值 高,保护区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罗阿水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208-210
分析了沙县大佑山省级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概况、人文经济、景观生态和旅游资源,探讨了其景观生态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方案,即根据生态管理的科学规律设计生态化景观结构,合理布局景观生态功能区,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容量。  相似文献   

12.
草原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生物资源、人文社会资源,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良好发展,对其所在区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草原生态的保护与修护工作有着至关之重要的作用。草原生态景观的打造,不仅能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也能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针对生态修复背景下草原生态景观的营造,以康定市为例,把康定市草原作为研究对象,从当地的草原风光以及民族风情出发,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点,提出相应的景观营造策略,将草原的保护利用与生态景观设计相结合,在生态修复优先的前提下提升草原旅游资源价值,为草原的修复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金志庚  阳树英  欧阳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29-1531,1746
回顾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历史,指出国内外学者对其内涵、价值、发展方式、规划的方法与技术,及其生态过程和机理都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却罕见关于近郊与远郊生态农业之间差异的研究。有鉴于此,通过分析近郊和远郊的社会与经济基础、景观与生态系统结构的差异,指出具体旅游发展规划中,近郊与远郊生态农业旅游在整体发展思路、优先发展模式、配套建设、景观优化内容与方法上的区别,并以景观生态学、系统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就两者的具体区别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基于长清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及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采用SWOT分析法,对长清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清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浑然一体,以及优越的区位优势及适宜的气候资源优势,且面临国内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有利形势和当地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支持的机遇,也存在生态系统脆弱、资源类型单一,景区空间分布散乱、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落后、管理体制滞后等诸多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未来的市场竞争及生态资源保护给该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旨在促进长清地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年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等16个相关因素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太行山区进行了旅游资源区划,把研究区划分为3个旅游区、7个旅游亚区和19个旅游小区;根据遥感图像解译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判读的基础上,利用7类景观表达指数进行差异性分析,并试图检验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旅游区划的结果是比较科学客观的,为本地区生态经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了解了各旅游区的资源优势,为后期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旅游对植被影响的指标计量有两种不同的方法.第1种方法是利用传统生态学上植物的重要值来计量;第2种方法是利用敏感水平、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阴生种比值和旅游影响系数来计量.该文以山西省芦芽山为例,采用TWINSPAN和DCA对两种计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它们的结果反映了不同的生态信息.在TWINSPAN中,第1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不同种群和群落的生态特性;第2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旅游开发与植被景观之间的生态关系.在DCA中,第1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与自然地理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空间格局;第2种方法的结果主要反映了不同植被景观类型与旅游影响因子之间的格局规律.与第1种方法相比,第2种方法在旅游与植被的研究方面更为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柳河风景名胜区依据柳河现有景观资源及实际发展情况,从景观元素设计与景观模式分析出发,通过借鉴欧洲乡村旅游经验,确定柳河农场走"三生"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对休闲农园的建设及该模式的发展特色、经营策略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推广出农场旅游技术路线,为农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中景区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深圳绿道的使用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景观设计方法,从绿道“兴奋点”的定义、功能分类和建设方式着手,因地制宜,设计196个绿道“兴奋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设和管理机制,旨在创造景观连续的城市旅游环境,推动深圳旅游业的发展,为深圳绿道功能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了乡村旅游产生的背景和功能,总结出乡村旅游的概念,最后重点阐述了指导乡村旅游规划的理论体系,包括: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心理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南湾风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潜力巨大。开发景区旅游资源应以森林生态游、生态考察探险游、茶乡田园观光游和水上游为主线,丰富文化内涵,完善配套措施,拓宽旅游渠道,扩大景区知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