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正│桂建芳│鱼类遗传育种学家,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系统研究多倍体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原创银鲫育种技术路线,培育出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银鲫养殖新品种;开拓出一条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2.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属鲤科鱼类。长期以来,阻碍鲫鱼成为重要养殖鱼类的原因,是由于其生长缓慢。亚种银鲫的经济性状较鲫鱼优越。在银鲫的不同种群中,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称方正鲫)种群最好。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于1975年开展了鲫鱼的选育研究。搞出了由方正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3.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Bloch)进入新的水域后,有时候数量急骤增加,变为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如1942年,银鲫进入韦谢洛夫水库以后,很快形成了渔业资源,在1948-1949年,银鲫的产量超过了13,000公担。然而无节制的捕捞,导致了银鲫资源的衰退,到1971-1974年,韦谢洛夫水库的渔获物中,已没有银鲫,而1975年,一共只捕了49公担。  相似文献   

4.
三倍体鱼类都具有雌核发育的特点,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三倍体鱼类如中国东北银鲫、缩骨鲫及西比利亚的银鲫、美洲的帆等进行过研究,并以众多的细胞学和生物学资料加以证实[1~5]。在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的研究领域,过去一直十分活跃,许多研究者认为,利用人工三...  相似文献   

5.
正普安银鲫(PUAN Carassius auratus)是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特有的鲫鱼种群,因产于普安县而得名,是贵州省特有的土著天然雌核发育鱼类种质资源,1988年上海水产研究所根据研究成果报经全国水产总局组织专家论证,对普安银鲫的优良性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定普安银鲫是被长期封闭在贵州高原特定环境里自然形成的一个鲫鱼类型或种群,是贵州宝贵的鱼类种质资源,并将该品种定名为"天然雌核生殖普安银鲫"[1-2]。普安银鲫鱼肌肉中  相似文献   

6.
(二) 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与育种相关的生物技术主要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应用于鱼类育种尚属始探索阶段,而细胞工程应用于鱼类育种已取得显著成效。 1、鱼类的雌核发育 (1) 鱼类的天然雌核发育在自然界,动物的生育方式有单性生殖和两性生殖之分。脊椎动物大多行两性生殖,但在鱼类也有少数种类是行雌核发育的。所谓雌核发育是指某些鱼类例如美洲鳉、银鲫,这些鱼类的成熟卵子已具备全部发育信息的潜能;并能够限制精子的作用只能激活卵子发育不产生雄性原核。我国黑龙江水系的银鲫是天然三倍体,而且以雌核发育方式进行繁殖的两性种群。我国科技工作者已经证实、银鲫的卵子不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故其染色体不减半而始终保持三倍体;同  相似文献   

7.
额河银鲫作为新疆地区优质的土著经济鱼类,其主要分布于欧亚中北部的多瑙河至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部分河流,在我国仅分布于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水域。额河银鲫是一种广温性、杂食性鱼类,生命力较强,对各种环境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较强,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过多年来在新疆、上海、黑龙江等地的试养结果显示,在同池塘饲养条件下,额河银鲫的碘泡虫病发病率较高背鲫等品种低,在抗病力等方面较其他鲫鱼品种具有较大的优势,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彩鲫、红鲫、银鲫体色发育生物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彩鲫、红鲫、银鲫从鱼苗平游开始共99天的体色观察记录,分析了3种鱼类体色发育过程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根据体色演变的过程,初步断定几种鱼的亲缘关系是银鲫→红鲫→金鱼→彩鲫。  相似文献   

9.
按一般的习惯,把具有100条染色体的鲫鱼(如野鲫、大阪鲫)称为二倍体。把具有150条左右(156或162)染色体的银鲫叫做三倍体银鲫。通常,银鲫是进行天然雌核发育的鱼类。但是,它的卵子经同种或异种鱼的精子“受精”后,可以发育成个体。经中科院水生所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鱼类人工养殖已经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银鲫养殖中,细菌性疾病已成为常见疾病,其发生概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银鲫的经济效益.银鲫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等.鱼菌清主要的成分为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球菌均有效,包括铜绿...  相似文献   

11.
普安银鲫隶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二十年来被长期封闭在贵州高原特定环境里自然形成的一个鲫鱼类型或种群,是贵州宝贵的鱼类种质资源。1985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对该鱼进行较为综合的研究,1988年经原全国水产总局组织专家论证,将该品种定名为"天然雌核生殖普安银鲫"。催产是人工繁殖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普安银鲫种质保护和苗种产业化生产所需的技术基础。目前,普安银鲫主要采用自然繁殖,而自然繁殖存在受精率较  相似文献   

12.
异育银鲫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养殖户所养的银鲫品质下降,如出现种质退化、生长速度减慢、病害增多、性早熟等状况,再加上这两年水产品市场的持续低迷,使银鲫的养殖效益明显下降,影响了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这里介绍80∶20高效池塘养殖银鲫模式以及一些须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养殖户在2004年的养殖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一、80∶20池塘养殖模式它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提高池塘产量,其产量80%左右来自于摄食颗粒饲料的高价值吃食鱼,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二、养殖与管理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方便排灌;交通方便,有电源,…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对虾高密度精养的成功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我国在鱼类混养技术上已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关于南美白对虾与鱼类的混养,目前已见报道的是与罗非鱼、草鱼、鲢鳙鱼、异育银鲫、黄颡鱼、鲻鱼等,且多数为与某种鱼类单品种单茬混养。目前关于南美白对虾双茬与草鱼、鲤鱼、银鲫混合养殖的报道并不多。一、南美白对虾双茬与草鱼、鲤鱼、银鲫的混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乙酰基亚硝基脲(ENU)浸泡的方法诱变银鲫(Carassius autatus gibeblio Bloch)持续2周,后经清水反复漂洗,再进行人工催产得到诱变银鲫同源自交F1,利用AFLP技术对诱变银鲫F1(30尾)和对照银鲫(25尾)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发现了Ⅰ型(缺失型)特异位点和Ⅱ型(插入型)特异位点;同时对6尾诱变银鲫F1和2尾对照银鲫mtDNA进行全序列测序分析,发现诱变组突变位点几乎覆盖整个线粒体DNA,主要集中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12SrRNA基因、16SrRNA基因和D-Loop控制区;通过对诱变组(55尾)和对照组(17尾)mtDNA的NADH1与NADH2部分序列比对发现,诱变银鲫F1诱变率约为3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诱变银鲫F1核质遗传物质同时发生变异,且变异位点基本相同,银鲫雄性子代的突变率大于雌性子代。这为探索提高ENU诱导银鲫突变的效率和开发养殖鱼类新的育种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的鱼类,至今共记述122种。这些鱼类中,最有名的是黄河鲤鱼和淇河鲫鱼。 淇河鲫鱼,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银鲫亚种。生活在温泉水河段的背部两侧呈金黄带绿色,胸鳍和腹鳍略呈红黄色。为三倍体鱼类(3n=162±),自然界存在着异源精子雌核发育。三倍体淇河鲫鱼,可能已经进化为功能二倍体鱼类。  相似文献   

16.
科技     
《海洋与渔业》2014,(1):14-14
<正>水生所研究员桂建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 12月19日分别发布,中科院新增选院士53名,中国工程院新增选院士51名。在新晋的53名中科院院士中,现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名列其中。桂建芳长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生物学基础和相关生物技术研究。系统研究多倍体银鲫的遗传基础和生殖机制,首次揭示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原创银鲫育种技  相似文献   

17.
草鱼、银鲫和青鱼捕捞后的应激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丹莉  林雅云  吴玉波  王岩 《水产学报》2016,40(9):1479-1485
分别评价了捕捞对草食性(草鱼)、杂食性(银鲫)和肉食性(青鱼)鲤科鱼类血液指标(血浆史质醇、葡萄糖和乳酸浓度)、肝糖原含量和两种肝脏糖酵解酶(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草鱼、银鲫和青鱼捕捞后血浆史质醇、葡萄糖和乳酸浓度均显著升高;草鱼和青鱼捕捞后2 h时肝糖原含量呈下降趋势,但银鲫捕捞前、后肝糖原含量未出现显著变化;捕捞前、后青鱼血糖浓度显著高于草鱼和银鲫。银鲫肝糖原含量显著高于草鱼和青鱼,其捕捞后血浆葡萄糖和乳酸浓度增加幅度较小,这意味着捕捞后银鲫应激反应强度相对较低。草鱼和银鲫捕捞后肝脏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未发生显著变化,青鱼捕捞后2 h己糖激酶活性显著下降,这意味着捕捞应激后血糖升高未导致草鱼、银鲫和青鱼的肝脏糖酵解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笔者结合近年养殖实践,并综合相关资料,对江苏省邳州运河段所有鲫品种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体长、体重、鳞径和生殖发育的比较为探索鲫生殖发育情况提供参考。 据中国鲤科鱼类志(下卷)记载,我国已知的鲫有2个种和1个亚种,它们是鲫、黑鲫和银鲫。在鲫属的自然资源中,尤以鲫鱼肉味鲜美而著称,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由于它们的生长发育缓慢,影响了我国鲫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品种概况 1.培育背景 银鲫的分类地位为鲤科鲫属鲫亚种,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近十多年来,我国鲫鱼的养殖规模和养殖潜力越来越大, 2014年总产量达到259万吨,是产量稳步持续增长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淡水养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996年至今通过国家审定的鲫品种有12个,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对鲫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推广应用的新品种,均为二倍体鲫或者三倍体鲫,并未有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四倍体鲫新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1978,(2):10-14
鲫鱼Carassius auratas(Linn.)是最常见的淡水食用鱼类,分布很广,在分类上只是一种(亦有人认为有二种),有地方种群的变异。其中以日本的河内鲫(俗称)个体最大,成长迅速(体重)几乎超过银鲫C.auratus gibeIio(Bloch)的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