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浙江安吉、福建邵武、江西奉新三地统一进行的毛竹纸浆试验林研究,并在安吉建立20hm2毛竹纸浆丰产模式示范林,表明毛竹纸浆林的生产力水平主要取决于立地条件和科学经营管理。经营水平不同,毛竹纸浆林的生产力呈显著差异;立地条件和竹林生长状况不同,毛竹产量亦呈显著差异。该研究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经营纸浆毛竹林的经营模式,即Ⅰ类林地,采用集约经营措施,度产新竹30~40t·hm-2的丰产模式;在Ⅱ类林地采用集约经营措施或中等集约经营措施,度产新竹20~25t·hm-2的中产模式;Ⅲ类林地采用一般经营措施,度产新竹18t·hm-2左右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毛竹立地分类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浙江省毛竹区划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根据《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的立地分类方法,按我省毛竹各适宜区域,划分出10个立地类型小区,25个立地类型组,59个立地类型,并进行立地类型的归类、分级和立地质量评价。同时根据数量化理论Ⅱ,利用148块经营水平基本一致的固定样地和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我省毛竹胸径数量化得分表。  相似文献   

3.
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经营及效益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本文着重研究毛竹天然混交林优化丰产结构模式混交林地的区划、立地类型划分和分类经营,竹材分段加工,综合利用的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4.
以崇阳县较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毛竹林分为研究对象,对42个标准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坡向(x_1)、坡位(x_2)、坡度(x_3)、腐殖质层厚度(x_4)、土层厚度(x_5)及母岩类型(x_6)为自变量,以毛竹平均胸径(y)为因变量,对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影响崇阳毛竹胸径大小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厚度(x_5)、母岩类型(x_6)及坡位(x_2),回归方程为:y=6.332+0.358 x_2+0.060 x_5-0.662 x_6。通过因子分析,将6个立地因子划分为2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个主成分映了土壤因子方面的信息,第二个主成分反映了地形因子方面的信息。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进行崇阳县毛竹立地划分为4种类型:页岩中下坡厚土层立地类型、页岩上坡中土层立地类型、石灰岩中下坡中土层立地类型及石灰岩上坡薄土层立地类型。应该分别不同立地类型,确定毛竹林经营的主要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生产描述措施以促进毛竹林高产、稳产与高效。  相似文献   

5.
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经营及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研究毛竹天然混交林优化丰产结构模式,混交林地的区划,立地类型划分和分类经营,竹材分段加工,综合利用的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6.
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桂北山区 ,是全国南方九省(区)重点林业县之一 ,每年生产毛竹240万根以上。被国家林业局区划办公室列为毛竹最适宜种植区。1999年全县有竹林面积29万亩 ,其中毛竹24万多亩 ,其它竹5万多亩 ,立竹量5460万株。融水毛竹生产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经营模式 ,重砍伐 ,轻管理 ,致使毛竹产量低 ,胸径小 ,质量差 ,产量少 ,每亩立竹量仅100~130株 ,胸径在5~7cm之间 ,高6m左右 ,亩产竹8~10株 ,年亩产值60~80元 ,且所砍伐的毛竹只能作原竹出售 ,1根才纯收1元多钱 ,效益很差。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我国湿地松分布区内222个气象站点的10a气候资料的平均值,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湿地松栽培区划分为4个立地气候区,即:Ⅰ.南亚热带、热带沿海立地气候区;Ⅱ.中亚热带丘陵立地气候区;Ⅲ.暖温带、北亚热带丘陵、平原、岗地立地气候区;Ⅳ.湘、鄂、川接壤山地,四川盆地,黔东南立地气候区.再在各气候区内实测有代表性的8~10a的湿地松标准地171块,分别采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证实各气候区内湿地松生长差异.这4个立地气候区可作为湿地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立地质量评价等经营数表编表单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肉桂经济产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从75个样地产量分析,肉桂有3种经营类型:一种以收获枝叶、提炼桂油要经营目的,第一次收获期为5年生,其后的萌芽林2-3年收获一次,达到同产的收获密度为1.05-1.20万株/km^2,一类立地类型组枝叶产量9474kg/hm^2以上;一种以收获桂皮药材主要经营目的,种植10年后方可达到高产,收获密度0.60-0.75万株/hm^2,一类立地类型组桂皮产量1961kg/hm^2以上;另一种是枝叶、桂  相似文献   

9.
南方型杨树工业原料林培育目标与培育年限的定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湖北省10个县、市31块标准地林分的调查资料,在对杨树所处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类型进行分级组合的基础上,对南方型杨树工业原料林的培育目标与培育年限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合类型培育小径材、中径材、大径材的平均年限分别为6,7~9a,10~11a以上;各种立地条件下,中密度林分培育各种规格的工业原料林的年限最短;Ⅰ类立地中密度类型培育不同用途林分的年限最短,Ⅲ类立地低密度类型最长;Ⅰ类立地中密度和低密度组合类型较好,培育大、中、小径材均较理想,Ⅱ类立地中密度类型林分不宜培育大径材,Ⅲ类立地各种密度类型差别不大,以中密度林分最好。  相似文献   

10.
毛竹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的编制和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个主要立地因子与毛竹生长(D、(?))的“多对多”回归分析,编制出毛竹数量化立地质量评价表,并通过数量化得分寻找出影响毛竹生长的主寻因子,划分立地类型,评定立地质量,预测立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 5年的调查研究 ,收集大量不同立地、不同年龄、不同经营类型的实测资料 ,总结了国内外经营湿地松的各种经验 ;从立地分类与评价、良种培育、森林生长类型等方面进行研究 ,提出了几种重要湿地松经营模式的系统经营技术 ,并以经营数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且对湿地松的综合利用、松香的深加工进行了专门研究 .  相似文献   

12.
福建笔竹最适宜区数量化立地质量得分表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地评价笔竹林的立地质量优劣,是科学育竹,提高笔竹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运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编制福建毛竹最适宜区的立地质量得分表,并划分立地级,预测毛竹生长级,为科学经营毛竹,预测毛竹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福建泰宁县大田乡选择4种不同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分,即模式A为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树冠投影比5∶5)、模式B为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树冠投影比8∶2)、模式C为毛竹纯林、模式D为毛竹杉木混交林,分析比较不同模式的毛竹林分生物量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林分的毛竹胸径、竹高等生长因子差异显著,阔叶混交林的毛竹平均单株生物量、胸径和竹高值较高;毛竹单株器官生物量以竹秆所占比例最大,达46.81%~54.27%,其中以模式B的最高;毛竹单株总生物量最大的为模式A,达34.98 kg/株;毛竹群落总生物量最大的为模式D,达139.42 t/hm2。  相似文献   

14.
在甜龙竹主要分布区选设86块样地,以积温等10个立地因子为研究对象,应用数量化理论Ⅰ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生产实践筛选出积温、土层厚度和坡向为主导因子,以此划分了8个立地类型,并对其生产潜力进行了预测,经检验精度达82%以上。  相似文献   

15.
毛竹又名楠竹、孟宗竹,为竹亚科刚竹属一种大型竹种,它是散生竹中个体最大的竹种。一般秆高10~18m,最高达20多米;粗6~15cm,最粗达20cm: 节间长10~25cm,最长可达45cm。 毛竹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等特点,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2000年,全国竹业总产值 200亿元,其中毛竹就达 140多亿元,占 70%以上。毛竹在我国巳被加工成7大类20多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应用遍及各行各业。发展潜力极大。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毛竹为江…  相似文献   

16.
为给科学、合理、可持续经营毛竹林提供参考数据,以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和毛竹纯林经营模式的竹林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经营模式下毛竹的竿形生长和地上各部分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上位阔叶林对下位毛竹林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同在上坡位的毛竹,上阔下竹复合经营模式的毛竹其胸径、竿高、壁厚、竹竿质量、竹叶质量等指标均显著大于或高于毛竹纯林经营模式的,毛竹的相对竿径随竿高而变化的趋势也较纯林模式的平缓,而毛竹的相对壁厚随相对竿高的变化趋势较纯林模式的陡峭。两种经营模式的毛竹其胸径、竿高、壁厚、竹竿质量、竹叶质量等指标在中坡位和下坡位的竹林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纸浆商品用材林生物量变化规律和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准确预测马尾松纸浆商品材生物量和确定最佳利用时间,用12块样地108株不同立地、不同造林密度、不同林龄林分径阶生物量标准木,建立了单株各器官、地上部分及各种规格商品材生物量预测方程。用各类试验林和解析木资料建立了生长收获模型系统。经检验,生物量和林分生长预测方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依据生物量和林分生长预测方程,编制了6种不同造林密度、14~20指数级林分主要测树因子、林分树干和各种规格商品材生物量的生长过程表。使经营单位可根据利用单位的要求,调整造林密度和经营方式及最佳利用时间。分析了不同立地、不同造林密度各种生物量的生长和结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选择不同林分类型和立地条件,按不同经营密度分别设立固定标准地,开展立地类型划分和最适密度选择。同时,在固定标准地内,对林分生长性状、形质指标、干物质积累量、枯枝落叶分解量及养分归还量进行连续定位观测。结果表明:经营密度对林分生长、干物质积累和枯枝落叶分解影响较大,且以中等经营密度(0.7)效果最理想。在立地类型划分、最适经营密度选择、密度效应分析、径级-株数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培育目标,分别提出不同立地条件下天然杨桦(胶合板材、普通建筑材、纸浆材)用材林高效经营技术,为科学经营存量种质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森林生产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是造林和森林经营的基础。同一经营水平的毛竹林,生产力主要取决于立地条件,同一适宜区范围,由于立地条件不同,也会引起毛竹生产力差异。因此必须进行立地分类与评价,以便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科学培育毛竹林。  相似文献   

20.
确定了立地级、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三级分类单位,利用系统聚类法划分出5个立地级、14个立地类型组;采用土壤生产力指法数对该立地生产力进行了评价,各立地级生产力指数为:Ⅰ立地级>90;Ⅱ立地级80~90;Ⅲ立地级70~80;Ⅳ立地级60~70;Ⅴ立地级<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