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5个隐性纯合体玉米自交系及3个紫糯玉米自交系作为两组亲本,杂交组配为15个紫黑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在授粉后22d适宜鲜食期测定籽粒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春、秋两季种植的紫黑甜糯玉米杂交组合的硒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春播和秋播各杂交组合硒含量的高低排序不尽一致,如组合15在春播时硒含量最高,但在秋播时硒含量不是最高。  相似文献   

2.
2020—2022年在兰溪市进行了8个点次的春秋季示范,彩甜糯168平均鲜穗产量1 097.93 kg/667 m2,春季产量高于秋季,平均株高197.74 cm,穗位高79.26 cm,茎杆粗壮,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好;春季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产量呈下降趋势,生育期缩短;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彩甜糯168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2020年收集的25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参试品种的产量、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和穗部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采收期对鲜穗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金海甜加糯007、HT8108、金海糯玉米009、天贵糯932、白甜糯1号共5个鲜食玉米品种产量较高,品质优良,综合性状优秀,适宜在济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北疆滴灌条件下种植的甜糯玉米新品种及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引进的34个鲜食甜糯玉米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组合)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4.35%~70.44%,相关分析表明:穗长与鲜穗产量和叶片数与鲜穗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0.423 1**、r:0.339 3*);通径分析表明,对鲜穗产量作用最大的性状是穗长(P:0.599 3),其次分别为穗行数(r:0.226 6、P:0.411 1)、穗位(r:0.118 1、P:0.240 7)和叶片数(r=0.339 3、P:0.240 6)。因此,节水灌溉的条件下,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性状是穗长和穗行数,其次是穗位和叶片数。  相似文献   

5.
锦甜糯 198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联合四川神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糯玉米自交系 YH20192 为母本、甜糯双隐性自交系 TB17-103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彩色甜加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具有早熟、优质、出籽率高、商品性佳、抗倒性强等优点。籽粒紫色与白色相间,甜、糯粒比例为 1∶3,出苗至鲜穗成熟生育期 83d 左右,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含量的 99.7%,鲜穗产量约 836kg/667m2。2021 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及相似生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摸索鲜食糯玉米在贵州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选择贵州省代表不同生态条件的6个区域,对苏科花糯2008、苏科糯3号、筑甜糯1328等12个鲜食糯玉米组合进行田间种植试验.试验结果经“DPS数据处理系统(V 15)”统计分析,得出鲜食糯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生育期>鲜百粒重>株高>穗位高>鲜出籽率>秃尖长;12个参试组合与对照黔糯868比较,在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蒸煮品质等方面综合考察,筑甜糯1328、筑甜糯2 M 1313、筑糯13A1具有产量高,品质佳,适口性好等特点,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推进贵州省鲜食玉米生产,选择贵州省不同海拔和生态条件的6个区域,对桂甜糯218、京科糯928、黔糯768等15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并进行营养品质检测和外观、风味品鉴。试验结果表明,15个品种中丰产性最佳的品种是桂甜糯218,稳定性最好的品种是川玉花糯1号,适应性最佳的品种是京科糯2000;通过通径分析得出鲜食糯玉米产量与农艺、经济性状相关性为:行粒数生育期穗行数穗长鲜出籽率鲜百粒重穗粗穗位高保绿度秃尖株高;鉴品最佳的品种是彩甜糯、京科糯928、京科糯2000、川玉花糯1号;综合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风味口感考察,京科糯2000、川玉花糯1号、京科糯928、桂甜糯218等具有产量高、品质优、风味佳的特点,具有较好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石建尧 《种子》2004,23(10):86-86
1品种选育经过 为丰富我省糯玉米品种,为种植者和消费者提供高产优质的糯玉米新品种,我们于1995开始甜糯玉米的引进和选育工作.当年从国内外收集了一大批优质糯玉米品种和组合,将所有品种种子混合后进行种植,自然混合授粉,选优考种保留果穗.第二年穗行种植,建育种株系圃,套袋自交授粉,在几千个果穗中选优单穗留种.经过连续8~9代的株系圃选单株自交套袋,定向选育(1年3季种植),获得一大批纯化的糯玉米自交系.1998年春季进行自交系间组合测配,秋季试验田鉴定种植,从中选出一批有苗头的组合,1999年春秋季继续进行田间鉴定和比较试验,在最后优中选优的组合中,N 20 XN 12表现突出,产量明显高于苏玉糯一号(ck),小区折产达812 kg/667 m2,比对增产9.7%.且果穗外形美观,品质好,田间植株整齐一致.2000年通过浙江省品审会审定,定名浙糯2012.  相似文献   

9.
甜玉米新品种--超甜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超甜3号选育经过 1985年春季用优良普通玉米自交系“150”“白M017”与甜玉2号进行杂交.1985年秋季将F1代种成穗行,选择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的植株进行套袋自交,在自交果穗中选取sh2sh2隐性纯合的籽粒果穗各5个.1986年春季再用普通玉米自交“150”“白M017”作轮回亲本进行回交;1986年秋季将回交果穗分别种成穗行进行自交.通过回交、自交4年的选择,1989年春季自交系白M017/sh2、150/sh2已趋稳定.1989年春季组配63个组合,1989年秋季鉴定:浙甜1号(白M017/sh2×旅9宽/sh2)和浙甜2号(150/sh2×旅9宽/sh2)鲜穗产量分别达12525、11550kg/hm2,分别比对照华甜20增产63.7%、51.0%,而且适口性甜度均可.但浙甜1号、2号制种产量低,发芽率低,限制了推广.1991年以浙甜1号为母本,以150/sh2为父本组配成三交种,定名为超甜3号.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近年审定鲜食玉米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6—2019年山西省审定的14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华耐甜玉782生育期短、产量适中,但在抗病性方面表现较差。彩甜糯1958、晋甜糯1号和晋糯28这3个参试品种产量较高,各农艺性状适中,建议继续种植,但要重视对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的防治。黑甜糯639兼抗5种病害,但产量不高,需要根据种植当地环境因素综合选择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甜糯玉米全身是宝,无论是鲜嫩果穗还是茎秆,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合理加工利用将会层层增值,大大提高种植、加工和销售者的经济利益。下面介绍两种甜糯玉米鲜穗保鲜加工技术,供农民朋友参考。一、整穗速冻保鲜加工技术1.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开发鲜食玉米品种提高种植业附加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农民种植玉米历史悠久,但高产不高效的状况延续至今,亩产500kg的普通玉米种植效益只有400元左右,而种植鲜食专用玉米(以下简称鲜食玉米)即使不搞深加工,鲜穗直接上市,亩效益至少可达1200元,生育期短的品种一年可种植两季,收效2400元,淡季上市收效还可提高。因此,发展和开拓鲜食玉米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也是农民增收增效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测定9个超甜超高油兼用型玉米杂交组合的主要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包括穗长、乳熟期的鲜苞重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完熟期的单穗粒重和含油率。结果表明,组合3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鲜苞较重,可作为超甜玉米推广。组合4的鲜苞重、单穗粒重较高,可溶性总糖含量、含油率较高;组合1的含油率最高,可溶性总糖较高,但单穗粒重、鲜苞重中等,这两个组合可作为超甜超高油兼用型玉米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原理与方法,对60个玉米组合的产量和9个产量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及综合评判,以明确不同玉米杂交组合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秦巴山区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穗粗>百粒重>穗长>穗位高>穗行数>行粒数>出子率>株高>秃顶长。组合46综合性状最好(G=0.881),组合52次之(G=0.861),组合54综合性状最差(G=0.552),综合评判结果与杂交组合在生产实际中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科学种养》2014,(10):64-64
近年来,宁夏农科院科泰种业先后引进了三十多个杂交鲜食玉米新组合进行比较实验。经过无数次杂交、筛选的实验后,最终培育出了早熟杂交甜糯玉米新组合KTN09。该品种玉米籽粒紫、白、黄三色相间。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东部杂交玉米区试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2009年贵州省东部组杂交玉米区域试验44个组合的数据进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4年间贵州省东部杂交玉米育种处于徘徊阶段,平均产量在600 kg/667 m2左右,没有突破性进展。对影响该组品种的产量因子进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后认为,以增加单穗粒重和穗行数(兼顾穗长)为核心增加单株产量,是贵州东部玉米高产育种的主要方向。保持一定的植株高度,控制适宜的生育期,有利于玉米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郭学鉴  王占文 《种子》1999,(3):74-75
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高低,与玉米穗粒和植株部位的各种性状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但是,穗粒性状和植株性状的遗传极为复杂,不仅与杂交组合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而且与生育期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近几年玉米早熟种的选育中,体会到它与中晚熟种有许多不尽相同的地方。例如,早熟种对温度的反应极为敏感,不同试验地点的温度差异,对生育期的变化影响极大。百粒重的变化也与不同地理位置有明显关系。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早熟种玉米选育时的主要农艺性状指标。1供试材料1996年利用一批早熟优良自交系,组配成111个杂交组合。2试验地点试验…  相似文献   

18.
以包含11个早熟自交系的共24个自交系及由它们配成的含有正、反交组合的116个单交组合(1991年)和122个单交组合(1992年)为材料,研究了玉米早熟性及产量与有关性状的相关性、早熟性的遗传特点。结果为单交组合生育期与其小区产量呈正相关,但也有个别组合表现既早熟又较高产的,单交组合生育期与其株高、单株叶数均呈正相关,单交组合单株籽粒产量与株高、行粒数、百粒重呈正相关,与穗行数基本无相关;杂交组合生育期多数介于双亲生育期之间,并稍偏晚熟亲本,早熟的显性度为0.22(1991年)和0.37(1992年),杂交组合F_1生育期与双亲生育期平均敷(x)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10.9 1.17x;早熟性的正、反交组合之间不存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刘辉 《种子世界》2014,(6):48-48
<正>玉米是黑河地区主要种植作物之一,近年,糯玉米种植在黑河地区发展迅速,鲜食型甜糯玉米其营养成分丰富,香甜可口,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从播种至收获鲜穗条约90d,市场容量大,产量高,效益佳。大力发展甜糯鲜食玉米对于丰富食品种类,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甜玉米,学名甜质玉米,其籽粒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碳水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栽培模式下青贮玉米的生物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鲜穗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青贮玉米的茎粗表现逐渐变细的趋势。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栽培模式下,复播玉米选用中早熟品种、种植密度为12万株/hm~2时的生物产量和鲜穗产量均较高;两年三熟春播玉米应选用中晚熟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密度以小于9万株/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