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提高子宫颈弯曲母牛受胎的做法秦光彪关飞关双礼(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双城市·150111)王淑萍(齐齐哈尔种畜场)双城市保险公司王某的母牛1994年7月发情,采取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法输精,因为该母牛子宫颈弯曲未成功。8月份发情时候,先进行子宫颈复位,...  相似文献   

2.
浅谈提高奶牛授精受胎率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由于我场采取观察母牛外部发情表现进行两次输精法,使其情期受胎率始终徘徊在30—40%左右。近年来通过观察摸索体会到,要想提高母牛受胎率,最主要的是把握住输精适期这一关,即在母牛排卵前7~12小时输精则受胎率最高。我们经过探索母牛的输精部位,采用触摸卵泡发育程度适时输精以及采用夜间凌晨1时左右一次性输精等方法,使母牛情期受胎率达到65.7%,总受胎率达到94.6%。  相似文献   

3.
偏角输精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偏角输精提高母牛受胎率的效果观察张文(巴彦县家畜繁育指导站)孙智荣(五常县加信镇繁育站)李海李金堂(巴彦县草原管理站)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因素很多,除发情鉴定,输精时机及精液质量外,输精部位对其也有一定影响。多年来一般都是采取子宫颈深部输精法,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4.
综合鉴定发情牛,适时输精的探讨刘吉元林口县三道通畜牧兽医站·157600)钱兴家贺宪华(林口畜牧局通过1995年对253头母牛,运用综合鉴定法判定发情并适时输精,情期准胎率达88%,总结并以此指导配种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方法及粗浅认识介绍如...  相似文献   

5.
高春国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3):15-18,22
本研究围绕解冻后精液保存温度、母牛发情规律、输精部位和情期输精次数等影响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精解冻后,在低温(4℃)下保存6h、在常温(10-15℃)下保存4h和在高温(28℃)下保存2h输精对受胎率没有显著影响;曲靖母牛发情表现明显,在发情母牛卵泡发育至成熟期时冷配受胎率最高(84.40%);母牛发情配种所占比重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母牛2-4胎时冷配受胎率最高,达72.03%,5胎以上的冷配受胎率则有所下降;母牛冷配最佳输精部位是卵泡发育好的一侧子宫角和子宫体内,同时输精可得到较高冷配受胎率(80.38%)。在同一个情期,输精1次与2次对受胎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作者应用促排卵二号生殖激素,对排卵障碍的一些母牛,在输精的同时肌注200mg1支,对照组输精时不作任何处理,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牛第一情期受胎率平均为79.4%,比对照组(46.2%)情期受胎率提高33.2%,差异极显著(P〈0.01),明显缩短了母牛的空怀天数。  相似文献   

7.
陈奎 《四川畜牧兽医》2001,28(12):34-34
1发情鉴定发情初期,母牛兴奋不安,追爬其它母牛,但拒绝爬跨,阴户肿胀。黏液透明、不呈牵丝状、黏性强。发情盛期,母牛温顺,接受爬跨,阴户肿胀。黏液透明、量多、呈牵丝状、黏性强。发情末期,母牛拒绝爬跨,阴户肿胀减退,黏液半透明、黏稠、黏性差、牵丝较短。2输精时间母牛的人工授精适宜时间在发情末期。若上午发现母牛发情,下午牵牛到配种站输精;若下午发现母牛发情,第二日上午牵牛到配种站输精;若只进行一次输精,可在拒爬后8~12h进行。母牛早上接受爬跨,下午输精一次,第二天补配一次;母牛下午接受爬跨,次日上下…  相似文献   

8.
应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提高奶牛繁殖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39头黑白花奶牛中进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A)提高繁殖力试验,其中381头母牛在授精时每头肌注LRH-A200μg,158头母牛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肌注LRH-A的临床健康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8.88%,显著高于对照牛的48.05%;肌注LRH-A的排卵延迟母牛一次输精受胎率为73.33%,情期受胎率68%和总受胎率85%,显著高于对照牛的25%、26.86%和64.28%:产后14天肌注LRH-A的母牛产犊间隔为360.31±27.67天,显著短于对照牛(394.73±0.32天)。结果表明,应用LRH-A处理能明显提高奶牛繁殖力。  相似文献   

9.
热浴发情母牛外阴部提高冻配受胎率(一)热浴方法按常规前阻后追(8-12小时)子宫基部输精法,在第一次实施输精前用加温38-39℃的热毛巾,热浴发情正常母牛外阴部15-20分钟;在第二次输精前的20分钟,再用加温的热毛巾热浴发情母牛的外阴部。(二)供试...  相似文献   

10.
解决母牛子宫颈不通一法刘洪政(中国科学院生态农业试验站河北南皮061500)随着在冷配工作中,常遇有子宫颈不通,而其它生殖器官均正常的发情母牛(1.5岁以上的头产母牛占比例很大)。我们使用以下方法,共诊治47例,成功41例,且经适时输精,一次受胎18...  相似文献   

11.
针对性控精液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较低的问题,通过不同输精部位、不同输精时间、母牛子宫净化处理、LHRH—A,调节处理、不同日粮蛋白质营养水平及同期发情等试验研究,观察比较各项措施对性控精液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性控精液人工授精部位以子宫角输精为好;输精时间育成母牛于发情后12~14h、经产母牛于发情后12~18h为宜;肌注低剂量(25mg)外源性激素LHRH—A3、子宫净化处理、饲喂中等蛋白质水平日粮的受胎率提高显著;同期发情处理对受胎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1994年以来在碱厂沟和双岭子搞牛冻配输精的三年期间,对通常采用的直肠握颈法输精与直肠握颈结合另手持输精器伸入阴道的输精方法(简称直肠阴道法)进行了冻配效果的试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于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母牛将到冻配点输精的母牛,考虑其年龄、胎...  相似文献   

13.
奶牛细管冻精人工输精技术的关键环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畜牧局(157009)刘文国1切实掌握直肠把握子宫颈输精法1.1要领:配种员一手用肥皂水沾湿,插入母牛直肠,握住子宫颈的进口处,同时用胳膊压开阴门;另一手持输精抢由阴门插入阴道,先向上斜插一段(10...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工作,对中国西门塔尔太行类群牛的繁殖生理表征进行了观察、触诊与研究。结果表明: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的母牛发情不受季节影响;47%的母牛在夜间开始发情;太行类群牛的发情持续期平均为21.37 h;排卵时间多在发情结束后12 h左右,且夜间发生排卵的牛较多;发育成熟卵泡直径以0.8~1.2 cm(手感)居多,占到59%;发情母牛子宫颈深部输精,情期受胎率64%。  相似文献   

15.
提高受胎率是提高黄牛繁殖率的关键孙宏新,崔丽(黑龙江省奶牛协会·哈尔滨·150040)提高母牛繁殖率的关键是提高受胎率.多年来,虽然随着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工作的深入开展,母牛受胎率逐年有所增加,但目前仍然很低,情期受胎率只有40%~50%。受胎率低的主...  相似文献   

16.
1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 )内)1.1母牛的排卵时间为()。①发情前期;②发情期;③发情后期。1.2母牛的输精部位是( )。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我们对闽北山地群牧黄牛的发情排卵和输精适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地黄牛发情周期平均为21.57±9.90天,其变动范围较大,发情周期分布在16—25天者仅占50%;发情盛期持续时间平均为10.11±3.04小时,集中在7—12小时者占85.71%;发情母牛拒绝爬跨后至排卵的时间平均为10.67±6.20小时,排卵时间集中在8—11小时者占57.50%;发情期中的适时输精时间是在母牛接受爬跨后9—11小时之内。情期受胎率可达85.71%;母牛在发情期内进行一次和两次输精对受胎效果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我们认为输精与受胎的关系贵在适时而不在输精次数的多少。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同期发情一定时输精和胚胎移植以及同期发情方法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婆罗门牛和BMY牛同期发情率和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同期发情后,表观发情牛和表观未发情牛的妊娠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对没有观察到发情症候的母牛实施定时输精是必要的,可以有效提高情期受胎率;体况(4.5)较肥的繁殖母牛可以获得良好受胎率,情期受胎率高达78.9%,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防止体况差影响繁殖率,而不是防止牛体过肥影响繁殖率;同期发情②法比①法能极显著提高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埋栓时存在优势卵泡或发情,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可用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提高母牛冷配受胎率的三个要点牛德平(山东省无棣县岳里改良站,251900)如何提高母牛受胎率,是搞好冷配工作的关键.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反复总结经验,认为要提高母牛受胎率,必须抓好以下3个要点:1适时输精一般母牛发情症状比较明显,外表观察,发现发情症状...  相似文献   

20.
牛胎衣不下的病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胎衣不下的病因田文儒(东北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哈尔滨·150030)母牛分娩的第三期,胎衣不能在正常的生理期限(12小时)内排出,就叫胎衣不下(Retentionoftheafterbirth).[1]各种家畜均可发生胎衣不下,但牛比其它动物多发,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