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全局,把产业扶贫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形成了产业扶贫工作新局面。一、基本情况(一)定规划,强化指导引领河南省编制了《河南省"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引导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优质粮食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特色加工产业、畜牧养殖产业、电商流通产业等8大扶贫产业,并制定了农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和“1+N”专项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2.
2020 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年,是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进入小康社会的实现 之年,在全面推进精准脱贫中,产业扶贫是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在精准扶贫中,要立足于实 际,探索一条以产业带动扶贫开发、以产业推动脱贫致富、以产业巩固扶贫成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精 准产业扶贫道路。文章从产业扶贫概念和意义为切入点,剖析了当前农业产业扶贫的现状,并基于精 准扶贫视角下探究了农业产业扶贫的新路子,以期通过产业扶贫,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缪力 同心打好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3.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而扶贫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其中农业产业是扶贫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平山县农业产业扶贫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月28日,记者从河南省总工会深化劳模关爱工程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河南省将动员劳模先进人物开展技术扶贫、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就业扶贫、结对扶贫、智力扶贫和先进集体助力脱贫攻坚,持续深化劳模助力脱贫攻坚“6+1”行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劳模群体不断突显着“头雁”效应,河南省也形成了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品牌。  相似文献   

5.
《乡村科技》2020,(10):1-3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省积极探索、创造性开展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模式。日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通知,向全省推介农业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模式,各地可根据产业发展实践情况,因地制宜吸收借鉴典型经验,积极探索农业产业扶贫的路径方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扶贫质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以顺昌县农业产业扶贫为例,分析当地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防止出现脱贫后返贫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农村产业扶贫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方面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实现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产业扶贫衔接产业振兴是关键点,也是缓解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举措。分析了产业扶贫衔接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从顶层政策设计、产业规划拓展、产业分层分类、小农户与大产业和市场、基层组织保障5个方面提出了产业扶贫衔接产业振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申清华 《乡村科技》2019,(10):15-16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期,河南省辉县市北云门镇始终将"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融合且作为重头戏,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新路,开启新的产业扶贫创新模式。实现"产业+扶贫"的双赢,最根本的要求是将"扶贫工作融入到产业发展中,以产业扶贫为抓手,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9.
平山县农业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而扶贫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其中农业产业是扶贫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平山县农业产业扶贫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围绕各单位职能设计项目、围绕县域优势产业设计项目、围绕贫困区发展需求设计项目、围绕政府控管实施项目等对策,以加速平山县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和《河南省科技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两年来,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依托信阳农林学院的办学背景和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服务团各位成员的专业技术优势,树立"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参与、服务地方"的中药产业发展目标和生态...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将依托资源、气候、土壤优势,围绕全省农业产业脱贫攻坚行动,着力抓好具有特殊优势的中药材等作为大扶贫重点发展的5大产业,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目前贵州省中药材面临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种子种苗生产不规范,基地建设的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科技支撑薄弱,种植水平落后,缺乏标志性中药材大品种支撑以及宣传和推介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打造贵州标志性药材大品种、建设贵州道地、大宗、特色中药材标准化基地、产业链构造以及技术支撑与产业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要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好脱贫攻坚战,啃掉脱贫攻坚“硬骨头”,是乡村走向“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美好愿景的必由之路。河南省长垣县聚力产业扶贫,以农业产业扶贫为重要支撑,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郭小彦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5):139-139,170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前提,产业扶贫也是扶贫脱贫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克深度贫困难题、实现稳定脱贫,必须要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与时俱进推广农机装备、促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甘肃省秦安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业占据重要经济地位,分析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序推进农业机械化及实施产业扶贫对助推秦安县脱贫攻坚的重要性,提出了农机化助推产业扶贫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扶贫在新的形势下需要重建、需要改良、需要与各个地方的发展现状相结合。近年来武定县县委、政府致力于产业扶贫并制定了三年行动规划,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现有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产业扶贫工作的新要求,还有系列难题待解,根据实际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对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性、战略性、针对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西农业科学》2021,49(1):101-104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山西省提前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阶段性任务,紧接着开展脱贫巩固和缓解相对贫困。食用菌扶贫作为山西省产业扶贫重要手段之一,将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持续发力,但同时也需克服存在的弊端,更好地挖掘和利用食用菌产业与扶贫的耦合关系,为深入持久地巩固脱贫成果和缓解相对贫困发挥作用。基于全省食用菌扶贫的实践,研究食用菌扶贫的产业优势、耦合关系与存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扶贫脱贫任务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条件之一。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之一。保定市易县以特色产业找到"精准扶贫"的方向。本研究基于易县产业扶贫发展现状,着眼于思想意识、基础设施与资金利用情况等方面,最后根据易县的特色产业研究对河北省精准扶贫提出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脱贫意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服务;准确识别贫困对象,提高资金投入精确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的目的在于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吃穿,义务教育、住房问题、医疗问题三个方面都有保障,然后进一步对贫困地区实现整体脱贫,为了实现2020年的目标,政府制定农业产业政策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娄烦县作为贫困县,农业产业扶贫在过去的几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将娄烦县农业产业扶贫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对策作为研究对象,积极探寻适合娄烦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经济基础。为了推进西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查阅资料和梳理文献,总结了西部产业扶贫模式,探究西部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对策。研究表明,西部产业扶贫模式主要有特色种养加销一体化扶贫模式、农旅双链扶贫模式、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等;推动产业扶贫模式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一是要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二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要不断优化生态扶贫政策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后续巩固脱贫成效,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28-129
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是关键一着,以产业化发展为抓手,综合多种手段,整村推进扶贫减贫,是解决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以湖北省天门市119个贫困村脱贫实践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产业扶贫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产业扶贫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20.
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赣州市于都县潭头村的成功脱贫得益于其产业+生态联动扶贫模式的成功发展,对其扶贫策略和启示意义进行研究,并为脱贫地区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