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铜的单元及复合污染中水稻对Cu吸收累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吉林省稻砂土中水稻对Cu的单元及复合污染时的吸收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污染较单元污染水稻各器官对Cu的吸收有明显的差异:单元污染下根、茎、糙米分配比为16:2.8:1,而复合污染下则为:24:1:1。表明在其他金属的作用下Cu不易向水稻的地上部转移。通过统计分析看出Pb能促进水稻根和茎对Cu的吸收,降低糙米对Cu的吸收;As能促进水稻根对Cu的吸收,降低茎和糙米对Cu的吸收;M能降低水稻茎对Cu的吸收,促进根和糙米对Cu的吸收瘫向可食部位转移过程中Cu和Ni是协同作用,Pb与Cu之间、As与Cu之间是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成都平原水稻土壤风险元素来源及其风险性,本研究以成都平原西缘某地0~20 cm的水稻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中Ni、Cr、Cu、Pb、Zn、As、Cd、Hg、P、Se这10种元素作为研究要素,借助统计学描述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GIS方法对10种元素的主要来源进行解析,并对其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水稻土壤中Ni、Cr、Cu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特征,Pb、Zn、As趋向于富集,Cd、Hg、P、Se有明显的富集现象。研究区人为活动影响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于I河至J河一带和L河沿岸地区。研究区内Cu、Cr、Ni、Se主要来源于成土母岩,Pb、As受磷石膏堆影响,Hg、P受居民生活废弃物影响,Zn、Cd受控于当地化工企业活动。研究区农耕土壤受Cd胁迫,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20,达到轻度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CP-MS法和原子荧光法分别测定了浙江省6种常见食用菌中Mn,Cu,As,Pb,Cd,Cr,Ni和Hg等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6种食用菌中各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依次为Mn(1.724mg/kg)>Cu(1.434mg/kg)>As(0.116mg/kg)>Pb(0.085mg/kg)>Cd(0.068mg/kg)>Cr(0.018mg/kg)>Ni(0.010mg/kg)>Hg(0.00 4mg/kg)。Mn,As,Pb,Cr,Ni含量符合正态分布,Cu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Hg,Cd含量符合右侧正态分布。对照国标总体合格率达94.9%,双孢蘑菇中的As合格率仅为79.2%。采用单因子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6种主要食用菌均属于重金属非污染级别,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成都平原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选取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58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pH值和Cd、Cu、As、Hg、Pb、Cr、Ni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测定的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评价标准,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稻土Cd、Hg、Ni、Cu、Pb、Cr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0.709、0.187、32.08、34.12、31.52、82.13 mg/kg和7.25 mg/kg;Cd、Ni、Cu和Hg 4种重金属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Ⅱ级标准值样本比例分别为87.34%、8.23%、3.80%和3.80%,Cd含量超标严重。7种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幅度为18.35%-49.03%,由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Ni、Cr、Pb。75.32%的样本达到中度或较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区域整体表现为中度潜在生态风险(RI平均值为198.65),Cd和Hg为高生态风险元素,对潜在生态风险贡献率分别为62.27%和20.78%,As、Pb、Cu、Ni、Cr为低生态风险元素;风险概率图显示城区周边和绵远河沿线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较高。因此,成都平原水稻土农业生产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控农产品Cd和Hg污染。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郊区土壤—水稻体系重金属含量及迁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春郊区部分水田土壤及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法对污染现状进行评价.Cd、Hg、As、Cu、Pb、Cr、Zn及Ni8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全部符合一般农田的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区域内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污染水平.水稻籽粒中Cd、Hg、As、Cu、Pb、Cr及Zn7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结果均表明研究区域内水稻符合农产品食用标准.除了Hg、Pb和As以外,水稻籽粒中重金属Cu、Zn、Cd、Cr及Ni的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Cu、Zn、Cd、Cr及Ni含量显著相关,表明这些元素较易从土壤向水稻植物体内迁移积累.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保证蔬菜生产安全,调查了成都平原部分污染地区蔬菜种植地土壤和5类18种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含量,并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运用富集系数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蔬菜对Cd、Cr、Pb、Zn、Cu、Ni、Hg、As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试验区域土壤Cd含量超标率达31.91%,Cd是主要污染物,其余元素均符合国家标准。所有蔬菜可食部位主要受重金属Cr、Hg、Cd污染,轻微污染的有蒜苗和油菜,轻度污染的有菠菜和香菜;通过富集系数发现,18种蔬菜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均从高到低依次为Cd>Zn>Hg>Cu>Ni>As>Cr>Pb,且不同蔬菜对同一种元素的富集系数也表现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叶菜类蔬菜如香菜对Cd、Hg、Pb、Cr、Ni、Zn、Cu和菠菜对Cd、Hg、Zn、Pb、Cu以及红油菜对As、Pb富集能力相对较强,表明研究区域香菜和菠菜不宜在Cd、Hg、Pb、Cr、Ni、Zn、Cu污染土壤上栽培,及红油菜不宜在As、Pb污染土壤上栽培,而甘蓝类和根茎类如包心菜对Cd、Hg、Cr、Pb、As、Ni、Cu和白萝卜对C...  相似文献   

7.
宜兴地区水稻土Pb Cd Cu Zn污染及垂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宜兴地区34个采样点水稻糙米和不同土层(0~20、20~40、40~60和60~80 cm)中Pb、Cd、Cu和zn含鼍,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表层和糙米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同时分析4种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在糙米中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水稻土表层Pb、Cd、Cu和zn的平均含量都处于未污染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属于清洁(安全)等级;糙米Pb、cd、Cu和zn的平均含量也都处在未污染水平,综合评价结果也属清洁(安全)等级.水稻土Pb和cd的剖面分布属于表层富集型,表层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下层跟母质有关;Cu和Zn的剖面分布同属均匀分布型,表层含量略高与人为因素有关,20~40cm和40~60 cm含量略低,可能是因为水稻的吸收作用,60~80 cm含量比上层都稍高,主要是受成土母质的影响.糙米中4种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为Zn(0.282)>Cd(0.234)>Cu(0.198)>Pb(0.014);糙米Pb、Cd、Cu和Zn的含量与土壤表层相应元素的全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05、0.925、0.939和0.957;糙米中Cd与Cd/Zn比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837),糙米Cd/Zn比为0.002,远低于临界值0.015.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掌叶覆盆子根、茎中重金属含量的全年动态变化及不同重金属间的相关性关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全年不同时期根和茎中Cr、Ni、Cu、Pb、As、Cd、Se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根和茎中重金属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根和茎中重金属年平均含量大小均表现为Cr>Cu>Ni>Pb>Cd>Se>As,根中Cr、Ni、Cu、Pb和As全年含量变化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茎中Cu、Pb、Cd含量全年呈现出3~4次先增后减的动态变化趋势,As和Se变化趋势平缓,且幅度较小。根中Cr、Ni与其他几种重金属含量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根中各重金属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促进作用,茎中大多数重金属含量间相关性并不显著。掌叶覆盆子根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的拐点基本出现在5月中下旬,茎中拐点出现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研究表明,掌叶覆盆子根和茎的最佳采收期分别在5—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泉子沟铁尾矿区为研究区,按一定比例在尾矿砂中添加土壤、菌糠共6种复垦模式,选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复垦土壤中的Cd、Cr、Cu、As、Zn、Ni及Pb 7种元素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并分析各复垦模式下土壤表层重金属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纯尾矿砂中添加菌糠比添加土壤能更有效地降低Cd、As、Ni、Cr这4种元素含量,降低范围为0.07~33.77 mg/kg,但对于Pb和Cu,施加土壤的改良效果更好;与纯尾矿砂相比,6种复垦模式土壤的Cu、Ni、Cr、Zn平均值降低了5.4%~64.5%;Ni、Cu、Zn的含量超过了毗邻区土壤背景值,除As外,其他6种重金属均超过了山西省土壤背景值,仅有Cu超过了国家评价标准,Cu的超标率最严重;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除Cu外,其余6种元素均为轻微污染,其他元素无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6种复垦模式的土壤大部分属于尚清洁(警戒级)土壤,其中Cu含量高,分担率最大。  相似文献   

10.
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北方30个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除Cr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国背景值;8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PbAsZnCuCrNi,其中Cu、Cr、Ni在不同灌区差异性相对较小,Cd、Hg、Pb在不同灌区差异较大;Cu与Zn、Cr、Cd、As、Hg,Zn与Ni,Cr与Pb、Ni、As、Hg,Cd与As呈显著相关的概率较大,Pb与Cu、Zn、Ni、Hg,Hg与Zn、Cd、Ni、As呈高度相关的概率较大;各种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HgCuAsZnPbNiCr。【结论】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为了配合遵义县辣椒产业建设,对氮、磷、钾三类要素不同施用量对辣椒产量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结果:在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内,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N〉K〉P。经综合模拟分析,随着N、P、K用量的增加,产量上升,而当P达到50kg/667m^2后,产量影响就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在植物叶面分别喷洒不同浓度Pb、As、Se、La4种溶液对植物根部吸收Zn、Cd、Pb、Cu、Mn以及Fe、Ca、Mg、P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叶面分别施以Pb、As、Se、La时,可促进根部吸收大多数元素,能抑制根部吸收Cd,但对Cu元素吸收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香蕉N、P、K养分需求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香蕉生长的生物量和N、P、K元素在植株中的积累量,结果表明:香蕉的生物量范围为8.09~9.93kg,N、P、K元素在香蕉植株中的积累量的范围分别为105.08~134.69g、11.79~12.74g、311.60~364.58g,N、P、K三元素积累量的比例为1∶0.1∶2.8。  相似文献   

14.
通过紫花苜蓿在不同铅浓度的土壤中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铅浓度的土壤对紫花苜蓿的株高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铅浓度的增高,其叶绿素的生成受到抑制。当土壤中铅的浓度达到1 500 mg.kg-1时,紫花苜蓿体内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铅浓度的增高,对紫花苜蓿吸收氮有促进作用,磷和钾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铅浓度对紫花苜蓿铅吸收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尤其在中浓度铅水平下,铅的迁移量达到最大。因此,紫花苜蓿可以用来改善中、低浓度铅污染地区土壤铅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李国萍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Z1):185-186
通过在田间甜菜不同期喷施硫酸镁锌硼,研究了硫酸镁锌硼对甜菜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阿勒泰地区通过不同时期喷施450 kg/hm2硫酸镁锌硼叶面肥,对甜菜的叶色、块茎直径、感病程度、糖分等生物性状有极为明显的影响。平均增加产量13500 kg/hm2,增产率为27.865%。平均含糖量由12.27%提高到15.13%,增糖幅度高达23.3%。  相似文献   

16.
“四化”同步推进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4,(10):44-50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问题,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与发展主题。在我国"四化"同步推进背景下,城镇化对耕地的挤占、劳动力的转移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现代化提供的科技支撑以及城市化带动的土地流转也为粮食安全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本文梳理我国在粮食安全影响因素与作用方向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四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最终如何,取决于其正负影响的博弈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刘中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48-3049,3059
[目的]研究BHA、BHT、TBHQ对腌制肉发色率及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为BHA、BHT、TBHQ在腌制肉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向猪肉中添加BHA、BHT、TBHQ,配合使用2.000%的食盐、0.012%的亚硝酸钠,在0~4℃下腌制32 h后,测定腌制肉的发色率及亚硝酸钠残留量。将效果最好的TBHQ与亚硝酸钠、抗坏血酸、茶多酚、生育酚复合使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湿法腌制肉各添加剂的最佳配比。[结果]各因素对腌制肉发色率的影响大小为亚硝酸钠〉抗坏血酸〉生育酚〉TBHQ〉茶多酚,各因素对腌制肉亚硝酸钠残留量的影响大小为亚硝酸钠〉生育酚〉抗坏血酸〉茶多酚〉TBHQ。湿法腌制肉各添加剂的最佳配比为:0.006%亚硝酸钠、0.040%抗坏血酸、0.020%茶多酚、0.040%生育酚、0.012%TBHQ。[结论]BHA、BHT、TBHQ中最适合添加到腌肉中的种类为TBHQ,它与亚硝酸钠、抗坏血酸、茶多酚、生育酚配合使用,可使腌制肉达到较好的发色效果,且亚硝酸钠残留少。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Pb、Zn、Cd对小麦出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子清  肖昕  魏欣  于文超  王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378-7379
[目的]为促进农业安全生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为受试作物,研究单一重金属元素(Pb、Zn、Cd)对小麦种子出芽率的影响。[结果]Cd、Pb、Zn的曲线均呈波浪式变化,且Cd、Pb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同一重金属,浓度不同对小麦出芽的影响不同。同一浓度不同重金属对小麦出芽的作用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常温与低温贮藏分别对番茄组织内果胶酶(PE)、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为番茄贮藏运输及加工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得出,PE、PPO、POD、CAT在常温与低温贮藏条件下,随着番茄的成熟与衰老其活性都是前期过程中有升高阶段,而到了后期又呈现下降趋势;低温贮藏的番茄,PE、PPO、CAT、POD活性均低于常温贮藏的番茄;PE活性的变化与绿熟番茄果实硬度的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