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节白蜡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节白蜡为木犀科白蜡属一新种,是湖北省特有树种。对节白蜡树种特性优良,在盆景、造林、制作家具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对节白蜡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亟需立法保护以及人工扩繁。本文旨在对对节白蜡的开发利用以及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利于该物种的保护性研究,并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对节白蜡的繁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节白蜡繁殖方面的问题迄今未见报道。经大量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节白蜡有其自身的繁殖规律和独特的繁殖能力,在正常情况下,能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方式,完成其生活史,使其种质资源得以保存,稳定其生物的多样性,并世代繁衍下去。  相似文献   

3.
对节白蜡又名湖北梣(Fraxinus hupehensis),是1975年在湖北省大洪山区被发现的白蜡树属的一个新种,属于"湖北省特有珍稀新品种保护植物"和"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国内对对节白蜡原产地资源现状、群落类型、生态适应性、繁殖技术等有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但对节白蜡在北方的栽培管理方面目前还没有详细的报道。为了丰富北方园林绿化树种,华北陵园引进了对节白蜡这种新的造型景观树种,并对其在北方地区的栽培技术、养护管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对节白蜡种质资源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节白蜡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木,仅分布于湖北省种祥市与京山县交界的大洪山余脉的窄小地区内,形成该地带内特有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5.
对节白蜡(FraxinushepehensisChin.ShangetSu)h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木,仅分布于湖北省钟祥市与京山县交界的大洪山余脉的窄小地区内,形成该地带内特有的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6.
人工白蜡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类型人工白蜡园的种群结构,寄主树生长,经济产品产量,以及生态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选出优型白蜡园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群林农混作的生态经济型白蜡园,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群结构,使寄主树茁壮生长,白蜡虫种虫提高产量30%,农作物产值达5400余元/hm^2,从而有效提高白蜡园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白蜡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7.
杨艺涛  袁龙义 《绿色科技》2022,(1):59-60,69
以对节白蜡盆景为试材,地栽对节白蜡为对照,测定了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糖和可溶蛋白为生理指标,同时分析了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盆景叶片叶绿素a、b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可溶性总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同时叶片更为厚实,栅栏组织排列紧密,层数较多;盆景环境(修剪与盆栽)下的对节白蜡叶片的生理与结...  相似文献   

8.
对节白蜡大田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0年生对节白蜡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季节、基质及管理方式等对比试验,开展对节白蜡的大田扦插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对节白蜡1年生枝条大田扦插宜在夏季进行,选择沙壤土做基质,并覆盖塑料膜和遮阳网,能取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对节白蜡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节白蜡Fraxinushupehensis木犀科Oleaceae白蜡属,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世界仅存的木犀科白蜡属名贵树种之一。该物种是1975年由湖北农学院苏丕林教授在京山县虎爪山林场鲤鱼荡首次发现并命名。目前全世界仅分布于湖北省京山县与钟祥市交汇处,以京山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保护,并为大洪山地区森林植被演替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京山对节白蜡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类型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京山对节白蜡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6个植被亚型,21个群系。保护区植被从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具有东部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带,桐柏山、大别山山地丘陵落叶栎类林的形态特征,特别是对节白蜡群落、栓皮栎群落、刺楸群落和野核桃群落等保存完好,具有明显的地带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其自然分布于东北亚国家,20世纪初相继在美国和加拿大被发现并造成严重危害。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发生最为严重,而后在天津、北京、辽宁、吉林等地危害加重。其在我国主要危害的是引进的北美白蜡树种,如美国红梣(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毡毛梣(绒毛白蜡)F. velutina Torr与美国白蜡F. americana Linn.等,目前白蜡窄吉丁的防治是森林害虫防控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感觉器官在昆虫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嗅觉和视觉在白蜡窄吉丁交配、产卵与寄主定位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昆虫视觉和嗅觉感受系统和感受机制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白蜡窄吉丁嗅觉和视觉的应用研究,列出了白蜡窄吉丁信息素与寄主植物挥发物的鉴定结果以及嗅觉感受蛋白和视觉感受蛋白的鉴定情况。同时对白蜡窄吉丁视觉和嗅觉的综合作用机理研究提出了展望,旨在为完善利用嗅觉和视觉防治白蜡窄吉丁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节白蜡在京津地区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节白蜡又名湖北梣(Fraxinushupehensis)是1975年在湖北省大洪山区被发现的白蜡树属的一个新种,属于“湖北省特有珍稀新品种保护植物”和“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根据科技查新结果,国内对对节白蜡原产地资源现状、群落类型、生态适应性、繁殖技术及利用价值等有较全面深入的报道,但对节白蜡在北厅的引种工作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报道。为了丰富北京地区园林绿化树种.1980年,我们与湖北省京山县林业局联系购买对节白蜡种子,并于1981年春在小汤山苗圃进行第一次播种试验。以后又多次重  相似文献   

13.
参照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森林有害生物白蜡窄吉丁在国内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和蔓延的可能性和防治难易程度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其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根据危险性值(R=2.18)结果判断,白蜡窄吉丁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因此,应加强检疫,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防止其在国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4.
美国白蜡,绒毛白蜡引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蜡树生长快、寿命长、繁殖易、抗性强、材质好 ,是一种用途广的用材树种 ;其树形优美也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和庭院绿化树种 ;其根系发达 ,防冲固土作用强 ,是良好水土保持的树种。为推广栽植白蜡树 ,选育优良品种 ,1999年 4月南京林业大学从美国引种了美国白蜡和绒毛白蜡 ,在临海农场苗圃进行育苗试验 ,以国产光蜡树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品种简介( 1)美国白蜡又名大叶白蜡 (Fraxinusamericana) ,木犀科落叶乔木 ,高约 2 5m ,胸径 80cm。原产北美 ,分布北纬 2 8°~ 4 8° ,西经 63°~ 97°。原…  相似文献   

15.
绒毛白蜡苗木变异性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绒毛白蜡在引种栽培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变异。通过调查研究证明:绒毛白蜡苗期在生长量、干形、枝角、枝数、皮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变异,变动系数均大于20%。对其进行早期选择育种是可能的,并且会收到很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对节白蜡的抗病原因,以探寻新的生物农药,在前期有关对节白蜡树叶提取物杀菌活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及柱层析分离组分进行了GC-MS分析,初步确认了各组分所含化合物的可能结构。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面积归一含量超过1%的化合物组分有18个,其中3号化合物的面积归一含量为17.13%,其结构为4-羟苯基乙醇;经过柱层析分离后各组分所含化合物要相对集中和更加纯化些,其中组分A所含物质主要有两个,化合物4-羟苯基乙醇的含量达到了81.3%,这是相对比较纯的物质;作者据其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组分A整体表现出的杀菌活性要优于其他组分)分析认为,4-羟苯基乙醇作为对节白蜡树叶中所含的重要化合物,在对节白蜡的抗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节白蜡 Fraxinus hupehensis自然分布于湖北省钟祥市、京山县两市(县)交界处的狭小地带,资源极其稀少,是湖北省特有的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本文试图通过对节白蜡天然林的分析,为保护和利用该珍稀树种,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1 自然概况 大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境内,地处大洪山的南麓山脉,江汉平原中部,森林覆盖率0.3%,最高海拔565.4m,平均海拔350m。属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9℃,7~8月份平均气温27.9℃,1~2月份平均气温3℃,…  相似文献   

18.
对节白蜡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价值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节白蜡为我国第二批公布的珍稀濒危植物种,它仅分布于大洪山南麓,即湖北京山县与钟祥市的接壤地带,成为该地区特有的植被类型和建群种。该新种材质优良,前期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扦插繁殖容易,是用材林(特别是高级家具及农村小径用材)、薪炭材林、水源涵养林的优良造林树种,是高等盆景素材,亦是优美的园林绿化树种,还可供饲养白蜡虫。  相似文献   

19.
绒毛白蜡形态变异及其主要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绒毛白蜡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下游地区广泛引种栽培。在长期实生繁殖条件下,其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异。本文着重研究了其树形、树皮、小枝、叶片及果实的变异,并将其划分为14个主要类型,记述了各类型的主要形态特征,为绒毛白蜡优良类型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节白蜡(Fraxinus hupehens—is Ch’u,ShangetSu),木犀科(Oleaceae)落叶乔木。高达19m,胸径1.5m,羽状复叶,小叶7~9,革质,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花杂性,密集簇生于甚短的聚伞花序中,翅果匙形。中国特有种,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其分布地域狭窄,仅存于大洪山脉南麓的京山、钟祥及随州等地,是我国珍稀濒危树种之一。对节白蜡萌发力强,枝叶茂盛,长势旺盛,覆盖地面效果好,根系发达,盘根错节,保持水土能力强,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树种。其树形优美、叶色苍翠、枝叶浓密、易修剪整形、质地白净、纹理密,是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和高档家具材料、根雕、盆景制作原料。1976年由湖北农学院苏丕林教授在京山县虎爪山林场首次发现,1979年正式命名为对节白蜡,确认为一新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