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松毛虫(Dendrolimns specta-bilis Bufl) 是我省主要的森林害虫,有一些林区常猖獗成灾,造成严重危害。为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5—1986年在新泰市土门林场进行了灭幼脲3号胶悬剂防治赤松毛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毛虫是游山林区松类树种历史性大害虫,为了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发展和危害,1985年以来该地区从营林技术措施入手,采取积极引进天敌,招引益鸟,建立完整的虫情测报和档案制度,应用打点保面的防治技术,以及开展联防联治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已连续6年有虫无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上松毛虫是苍梧县最主要的森林害虫。“八五”期间进行了综合治理,实施了以封山育林为主的营林措施;划分害虫发生类型区分类施策;做好害虫和天敌的预测预报,准确掌握其种群动态;越冬前施放白僵菌;科学使用农药控制虫源地,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灾害,严重危害率由1.54%下降到0.16%。  相似文献   

4.
赤松毛虫是云台山林区松林主要害虫之一。由于连续采用单一化学防治方法,造成害虫抗药性明显增强,天敌大量杀死,灾情长期控制不住的被动局面,严重影响了松林的正常生长和污染了森林的环境。因此,从生物防治方面寻求安全、有效、经济的防治方法,达到稳定控制虫灾的效果,已成为松毛虫防治急需解决的课题。 为了探索多角体病毒对赤松毛虫的毒杀效果和扩大应用技术,我们共同协作,开展了室内外毒杀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和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赤松毛虫蛹的捕食天敌主要有螽斯、蚂蚊 ;寄生天敌主要是寄生蝇类。天敌对赤松毛虫蛹有较好的自然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Butller)是松林一大害虫,在长城沿线油松林中发生变为严重。我们从六十年代开始对其采取防治措施,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控制松毛虫危害,除做好监测外,化防在整个控制危害过程中始终占居相当重要的地位。化学农药防治具有速效、省工、省钱和容易掌握的一种手段,特别在害虫成灾时是抢救的最优方法之一。但化防如施药方法和时间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出现生态平衡失调,害虫越治越顽固的现象。为此,我们通过对赤松毛虫取食量、种群数量和抗药力以及天敌活动的观察,对施药最佳  相似文献   

7.
作者于1984—1988年,对赤松毛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完。弄清了赤松毛虫在燕山东部地区的年发生世代、生活史、各虫态历期、越冬习性、幼虫为害量、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天敌对其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等,为找出一套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毛虫食物链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松毛虫为主体的食物链及其在防治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基本查清试验林区松毛虫天敌和中间寄主的种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新天敌标本87种,天敌中间寄主52种;保护中间寄主,利用天敌,实施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杆菌属于生物菌剂,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应用十分广泛。据资料介绍,它可毒杀570多种农林仓库害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但用于柏木林区防治柏木松毛虫(又名大柏毛虫)未见有报到。为了摸索苏云金杆菌对柏木松毛虫的致病能力,增添柏木林区生物防治措施,我们于1987年4月至5月进行了苏云金杆菌防治柏木松毛虫试验。现将情况初报于后。  相似文献   

10.
1985~1989年,对广元、简阳、金堂等部分柏木林区柏木松毛虫卵、蛹期寄生天敌进行了调查研究,经鉴定寄生天敌昆虫6种。卵期以白跗平腹小蜂寄生率最高,1986年平均为12.1%,1989年为60.0%;蛹期以黑角洼头大腿小蜂寄生率最高,平均为46.5%。 柏木松毛虫Dendrolimus sp.(俗名大柏毛虫)为我省柏木林区一大害虫。每年发生1代,幼虫于3~7月取食柏木Cupressns funebris Endl叶片或嫩枝,严重时造成整个林分似枯焦,甚至死亡。自1980~1987年此虫在全省柏木林区为害较重,近年逐渐减轻。其原因是柏木松毛虫受到自然寄生  相似文献   

11.
伏虫隆(Nomolt)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是当前协调综合治理较为理想的药剂。为了验证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于1987年,分别对美国白蛾和赤松毛虫进行了室内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美国白蛾1~2龄幼虫,室内试验有100%的杀灭效果;对赤松毛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达84%。本文仅就赤松毛虫的防治试验总结如下。1 试验地点于1987年7~10月,在铁岭县李千户林场的11年生人工赤松林内选设试验地。  相似文献   

12.
10%阿维·除虫脲悬浮剂对赤松毛虫的林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Butler)目前仍然是我省松树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最近3、4年间,赤松毛虫在莒县陵阳镇黄岭南头村、胶南市琅?台风景区、费县老虎山林场等地发生危害严重,几近酿成灾害。因此,筛选新型、高效、低毒、环保型杀虫剂对控制重新呈上升趋势的松毛虫具  相似文献   

13.
防治赤松毛虫初孵幼虫(亦叫蚁子)是防治赤松毛虫的一个关键时期,过去防治“蚁子”多使用化学药剂,不仅污染环境,使松毛虫产生抗药性,而且由于化学药剂能大量杀伤天敌,也会给害虫大发生造成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安全、有效、保护天敌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出发,介绍了适合本地特点的赤松毛虫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既可有效地控制害虫发生,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体现了林业害虫管理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Bueler.)是森林主要害虫之一,密山林区自1972年以来已有三次大的暴发流行。认真研究这些发生流行规律,深入探讨操作性较强的调控措施,对松毛虫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1林区概况密山...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毛虫是我省主要成灾性森林害虫,每年发生面积约几百万亩,危害严重。近年来,我们采用地面和航空超低溶量喷洒化学农药防治松毛虫,对控制松毛虫灾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经常连续大面积使用化学农药,,会产生杀伤天敌,  相似文献   

17.
<正> 赤松毛虫、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在我省均有发生,以赤松毛虫为甚。每年成灾面积50余万亩,防治费用达百万余元,并影响木材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30多年来,松毛虫均为我省森林害虫防治重点,至今未能控制其成灾,其因何在?笔者认为,过去对待松毛虫,着眼于害,着手于杀,没有把它与种群、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又因防治对策不良,方法不当,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失去自控能力,反而使虫灾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8.
连云港市云台山区拥有松林面积25万余亩,90%以上是赤、黑松。赤松毛虫是为害松林的主要害虫,在云台山区,赤松毛虫一般为一年一代,在气候异常的年份会出现二代分化的现象,即一年二代。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及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连云港市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化学防治。本文通过1984—1991年八年的化防结果调查,拟对化学防治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探讨松毛虫的综合治理措施。 1 化学防治措施的经济分析 1.1 危害及防治情况。云台山区的松毛虫,每年春、秋各为害一次,7—10年周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材料及作者多年的研究实践,收集订正整理出我省寄生或捕食松毛虫的天敌共154种,揭示了这些天敌对松毛虫的控制作用,从而提出包括天敌保护在内的控制松毛虫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害虫,由于少公害、不伤害虫天敌、具有持续防效、较易人工复制等优点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外已有不少应用成功的实例.日本自1956年开始进行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研究,现已商品化生产(商品名“松毛敏”),大面积用于防治赤松毛虫.用直升飞机喷洒多角体1000亿/公顷,可有效控制虫灾.我们自1977年从山东省沂南县引进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后, 通过室内外多次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对马尾松毛虫、赤松毛虫都有较强的感染力.林间人工喷洒多角体500—1000亿/亩,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摸索飞机喷洒多角体病毒的适宜浓度、用量和有关应用技术,在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民航局的重视和支持下,1982年春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