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嵊县地区对栽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特别对桑园的快速养成即“第一年栽种,第二年嫁接,第三年产叶,第四年定拳,边产边养”的栽桑法有经验。东升社快速养成的专用桑园 (土名山)0.11亩栽40株桑树。1956年嫁接39株(袋接又名剎头接)当年主干养成1.5尺、枝条3—5条。1957年夏伐产春叶114斤、每株平均2.14斤,夏叶产36斤、每株平均14.7两,秋叶估计能产70  相似文献   

2.
1、全县养蜂發展經过及取得成就:1956年早春只有錦联、上罗沙兩个農業社建立蜂場,共有改良飼养的中蜂120群参加采荔枝蜜,平均每群產蜜40斤以上,全年平均產蜜71.6斤,并發展一倍蜂群。1957年早春,有15个社建立了蜂場,共有蜂400多群,收荔枝蜜共2万多斤,并發展蜂群一倍連老場共產蜜43,190斤(竹籠蜂未算入内)至目前为止,全縣已經有70多个農社建立蜂場了,总共有改良飼养的中蜂2,269  相似文献   

3.
<正> 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得益,近几年来被我县新发展蚕桑生产的社队逐步地予以应用。实践证明:河滩地当年栽桑只要措施(以保树养型为主、养蚕为辅,及时地对桑园加强管理)得当,技术跟上(适宜采叶饲养秋蚕、合理进行间作套种),是完全可以做到既养好树势、又能当年收益。我县80—81二年中都出现几个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的单位、根据同年秋季桑园调查结果证实,这几个单位桑树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杭县五常乡友誼社社員,发揮了高度的劳动积极性,創造了一年四季蚕,期期获丰收的經驗,尤其是1956—1957年,兩年來,夏秋蚕飼养量超过春蚕数,單位产量与春蚕平衡,打破了夏秋蚕飼养比例少、單位产量低的历史习慣,为我們今后迅速提高蚕茧产量树立了旗帜。友誼社全社有176戶,生产內容以水稻、蚕桑、水产为主。全社可采叶桑园242.5亩(52亩小桑树不在內),1957年共产春叶173,500斤,比1956年增产3.45%,平均亩产春叶716.24斤。全年养蚕四期(内春期大部是原蚕)共养蚕种443.5張,总产鮮茧21107.75斤,比去年增加17.9%,全年每張平均产茧53.77斤,超过全县平均产茧39.42斤的36.4%,特别是243.5張夏秋和晚秋蚕平均产茧达53.23斤,超过全县夏秋蚕平均28.27斤的88.3%。同时在茧子的質量上也很好,茧价平均每担为108.5元,特一級茧比1956年同期增加8.6%,創造了全年产量高質量好的新記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魯山縣盛產桑蚕繭的趙村区,今年创造了空前未有的歷史新記錄,蚕農們由于采用了改良种,实行了共催共育,高溫感光,薄飼多囘育,所以全区90張种均產53斤繭,二郎庙鄉栗札坪農業社养的10張种采繭600多斤,並且大大提高了質量。雪白的絲照亮了收絲門市部,驗絲的同志和  相似文献   

6.
新蚕区普宁县的红色公社第一五团(原光明小社)今年开始栽桑当年每畝产桑达10,210斤,打破了双为桑是多年生,要三几年后才能高产的迷信,也否定了以为新蚕区技术无基础产量比不上老区的看法,提前四年实现了省指出畝产万斤桑的指标。红色公社卫星桑地面积0.905畝,今年四月才下种,六月便开始摘桑叶1,480斤,七月摘1,500斤,八月摘1,620斤,九月摘2,200斤,十一月桑也长得很好,估计可产680斤。从6月到11月可摘六次桑,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的青龍縣是个气候干燥、宜桑宜果、畜牧兴旺的好地方。55年春政府引進了改良桑蚕种2360張,獲得平均產繭50.8斤的初次丰收,56年春放养的3545張改良桑蚕种,平均產繭达60斤以上,为山多地少、劳力有余的青龍找到了更廣闊的生產門路。在制訂的蚕業發展12年規划中,准备在3年內培育桑苗4725万株,到59年为止栽桑30万畝,  相似文献   

8.
桑樹是大量采叶的作物,大量采叶与桑樹生理存在矛盾,經常克服这种矛盾增產叶量就成为栽培桑樹的特點之一。吳兴縣蚕農在栽桑实踐中創造了多种桑樹更新的方法,现在据我在吳兴縣溪西,泉溪等鄕生產实习了解的几种方法介紹在下面: 一、当桑樹衰老或被虫害矮小时,离開該些樹旁一尺左右处嵌上一株草桑(濱湖鄕俞伯良嵌上嫁接桑,)当衰敗桑樹砍掉新桑樹已可采叶,蚕農叫它“等娘補植”,此法很普遍被采用,它的好处是各种衰敗程度不同的桑樹均可采用,克服  相似文献   

9.
午陽縣幸福第二農業社,1957年养柞蚕167筐(一市斤蚕籽为一筐),共产蚕繭3,512,556粒,每筐平均产21,033粒,达到了河南省蚕業發展規划1962年的水平。 1957年柞蚕丰产,給社和社员的經济生活帶來了富裕,全社收繭总量,价值18,011元,平均每一戶社員合109.8元。幸福二社的特点是:“坡多入少,居住分散;林木廣,田少、地瘦、土質薄”。因此,搞好柞蚕生产,是增加社員經济收入和公共積累的重要保証。所以,党支部和社委会对柞蚕生产加强领導。具体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山地栽桑是實現大力發展蠶桑生產的主要方向,因此怎樣在山地栽好桑樹就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問題,從浙江山地已栽桑树生長情况看,嵊縣、新昌、諸暨等县山上很多老樹生長非常繁茂,昌化春建農業生產合作社1953年栽在蝴蝶山上的湖桑主幹圍度已達4.35市寸,平均條長7.7市尺,諸暨佳山村一社1951年栽在大坆山上的湖桑1953年就每株採葉3斤,今年每株採春葉10斤。這都肯定了桑樹不僅可以上山,而且產量和葉質都高。现將各地已有栽植經驗,提供面向山區發展新桑園中的研究和參考:  相似文献   

11.
(一)泌水縣蚕桑生产基本情况泌水縣位于晉东南的一个山岳地帶,全縣由于地形上的区別,而使境內气候变化多端,早晚差異甚大。蚕桑是当地農民的一項主要副業生产,几乎是社社栽桑,戶戶养蚕,普及全縣。据了解,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僅达40万斤,解放后經过几年的恢复,至1954年止,基本上达到战前产繭的最高水平。1955年,开始試养中日一代交雜种,年产量比战前最高水平增加了26%,1956年全縣开始全面推廣后,产量比战前最高年产量增加了兩倍半。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展我县的蚕桑生产,开辟多种经营门路,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1980年秋,公社党委从大队抽调七名青年,在原公社畜牧场开办我们的蚕桑场。到今年止,我们利用荒山荒地和新开的低产水田,栽桑110亩,其中去冬今春栽桑44亩。由于全场职工的努力,加强了桑园管理,81年栽的桑树,每株有条4根以上,株高普遍超过3米。去冬今春栽的桑园,成林率达82%,生长好的已达2米多高。并因陋就简、自力更生改建蚕室360平方米,做简易蚕架30付,置蚕匾1166个,买小蚕网250个,自己编织大蚕网305个,去年,  相似文献   

13.
我对养早秋蚕的看法是:早秋期采叶对桑树生理最不利;易发蚕病,感染大批中秋蚕;只能养耐高温而茧丝量较差的蚕品种。从提高亩桑产丝量出发,提出过不养早秋蚕的主张,后来曾向栽桑专家周占梅农技师请教,他认为早秋叶可以适当利用,特别在丰产桑园,枝条下部叶因日照通风不良,往往黄落,应当及时采用养蚕。我就修正了看法:养不养早秋蚕要因地制宜,看桑地情况  相似文献   

14.
瑞安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绿化的号召,从195年冬开始发展新桑园4828亩,有40%桑树种在山上,当年秋季就采叶饲养205张蚕种,平均每张产茧48斤,70%桑园达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过去这里没有养过蚕,现在桑园已发展到一万亩,成了一个新兴的蚕  相似文献   

15.
山西陵川縣原荘鄉紅旗光明農業生産合作社社內經常餵着九十余雙豬,一年要吃一萬八千二百餘斤飼料,如果能利用一些代食品来餵豬,這一萬八千斤糧食就可以給國家省下来。社長連全保和飼養(?)史福拴同志想到自己在四二年(災荒年)還吃過玉米軸,這東西豬一定能吃。五四年社内種着二百畝玉米,至少也産兩萬斤玉米軸,要把這一大批玉米軸用起來餵豬,不但節約大批糧食,  相似文献   

16.
桑树适当密植能增加桑叶产量,已由实践证实了。但草桑(实生苗)密植好不好却存在着不同看法。以浙南地区来看,去年开展栽桑,全面推广草桑密植,株行距3×5市尺,每亩400株,比原来农民栽桑每亩80—100株增加四倍以上。我认为新蚕区栽桑(不论栽湖桑或草桑),如果是地势较高、不受水患的专用桑园,要求收获快,产  相似文献   

17.
今年农业生产取得全面大丰收,蚕桑生产也获得很大成績,全年产茧約达26万担,比去年增产40%左右,桑地面积扩展了近10万畝,僅化县附城公社就新种了6000多畝桑,從单位面积产量方面,跃进得更快,各地出現了許許多多畝产万五斤桑,二万斤桑以上的丰产卫星,和大面积的万斤片,每張蚕种产茧有好幾处超过了100斤历史上從来没有过的從第二造到第六造飼养二化性白茧种,今年不但可以养,而且出現了許多高产的卫星,在技术上也有不少新的創造和改革,栽桑方面推行了密植和插条繁殖方  相似文献   

18.
广东自然条件优越,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蚕桑生产,終年可以养蚕採桑,每年可养蚕7—8造(每造又分成5—6批,故全年养蚕40—50批),这是其他各省每年只养蚕2—3次所不及的,其他各省育苗栽桑直到採叶养蚕时間需要三年左右,而广东只需半年多,即可採叶养蚕,因而广东同样种一畝地桑树建筑一间蚕室,养蚕採叶的次數可增加三倍以上,据1957年統計平均畝产桑叶2,480斤,最高达8,215斤平均每畝桑产茧118斤,超过世界的最高水平,而其他各省每畝平均产桑約400余斤,得茧30斤,在1958年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义”  相似文献   

19.
桑树新栽法     
传统的桑苗移栽后,通过近一年的管理,当年到养晚秋蚕一般每株发条数2~3根,条长100cm左右,亩用种量在0.3张左右,养蚕效益不明显.笔者于2006年在孤山镇通太村进行了桑树新栽法试验,实现当年栽桑、当年成林、当年晚秋蚕亩用种量达1.3张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新縣是大別山的核心,密源丰富,每年二至十一月有九个月以上連續不断的蜜源植物开花。縣農業局为了積極發展养蜂生產,并妥善地安置未升学的初中及高小畢业生,举办了养蜂訓練班,作为農業社开展养蜂的技術力量。訓練班自8月20日开始,歷时兩个月,学員是64人,其中初中畢業生52人,高小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