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南繁”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作物异地培育,即利用我国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将农作物育种材料夏季在北方种植一代,冬季移至南方再种植一代或两代,南北交替种植,一年繁殖2~3代,加速世代繁育,缩短育种年限,加快农作物的育种和繁育过程。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和实践,促成了我国农作物南繁规模扩大,对发展我国农作物育种和种子繁育事业起了重要作用。农作物异地培育理论的研究和创立是从玉米育种开始的。以往选育一个玉米杂交种,至少需要7~8年。20世纪50年代初,河南农学院吴绍骤教授在地处中原的郑州主持玉米育种工作,他的学生程剑萍在地处亚热带的广西柳州进…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南繁科研育种管理工作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南繁简介南繁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加速器"、种子质量天然的"鉴定室"、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调节库",南繁基地在科研育种、制种繁种、种子质量田间鉴定、应急种子生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加快提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创新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城市扩张迅速,瓜果种植业蓬勃发展,导致了南  相似文献   

3.
南繁就是利用海南岛南部地区冬春季节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把农作物育种材料夏季在北方种植一代,冬季在海南再种植一代或两代,这样南方、北方交替种植,加速世代繁殖,缩短育种年限,加快品种应用.南繁事业发韧于玉米"异地培育"理论基础之上,从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农业科研单位在海南建立了永久性的农作物育种和繁殖基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在海南开展品种选育、繁殖、制种、加代、鉴定等工作.70年代以后,农作物南繁已从玉米、水稻扩展到其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作物;从作物育种、材料加代发展到商业化种子生产,南繁托起中国农业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4.
<正>2南繁科研育种成效据不完全统计,50年来,北京市育成了小麦、玉米、番茄、瓜类等优良品种超过1 000个,其中80%以上的品种都经过了南繁选育或加代。很多优良品种迅速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北京市南繁工作有效促进了全市主要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种子生产,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在北京市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米袋子""菜篮子"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现代种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农作物南繁是我国在世界农业领域的一次创举。我国率先想到农作物南繁,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海南岛有着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合农作物南繁。棉花南繁工作大概是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的,它走在农作物南繁的前列,我是到海南进行棉花南繁的第一批人。——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原所长汪若海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种子南繁事业现状及四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现状农作物种子南繁是缩短育种周期、加快农业良种化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战略目标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我省种子南繁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以前的20年间,基本上处于自发阶段,各科研单位、种子企业自行到海南进行南繁;第二阶段从1980年开始,我省成立了省南繁工作领导小组,南繁工作进入了有组织开展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我省在三亚市建立了省南繁指挥部,全省南繁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马玉林 《种子科技》2011,29(8):18-19
"南繁"在国际上又称"异地育种"。一般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农作物育种家,将在当地的育种材料拿到该线以南的地区,利用那里冬季的光热资源进行种植,以增加一个甚至两三个"育种世代"的选育。从而既在时间上加快1~2倍的育种进程,又可利用异地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冬季海南南繁种植及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地育种理论在向日葵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推动了新疆向日葵生产的大发展。本文就向日葵冬季海南南繁确保成功的种植及管理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通过《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种业国家战略地位。2011年8月,农业部确定将以种子为重点,推动种业兼并重组,坚持扶优扶强,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2011年8月25日,农业部公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提高种业进入门槛,成为近年来国内种业整合政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步。1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模式理念首先"育"是指种业自身有科研团队,有培育新品种的能力,能培育出市场上有核心竟争力的品种,为种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其次"繁"是指种业有  相似文献   

10.
正南繁是指利用海南冬季特有的光温条件,对育种材料进行繁殖加代,在农作物品种选育过程中发挥着缩短育种年限、加速世代繁育和品种应用的重要作用。30年来,江苏南繁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巨大变迁正是40年改革开放的一道缩影。1革故鼎新,墙外开花墙内香海南南繁基地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中国饭碗"最坚实的底座。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农业人将青春的汗水洒在了这片南繁的热土上,薪火  相似文献   

11.
正听说过南繁基地吗?它是我国农业科研的加速器、种子供给的常备库、农业科技试验区,位于北纬18°线以南的海南省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境内。这里独特的热带气候,让农作物加代繁殖,使一个品种的育种周期缩短1/3~1/2。我国现代种业的传奇,在南繁基地不断演绎。新中国成立以来育成的7 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中,超过70%经历过南繁洗礼。然而,科研用地不稳定、生活保障用地跟不上及南繁用地问题,长期困扰着这个"中国农业硅谷",使南繁基地在承载发展现代种业这个光荣使命的过程中,步履蹒跚。如何让南繁用地尽快破局,是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常宏 《种子世界》2013,(2):13-16
制种基地建设是保障良种供应的重要基础,承载着满足农业生产用种的重任。2011年国务院颁布并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要求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逐步启动甘肃玉米、四川水稻和海南南繁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要说"北京老张",得从大茅南繁基地说起。智取大茅基地在2005年以前,中国农业研究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海南南繁基地,只有崖城南繁基地和荔枝沟南繁基地两个,其中崖城南繁基地约有5.7 hm2土地,荔枝沟南繁基地约有2.53 hm2土地。随着棉花南繁事业的发展,这些土地越来越不能满足其土地需求,因此,扩大南繁基地也就成为当时中棉所的头等大事。2004年2月16日,张西岭来到海南就任  相似文献   

14.
<正>南繁大事记:从1956年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一行数人扎根三亚,到1965年国家首次投资建设南繁基地并成立各省、市、自治区南繁指挥部,再到1972年3月,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海南岛召开"农作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同年10月,国务院发布第72号文件,批转农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和种源自主可控的基础。通过对浙江省良繁基地建设现状的全面调查,认为浙江省良繁基地总体较为稳定,机械化程度较高,制繁种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和部分蔬菜,同时梳理了现有的配套扶持政策和存在问题,从优化区域布局、完善政策保障、提升设施设备、培育新型生产主体等几方面提出了高质量推进浙江省良繁基地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6.
南繁在农作物品种培育过程中发挥着缩短育种年限,加速世代繁育的特殊作用,从2006年以来我们在海南省开展了燕麦南繁冬育试验研究,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取得了燕麦在海南南繁冬育的成功,也总结了一些南繁冬育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夏廷华 《中国种业》2005,(10):24-25
元谋冬繁制种包括加代南繁和择优异地繁种。独特的冬繁优势,承繁面广、品种多,效益显著;但目前发展缓慢,有待重视和采取措施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翟军海 《中国种业》2017,(12):32-33
陕西南繁育种企业规模较小,南繁作物主要为玉米,在2015年下半年玉米粮食价格下降带来不利影响后,企业育种规模在次年大幅降低,而科研院所变化不大。南繁是加快品种选育、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建议政府引导、加大扶持,稳定南繁规模,改善南繁供给侧结构,鼓励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南繁育种、分子育种、"互联网+农业"等多种方式,同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强化南繁管理,推动陕西南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种子世界》2010,(4):58-58
我国将启动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试点)工程,将依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等科技资源,加强种子企业与优势科研教学单位紧密结合,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现代种业集团,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部科教司司长白金明说,发展生物技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主要农作物矮秆、杂交、株型塑造、转基因等重大育种理论和技术的突破,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历史性跨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达到40%。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13,(3):56-56
《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出台。根据《规划》,我国农作物种子生产布局规划建设三个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分别是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西南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海南南繁基地。除三大国家级基地外,还将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100个区域级种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