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南北气温差异很大,各地春繁的时间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大致以外界有零星蜜源现花为准。为使春繁顺利进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春繁前,选晴天及时让蜜蜂爽飞、排泄。②强群春繁,每群蜂紧脾后至少要有4框足蜂,每张脾上附有3000只以上蜜蜂,坚决合并弱小蜂群。③为了让蜂群长期保持35℃巢温,以使卵和虫蛹得到正常发育,必须人工对蜂箱内外严密保温。箱内巢脾上覆盖棉片,空处用稻草塞满;箱底垫塑料薄膜,箱左右及后面用稻草包裹,再用塑料薄膜覆盖,晚上将箱前塑料薄膜放下(必须有透气孔),…  相似文献   

2.
蜂群早春繁殖时期 ,气温很不稳定 ,有时会遇到连续低温阴雨 ,这就需要给蜂群喂水。采用旧巢脾在巢门口给蜂群喂水 ,优于其他方法 :把 1张旧巢脾割成 6~ 8块 ,把每块小巢脾平行于巢门口放置。手提水壶 ,逐箱往小块巢脾上倒水。百十群蜂的蜂场 ,喂 1次水也只不过 2 0分钟。此法喂水 ,不淹死蜂 ,不冻死蜂 ,蜜蜂出巢在巢脾上吸水很方便 ;春繁结束小块巢脾可换巢础或者化蜡蜂群春繁喂水一法@朱建华$河南省上蔡县西洪乡洼王蜂场!河南上蔡463800  相似文献   

3.
刘正忠 《蜜蜂杂志》2006,26(11):15-15
(52)我跟师傅学养蜂15年,现养蜂80群。请问在辽宁蜂群春繁不保温行吗?我处气温低,不奖饲蜂王能否积极产卵?望张老师百忙中能给予指教。早排泄,给春繁群加保温和奖饲等手段,都是养蜂人为蜂群增添的既有利又有弊的几项措施,就此问题与众蜂友共同探讨。1早排泄的利弊所谓早排泄,就是强迫越冬蜂出巢飞翔排泄。如果此时的气温不适于蜜蜂早期飞翔,则将正常的越冬蜂强制出巢排泄只有损伤而无利。而必须早排泄的越冬群,我认为是养蜂人管理不善的结果,如“伤热”、越冬饲料不佳或混有“甘露蜜”等。患痢疾病的越冬蜂,你不给它安排箱外排泄的机会,它就…  相似文献   

4.
用继箱春繁也比平箱优越,因为春季繁蜂都习惯于做蜂群的内外包装,紧缩巢脾和缩小巢门等一系列的保温措施。而继箱春繁时似乎不具备这些条件,可是繁殖的结果往往比相同群势的平箱还要强大(指4框以上的群势)。据北京市蜜云县82年至83年连续二年的“控制母蜂适时产卵的试验”给我们的启示是:继箱群越冬早春箱内具备空间大、空气流通气温变化小的特点。能缓冲早春气温冷暖变换对蜂团的影响,早春短时间的气温回升,不会影响母蜂产卵。箱内基本趋于恒温。也就是能比平箱延长蜜蜂结团期。相对的继箱群减少和缩短了低温下抚育蜂儿的时间,从而也就大大的减少了蜜蜂的无效劳动和自身的体质消耗,保存了继箱群的实力。等到外界自然气温较稳定地上升之后。继箱群蜜蜂繁殖速度基本上能与“控制母蜂适时产卵试验”相比美。母蜂产卵表现非常积  相似文献   

5.
<正>至于蜂群春季管理,很多蜂友都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但仍有个别蜂友在蜂群春季管理中存在误区,违背蜜蜂繁殖的生物学规律,致使春季繁蜂失败。我地赵蜂友在2008年春繁时给蜂群保温,箱外三面加保温物,箱内子脾外空间处也塞满保温物,越冬蜂交替时箱内只剩下刚出房的蜂。我地龙蜂友,繁蜂两个月,到5月初采洋槐时,勉强上继箱,继箱内几乎无蜂,开繁时多少蜂到采洋槐时还是那么多,究其原因是在春季繁蜂时对群内各型蜂认识不清,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6.
下启昌 《蜜蜂杂志》2006,26(12):13-13
随着新年的到来,各地蜜蜂的春繁将陆续开始。现将春繁初期几件值得注意的小事报告给大家供参考。1继箱的撤除强群用继箱越冬效果好,春繁时要撤除继箱,将蜂群移入巢箱。时值冬末春初,气温偏低,不适于蜜蜂飞行。若操作不慎,常促使不少蜜蜂飞散,栖息在蜂群周围草垛、树干树枝、地面上冻僵、冻死。因此要尽量减少震动,不使结团的蜜蜂掉落或飞散。空继箱仍放在巢箱上,待工蜂全部进巢后或第二天撤去。我的做法是当天将蜂移入巢箱,让工蜂安全入巢,第二天上午再移走空继箱。2蜂群的迁移无论是同群越冬的双王群还是两箱合并组建的双王群,操作不当都可…  相似文献   

7.
●春繁纱盖下覆塑料膜有好处几年来 ,我一直在春繁期间 ,用覆膜法作为春繁保温措施之一。我觉得有许多好处 :一、检查方便 ,不惊扰蜂群。打开箱盖 ,从无蜂脾一面折起塑料膜一两脾的宽度 ,用起刮刀压住。提一二张脾 ,察看饲料有无或蜂数拥挤与否 ,就知道是否要补饲或加脾。处理之后 ,将塑料布折回 ,盖好箱盖 ,十分方便。二、有利于保温、保湿。检查蜂群时 ,虽然打开了蜂箱 ,但大部分巢脾仍被塑料膜覆盖着 ,时间又不长 ,温湿度都不易散失。三、不损伤蜜蜂。检查蜂群时 ,由于覆膜 ,纱盖上无蜜蜂 (不用抖蜂 ,亦不用等蜜蜂爬进蜂箱 ) ,折回塑料膜…  相似文献   

8.
<正>一、春季养蜂重保温,发展蜂群勤饲喂蜂群的春季管理是指蜂王恢复产卵、蜂群恢复发展到主要采蜜期前一段时间的蜂群管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蜂王在立春前后开始产卵,新蜂逐渐更替越冬老蜂。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和蜜粉源的出现,群势不断发展,经过23个繁殖周期才能形成强群。蜂群的春季管理,应着重解决低温和蜂群迅速繁殖之间的矛盾。1.加强保温要做的工作一是撤出多余的巢脾,使蜂数密集,做到每张巢脾上布满蜜蜂。随着气温升高,群势发展,只有不影响产卵圈的扩大,才能适当降低密集度;二是将箱内的空隙装满保温物,并及时翻晒,提高和保持巢内的温度。箱缝和纱窗部分用纸或泥糊严;三是群势中等以下的弱群,最好采取双群同箱饲养,即两群合养在一个巢箱内,中间用闸板隔开,分别在两边各开巢门便于出入。  相似文献   

9.
正巢脾是蜂群培育蜂子、储存蜂蜜、蜂粮和蜜蜂活动的场所。蜂巢中巢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蜜蜂的繁殖速度及蜂群生产力,有效扩大子圈,增加子脾数量,是春繁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外界气温不稳定,变化较大,蜜粉源状况变化也较大时,如果盲目扩大子圈,加脾扩巢,气温降低,蜜蜂护不住脾,会使子脾受冻,则繁育出的蜂健康状况不佳,此阶段必须因群、因时制宜,灵活运用扩大子圈,增大蜂  相似文献   

10.
早春蜂群的发展快慢是获得全年蜂蜜和王浆高产的关键。要特别抓好早春的管理,促进春繁。早春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工蜂,促进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措施有:1.换脾紧框。选择气温在10℃以上的晴好天气,彻底地换箱换脾,巢脾用3年左右的旧脾为好,但秋季割过房盖的巢脾不能用。紧框后,要使蜂群处于蜂多于脾的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春衰。2促蜂排泄。越冬末期,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10℃以上天气,取下箱外的的保温物及箱盖,晒暖蜂巢促蜂出巢飞翔,排除越冬期间积聚在肠内的粪便,恢复其正常代谢功能,延长寿命。如天气良…  相似文献   

11.
<正>在30多年前我采取以下的方法,将这些特弱西蜂群快速发展起来,在刺槐花期上了继箱,获得理想效益,主要做法如下:1.一脾蜂量在立春开始春繁,使用严格消毒的双王群箱(箱中间用隔堵板隔开,分为左右两区),将两个这样一脾蜂量的蜂群,分别放入箱左右两区内,各设巢门,在两巢门中间竖一块砖以防偏集。2.半脾蜂量准备一个消过毒的巢箱,用消过毒中间没有空洞的巢脾放入箱中间固定好,巢脾两头与底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及时排泄越冬后的蜂群,肠内积满粪便,要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8℃以上的天气进行晒箱,促其出巢排泄,同时迅速检查蜂群有无失王、是否缺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蜜蜂排泄飞行后,箱内要适当保温。二、注意保温蜜蜂排泄后,蜂王开始产卵。早春蜂巢内外温差很大,为减少巢温的散失,防止冻伤子脾,必须做好保温工作。要撤出多余巢脾,使蜂脾相称,箱内空隙填满保温物。中午晴暖天气,要注意翻晒。另外,根据群势,缩小巢门,以不影响工蜂出入和工作为准。夜晩箱上和箱前加盖草帘和塑料薄膜。4月下旬,气温较稳定,蜂群满箱,应逐渐拆除内外包装,陈列蜂群。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部分地区适宜采用室外越冬,越冬准备和箱内保温工作基本相似,只是箱外包装程度不同而已。一、箱内保温法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冬季气温很少低于5℃,通常都在10℃以上,晴天常在20℃左右。野外只要有蜜粉源,蜜蜂周年采集繁殖不停。就是1~2框的弱群,加强管理也能越冬,来春能够培育成壮群。因此,这些地区蜂群越冬,可省箱外包装,仅箱内保温。一般2框足蜂的蜂群,放脾4框;4框足蜂的蜂群,放脾6框。将巢脾集于中央,两侧夹以隔板。  相似文献   

14.
1蜜蜂春繁"内保温"之我见 早春气温低,蜂友们为了搞好蜜蜂的春繁,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分别给春繁的蜜蜂箱外保温或箱内、外保温.我认为蜜蜂春繁期间箱外保温必不可少.至于内保温可否?现就我地情况谈点自己的体会,仅供来鄂繁蜂的蜂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抓好早春蜂群管理 ,是获得全年蜂蜜和王浆高产的关键。早春蜂群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保护工蜂 ,促王产卵 ,培养强群 ,恢复群势。主要技术措施有 :1、换脾紧框 选择气温在 1 0℃以上的晴好天气 ,彻底进行换脾。巢脾选用 3年左右的旧脾为好 ,秋季割过房盖的巢脾不能用。紧框后 ,要使蜂群处于蜂多于脾的状态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春衰。2、促蜂排泄 越冬末期 ,选择晴暖无风 ,气温在 1 0℃以上的天气 ,取下箱外的保温物及箱盖 ,晒暖蜂巢 ,促蜂出巢飞翔 ,排除越冬期间积聚在肠内的粪便 ,恢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 ,延长寿命。如天气晴好 ,可继续让其排泄…  相似文献   

16.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03,(12):16-16
1990年早春 ,我的 2群中蜂与意蜂同放在 1个场地 ,其中有 1群中蜂与意蜂并排放置在相距不足 0 5m的地方 ,该群中蜂在越冬时失王。 1 2月 2 7日天晴 ,气温 4~ 6℃ ,蜂群包装后有少许花粉被采回 (该地区此时有食用油菜开花 ) ,但采粉的蜜蜂不进入本群 ,而是进入有王的意蜂群内。此时气温尚低 ,意蜂尚未出巢采集。待天气转暖 ,我打开意蜂群检查时 ,发现巢脾及框梁上有若干只中蜂 ,并有几只中蜂正在饲喂幼虫 ;提脾时 ,有几只中蜂呈恐惧状 ,但并不与意蜂斗杀。为此 ,我联想到中蜂耐寒 ,春繁出勤早 ,采集勤奋 ,而意蜂春繁虽也早 ,但因早春气温低…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发现中蜂特弱蜂群连箱带蜂(除蜂箱巢口的一面和箱盖),将其余部分埋入地下能加快蜜蜂很好的繁殖发展。尤其是在秋末、春繁更显其优越性,即使春天只有1把蜂的群势,只要在无病不缺蜜无盗蜂发生的情况下,不但能快速发展,到六七月份还能分蜂,在不分蜂的情况下能保住6~7脾蜂的群势。这主要因为蜂少但能保温保湿,满足了蜂群的发展需要。这一方法 20世纪80年代我在《蜜蜂杂志》上介  相似文献   

18.
沈育初 《中国蜂业》2002,53(2):15-16
一、春繁起步群势应当是多少 ?前苏联养蜂家 ,塔兰诺夫在《蜂群生物学》中揭示 :80 0 0只蜂开繁后 30天 ,还有 80 0 0只蜂 ;而 1 0 0 0 0只蜂 ,开繁 30天后 ,已经有 1 1 2 0 0只蜂了 ;6 0 0 0只蜂开繁后 30天 ,只有 4 0 0 0只蜂了。这些数字说明起繁群势的意义。春繁外界气温低 ,只有 80 0 0只或以上的蜂群 ,才会产生足够的热量 ,有利于春繁。不足 80 0 0只蜜蜂的群 ,应当合并为双王群。 6 0 0 0只或以下的蜂群 ,是造成春衰的内在原因。一些蜂友为了小群能加继箱搞生产 ,采取提前繁殖 ,把繁蜂期增加到 90天或以上 ,结果导致大量爬蜂。所以 ,…  相似文献   

19.
《中国蜂业》2020,(5):24-25
<正>冬去春来,意蜂从越冬期到春繁,经过近4个月的漫长管理。春繁在12月20日开始,到3月15日前后结束,健康的蜜蜂规范化管理,基本能达到10~12框足蜂,蜜蜂繁殖好了,采蜜期管理和蜂王浆生产也很重要,在此与大家探讨意蜂采蜜期的管理。一、春繁后期与采蜜期紧紧相连意蜂在繁殖过程中,当群势发展不平衡时,可以做适当调整,单王群与双王群相比,双王群繁殖比较快,可以将双王群的子脾调到较差的单王群中;对蜂多于脾的蜂群,可以直接调入卵虫脾;蜂脾相称的,插入正出房的子脾就可以。蜂群在没有加继箱前都要保持蜂多于脾,加继箱以后蜂脾相称用于生产。蜂群发展比较平衡,就要考虑适时加  相似文献   

20.
除越冬期外 ,蜜蜂数量与巢脾的比例与蜂虫关系密切相关 ,因为蜂脾关系的确定 ,是以蜂虫关系为依据。在春繁期 ,为保证第一代新蜂品质 ,必须保持高密度的蜂脾关系。例如 3脾蜂的春繁群 ,产卵区只放 1张脾开繁 ,饲料区放 1张蜜粉脾 ;4~ 5框蜂的春繁群 ,产卵区放 2张脾 ,饲料区放蜜粉脾。待越冬蜂更新后 ,就采用渐增性加脾法恢复群势 ,但隔板外不足 0 5脾的群暂不加脾 ,此期气温虽然稳定在 1 2~ 2 5℃ ,由于子脾增多 ,蜂巢不断扩大 ,仍应保持蜂略多于脾。蜂群进入增殖期后 ,蜂群开始快速增长 ,再以原有的蜂脾关系就难以调控蜂群 ,因为蜂群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