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进一步总结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于2006年11月21日至22日在河南省组织召开了全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代表先后参观了郑州市中牟县和洛阳市孟津县的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村。河南、湖南、四川等省分别介绍了本地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对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安排部署。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省长助理何东成和省农业厅厅长张厂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永川区自从2003年进行以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以来,累计完成一池三改17870户,建成生态家园示范村67个。项目实施后,使我区广大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房四周粪水横流、垃圾遍地的景象已成为过去,农村能源项目已经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强力助推  相似文献   

3.
进入2014年以来,湖北省利川市生态能源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为契机,以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和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密切联系群众、大力开展组织建设、扶贫帮困、技能培训、科技致富等活动,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孟津县送庄镇清河村是2006年4月被农业部确定的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村。几年来,该村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地资源条件,通过"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模式建设,充分利用资源,促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大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力度,充分体现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建设"思路明确、生产模式可行、发展亮点凸显"的特点,共和县多措并举,狠抓生态畜牧业示范村合作社规范建设。  相似文献   

6.
2006年4月至8月,笔者分别在重庆万州和忠县参与主持了1个重庆市级示范村和5个重庆市级推进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本文就库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背景、库区农村的基本现状、库区新农村基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库区新农村确定主导和优势产业、库区新农村居民点建设及房屋风貌规划等方面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总结广西生态综合村建设情况,分析其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广西生态综合示范村产业带的思路。新时期,广西生态综合示范村产业培育必须把握中共中央战略思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不断夯实产业配套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多元化、地域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将传统农村建设提升为生态综合示范村产业带建设,为广西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5月,南宁启动"美丽南宁"乡村建设活动,在所辖12个县、区各选择1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生态综合示范村重点打造。截止2017年7月,31个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本文采用发放问卷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侧重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议和对策等方面,希望能够对南宁市新建更高档次、更高水平的生态综合示范村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孟津县送庄镇清河村是2006年4月被农业部确定的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村。几年来,该村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地资源条件。通过“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模式建设,充分利用资源,促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全村共发展户用沼气池350个。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新合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富裕、整洁、文明的幸福家园为目标,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乡"、"省级生态乡镇"、"州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和"全州特色乡镇"等荣誉。青沟子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法治示范村"、"国家级生态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和"全州十佳魅力乡村"。在具  相似文献   

11.
以三峡工程主体所在的重庆市三峡库区22个区县为评价单元,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制度、生态文化5个方面选取20项指标建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多因子加权法计算各区县生态文明指数,并运用ArcGIS 10.5软件的自然断点分级法对各区县生态文明发展程度进行空间分级及可视化,分析近10年来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初步揭示库区各区县在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短板.研究发现:①2006-2016年,重庆市三峡库区各区县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但各区县增速差距较大.生态文明指数均值由2006年的0.135增长到2016年的0.413,增幅为205.93%,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江北增幅为370.53%,最小的武隆增幅为150.49%.②2006-2016年,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高低集聚格局基本稳定,但以生态经济为主导优势的新型高值区正在形成.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以巫溪、巫山为集聚中心的库区东北部,以石柱、武隆为集聚中心的库区东南部,以及正在形成的以渝中为中心的主城区;而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大片区域.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生物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消落区具有水淹时间长、消落幅度大、水位涨落节律逆反自然枯洪规律及面积大、生境类型复杂等特点。从三峡水库消落区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库区生态环境问题及生物治理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三峡水库消落区的生物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三峡库区农村可持续发展导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三峡库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遇到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导向模式,即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库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重庆三峡库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农村可持续发展遇到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导向模式,即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库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于是该文综述了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方面发挥的重要生态功能。通过分析三峡库区次级河流的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分析了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几个重要方面,即营养盐和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和藻类的爆发等。针对这些现状,预测金鱼藻和黑藻在库区的应用前景,即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抑制藻类生长,以及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沉水植物金鱼藻和黑藻不仅对三峡库区水环境贡献很大,而且在水体中可以发挥了强大的环境生态功能,在治理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水体污染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陈桂芳  张宏  田艳  杨远亮 《农林科学实验》2013,(23):266-267,269
通过调查三峡库区典型区县(万州、开县)库岸不同生态环境的植被和土壤类型,收集库区气象和社会经济情况资料.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因素变化与血吸虫病传染源输入、钉螺孳生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环境适合钉螺滋生,钉螺和传染源输入可能性也极大,存在血吸虫病发生流行的潜在性危险,应加强血防监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黑藻和金鱼藻在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适应性,采用模拟法研究了黑藻和金鱼藻对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黑藻在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水体中的适应性强于金鱼藻,是治理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和沉水植被恢复的首选物种.  相似文献   

18.
钟海玲  高荣  杨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353-6355
选用三峡库区33个台站1960~2008年气象资料,利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方法,计算了三峡库区水稻、玉米、冬小麦的气候产量及三峡水库蓄水后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波动降低,而在80年代末后增温迅速;降水量在90年代末期前变化不大,在90年代末期以后略有减少;日照时数则是在60、70年代较多,80年代后相对较少,且变化不大。水库蓄水后整个库区气温升高;而降水在库区南部减少,在库区西北部增加;日照时数除了在库区西南部的垫江附近增加外,其余大部地区都是减少的。蓄水后,水稻气候生产潜力在库区西北部和东北以减小为主,而在库区南部以增大为主;玉米的气候生产潜力在库区东北部和西南部是减小的,在其余地区都是增大;冬小麦的气候生产潜力在整个库区以增大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发展生态产业是库区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库区后续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基于三峡库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的现状,分析了三峡库区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对三峡库区、重庆和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并以秭归县农业产业变化状况为例,构建了以蔬菜、柑橘、生猪、沼气等产业为主的生态产业链循环体系。提出了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沟通信用、风险共担等稳定机制,保证三峡库区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成库后,库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产业空心化日益突显;随着库区移民投资的逐渐减少,库区城镇化动力已显不足。本文分析了库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建设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以ARCGIS9为工作平台,应用多级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度评价并进行了协同性等级划分,针对各等级提出了城镇化和生态的发展调控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