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草小黑麦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草小黑麦是新型饲料作物,适合南、北方利用冬闲田种植,在冬春枯草季节生产优质饲草.但由于其饲草产品和配套栽培技术研发不足,严重影响了它的发展.本文将重点介绍饲草小黑麦的饲料饲草用途和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其迅速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优质青绿饲草品种及其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黄淮海平原的代表性地区--山东省禹城市,以适合奶牛业发展对优质饲草需求为主要目标,通过3年试验研究,筛选出5个优质高产青绿饲草品种:冬牧70黑麦、先锋高丹草、鲁梅克斯、新西兰菊苣、美国紫花苜蓿;并提出3种青绿饲草优质高产种植模式:"冬牧70黑麦-青饲玉米-青饲玉米"1年3种3收青饲料种植模式、"冬牧70黑麦-高丹草"青绿饲草周年种植模式、多年生优质牧草周年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牧草产量和品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探索高产、低耗的高效栽培技术,特提出青贮饲草具体种植技术与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在畜牧行业占有一定地位,通过科学种植与有效加工,能够为畜牧养殖提供发展支持,推动畜牧行业快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能在降低放牧破坏的同时,为我国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究草原牧草种植与饲草饲料加工,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直接提出草原牧草的种植要点和管理途径,继而提出几种饲草饲料加工技术,并指明科学优化饲草饲料加工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任然 《种子科技》2022,(3):34-36
苜蓿是优质饲草饲料之一,有着非常大的市场需求,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发展前景较好。苜蓿种植必须了解其生长习性和先进的种植手段,加强日常管理。文章主要就苜蓿种植与管理技术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张春林  韩冰 《中国种业》2021,(12):102-104
蒙饲5号燕麦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以母本歇里·努瓦尔和父本永492通过种间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短生育期的早熟燕麦饲草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为80d,刈青生育期为55d,株高120 cm,干草粗蛋白含量9.9%;经生产试验显示每hm2平均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分别为23804.25 kg和7879.20 kg,较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1.08%和14.54%。蒙饲5号燕麦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盐及抗倒伏能力,植株高大、叶量丰富,产量及营养价值高;适宜种植范围广,尤其适于2茬种植生产燕麦饲草或救灾播种生产,在内蒙古及其毗邻省区、我国长江流域地区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饲草是草食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饲草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对保障草食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确保草食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相关政策,就饲草生产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主要环节、内容与措施归纳如下:一、生产环境1.生产用地饲草生产用地必须选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周边无工业"三废"、畜禽屠宰、病死畜禽处理、  相似文献   

8.
小黑麦生物产量高,适应能力强,且抗病、抗寒、耐盐碱,整个生长期内很少发生虫害,不需要喷洒农药,能实现绿色优质的饲料生产,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草作物。在我国北方冬闲盐碱耕地种植饲用小黑麦,能很好地解决粮作、经作、饲作争地问题。以6个小黑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生育期、抗倒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比较,可知冀饲2号和小黑麦3241生育期适宜冬闲种植,在饲草产量、品质和抗倒性方面表现好,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冬闲盐碱耕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秣食豆是东北和部分华北省区种植的饲料、饲草和绿肥作物。随着农区草业的发展其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生产上主要应用的品种共12个,通过两年鉴定试验进行了综合评价。秣食豆具有较大豆更强的抗逆性,按其生育速度可分为快生、中生和慢生型,鲜干草产量以黄、黑、紫秣食豆最高,种子产量则以黑、茶秣食豆最高。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饲草高粱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草高粱是利用高粱同苏丹草杂交而成的杂交种,属高光效作物,它再生力强,生物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为一年生禾本科饲草.在山西省不同区域饲草高粱栽培技术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化栽培技术,为全省饲草高粱的标准化生产,实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奠定基础,为全国饲草高粱标准化生产提供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1.
饲草小黑麦干草生产适宜割、晒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郊区种植的小黑麦目前主要以生产干草为目标,由于对小黑麦干草生产技术研究不够,致使大田生产干草产量差异较大,部分地块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佳,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为探明大田小黑麦干草生产产量不稳的原因,我们进行了饲草小黑麦干草生产适宜割、晒期研究,以期确定小黑麦干草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技术,为大规模推广提供技术保障。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与试验地点供试品种为中饲1890,试验地点在昌平区马池口镇辛店村南小营道地。试验地土质为砂壤土,耕层土壤有机质13.3g/kg、全氮0.73g/kg、碱解氮39.2mg/kg、速效磷12mg/kg、速……  相似文献   

12.
谷子在我国农牧结合区和牧区正在发展成为专用饲草作物,但对谷子饲草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变化动态缺乏研究,对最佳刈割期不了解,影响了谷子饲草生产和产业发展。本研究以饲草谷子1号为材料,研究了饲草谷子株高、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生长和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从拔节至开花后一周的灌浆初期,是饲草谷子鲜质量和干质量的主要形成期,并在灌浆初期鲜质量和干质量达到最高,分别为33.0 t/hm2和12.80 t/hm2。饲草谷子粗蛋白含量在幼苗期含量最高为干草质量的22%,随发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减低,到乳熟期干饲草粗蛋白含量降为7.3%;饲草谷子粗脂肪的含量随生育期的进程表现了前期含量低,中期含量高,后期含量再降低的动态趋势。单位面积谷子饲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产量均在开花后1周的灌浆初期达到最高,以后开始迅速降低。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也在开花后的灌浆初期达到最大产量。综合本研究的结果,开花后7 d左右是饲草谷子的最佳刈割期,结合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从开始开花至群体开花结束的灌浆初期是饲草谷子的适宜刈割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在山西省雁门关地区最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以及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小黑麦品种在不同密度和肥料条件下的产量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小黑麦饲草品质指标中糖类和蛋白类指标变异较大,但是总的可消化养分以及能量品质变化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饲料价值(RFV)与粗蛋白含量、瘤胃降解蛋白含量、醇溶糖含量、总可消化养分、产奶净能、维持净能、增重净能和相对饲料质量(RFQ)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FV主要通过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计算而来,在单一指标中最能反映饲草品质。综合考虑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晋饲草1号(播种量150kg/hm2,复合肥750kg/hm2、尿素150kg/hm2)最适宜雁门关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陇县青贮玉米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陇县建设百亿生态乳都对奶山羊饲草需求出发,结合陇县奶山羊产业和种植业现状,阐述了青贮玉米栽培对促进陇县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客观必要性。同时对青贮玉米饲料营养价值和生产优势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县青贮玉米种植中思想认识不足、规模偏小、品种单一、政策扶持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杂交谷子的优点和优势,针对地域特点,创新杂交谷子耕作模式。一是普及推广粮豆间作种植模式;二是示范推广粮草间作模式;三是提倡推广饲草专用型谷子种植模式;四是鼓励推广留茬免耕种植模式。使杂交谷子的生产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行距及间作对箭筈豌豆与燕麦青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应用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生产饲草。为了研究不同间作模式的增产效果,2009—2010年在吉林省白城市采用两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2种行距(A1:33 cm;A2:16.5 cm)和3种种植方式(B1:燕麦单作;B2:箭筈豌豆单作;B3:燕麦箭筈豌豆1∶1间作)对饲草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减小播量增大时,作物单株重量减小,饲草总产量提高13%;行距减小播量不变,燕麦单株重量增大,饲草总产量提高29%;B3饲草产量比B1提高24%,比B2提高30%;B3粗蛋白产量比B1高1倍,比B2低20%;间作使燕麦的株高、单株重和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使箭筈豌豆的株高增加,单株重、含氮量降低,节数减少,分枝减少。采用行距16.5 cm、燕麦播量87.5 kg hm–2、箭筈豌豆播量75 kg hm–2的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处理,全年两茬饲草产量为19.8 t hm–2,粗蛋白产量为2.43 t hm–2,可作为白城及气候相似地区饲草生产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结合永济市饲草生产现状,提出了饲草机械化技术的内容、实施要点、注意事项,并对饲草机械化加工所需的配套机具及其类型进行了分析;指出生产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选用加工工艺和配套机械设备,配合科学的饲养,就可显地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利用新的饲草资源,建设皖北优质饲料作物基地,服务当地畜牧业需求,在安徽阜阳进行小黑麦中饲237和中新830栽培青刈试验.结果表明,所引的两种粮饲兼用型小黑麦品种均能很好地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能够刈割1~2次,配合适量追肥,刈割后不影响再生草的草产量和籽粒产量,这两个品种的小黑麦均可作为饲用优良麦类品种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促进饲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饲草高粱杂交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一年多点方差分析模型、多年多点品种试验统计模型、Eberhart-Russell模型,对2004-2005年2年国家高粱区域试验(饲草组)高粱杂交种产量进行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模型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得出参试品种晋草3号是稳定性最好,产量最高的品种,晋草2号是稳定性较好,产量较高的品种,可以在全国种植饲草地区推广种植。辽草2号和皖草2号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推广种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农区养殖业的发展,调整"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水等有利的生产条件,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采用春小麦收获后复种玉米、油菜、裸燕麦等饲用农作物.结果表明在麦收后及时耕翻、抢种上述作物,可获得饲草产量2000~4445 kg/667m2,增加经济收益200~450元/667m2(按指导价估算).同时为发展农区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畜禽饲料,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