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未按天麻的生理要求去做要栽好天麻,首先要对天麻的生育环境有所了解,才能对症施药.天麻属一种独特的兰科植物,无根无叶,不能自养,要与蜜环菌共生,由蜜环菌供给其营养进行生长发育,蜜环菌又要寄生于木材或树枝上.天麻性喜凉爽、湿润环境,野生常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区林间.  相似文献   

2.
<正>天麻是兰科植物,以块茎入药,主治头晕、头痛、半身不遂、四肢痉挛、小儿惊风等症。由于天麻无根无叶,本身不能吸收营养,必须依靠一种真菌——蜜环菌供应营养,否则就会死亡。因此,栽种天麻必须先繁殖蜜环菌。现将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总结的人工无棒栽培天麻技术介绍如下:一、蜜环菌的培养1.母种分离培养:取健壮幼嫩的  相似文献   

3.
蜜环菌对甘孜州野生乌天麻有性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学强 《湖北农业科学》2011,(17):3562-3565
研究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不同菌株及伴播方式对甘孜州野生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glauca)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蜜环菌是从影响原球茎膨大开始影响野生乌天麻有性繁殖的,并且蜜环菌菌株与乌天麻材料之间有极显著互作效应,蜜环菌效应强弱还与自身状况关系紧密.甘孜州野...  相似文献   

4.
研究蜜环菌不同菌株和不同伴播方式对甘孜州野生乌天麻无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蜜环菌株对野生乌天麻无性繁殖的产量和箭麻折干率的影响有极显著差异,并且蜜环菌株与乌天麻类型之间有极显著互作效应,蜜环菌效应强弱还与自身状况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5.
传统和常规方法栽培天麻必须提前2~3个月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蜜环菌材,又称培育木椴蜜环菌.待木椴蜜环菌培育成熟后,才能和木椴蜜环菌相同大小的新鲜木椴及枝椴一起与天麻种伴栽,即播种天麻.由于蜜环菌和天麻种的播种期不能同步,因而增加了天麻栽培的难度,使众多欲选择种植天麻发家致富的农民朋友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6.
蜜环菌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同时又是人工栽培天麻及猪苓的重要营养源。利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对蜜环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获得蜜环菌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蜜环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0~7.0,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生长速度、与蜜环菌生长的关系、天麻产量等方面分析了光皮桦作为天麻菌材树种的优势,以期为天麻的人工栽培提供菌材树种。  相似文献   

8.
蜜环菌与天麻二者为生物种的共生关系,天麻种植的产量和品质离不开与蜜环菌的种种联系.文章通过概述蜜环菌与天麻的基本情况,并通过蜜环菌与天麻共生机理来阐述蜜环菌影响天麻产量的重要因素,以期为提高天麻种植栽培质量与产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又名榛蘑、蜜环蕈、苞谷蕈、青冈蕈,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食兼用高等真菌,其美味可口,且子实体、菌丝、菌索都可以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一些中药制剂,如脑心舒、银蜜片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蜜环菌还是名贵中药天麻和猪苓栽培产业中必备的共生菌,其菌索侵入天麻块茎或猪苓菌核后被后者消化利用,成为它们惟一的营养源,即蜜环菌分解木质素供给天麻或猪苓营养.近年来天麻栽培生产发展迅速,培养蜜环菌菌材一般常用的树种为柞树.北方经济树种丰富,是苹果、山楂、枣、榛子的主要产区,每年修剪及轮伐的枝丫材数量惊人,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枝丫材,实现高效益林业循环经济,本试验选用这四种经济树种的枝丫材为蜜环菌菌材的培养材料,以常用的柞树枝条为对照,探讨不同枝、丫材对蜜环菌菌索生长的影响,为实现北方经济树种枝丫材循环利用,扩大蜜环菌菌材种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野生天麻·栽培天麻的RAPD和AFLP标记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用RAPD和AFLP技术对采自主产区不同地域的2份野生天麻和7份栽培天麻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研究天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原因。[方法]用酚-氯仿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经RAPD及AFLP程序扩增后分别用琼脂糖凝胶和PAGE电泳检测,使用NTSYSpc-2.10s软件的UPGMA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聚类。[结果]用RAPD和AFLP数据得到的聚类图相似,来自不同地方和不同海拔高度的样品在聚类图上得以区分。天麻与蜜环菌之间没有共同条带。[结论]包括海拔在内的地域隔阂,而非人工种植可能是产生天麻种内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原因;虽然天麻靠消化侵入其皮层内部的蜜环菌菌丝提供营养而进行发育,但是它们之间没有DN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RAPD和AFLP技术对采自主产区不同地域的2份野生天麻和7份栽培天麻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研究天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原因。[方法]用酚-氯仿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经RAPD及AFLP程序扩增后分别用琼脂糖凝胶和PAGE电泳检测,使用NTSYSpc-2.10s软件的UPGMA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聚类。[结果]用RAPD和AFLP数据得到的聚类图相似,来自不同地方和不同海拔高度的样品在聚类图上得以区分。天麻与蜜环菌之间没有共同条带。[结论]包括海拔在内的地域隔阂,而非人工种植可能是产生天麻种内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原因;虽然天麻靠消化侵入其皮层内部的蜜环菌菌丝提供营养而进行发育,但是它们之间没有DN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和常规方法栽培天麻必须提前2~3个月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蜜环菌材,又称培育木椴蜜环菌.诗木椴蜜环菌培育成熟后,才能和术椴蜜环菌相同大小的新鲜术椴及枝椴一起与天麻种伴栽,即播种天麻.  相似文献   

13.
天麻人工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蜜环菌菌材的培养、选地、选择优势种麻、栽培方法、栽培管理、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天麻人工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一、病害及其防治1.病理原因 天麻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中除蜜环菌以外的其它担子菌,侵染与天麻共生的蜜环菌鲜材和菌材,与蜜环菌争夺养分,破坏天麻与蜜环菌之间的营养平衡,严重时不但会抑制蜜环菌的生  相似文献   

15.
传统和常规方法栽培天麻由于蜜环菌和天麻种的播种期不能同步,因而增加了天麻栽培的难度,使众多欲选择种植天麻发家致富的农民朋友望而却步。“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更新了天麻栽培的繁杂工艺,该方法只需按照制作“宜丰4号”技椴蜜环菌种的工艺培养好瓶(袋)装技椴蜜环菌  相似文献   

16.
蜜环菌MX-1是本文作者利用宜昌县西部山区人工栽培的有性天麻活体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菌株,经实验和生产实践证实,该菌株不仅生长势强,而且与天麻活体的亲和性好.用该菌株生产出的蜜环菌材伴栽天麻,每平方米的产麻量高达12~15公斤.  相似文献   

17.
一、病害及其防治天麻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中除蜜环菌以外的其它担子菌,侵染与天麻共生的蜜环菌鲜材和菌材,与蜜环菌争夺养分,破坏天麻与蜜环菌之间的营养平衡,严重时不但会抑制蜜环菌的生长,降低天麻的产量,还会直接侵染天麻块茎,造成天麻软腐(称块茎软腐病)或腐烂死亡(称块茎腐烂病).其病因大多由于环境(如高温、高湿、透气不良等)不利于天麻的生长时进行侵袭危害,导致天麻块茎皮部萎黄,中心组织腐烂,内部成稀浆状,最终因腐烂发臭空壳死亡.  相似文献   

18.
天麻无性繁殖一步法栽培新技术,是将天麻种(一代天麻种)、蜜环菌固体栽培菌种、鲜木棒(最好是柞木)、干净的中粗粒河沙一步到位的栽培技术.它改变了过去栽培天麻必须先培养蜜环菌,后栽培天麻的繁琐程序,成本低,效益高,是目前普遍推广的天麻无性繁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病害及其防治 1.病理原因 天麻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中除蜜环菌以外的其它担子菌,侵染与天麻共生的蜜环菌鲜材和菌材,与蜜环菌争夺养分,破坏天麻与蜜环菌之间的营养平衡,严重时不但会抑制蜜环菌的生长,降低天麻的产量,还会直接侵染天麻块茎,造成天麻腐软(称块茎软腐病)或腐烂死亡(称块茎腐烂病).其病因大多由于环境不良,如高温高湿、透气不良等不利于天麻的生长时病菌进行侵袭危害,导致天麻块茎皮部萎黄,中心组织腐烂,内部成稀浆状,最终因腐烂发臭空壳死亡.  相似文献   

20.
天麻人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东 《吉林农业》2010,(12):177-177
天肺根茎叶退化,无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属寄生性异养。其生长所需养料,靠蜜环菌分解木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供给,而蜜环菌靠枯木养分生长发育,所以人工栽倍天麻必须具备种麻、蜜环菌及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并处理好三者关系。文章介绍了天麻的人工高产技术,以期对天麻的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