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栽培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栽培水平及生产条件,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详细介绍大垄窄行密植、小垄窄行密植和平作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为提高当地大豆生产水平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构建大豆合理冠层结构、提高大豆单产水平,针对目前大豆栽培技术群体结构冠层性能指标不具体,田间管理措施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中以黑龙江省主推品种合丰50 为材料,对不同栽培模式下大豆群体冠层结构、冠层光辐射动态特征及产量指标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栽培技术大豆不同生育期具有合理冠层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小垄密植和大垄密植模式表现为高产模式,产量分别为256.01kg/亩和230.4kg/亩;小垄密植和大垄密植群体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为逐渐升高,鼓粒期分别保持在6.69和6.67;群体平均叶倾角小垄密植表现低高低趋势,在鼓粒期为27.99°,大垄密植表现降低趋势,在鼓粒期为32.89°;散射和直接辐射穿透系数都表现降低趋势,在鼓粒期小垄密植分别为0.008和0.00、大垄密植分别为0.01和0.003;小垄密植和大垄密植群体消光系数在不同时期随着天顶角的增加逐渐增加,在鼓粒期天顶角为67.5°时消光系数分别为1.07和1.12。因此,大豆大垄密植和小垄密植在中国东北黑土区是主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种及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闻艳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135-135
针对黑龙江省目前的几播种方法和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设定了三种处理:常规垄作、45cm平播密植后起垄、常规垄作行间覆膜三种栽培方式,试验设计采用大区对比法。试验结果是45cm平播密植后起垄效果最好、其次是常规垄作行间覆膜。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不降低玉米整体种植密度的条件下降低倒伏率和含水量,同时增加玉米产量,研究了玉米田的三空栽培模式技术,即:间隔空垄、割秆空顶、横向空地相结合的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间隔空垄数:播种垄数=2:12,割秆处理垄数:未割秆处理垄数=2:4,垄长大于1000 m,每隔500 m,田间垂直于垄向空地2 m的三空栽培模式下,玉米倒伏率降低11个百分点,玉米籽粒含水量降低9个百分点,玉米增产20.32%。玉米三空栽培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玉米倒伏率和籽粒含水量,同时增加玉米产量。玉米三空栽培模式是适宜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大豆生产中,有3种栽培模式,分别是大豆大垄(130cm)密植栽培、45cm双行密植栽培和传统的"垄三"栽培,3种栽培模式在不同的年份中均有较好的产量,为验证哪种栽培模式更适合我市的大豆生产,加快大豆模式化栽培的进程,特设立小项试验,为今后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郑伟 《中国种业》2016,(7):57-58
利用国内优良大豆种质垦农19与含有美国矮秆基因的大豆种质合农57杂交,在窄行密植条件下,结合品质分析与抗病鉴定,经过11年连续定向选择,创新出半矮秆耐密植、蛋白质含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大豆新种质合农76。该品种适宜垄三栽培和窄行密植栽培,垄三栽培密度为35万~40万株/hm~2、窄行密植栽培种植密度40万~45万株/hm~2;蛋白质含量41.98%,脂肪含量为20.43%,为油饲兼用型品种;高抗灰斑病;在窄行密植条件下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46.5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号平均增产1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11.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号平均增产16.1%。合农76是我国自主育成的第一个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的半矮秆耐密植型春大豆种质,对推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丰收24大豆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密植栽培是目前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栽培技术。密植栽培技术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密植栽培增加密度,扩大了绿色面积,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实现个体与群体合理配置,达到高产。二是适合机械化管理。三是封垄早,宜控制草荒,便于生产管理。四是增产幅度大,比常规垄作栽培一般增产达8%~10%,高达23%。  相似文献   

8.
寒地花生窄垄密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龙江省泰来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属于寒地花生栽培区.全县花生种植面积8 000hm2左右,2000年以前主要是大垄稀植栽培,平均产量只有2 400kg/hm2;2001年开始推广窄垄密植综合栽培技术,使花生产量猛增到3 000kg/hm2 .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窄行密植种植方式及密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窄行密植种植方式下密度对合农60号产量影响显著,同密度下30cm行距平播产量高于45cm小垄窄行密植,大豆合农60号窄行密植高产栽培适宜方式为30cm行距平播,密度为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矮高粱绥杂7号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海军 《中国种业》2013,(10):57-57
矮高粱绥杂7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玉米二室开展早熟、矮秆、耐密植、适合机械化收获的高粱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过程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并创造出了与之相配套的大垄减免中耕栽培模式(1,1,3,4模式)和两垄夹一沟免中耕栽培模式(2,1,3,6模式)。推广绥杂7号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有助于高粱栽培水平的提高,促进高粱产业的健康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摘要:通过不同窄行密植种植方式及密度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窄行密植种植方式下密度对合农60号产量影响显著,同密度下30cm行距平播产量高于45cm小垄窄行密植,大豆合农60窄行密植高产栽培适宜方式为30cm行距平播,密度为45万株?hm-2 。  相似文献   

12.
张素梅 《种子科技》2023,(12):67-69
大豆在我国是比较重要的农作物品种,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在种植技术上有了很大改变。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1种新型的种植方式,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都有着很大帮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对病虫害防治要求高。文章分析了大豆种植过程中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方式的要点,为提高大豆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豆窄行栽培能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1989年Cooper在“大豆生产的持续高产体系概念”一文中,把窄行密植发展为SSS系统(solid-seeded-semidwarf,匀播-密植-矮秆),并指出了矮秆品种在获得高产中的作用。黑龙江近几年在吸收、消化、利用、提高国外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深窄密”、“宽台窄行”和“小垄密”等多种窄行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的栽培方式可促进高粱生长发育,进而增加高粱籽粒产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30 cm大垄3行和65 cm小垄2行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高粱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30 cm大垄3行处理的高粱千粒重、穗粒数显著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进而实现了130 cm大垄3行处理产量显著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130 cm大垄3行处理较65 cm小垄2行处理的增产率为5.12%。从高粱生长发育角度来分析,130 cm大垄3行处理高粱叶片干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比叶重以及穗干重明显高于65 cm小垄2行处理,这为130 cm大垄3行处理较高籽粒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试验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高粱的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研究,以期为本区高粱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的来源及现状出发,通过对增产增量原理的解释,以及该技艺优、劣势的陈述,探讨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未来防治病虫害的具体应对策略,最终分析得出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结合黑龙江省的生产条件、气候特点和多年栽培经验,采取了种两垄空两垄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具有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疫病发生和便于田间管理的优点,可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为黑龙江省广大菜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110cm大垄密植栽培空秆率、穗长、秃尖、穗粒数、百粒重分析均比常规种植差,但是,由于密度超过常规种植,产量和效益均好于常规种植。两点平均增产1 619kg/hm2,增产率为15.5%。  相似文献   

18.
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红 《科学种养》2010,(1):14-14
<正>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可分为以下3种模式:一是大垄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即将原来的两条宽为65厘米的小垄改为畦面宽为130厘米的1条大垄,在大垄上种植两行玉米,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90厘米,垄间形成自然通风透光的通道,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田间郁闭的问题,而且还  相似文献   

19.
红薯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薯是旱地作物,目前大力发展红薯生产,一方面是响应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效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改善饮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施足基肥、高垄密植、加强管理、收获、贮存等方面介绍了红薯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郭美玲 《中国种业》2021,(4):106-108
合农123是以合农60(北丰11×Hobbit)为母本、合农69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75cm左右,为半矮秆耐密植品种,适宜窄行密植与垄三栽培,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好,推广应用潜力大。对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