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从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特别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以及我国农业工程教育现状,阐述了目前高等农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并提出面向21世纪初农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大力推进工程教育的重要举措,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落脚点.该文从食品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对卓越工程师的要求入手,总结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期对地方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培养当前农业领域急需的IT人才,以天津农学院计算机学院IT卓越人才培养为例,从确定培养目标定位、构建特色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创新搭建人才培养的载体、搭建毕业生质量跟踪平台等5个方面对面向农业领域的IT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IT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该人才培养模式可在面向专业领域的同类高等院校推广。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建立起能够面向未来社会需求、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创建具有吉林大学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培养解决实际生产和技术问题的农林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当前农林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业大学的时代使命。为此,河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高度重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工作,出台"十二五"期间"卓越500计划"的发展规划,指导和保障农林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高质量化。通过构建农林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工程体系,重点实施"卓越500计划",建立10个"卓越500计划"培养基地,扎实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学校完善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系统、完整、具体、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农林人才,取得了一批教学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产类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适应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植物生产类专门人才为目标,探索高校与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实际用人部门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为了培养合格的植物生产类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必须对原有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条件等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剖析,应在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建设完善的农科教结合实践基地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面向新工科、新农科背景下国家农业与水利工程科技创新对卓越人才培养的重大需求,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总体思路,将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机制等工程教育先进理念与人才培养实际需求相融合,创建并实践了高等农业院校水利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重点解决高等农业院校水利工程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工农交叉融合的复杂性,培养标准和方案的系统性、整体性设计不足,持续改进机制缺乏的问题;工程与农业深度交叉、工程技术与非技术要素有机融合、行业院校学生通专平衡等多重需求协调的难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与创新能力不足、教师教学科研不平衡及立志服务"三农"意识薄弱等问题,为农业院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够提供了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8.
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充分发挥农机农艺相结合的优势,紧紧围绕大众化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彰显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教育培养的基本原则,对农业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专业配套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使农业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9.
立足为国家与区域农业工程领域培养高质量创新拔尖型、应用复合型人才,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定位,聚焦农业工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五位一体"教育理念,探究"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基础,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个衔接、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平台,实现"一宗旨、一核心、三要素"的人才培养目标,辅以完备的软硬件设施,为农业工程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格、如何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如何服务社会等系列问题。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意义,阐述了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卓越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的影响,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卓越农业人才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模式对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的必要性,提出了如何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开展卓越农业人才培养,并探讨了校企合作模式对农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农职院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发挥自身优势,依托产学研平台,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院—县、院—区"科技结对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技术推广、科技服务和各类农民培训,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了学院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水平。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农职院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而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农业应用型人才的任务,这在全球的农业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改革中已达成共识。该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为例,分析了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构建两师教师队伍等措施,探讨了卓越农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推进拔尖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根本,国际化是引领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定位,聚焦农业工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面向农业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国际化需求,加强与国外著名涉农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着力打造新农科新工科视域下农业工程类专业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是落实“双一流”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从培养方向、师生国际交流平台、国际化教学团队、过程监控等方面对农业工程专业国际化办学进行分析,探索国际化农业工程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升国际化体系农业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卓越创新能力的内涵对实践教学的更高要求,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创新人才的核心概念,对实践训练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体系要素及相互关系,构建了以校内外并行双轨实训、实践互动交流平台、科创活动引领示范、双师型实践导师队伍等为特征载体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训练体系。研究为形成系统的卓越人才培养实践能力训练载体平台,示范并引导同类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与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培养解决实际生产和技术问题的农林高层次人才是当前农林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业大学的使命。然而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连续培养机制,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改革发展方向,坚持改革创新、突出农业特色、强化实践,从理论到具体实施才能让农业人才培养的连续培养机制更好落实。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中技能型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卓越园艺专业通过打造园艺植物"生产—加工—控制"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一条主线、两大平台、三个层次、四大模块"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卓越园艺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卓越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水产养殖类专业教育面临新的困境。借助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开展拔尖创新型水产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选拔部分热爱专业、具有优秀科研潜能的学生,通过外语水平强化、海外游学、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多元师资队伍建设及个性化科研素养训练课等环节,强化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倾斜和加大资源投入,搭建中外合作教学平台,将海外游学培训及贯穿四年的个性化科研素养训练课纳入卓越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体系,创新卓越水产(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晏丽  杨雨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3):162-164
卓越园林人才培养是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是卓越园林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吉首大学园林专业只有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全面的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农业高校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结合不紧密的现状,借助网络平台和社会资源,研究开放式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出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开展及实践创新环节等方面实施开放式人才培养的方法,并就如何结合农业高校资源建设开放式教学平台设计了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