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文章从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产肉性能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来研究利木赞牛改良湘西黄牛的效果,结果表明,杂交优势十分明显,利木赞牛为改良湘西黄牛的优选品种.此外,文章还阐述了新晃县湘西黄牛杂交改良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杂交改良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引用优良品种改良本地黄牛,其杂交后代在生产性能、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体型外貌和体尺体重的改良更为显著。本文现就我县孟家岗镇部分改良牛与本地黄牛的体尺体重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以便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最佳杂交组合,为黄牛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加快黄牛改良进程。一、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泰山区针对本地黄牛在生产性能、饲养管理及饲料利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结合本区黄牛、饲料资源及其利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以引进良种、快速育肥和推广应用青贮氨化饲料等配套技术措施为主的黄牛改良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全区1989-1993年黄牛改良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  相似文献   

4.
温岭高峰牛再次改良F_1代黄牛效果观察范福贤(金华汤溪兽医站)为改良本地小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自1985年开始,金华地区相继弓l进温岭高峰种公牛6头,与本地小黄牛进行杂交,所产杂种一代黄牛,在体尺、体重、肉役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继续采?..  相似文献   

5.
黄牛改良是提高农牧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可以改良和优化黄牛品种,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在黄牛改良过程中常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黄牛改良的效果,本文简述了黄牛改良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提高改良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加速我县黄牛改良工作的进程,促进养牛向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我县于1992年引进了法国利木赞种公牛1头,在近20处冷配站点对黄牛进行了大面积的冷配改良。到目前已改良黄牛11万头,杂1代牛在体型外貌、生长速度、肉用性能等方面比当地黄牛均有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黄牛改良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并探求黄牛发展及改良方向,确定适宜我区改良本地黄牛的最佳组合,寻求科学依据,笔者对三元杂种牛的生长发育、肉用、役用以及泌乳性能进行了综合性测定调查。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目的及技术简介 威宁黄牛是贵州省的地方牛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耐寒、耐粗饲、矫健灵活、疾病少、繁殖力强、遗传性能稳定和肉质鲜美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地方牛品种基因库的宝贵资源。引进安格斯牛对威宁黄牛进行杂交改良,使威宁黄牛的生产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建立威宁黄牛优质肉牛杂交改良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肉牛杂交改良的历史 追溯我国黄牛改良史,早在30年代就引入黑白花牛,短角牛等进行改良,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引进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先后从国外引进乳用黑白花、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肉用的夏洛来、利木赞、海福特、安哥斯等品种,改良我国的黄牛,使黄牛从单一役用向着肉、乳、役兼用方面发展。经多次试验研究,确定以西门塔尔牛、夏洛来、利木赞牛为改良当地黄牛的当家品种,吸收了外来品种的优点,改进了体型结构,提高了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10.
引进肉牛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提高其肉用生产性能,是我国肉牛生产主要途径之一。黑龙江省借鉴国内外肉牛生产经验,不断探索肉牛改良黄牛杂交组合效应,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杂交组合有西门塔尔×黄牛、夏洛来×黄牛、利木赞×黄牛、安格斯×黄牛等,而且均取得了一定的改良效果。为了解二元杂交的F2代改良效果,我们进行了以上4个肉牛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F2代生长指标、屠宰指标、肉的品质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方法2004年3月16日至5月23日在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局“红丰肉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选择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德国黄牛杂交改良南阳牛的历史进程,德国黄牛改良南阳牛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德南牛产业化集群开发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洞口县湘南黄牛与杂交黄牛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进行比较,并发现杂交黄牛的杂交优势和育肥效果显著提高,以安格斯(Angus)、西门塔尔(Simmental)、利木赞(Limousin)等肉用牛品种为父本,以此对湘南黄牛(Xiang Nan Yellow Cattle)进行品种优化与改良。  相似文献   

13.
安格斯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加大本地黄牛的改良力度,提高良种牛覆盖率,门源县根据安格斯牛产肉性能好,肉质好,生长快,对环境适应强等特点,在本县阴田乡等乡镇进行了安格斯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的推广试验,我站将对安本F1代杂交牛和本地黄牛的初生重、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进行了测定分析,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结合历史研究资料,对西门塔尔牛改良江西地方品种黄牛生产性能的表现以及肉品质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对泾川县黄牛改良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覆盖面不大、没有科学的黄牛改良计划、工作经费保障不足和队伍不太稳定。针对问题提出了切实增强黄改工作的认识、科学制定黄牛改良改规划、努力扩大黄牛改良覆盖面和持续加强黄牛冻配改良技术培训等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牛群体屠宰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利木赞牛对固原本地黄牛的改良效果,研究其育肥和屠宰性能,该试验进行了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的育肥性能试验和屠宰性能测定.  相似文献   

17.
黄牛是我省农村饲养头数较多,范围很广的草食家畜。它以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不畏酷暑严寒而被农民所喜爱。但是,由于黄牛存在体型小、发育慢、周期长、生产性能低、经济效益差等缺点,因而多年来发展较为缓慢。为了解决黄牛生产性能好,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省委、省政府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落实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采用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黄牛的改良工作,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从而加速了黄牛改良步伐,收到很好的效果,把黄牛改良工作引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20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黄牛养殖的目的发生了根本转变,黄牛的肉用性能便成为黄牛改良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本地黄牛产肉性能低下的难题,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黄牛改良工作,尤其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化进程加快,肉牛养殖成为我国农区牧业结构中重点发展项目以来,黄牛改良得到了空前发展。我省的黄牛存栏数、产肉量、出栏率、单体产肉量逐年攀升,现已跃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农区养殖业的典范。但是,随着黄牛改良的进一步深入,我省黄牛生产也正面临着严峻考验。1种源不足,利用率低我省的黄牛改良工作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效果,采用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作为肉牛终端父本,分别与本地黄牛开展二元经济杂交,对杂交F1体重变化、屠宰性能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杂交F1均比本地黄牛生长速度快且产肉率高,可有效提高本地黄牛的屠宰性能。说明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改良本地黄牛杂交优势明显,可有效增加本地黄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蓝白花肉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白花牛具有产肉性能好、肉质好、生长快、对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本地黄牛的改良力度,提高良种牛覆盖率,青海省民和县在项目区巴州地区进行了蓝白花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的推广试验.本试验对蓝白花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所产生F1(蓝黄F1)和本地黄牛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12月龄体重以及部分体尺指标进行了测定,为今后杂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