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化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境内河沟纵横,素有“锅底洼”之称。全市土地总面积359万亩,其中耕地191.7万亩,非耕地118万亩(含滩地17.02万亩)。从1979年开始在周奋乡崔四村开发滩地,营造池杉林,至今已采用林经,林粮、林渔等林农复合模式营造池杉速丰林基地28534亩,其中以林为主的垛田造林21791亩,林粮间作式埂田造林3493亩,以养殖为主的鱼池埂造林2050亩,造林、养鱼并举的复合型造林1200亩。为了总结综合开发经验,不断优化开发模式,提高林农复合经营效益,使林木生长和间作效益同步增长,促进滩地开发的稳步发展。现将主要造林模式及林木生长和间作效益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滩地治理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湖区5省滩地综合治理开发项目实施的5种主要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描述。对有螺滩地治理开发模式建立前后的钉螺密度、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及效益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各试验区内钉螺密度下降88%,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40-50%,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在沿江滩地建立各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可达到消灭钉螺,改善环境,增加收入的目的,是治理开发滩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营林场立体开发效益的研究龚辉文(林业部中南院长沙市410014)豆前言国营林场(林业局)不仅为国家建设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同时为集体林区提供科学经营管理,先进技术设备,新型产品工艺等借鉴。在林业行业起到骨干带头作用,是我国林业建设的“排头兵”和中坚...  相似文献   

4.
卢芯彤  孙世明 《绿色科技》2019,(17):213-214
指出了林业的经营主体森林既是一个生态体系,又是一个生产体系,森林生态体系在生态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功能作用,但森林空间的经济生产功能却没能充分发挥。探讨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介绍了林下经济发展的模式,分析了林业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与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湖区5省滩地综合治理开发项目实施的5种主要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描述。对有螺滩地治理开发模式建立前后的钉螺密度、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及效益进行了对比。其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钉螺密度下降88%,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下降40%~50%,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在沿江滩地建立各种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可达到消灭钉螺,改善环境,增加收入的目的,是治理开发滩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靠山种畜场建立的3种草牧场立体开发模式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樟子松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防护林的主栽树种,沙棘是固沙林、灌木饲料林的主要树种,绥李、黄太平、樱桃是草牧场区的主要经济树种;确定了樟子松移植大苗造林的最佳时间、移植桶规格和苗木规格。草牧场樟子松疏林立体开发模式,生态、经济效益显著;草场防护林体系网带疏块、乔灌草药复合模式,形成了生态和经济上比较稳定高效的综合体系;经济林开发利用模式产值是农田的8倍。比普通经济纯林提高34.8%。  相似文献   

7.
8.
草牧场防护林立体开发模式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统一布局,合理搭配,已初步形成的丘体结构草牧场防护林开发模式,使营养空间和资源潜力都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经济效益显著:草牧场防护林同立体开发模式区创产值为普通网格内草场的1.7倍,无林草场的3.1倍;草牧场疏林立体开发创产值为无林草场的19.4倍;草牧场区经济林立体开发比农田提高产值7.5倍,比纯果林提高产值324%;草牧场区低湿地的开发利用,挖掘了资源潜力、提高了土地生产力。4种模式类型每年净收益18.7万元。  相似文献   

9.
根据调查和生产实践结果,对江洲滩地杨树造林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造林的关键技术,即选择造林地应考虑滩面高程、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等限制因素,做好去芦、除杂草、开沟沥水和挖植树穴等基础工程。采用40~45m以上的壮苗,运用林农间作,宽行窄株的栽培模式,造林后作好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挥林地三维空间的潜在生产力,需要筛选出具有不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乔木树种和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灌木树种的最佳组合,实行立体经营,从而在单位面积林地上,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林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现有落叶松人工用材纯林进行了立体开发试验,结果如下: 一、林地概况及试验安排1986年7月,我们在通天一林场设计了两个类型的立体开发试验地,一种类型设在  相似文献   

11.
实行林农牧高效栽培管理,林地内种植农作物、牧草,使林地内地上部分高低错落,可充分利用空间的光热资源,地下部分深浅有序,分层利用水和肥,有利于促进林木生长,既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建设日趋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为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并开始实施了保护天然林资源工程的战略措施,确定在重点国有林区和大江、大河源头等地区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逐步把森林资源保护起来.这一战略决策,对于保护好森林资源不受破坏,维护好我国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在全民、荫及子孙的大事.既是对现行林业生产、资源管理、经济建设、职工生活、企业生存的严峻考验,又是国有森工企业获得再生和发展的机遇.林区如何把握时机,乘势而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大趋势下求得生存、获得发展,就要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立体开发,多元经营,合理利用好森林资源的大前提下,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使森工企业战胜经济危机,摆脱资源危困,重振企业雄风,走向林业振兴.这是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发展林业经济之间矛盾所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里军 《四川林业科技》1991,12(2):70-70,77
在近40亩的荒山荒坡上,经过铲草改土、施底肥,最后以杜仲为主,实行林粮、林药间作,使每年除杜仲,黄柏以外仅间作的粮、药纯收入即达三千余元,实现了长、中、短期效益相结合的立体林业模式。 一、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 地处川西北盆周边缘的安县茶坪乡千佛村的大坪山下部,海拔在1000m左右,其阴坡面坡度在20~50°之间,土壤以山地黄壤为主,但极为瘦薄,最厚处尚不到25cm。该地气候具山地寒冷区气  相似文献   

14.
银杏立体种植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阳县在大力发展银杏栽植的同时,根据茶园产叶早和银杏挂果迟的特性,在茶园内套栽银杏,有效地挖掘林地潜力,效益十分显著。栽植技术及效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种植“林草”模式中的苜蓿为例,对林地立体开发利用技术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安徽林业》2007,(4):24-24
为进一步研究滩地水淹后杨树的生理生态变化,从气孔与蒸腾等几方面来初步探讨,以研究影响其变化的诸多因素。一、试验区概况实验地在安徽怀宁县海口镇南埂兴林灭螺实验林场,为长江外滩。土壤系长江和皖河冲击而成的松砂土,质地不均,土层深厚,带有夹砂层。pH6.5~7.5。地下水位0.5~2m,随长江水位起伏而变化,每年6~8月,滩地被淹,深达1~3m,淹水期长至2个月之久。  相似文献   

17.
林业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与林下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经济发展内外环境变化使以木材资源消耗为主的林业传统产业面临严峻挑战。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转变以木材资源消耗为主的单一林业产业发展方式,走多资源立体生态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林业产业道路。当前发展林下经济是林业多元立体生态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林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笔者以福建省为例,分析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成效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以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的立体林业的涵义和特点,总结提出了适于我省发展立体林业的8种模式及其效益,结合林业建设第二次创业的思路,特别是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的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笔者认为,发展立体林业和复合经营是实现“两大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浅谈河涂滩地的林业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涂滩地是指那些河流两岸和其它难以进行农业利用的荒地。近年来,我国北方大部分河流由于气候变化和植被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径流量呈下降趋势,致使河水变浅,河道变窄,原为河床的许多地段裸露出水面。这些新成荒地大多因石砾含量太大而难以进行农业开发利用,成为闲置地。笔者就如何在这些河涂滩地上进行林业开发利用,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滩地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综合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洞庭湖区垸外滩地因地制宜地推广杨树造林,开展林农复合经营等生产作业方式,木材生产、林下间种直接经济效益显著,由此形成的滩地森林生态系统天螺防病、防浪护堤等社会、生态效益突出。可见:滩地以林为主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不失为湖区人民摆脱血吸虫病困扰、发展地域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