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小琼  金徽  葛晓军  唐彦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34-13635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氯(NO)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金钗石斛多糖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作为诱导剂,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硝酸酶还原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荧光法测定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实时PCR(real—time PCR)法测定TNF-α mRNA、iNOS mRNA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金钗石斛多糖在50~400mg/L范围内可干预LPS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NO合成减少,iNOS活性降低。TNF-α mRNA、iNOS 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金钗石斛多糖可改善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使TNF—α mRNA、iNOS mRNA的表达降低,TNF—α、NO合成减少,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和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A组(生理盐水静脉推注)、B组(内毒素5mg/kg静脉推注)、C组(内毒素5mg/kg+辛伐他汀20mg/kg,静脉推注),每组30只。每组分别在2、4、6、12、24h时点随机处死6只大鼠,取右下肾组织,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NF-κB蛋白及iNOS蛋白表达。结果A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B组白细胞浸润,肾小管损伤明显;C组肾病理损伤减轻。A组NF-κB蛋白及iNOS蛋白表达只有微量表达,B组表达较A组增加(P〈0.01),C组表达较B组减少(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抑制NF-κB和iNOS蛋白的过量表达,减轻脓毒症时肾组织的病理性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3.
猪中性粒细胞磷酸二酯酶基因表达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猪中性粒细胞磷酸二酯酶(PDE)基因表达、活性及特异性抑制剂实验检测,研究其存在的主要PDE亚型及在体外的活性,为探讨PDE在中性粒细胞的分布、活性变化及对cAMP、cGMP调节与中性粒细胞功能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DE基因在猪中性粒细胞的表达,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环核苷酸在PDE反应前后的含量变化,计算PDE活性。【结果】在检测的18个PDE亚型中,PDE1B、2A、3A、3B、4A、4B、4C、4D、5A、7A、7B、8A、8B、9A、11A 共15个PDE mRNA在猪中性粒细胞表达,特异性抑制剂实验表明PDE4、PDE5分别为水解cAMP、cGMP的主要PDE亚型;cAMP/cGMP-PDE在10~40 μl范围内,与其活性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9/0.9992)。【结论】猪中性粒细胞至少存在15个PDE亚型,其中PDE4、PDE5为主要存在的2个亚型,PDE样品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活性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筛选PDE型中性粒细胞功能调节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兔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时试验家兔肝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变化以及NO对兔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E.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NO供体硝酸甘油(GTN)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利用NOS活性测试盒测定肝的iNOS活性,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浓度,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计数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根据试验兔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来进行病变计分。结果表明:感染E.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GTN组、L—AG组4组均在感染后第12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硝酸甘油可在兔体内释放NO,对球虫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稍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相反,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在球虫感染过程中起到了抑制或杀伤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感染山羊肺泡上皮细胞中的分子作用机制,将Mmc感染细胞,于4 h、8 h、12 h和24 h收集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F-κBp65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不同浓度的NF-κB抑制剂BAY11-7082与细胞孵育1 h,然后用Mmc感染细胞,于24 h收集细胞,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用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H2O2和NO浓度变化,利用平板计数检测Mmc对细胞的致病力变化。结果显示,Mmc于8 h、12 h和24 h等3个时间点显著提高细胞NF-κBp65 mRNA表达水平(P0.01);Mmc显著提高细胞IL-8 mRNA水平、TNF-αmRNA水平、Caspase-3的活性、H2O2和NO浓度(P0.01),而BAY11-7082(浓度为5μmol/L和10μmol/L)能够显著降低Mmc介导的细胞IL-8 mRNA水平、TNF-αmRNA水平、Caspase-3的活性、H2O2和NO浓度的升高(P0.05),且可显著降低细胞中Mmc存活量(P0.05)。综上可知,NF-κB信号通路在Mmc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对17β-雌二醇抑制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反应中新生内膜及中膜增殖的影响。方法在去势雌性兔中建立右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纯去势组(Ovx)、去势后球囊损伤组(OYX+Inj)、去势球囊损伤后补充雌激素组(OVX+Inj+E2)。分别检测各组血管壁新生内膜及中膜的厚度、血浆中NO含量、血管组织中iNOS含量及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Inj组血管组织新生内膜增厚,中膜增生明显,血浆中NO含量及血管组织中iNOS活性降低,E2(estrogen)补充治疗后,可明显增加NO含量及i—NOS活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OVX+Inj组i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雌激素替代治疗后iNO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E2可通过增加血管组织iNOS活性及蛋白表达,促进NO合成,抑制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及中膜增殖,发挥其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感染家兔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合酶(NOS)底物L-精氨酸(L-Arg)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家兔球虫感染时血清中NO浓度和肝的iNOS活性及各试验组家兔的病变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家兔感染E.stiedai后,血清中NO浓度和肝匀浆的iNOS活性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和添加L-AG组3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的活性,促进体内大量生成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而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体内生成的NO减少, 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和iNOS参与了球虫感染过程,证明NO是抗E.stiedai感染的一种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莲心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为莲心碱治疗脑缺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2h/再灌注24h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莲心碱(3mg/kg)组,分别于术前30min、再灌注即刻、再灌注12h舌静脉注射莲心碱3mg/kg。再灌注24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中的NO水平,以化学比色法测定总NOS活性,并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4h后,脑组织NO水平显著升高,总NOS和iNOS活性显著增加,莲心碱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总NOS、iNOS活力。结论:莲心碱可能通过降低N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毒性作用而发挥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体外培养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研究大豆球蛋白(11S)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的影响。将IPEC-J2细胞分为6组[A(对照组)、B、C、D、E和F],各组中分别添加0、1、5、10、5、5 mg·mL~(-1)的11S,并且在E组和F组分别添加1μmol·L~(-1)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和1μmol·mL~(-1) 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分别于8、16、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一氧化氮(NO)、二胺氧化酶(DAO)、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NF-κB p65、iNOS、COX-2的蛋白表达量,用qPCR法检测细胞NF-κB p65、IKKβ、iNOS、IKKα、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1S可以降低猪小肠上皮细胞存活率,添加PDTC和L-NAME可以提高小肠上皮细胞存活率;11S可促进NO、DAO、5-HT和IL-6的分泌,降低IL-10的分泌,增加p-NF-κB p65、iNOS、COX-2的蛋白表达量及NF-κB p65、IKKβ、iNOS、IKKα、COX-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添加PDTC和L-NAME可抑制11S的作用。综上,11S可引起猪小肠上皮细胞损伤,随着11S浓度的增大,损伤程度增加,PDTC和L-NAME可以降低11S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通过腹腔注射的途径给予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的家兔不同浓度的NOS底物L-精氨酸(L-Arg)和iNOS抑制剂L-氨基胍(L-AG),对球虫感染家兔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血清中NO的浓度、每克粪便的球虫卵囊数(OPG)及肝的剖检和镜下病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感染E.stiedai后,家兔肝匀浆的iNOS活性和血清中NO浓度逐渐升高,感染对照组、添加L-Arg组、L-AG组3组均在感染后第12 d达到最高值,而后逐渐下降,于23 d左右下降到感染前的水平;L-Arg可增强肝的iNOS活性,使其释放大量NO,产生对球虫的抑制或杀伤作用,减轻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而L-AG则抑制肝的iNOS活性,使生成的NO减少,对球虫的抑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加重球虫感染引起的病变。结果提示:NO及iNOS确实参与了家兔E.stiedai的感染过程,并且NO具有一定的抑制或杀伤兔球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抑制MAPK通路活化,观察其对脓毒症大鼠组织和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及一氧化氮(NO)合成的影响以及循环变化.方法大鼠脓毒症模型采用经典的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ligation puncture,CLP),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CLP脓毒症组和SB203580治疗组.采集组织和血清并测定组织iNOSmRNA表达水平,NO检测试剂盒(酶法)检测组织和血清NO含量;同时分别监测上述各时间点的脉搏和平均动脉压.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CLP后各时间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和血清iNOS mRNA、NO含量均升高明显;而MAP下降明显、脉搏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组与CLP组相应时间点相比,iNOSmRNA表达在肺和血管多个时间点降低;而肺和血管及血清NO含量下降;血压和脉搏均显著好转(P<0.05,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管和肺组织iNOSmRNA与NO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75和0.74;肺、血管组织iNOS mRNA与血清NO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69和0.65(P<0.05),MAP与血管、肺和血清NO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5、-0.86和-0.90(P<0.05).结论抑制MAPK通路活化可抑制脓毒症大鼠血浆和组织iNOSmRNA及NO合成,并改善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饮水剂的抗球虫作用机制,将120只14日龄海兰褐蛋公雏,随机分为对照组(I)、感染组(Ⅱ)和中药饮水剂组(Ⅲ),每组40只。除I组外,其余每只鸡口服感染8.0×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分别于感染0、3、6、9、12 d后,每组随机取鸡5只,心脏采血,用于血清一氧化氮(NO)及其合成酶(iNOS)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感染后3 d,各组血清NO含量和iNOS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在感染高峰期(6 d),Ⅲ组血清NO含量及iNOS活性较Ⅱ组分别降低了36.17%和14.25%,差异极显著(P<0.01),与Ⅰ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至感染后9 d,虽然Ⅲ组血清NO含量及iNOS活性与Ⅱ组差异不显著,但仍较其降低了12.53%和13.51%;至感染后12 d,Ⅱ组血清NO含量及iNOS活性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果提示:中药饮水剂通过抑杀球虫,以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宿主细胞内iNOS活性及表达,降低血清NO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半滑舌鳎不同组织器官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不同类型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方法]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NO含量,采用化学比浊法测定NOS的活性。[结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肌肉组织中活性最高,为28.774±4.10 U/mgprot,依次为肠、脑、肝脏、头肾、鳃、中肾、脾脏、心脏。肠和脑之间以及肝脏和头肾之间iNOS的活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组织器官之间iNOS的活性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在肠组织中活性最高,为55.979±5.048 U/mgprot。所测组织器官中cNOS活性都存在显著性差异。NO含量在脾脏中最高,为38.540±4.535μmol/L。脾脏、头肾、肝脏之间,以及脑、心脏、中肾之间NO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他组织器官之间NO含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组织器官中NO含量和NOS活性不同,这可能与组织器官功能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猪苓多糖 (P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 (NO)生成及其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Griess反应、荧光法和DTNB比色法分别测定不同剂量的PPS作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NO生成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活性及细胞内还原性谷胱甘肽 (GSH)含量的变化。结果 :PPS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生成增加 ,i NOS活性增高 ,并呈作用剂量依赖关系 ;PPS在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合成同时 ,伴有细胞内GSH水平的降低 ,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PS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NOS活性 ,增加NO合成 ,消耗细胞内的GSH。提示细胞内GSH可能起到调节巨噬细胞NO生成和保护宿主细胞免受NO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量、感染时间与被感染RAW264.7细胞活性氧水平动态变化的相关性,为建立RAW264.7细胞氧化胁迫体外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PCV2原液调至5×106/mL,经10、102、103和104倍稀释(10-1、10-2、10-3和10-4释度)后,感染作用RAW264.7细胞2h,弃病毒液,加入含5% FBS的DMEM培养液继续培养,分别于第4、8、12、24和48 h收集细胞上清液或细胞,测定一氧化氮(NO)、活性氧自由基(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指标.[结果]10-1PCV2感染RAW264.7细胞后能有效升高细胞NO、ROS水平,降低细胞GSH水平和GSH/GSSG,升高细胞XOD、MPO和iNOS活性,表明以10-1pcv2感染RAW264.7细胞一定程度上能改变细胞氧化还原状态,诱导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结论]PCV2感染能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并确立10-1 PCV2(5× 105/mL)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4~24 h是建立RAW264.7细胞氧化胁迫模型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影响精胺/一氧化氮加合物(SPER/NO)释放NO的因子及园艺产品吸收NO的特性,为SPER/NO应用于园艺产品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合成SPER/NO,用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介质、湿度、添加物等对SPER/NO释放NO的影响以及园艺产品吸收NO的特性。【结果】SPER/NO在高湿度酸性介质中能快速释放一氧化氮,添加淀粉能延缓一氧化氮的释放。园艺产品能快速吸收SPER/NO释放的NO,其吸收速率氮气氛围高于空气氛围;【结论】SPER/NO与柠檬酸的混合物在高湿度环境中能释放NO,园艺产品可快速吸收所释放的NO。  相似文献   

17.
白藜芦醇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白藜芦醇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脂饲料可导致实验性大鼠高脂血症。与高脂对照组相比 ,白藜芦醇能明显降低大鼠体内TC、TG、LDL- c、NO浓度 ,使AI降低 ,HDL c/TC比值升高 ;给予白藜芦醇组血清NOS、iNOS活性降低 ,cNOS活性升高。说明白藜芦醇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纠正NO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