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果 《内陆水产》2001,26(5):29-40
黄鳝俗称鳝鱼,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兼有良好的药用功效,素有“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枝参”、“小暑黄鳝赛人参”的美誉,它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黄鳝适应力强,在野生条件下很少发生疾病,但近几年来,在人工集约化精养、蓄养的条件下,由于养殖密度相对增大,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水环境变化诸多因素,常使黄鳝遭受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及暑害等非生物因素的侵袭而感染疾病。1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病原水霉菌。病因鳝鱼在捕捞、运输、放养时受到机械损伤或冻伤或敌害生物侵袭,伤口感染水霉菌所致。症状患病…  相似文献   

2.
占家智  羊茜 《内陆水产》2001,26(7):41-42
1 赤皮病又叫赤皮瘟,该病发病快,传染率及死亡率都很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大多是因黄鳝的皮肤在捕捞或运输时受伤,细菌侵入皮肤所引起的。症状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皮脱落,病鳝身体瘦弱。预防方法1)放养时用10克/米3 的漂白粉浸洗鳝体20分钟;2)在鳝池埂上栽种菖蒲和辣蓼;3)发病季节用0.4克/米3的漂白粉挂篓;4)捕捞和运输苗种时,小心操作,勿使鳝体受伤。治疗方法1)用0.5克/米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用100克/升的食盐水或10克/米3的孔雀石绿溶液擦洗患处;3)用20~50克/升的食盐水浸洗病鳝15~20分钟。2 肠炎病又叫烂肠瘟,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农业的产品结构调整 ,我省黄鳝养殖面积 ,产量成倍增长。黄鳝养殖方式有稻田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 ,面积小到1平方 ,大到十几亩 ,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般每平方可产黄鳝 5— 1 0公斤 ,产值1 0 0— 2 0 0元。黄鳝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 ,规模可大可小、种苗易获、食性杂等特点 ,且市场畅销 ,初养或没有养殖经验者都可获得成功。但养殖鳝一般来自野生苗种 ,在集中驯养时 ,极易感染病害 ,防治不及时 ,会造成重大损失。为帮助养殖户减少由病害造成的损失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黄鳝病防治技术。1 水霉病主要症状 机械受伤后 ,…  相似文献   

4.
李明锋 《内陆水产》2004,29(3):34-35
黄鳝是一种名贵的特种水产品,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其疾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本文归纳有关资料,介绍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池塘网箱黄鳝病害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塘网箱鳝鱼发生病害的原因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等,诊断鳝病的方法有现场通过观察黄鳝的活动状况、鳝体检查和解剖进行内脏检查。介绍了“应激性”疾病、低温综合症、腐皮病和水霉病等疾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1梅花斑状病 此病在长江流域一带常发生在7月中旬,症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大小的黄色圆斑。防治方法是:在饲养池里放养几只蟾蜍预防。已发病者可用1~2只蟾蜍,将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反复拖几次,1~2日即可治愈。2锥体虫病 是锥体虫在黄鳝血液中寄生引起的。锥体虫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黄鳝感染此病后,大多数贫血,身体消瘦,生长不良,流行期在6~8月。防治方法是:(1)生石灰清塘,清除锥体虫中间寄主;(2)用2%~3%的食盐水或 0. 7×10-6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浸泡鳝10分钟左右,均有效果。3隐鞭…  相似文献   

7.
曹杰英 《河北渔业》2001,(2):30-31,39
<正> 近年来,随着养鳖业的发展,鳖的病害日趋严重,常给养鳖场造成重大损失,为了保证养鳖业的健康发展,自1993年我们对鳖的常见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索。将中华鳖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鳖病的特点 鳖是两栖类爬行动物,其身体结构、生理特点及生态习性与鱼类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在其用药种类、数量以及治疗方法也有较大的  相似文献   

8.
1 腐皮病 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病鳝行动无力,将头伸出水面,体表有圆形大小不一的红斑,腹部两侧偏多,有的还会在腹部出现蚕豆大小的紫斑,严重的表皮腐烂成漏斗状的小洞,若剥去腐肉,可见骨和内脏。防治方法:(1)经常更换池水,保持良好水质;(2)在加注新水时,全池泼洒漂白粉1g/m~3,连续3天;(3)每1m~3  相似文献   

9.
李明峰 《内陆水产》2004,29(4):26-27
病原体为颤动隐鞭虫.侵害黄鳝皮肤和鳃组织,全年都可感染.以夏秋两季较常见。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果 《内陆水产》2001,26(10):34-34
随着人工养殖黄颡鱼集约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势必造成黄颡鱼病害增多,危害增大,现将黄颡鱼养殖中出现的几种疾病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水霉病病原水霉菌病因鱼苗在捕捞、运输、放养时受到机械损伤或冻伤或敌害生物侵袭,伤口感染水霉菌所致。病状肉眼可见病鱼伤处生有毛状菌丝,呈灰白棉毛状,食欲不振,焦躁不安,最终消瘦致死。鱼卵感染水霉菌,可见鱼卵上布满菌丝,变成白色绒球状,最后成为死卵。防治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可减少疾病发生;2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要求动作轻、快,避免鱼体受伤;3用1%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11.
若干因子对黄鳝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绍武 《河北渔业》2004,(3):7-8,20
黄鳝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我国鱼类学家伍献文和刘建康曾对黄鳝的生殖习性和幼体发育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作了有关黄鳝的人繁技术及其胚胎发育的许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对黄鳝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的研究,有关生态因子对黄鳝繁殖的影响未见报道。本文利用不同组合的试验设计,研究了若干生态因子对黄鳝繁殖的影响,优选出影响黄鳝繁殖和成活的各因子的最佳水平组合,为黄鳝人工繁殖、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12.
1998—2001年实地开展黄鳝疾病调查与防治研究,共收集疾病材料137例,主要有腐皮病、赤皮病、肠炎病、水霉病、棘头虫病、毛细线虫病等疾病。重点研究病因、症状、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温静水实验法,进行甲氰菊酯对黄鳝苗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对黄鳝苗种半致死浓度为59×10-9(96hLc50),安全浓度为5.9×10-9。黄鳝对甲氰菊酯敏感。  相似文献   

14.
黄鳝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在国内外市场很受欢迎。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过量捕捉野生黄鳝以及其水域环境受到污染 ,其自然资源已日益下降 ,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和出口创汇的要求。为此 ,黄鳝人工繁殖研究迫在眉睫 ,而性腺发育是鱼类繁殖的基础。早年 ,刘建康等[  相似文献   

15.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了黄鳝(Monopterus albus)Ⅳ期卵巢和间期性腺的差减cDNA文库.正向差减杂交以间期性腺为试验方,Ⅳ期卵巢为驱动方;反向差减杂交以Ⅳ期卵巢为试验方,间期性腺为驱动方.将获得的差减cDNA片段连接质粒载体,然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最后获得的正、反向差减文库分别含461、678个重组子.经PCR扩增鉴定插入片段范嗣为200~2000 bp.随机选取正、反文库共100个阳性克隆测序分析,得到90个有效基因片段,与GenBank进行BLASTx和BLASTn同源比对.进一步从文库中选取2个基因用于半定量RT-PCR,对文库质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文库能够达到富集这两期性腺差异表达基因的目的.黄鳝性腺差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分离、鉴定黄鳝性腺发育和性逆转的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分离自患出血病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的嗜水气单胞菌(Aer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健康黄鳝后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健康黄鳝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发病呈急性过程,感染后15~33 h为发病死亡高峰期。黄鳝人工感染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病例相似,主要表现:体表出现出血斑、肛门红肿、腹腔充血以及各实质性器官出血、充血。人工感染黄鳝的肝脏、脾脏和肾脏的病理变化明显:肝脏出现广泛的充血、出血,肝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坏死;肾脏肾小管上皮的肿胀、结构的消失,肾小球出血、变性坏死;脾脏充血、出血;肠粘膜上皮脱落,基底膜排列紊乱,大量出血。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黄鳝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脏、肾脏等实质性器官充血、出血,及广泛的组织细胞变性和坏死。  相似文献   

17.
18.
黄鳝β-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RT—PCR和RACE法,从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uw)肝脏中分离和克隆黄鳝β-肌动蛋白(actin)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l765bp[不包括poly(A)],5’端非翻译区12bp,3’端非翻译区有625bp[不包含poly(A)],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128bp,翻译成375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41.77kD。将所得序列与各科鱼、蛙、鸡、牛、鼠、人等的β-肌动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核苷酸序列具有68%~95%的相似性,氨基酸序列具有97%~100%相似性,显示该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保守;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黄鳝β-肌动蛋白基因与罗非鱼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9.
苟兴能 《水利渔业》2006,26(4):3-4,32
雄性黄鳝平均每尾产精液量为78.29μL,精子密度为14.77亿/L;黄鳝精子的激活活率在NaCl质量分数为0.9%溶液中为0(即精子原地颤动),当NaCl质量分数为0.12%时,精子活率最大(77.50%)。从激活精子到仍保持精子活率在60%的平均时间,最短为14 min,最长为27 min,差异显著(P<0.05);黄鳝精子对pH的适应性强,在pH7~9的范围,精子活率都在60%以上,在pH为8.0时最高。精子寿命在蒸馏水中最长,达59.33 min,在0.9%NaCl溶液中最短。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黄鳝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肠健康的影响。选择1200尾大小均一的健康黄鳝(初始平均体重23.00±0.05) g,随机分为5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配制胆汁酸添加量分别为0、125、250、375和500 mg/kg的等氮等脂饲料进行饲喂,并分别命名为CON、BA125、BA250、BA375和BA500组。56 d的饲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胆汁酸添加量的增加,黄鳝终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BA250组显著高于CON和BA500组;饲料转化率变化呈先降后升趋势。全鱼粗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而肝脏粗脂肪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CON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而谷草转氨酶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血清D乳酸含量呈降低趋势。血清二胺氧化酶呈先降后升趋势,在BA250组中含量最低。与CON组相比,BA125和BA250组肝脏结构较为完整,肝小叶结构明显,细胞核数量增多。过量胆汁酸(BA375,BA500组)会导致肝细胞出现空泡化和破裂。肝脏中脂滴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肝脏acc和dgat2的mRNA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cpt1的mRNA表达水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parα的mRNA表达水平在BA375时最高。肠道的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BA500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均显著低于CON组。黄鳝肝脏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BA250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在BA250组最高,丙二醛含量在BA250组最低。肠道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的含量先降后升,BA250组显著低于CON和BA375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基因zo1、zo2和occludin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显著的先升后降的趋势。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胆汁酸可提高黄鳝的生长性能,增强肝脏和肠道的抗氧化能力,且可通过上调脂肪分解代谢和抑制脂肪合成代谢降低脂肝脂沉积,并缓解肝脏损伤和改善肝肠功能,胆汁酸适宜添加量为250~283.3 mg/kg。本研究可为黄鳝的健康养殖积累基础数据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