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地方鸡种杏花鸡的家系选育肖智远林敏何道华李绍伟(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州510430)前言杏花鸡是我国广东省优良的地方鸡种,为进一步提高杏花鸡的繁殖力等性能,对其进行了三个世代的家系选育。材料与方法1.试验时间、地点本试验于1991年1月至199... 相似文献
2.
杏花鸡快羽品系的选育肖智远詹乐群林敏何道华李绍伟(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510430)从1991年开始,为提高杏花鸡的生产水平和质量,我们进行了杏花鸡快羽品系的选育研究。结果:杏花鸡快羽率达100%,生产水平有明显提高。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地点... 相似文献
4.
5.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03,(6):23-23
双莲鸡属兼用型地方品种,因其生产于湖北省当阳市双莲乡,故取名双莲鸡。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闻名,曾于1958年以“双莲鸡”为名在全国农展馆展出。1 数量与分布 双莲鸡分布于湖北省当阳市及邻近的远安、宜昌、兴山、枝江、荆门、江陵等县(市)。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优质鸡需求的不断增长,双莲畜牧兽医站每年投资进行选 相似文献
6.
1994 ̄1996年,采用非近亲家系繁育方法对矮小型鸡E1系二世代进行纯繁,建立18个三世代半同胞家系,并对三世代鸡进行选择及生产性能测定。结果,三世代公、母鸡在开前前的留种率分别为22.20%和25.86%,育成率和产蛋期存活率分别为88.35%和89.88%,体重、体尺均比零世代小而均匀度有所提高,从开产到72周龄饲养日产质量164.80枚,受精率为85.55%,0 ̄72周龄期间每只母鸡平均耗 相似文献
7.
黄羽矮小型鸡选育一报—纯合型零世代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与广东省东莞市畜牧局合作,利用由法国引入的矮小基因(dw)新安康红鸡,与正常型的黄羽石岐杂鸡杂交,进行培育优质黄羽矮小型鸡的初探,获得效果。继而在1991年和1992年,利用新安康红母鸡与杂合体(Dwdw)杂交,拟分离纯合的矮小型公鸡和母鸡,作为黄羽矮小 相似文献
8.
9.
广西优质鸡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育种工作相对滞后,育种设施普遍较简陋,育种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作者根据国家家禽品种审定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广西的实际编写了本方案,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宁都黄鸡的选育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产地与分布宁都黄鸡是江西省小型地方肉鸡品种,主产于江西省宁都县黄石、对坊等镇,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具有早熟、脚矮、三黄、五红、体型小、肉质好的特点,羽毛有黄、白、黑、麻等。由于长期的农家饲养,体型外貌不尽一致,产蛋性能较差。20世纪80年代,宁都黄鸡开发工作加快,商品鸡销往广东、福建等省市,黄羽、黄脚、黄皮符合三黄鸡的特征,倍受欢迎,农村种鸡群中黄鸡比例日渐增加。80年代末,宁都开始推广大棚山地散养技术,使鸡饲养量逐步扩大。1996年,宁都黄鸡饲养量虽已达400万只,但体型外貌不一、繁殖性能差、售价下降等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13.
15.
16.
17.
18.
19.
张燕茹;张文木;王均辉;李典辉 《福建畜牧兽医》2024,(5):9-12
为提高德化黑鸡黑冠品系体型外貌特征纯度、生产性能和部分理化指标,对德化黑鸡黑冠品系进行提纯选育并分析其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个世代提纯选育后,体型外貌特征纯度、育雏期和育成期成活率、13周龄和开产前体重、蛋重均有显著提高;体重均匀度明显提高;孵化率逐步提高;不饱和脂肪酸、肌苷酸等含量达到德化黑鸡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胃肠电反映了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机能,与胃肠道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家禽的消化器官有其特有的形态和功能活动,关于食类的胃肠电活动特性和规律尚未见文献记载。电针、光针和艾灸用于防治家畜疾病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