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马传染性贫血病免疫中的细胞免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盼免疫性质,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试图予以解决。在早期,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未被突破,不能证明有抗体存在,则认为感染马传贫病毒的宿主,对侵入的病毒缺乏免疫学反应。近年来,马传贫补体结合反应和琼脂扩散反应等研究表明,这种概念是错误的。继之,我所报道了马传贫的免疫试验结果,马传贫耐过后有79.2%的马和83.5%的驴能抵抗强毒的再攻击。注射马传贫弱毒疫苗的马有79%、驴有97%的保护率。为了阐明这种保护机理,我们进行了马传贫免疫中细胞免疫作用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是由反转录病毒引起的一种马、骡、驴的传染病。传染媒介为吸血昆虫。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稽留或间歇热,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急性暴发期往往造成大批死亡。目前为止,除中国外,各国防治马传贫的办法,只是采取血清学诊断,对检出的病马大批追杀深埋。该疫苗是由马传贫强毒株,经驴白细胞培养驯化后,获得了对马、驴的毒力明显减弱,且保持了良好免疫原性的弱毒株。用此弱毒制造的疫苗对马、驴安全、稳定。疫苗接种的马、驴,经过长期(6~39个月)观察不出马传贫症状;疫苗接种马、驴后,用不同时间采取  相似文献   

3.
马传染性贫血病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严重危害马、骡、驴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在急性爆发时,往往造成大批死亡。患过病的动物体内病毒长期不消失,持续感染,反复发病,成为传染源。 控制和消灭家畜传染病的根本措施之一,是提供主动免疫的疫苗。但患过马传贫病的马能否获得免疫以及本病能否进行人工免疫,是多年来学者们所重视和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传贫是由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以发热为主的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本文作者通过对平定县马属动物的调查,获悉了当地马传贫病的发病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所用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L株(EIAV-L)是我国研制成功的EIAV弱毒疫苗的原始强毒株。以EIAV-L感染马外周血液白细胞中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分4个片段扩增EIAV-L前病毒DNA,并分别克隆到载体质粒pBluescript SK中,得到 4个重组质粒p2.8、p2.4、p3.1和 p1.2,经酶切鉴定后测序。对测序结果分析、拼接,得到 EIAV-L前病毒基因组全序列。EIAV-L前病毒基因组全长 8235bp,其中 G+C含量为 38%。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DNASIS分析,EIAV-L与马传贫驴强毒和马传贫驴白细胞疫苗毒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4%和96.9%。同源性如此接近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 EIAV-L与驴强毒的同源性高于其与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的同源性,这符合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的衍生过程。基因组两端是长为316bp的LTR,其中U3为197bp,R为80BP,U5为39bp。前病毒基因组有 3个较大的开放阅读框架(ORF),分别编码 gag、pol和 env基因。gag基因位于 713~1912位碱基之间,全长1200bp;pol基因位于 1708~5109位碱基之间,全长  相似文献   

6.
马传染病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传染马属动物的一种持续性病毒引起的,流行于世界上大多数马匹较多的国家及我国大部分省、市成为一种地方性兽疫,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目前尚无特效药品治疗,马匹一但感染,使终身带毒,在我国一但确认马匹感染此病,须立即处杀,是当前防制与捕灭马传贫病的主要措施。马传贫病的传播途经是多方面的,在自然传播上,马传贫病需要昆虫做媒介。一九一四年日本协会认为它的媒介是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也调查试验证明:虻类是散播马传贫的主要媒介,在虻的生活周期里,成虫交配后,雌虫寻找血液为食,叮咬马匹(骡、驴)传播此  相似文献   

7.
从静脉血中检查吞铁细胞,用于诊断马传染性贫血病的问题,已被许多学者所证实,普遍认为这一方法在综合诊断马传贫病中有重要价值。我国农林部已将这一方法列入马传贫检疫操作规程。然而,正常驴静脉血中吞铁细胞的情况如何,虽然过去个别单位作过初步观察,但后来未见有人作深入的研究,资料十分缺乏。为了对正常驴静脉血中的吞铁细胞作进一步观察研究,给综合谬断驴传贫病提供判定指标,笔者于一九八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马传贫驴胎皮肤细胞弱毒疫苗株(FDDV-EIAV)免疫马后体液免疫在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将6匹EIAV阴性马分为2组,第1组(6#,7#,8#,9#),分别接种1mL 1000TCID50 EIAV FDDV11,第2组(4#,5#)接种1mL驴胎皮肤细胞培养上清作为对照组,定期采集免疫接种后210d内的血清,利用ELISA方法测定试验马血清中针对EIAV囊膜蛋白特异抗体参数.通过测定囊膜蛋白特异性抗体滴度、抗体亲和力和抗体构象变化,发现该疫苗免疫马18d后出现针对囊膜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整个监测期内其抗体水平较低;抗体亲和力虽有波动,但亲和力水平较高;抗体构象指数都在2.0附近波动,表示囊膜蛋白特异性抗体主要为构象性抗体.免疫210d后,所有马均用1mL 1×10-5血清稀释的EIAV强毒辽宁株(EIAV L21)进行攻击,攻毒后,对照马分别在第10天、第13天出现发热,第16天,第18天死亡,其它所有免疫马未见体温升高和其它临床症状,表明FDDV11能够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抗体参数分析表明FDDV11产生的体液免疫与马传贫致病株感染马后产生体液免疫截然不同,暗示体液免疫在EIAV感染马免疫保护中的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弱毒疫苗株感染性分子克隆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PCR方法分 3段扩增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 (EIAVDLA)的前病毒DNA ,这 3个片段覆盖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全部基因组 ,PCR产物经克隆后顺次连接 ,获得 1个含有EIAV全基因 (8.0kb)的重组质粒 ,将其命名为p8.0。将此 8.0kbEIAV全基因再亚克隆到含有一完整EIAVDLA株长末端重复序列的质粒中 ,获得一含有EIAV驴白细胞弱毒前病毒全基因的重组质粒 ,将其命名为p8.2 ,经核苷酸序列分析 ,证明p8.2含有EIAV前病毒的全基因。用p8.2转染驴白细胞 ,将其作为种毒进行传代 ,于感染该克隆毒的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出了反转录酶活性 ,说明在驴白细胞中由p8.2衍生出了EIA病毒。驴白细胞经该克隆毒感染后 ,第 4天出现病变 ,经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粒子 ,进一步证明p8.2具有感染性 ,笔者获得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 ,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我国EIAV疫苗株的减毒机理和免疫保护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驴强毒株DV是一株经过驴体传代获得的而具有超强毒力的毒株,对马和驴均可100%致死。用PCR方法分段扩增了DV其前病毒基因,将包含全基因片段的3个基因克隆以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顺次连接克隆到pLG338上,命名为pD70344。将此克隆体外转染驴胎皮肤细胞和驴白细胞,连续盲传3代并以反转录酶活性测定,RT-PCR鉴定其病毒活性,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培养物中存在大量典型病毒粒子,证明获得了1株具有感染性的EIAV病毒粒子,命名为pD70344V。经序列测定确认了本试验首次构建了1株完全来源于EIAV强毒基因的感染性分子克隆,将此克隆病毒接种驴,可以引起典型的马传贫症状并导致试验动物死亡。该分子克隆的建立为进一步考察病毒的毒力与基因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河南长葛株gD基因重组到鸡痘病毒基因组中,获得了能高效表达糖蛋白D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D) .将rFPV-gD经皮下刺种途径接种30日龄的固始鸡,用ILTV商品弱毒疫苗经滴鼻、点眼途径免疫试验鸡,同时设非免疫对照鸡群.分别于免疫后7、14、21、28、35和42 d采血分离血清,用微量血清中和试验测定ILTV抗体效价,并于免疫后42 d用ILTV强毒攻击所有试验鸡只.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疫苗对照组与重组病毒组差异不显著(P>0.05) ,而重绀病毒组和疫苗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筹异均显著(P<0.05) .免疫42 d攻毒后鸡的发病情况表明,重组病毒组和疫苗对照组对ILTV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为96.67%,而空白对照组为6.67%,说明该重组病毒作为弱毒疫苗能够抵抗ILTV强毒的攻击,对免疫鸡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在雏鸡1日龄时感染法氏囊病毒,14日龄时点眼、滴鼻接种新城疫疫苗,检测了感染鸡ND免疫后其外周血液、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G,IgM,IgA含量,血液T细胞免疫功能和脾脏B细胞抗体生成功能、血清、泪液和气管液HI滴度的变化,测定了血液T,B细胞与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法氏囊、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十二指肠粘膜、丕氏斑,支气管粘膜的浆细胞和酸性α-萘酚酯酶阳性T细胞(ANAE~+T)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 1)1日龄感染IBDV雏鸡ND免疫后,其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十二指肠粘膜固有层、丕氏斑、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固有层的浆细胞数量和脾脏B细胞抗体生成功能均显著降低;外周血液B细胞数量、HI滴度、血清、泪液、气管液、肠液和胆汁IgG,IgA,IgM含量较对照免疫鸡显著减少,这表明感染鸡对ND疫苗的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相关局部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显著抑制。 2)感染鸡ND免疫后,其胸腺、脾脏、法氏囊、消化道和呼吸道相关局部免疫组织的ANAE~+T细胞数量、外周血液T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免疫鸡,这说明感染鸡对ND疫苗的全身和局部细胞免疫应答机能显著减弱。 3)ND强毒攻击后,感染鸡的ND免疫保护率明显低于健康免疫鸡,其免疫保护效应降低,与其对ND强毒的全身和消化道、呼吸道局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水平显著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的方法。[方法]采用IBDV灭活苗对27日龄SPF鸡作基础免疫,活疫苗作3次加强免疫,四免后21 d采血制备高免血清。[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试验鸡IBD中和抗体滴度逐步增加,一免和二免后中和抗体分别为12 log2和13 log2,三免和四免后中和抗体达到最高值15 log2。[结论]采用该方法免疫SPF鸡,有效保护了法氏囊不受损伤,3次免疫即可获得高效价的IBDV抗血清。  相似文献   

14.
 雏鸡 1日龄人工感染鸡贫血病毒 (CAV) ,于 8日龄接种 L asota疫苗 ,免疫后 2 8d进行新城疫强毒 (v NDV)攻击 ,以同龄未感染 CAV和用 L asota疫苗免疫并经 v NDV攻毒雏鸡为对照 ,检测其免疫保护效应 ,胸腺和脾脏 T细胞数量及 T细胞增殖反应 ,法氏囊和脾脏 Ig G+、Ig M+、Ig 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 ,血清免疫球蛋白 Ig G、Ig M、Ig A含量 ,血凝抑制抗体 (HI)滴度等。结果表明 ,CAV人工感染并用新城疫 (ND)疫苗免疫雏鸡经 v NDV攻击后的免疫保护率为 6 0 % ,对照组雏鸡 v NDV攻击后免疫保护率为 10 0 % ,胸腺和脾脏 T细胞数量和 T细胞增殖反应、法氏囊和脾脏Ig G+ 、Ig M+ 、Ig 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血清 Ig G、Ig M、Ig A含量及 HI抗体滴度 ,均较对照组雏鸡显著降低。说明感染鸡贫血病毒雏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的免疫保护效应及免疫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PRRS免疫猪场和非免疫猪场抗体水平差异,采集福建各地区64个不同规模猪场血清样本1 742份,其中免疫猪场40个共1 059份血清,非免疫猪场24个共683份血清;采用美国IDEXX公司PRRS病毒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分析其抗体阳性率、CV值及S/P区间分布值.结果显示:免疫猪场抗体阳性883份,阳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鸡IL-18在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弱毒疫苗中的免疫佐剂作用,将鸡IL-18(ChIL-18)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hIL-18(简称pIL-18)。用pIL-18、ILTV弱毒疫苗及其两者联合分别免疫21日龄SPF雏鸡,免疫后每周抽取外周血及外周抗凝血,应用ELISA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免疫鸡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免疫后第4周用100 ELD50ILTV强毒进行攻击。结果pIL-18与ILTV弱毒疫苗联合免疫组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明显高于ILTV弱毒疫苗免疫组(P<0.01),ILTV强毒攻毒后发病鸡数量少,并且发病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桔百颗粒(乐康宁)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临床防治效果,为利用中药防治IB提供新思路。【方法】将130羽1日龄非免疫雏鸡随机分为桔百颗粒预防组、治疗组、药物对照组、免疫组、模型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免疫组30羽,其他组均为20羽。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他组均于15日龄时滴鼻点眼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毒株,预防组在感染前5 d(10日龄)饮水给药;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均在发病超过半数时给药治疗;免疫组则在7日龄免疫H120疫苗(免疫后一部分给药,另一部分不给药)。统计感染后各组雏鸡的发病率、保护率、治愈率及呼吸道症状评分,同时统计感染后其体重增长及免疫器官指数,并测定血清IBV特异性抗体。【结果】感染IBV后第8 d(23日龄)统计发现,预防组的保护率为50.00%,免疫不给药组的保护率为45.00%;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6.67%,药物对照组为58.82%;免疫不给药组的呼吸道症状评分最低,预防组和治疗组次之。停药后第12 d(36日龄),治疗组雏鸡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下同);感染IBV后第14 d(29日龄),治疗组雏鸡的IBV抗体水平达峰值,感染IBV后第21 d(36日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免疫并给药组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免疫不给药组。【结论】桔百颗粒有效降低IB发病率及治愈患病雏鸡,是通过促进脾脏等免疫器官发育,进而促使机体抗体生成、延长抗体维持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力来实现,尤其对于呼吸型IB具有良好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genomic evolutionary pattern of virulent 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EIAV)during persistent infection.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proviral genomes were examined by challenging an EIAV seronegative equine (pony 1) and three EIAV vaccinated equines (ponies 4,7,and 8) with the Chinese virulent strain EIAVL.Ponies I and 7 succumbed to disease and were called progressors,while ponies 4 and 8 lacked clinical symptoms and were considered nonprogressors.Sequences spanning the V3,V4,and V5 hyper-variable regions of the EIAV-L envelope gp90 gene were sequenced from each pony as evolutionary markers of the provirus.The proviral genome of the EIAV-Linoculum evolved during persistent infection and displayed different patterns between EIA progressors and nonprogressors.Inoculum-like variants were isolated from nonprogressors during persistent infection,but only from progressors during acute infection.Variant mutations from nonprogressors were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sequenced region,while those from progressors were predominantly localized to V3.Humoral immunity and virus variant population select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immune selection was positive in chronically infected progressors and weak in nonprogressors.In-frame stop codons were frequently localized to a defect "hot spot".The high number of defective variants in nonprogressors may promote disease survival.  相似文献   

19.
在家蚕培养细胞及幼蚕中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宿主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该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Western免疫印迹和ELISA均检测到春蚕和秋蚕中的VP2蛋白活性。含VP2的春蚕蚕血制成的注射疫苗皮下注射18日龄非免疫鸡,两周后二免;含VP2的秋蚕蚕血冻干制成口服疫苗,隔天喂服18日龄非免疫鸡。于首免后第10,13,21,28,37日分别采血,第37日攻毒。病毒血清中和试验显示注射组及口服组的中和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4211.3和1∶3118.9,攻毒结果显示它们对IBDV中国标准强毒株BC6/85的攻击保护率为100%和80%。以上研究表明家蚕表达的VP2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从而为开发实用化低成本的疫苗打下了扎实基础。IBDV亚单位疫苗的口服免疫有效是一个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重组鸡γ-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γ,ChIFN-γ)对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使用重组鸡γ-干扰素作为免疫佐剂,联合禽流感灭活疫苗采用胸部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SPF雏鸡,免疫后每周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攻毒后计算攻毒保护率。结果表明,鸡γ-干扰素提高了血清抗体水平,免疫器官T、B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和攻毒保护率,与疫苗组相比多数指标差异显著(P0.05)。鸡γ-干扰素对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