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前言 随着青海省贵南县奶产业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上奶牛的各种疾病也增多。奶牛的爬卧病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此病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而不是单独的疾病,必须从本质上进行分析研究。临床上奶牛爬卧病的病例多数继发于围产期急病,包括代谢性生产瘫痪复合症、低磷酸盐血症、低镁血症、低钾血症等。此外还有一些疾病也能引起奶牛的爬卧病,如肾上腺皮质活动过高或过低、脑水肿、蛋白尿、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肌肉变性和物理损伤以及其他一些疾病。  相似文献   

2.
智能行为识别对于奶牛健康的自动诊断和精准养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接触式传感器会损害动物福利,对奶牛产生应激反应。因此,本文设计了R(2+1)D模型对奶牛进行行为识别。3D网络作为1种时空卷积网络,可以有效识别奶牛的基本时序行为,但该模型针对奶牛的进食行为与反刍行为不易区分,因此对残差网络中的残差映射部分进行改进,在残差网络中添加注意力机制,将SE模块加入到残差映射部分。首先,利用Kinect相机采集奶牛的行为视频;其次,将采集到的奶牛视频分解成连续帧输入到改进后的模型中,连续帧经过二维空间特征和一维时间特征提取,经过残差网络的注意力模块,忽略一些无关的特征;最后,经过模型的Softmax层进行行为分类。实验证明,和原模型比较,准确率提高了2.36%。本文方法实现了精准的奶牛行为识别,可为智慧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标提取是使用视频分析进行奶牛行为自动感知的基础工作。牧场环境中采集的视频易受复杂背景的干扰,导致难以从视频中检测出奶牛目标,对后续图像处理操作影响较大。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背景减去法的运动目标精确检测方法。首先使用帧间差值法计算奶牛外接矩形,以提取每帧图像中的局部背景,并对其进行拼接以得到视频序列中的整体背景。然后利用奶牛外接矩形确定身体区域的位置和大小,并使用身体区域的二值图像对其进行跟踪。以每帧图像中的身体区域作为基准,对RGB通道的求和分量权重进行实时调整,以提高背景与目标之间的对比度。最终实现目标与背景的差异最大化,并进行背景减去以提取目标。对129段视频进行目标检测,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目标检测精度为88.34%,较传统背景减去法高出24.85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精确实时地检测牧场环境中的行走奶牛,不仅提高了检测率,同时扩展了背景减去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NF-κB基因在奶牛发生乳房炎时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对患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中NF-κB基因进行扩增,经TOP10菌转化到T载体上,进行菌液验证,对菌液呈阳性的进行测序。[结果]通过测序得到235 bp的基因片段,进行比对发现,与NF-κB1基因的848~1083 bp片段一致。[结论]在发生乳房炎时,奶牛的乳腺组织中NF-κB基因有表达。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养殖场中自动检测奶牛跛行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姿态估计和膝关节角度特征向量的奶牛跛行识别方法。鉴于奶牛行为具有随机停留的特点,制作奶牛在不同远近视场尺度和观测角度等条件下奶牛姿态估计数据集。将Faster RCN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引入到奶牛关键点检测中提高跛行识别的可靠性;以ResNet101网络作为特征提取网络,构建奶牛姿态估计网络,并采用超参数微调训练方法,对网络模型进行迁移训练。通过视频中的奶牛姿态信息和关键点坐标信息,计算出奶牛行走时膝关节的角度特征,并利用1-D Convolution分类模型实现奶牛的跛行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以ResNet101网络模型为基础的奶牛姿态估计网络的PCK@0.1值可以达到0.925 0;使用1-D Convolution模型对奶牛行为分类识别的准确率为97.22%,与LSTM、Bi-LSTM、GRU模型相比,分别提高5.55、2.78、11.11百分点。以上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自然环境下奶牛跛行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可用于奶牛智能化养殖并为养殖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生化培养箱中进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在体外进行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探索其在生化培养箱中合适的培养条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爬片吉姆萨染色和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上皮细胞呈多角形,长满后呈上皮细胞特有铺路石样。细胞染色可见上皮细胞胞体较大,胞核深蓝色,圆形或椭圆形,核仁清晰可见,一般为2-4个。免疫组化鉴定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表达上皮细胞特异的角蛋白14和18。[结论]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可以在生化培养箱中成功培养。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季节对北方地区荷斯坦奶牛发情效果的影响,对新疆天润第九牧场存栏1 486头次荷斯坦奶牛进行为期2年不同季节、不同月份随机连续发情观察和鉴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月份奶牛发情比例和效果差异显著;奶牛子宫变化、卵泡发育、爬跨、吊线等行为比例均不同。该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地区奶牛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沈波  孙献莹  孟浩  高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11+14119-14111,14119
[目的]确定奶牛精子原位杂交中最佳蛋白酶K浓度。[方法]设置6个蛋白酶K浓度(10、20、30、40、60、80μg/ml),奶牛精子在37℃消化处理20 min,以精子尾部颈段和中段的存在作为选定最佳蛋白酶K浓度的标准。[结果]30μg/m l蛋白酶K既能有效去除精子蛋白质,又能保持精子的基本形态。[结论]精子原位杂交的最佳蛋白酶K浓度是30μg/ml。  相似文献   

9.
孙应祥  曹福泰  李龙  王勇  张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642-15644
[目的]探讨围产期奶牛疾病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舱M)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处于围产期的38头奶牛作为试验牛,其中健康牛22头、酮病牛5头、脂肪肝牛4头、胎衣不下牛7头,分别于产前和产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血清中SOD、MDA含量变化。[结果]围产期患病奶牛血清中SOD活力低于健康奶牛,而MDA含量高于健康奶牛。[结论]围产期患病奶牛抗氧化能力低于健康奶牛。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爬卧可能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代谢、外伤、感染、变性和中毒等。若牛长时间躺卧(一般24 h)后牛依然无法站立,由于重压对其肌肉和神经造成损害,就可能发展为"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的继发性爬卧病。本文重点介绍本病的治疗方法。1一般性处理爬卧母牛常出现低血钙,如果钙剂治疗对患有低血钙  相似文献   

11.
赵香汝  李寸欣  张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76-7178
[目的]探索奶牛乳腺炎病因及其防制措施。[方法]分析奶牛乳腺的免疫学机制,总结乳腺炎发病的原因,并提出奶牛乳腺炎的综合防制措施。[结果]奶牛乳腺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学机制。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可采取加强卫生管理、实行干奶期治疗、疫苗免疫、选育高抗乳腺炎病的奶牛品种等方法进行防治。[结论]该研究为预防奶牛乳腺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提高芜湖地区荷斯坦牛的受胎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奶牛场多年生产记录,研究不同季节、胎次与年单产水平对芜湖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受胎率的影响.[结果]气温对奶牛受胎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湿度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胎次和年单产水平对奶牛受胎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夏季由于热应激,奶牛的受胎率会明显低于其他季节,秋季的奶牛受胎率最高.胎次越高的奶牛受胎率越低,青年奶牛的受胎率最高;年单产水平越高,奶牛的受胎率越低.[结论]不同季节、胎次与年单产水平对奶牛的受胎率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某场滨洲奶牛群,牛只调入后经一年饲养,从1964年开始陆续出现关节肿大、瘸腿、爬窝(瘫痪),易骨折、十多年来,共有288头奶牛发生上述症状(每年平均有25—35头左右发病),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其病因久查不清,急待探明,以便防治。  相似文献   

14.
母牛爬卧综合症是高产奶牛的一种代谢疾病,在奶牛产犊时经常发生。多发生在第3—7胎年龄段,产后数天内多发,少数可能发生在分娩中。其特征临床症状是发生于产后,肌无力,瘫痪,昏迷。通过临床经验汇总,得出以下几个认识,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胎衣不下奶牛胎盘中TNF-α和IL-10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胎衣不下奶牛胎盘组织中TNF-α和IL-10含量的变化,探讨奶牛发生胎衣不下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集健康奶牛和胎衣不下奶牛的胎儿胎盘,制备胎盘组织匀浆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中的TNF-α和IL-10含量。[结果]胎衣不下组奶牛胎盘组织中的TNF-α含量高于健康组奶牛,差异极显著(P〈0.01);IL-10含量低于健康组奶牛,差异显著(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TNF-α和IL-10的含量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蒋晓新  刘炜  魏星远  邓双义  艾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28-6729,6732
[目的]探讨运用计步器对泌乳高峰期荷斯坦奶牛发情的鉴定效果。[方法]利用人工观察鉴定和计步器监测对处于泌乳盛期荷斯坦奶牛进行发情鉴定。[结果]与人工观察鉴定相比,运用计步器监测泌乳盛期奶牛发情的检出率提高了24.01%,不但减少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准确率。[结论]该研究可为奶牛发情鉴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握好奶牛的发情观察 奶牛发情时敏感躁动,寻找其他发情母牛,活动量、步行数大于常牛.嗅闻其他母牛外阴,下巴依托它牛臀部并摩擦.压捏腰背部下陷,尾根高抬.有的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爬跨它牛或"静立"接受它牛爬跨,后者是重要的发情鉴定征候.牛身体变化主要表现为外阴潮湿,阴道黏膜红润,阴户肿胀;有时体表潮湿,有蒸腾状.外阴有透明、线状黏液流出,或黏于外阴周围,有强的拉丝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奶牛产奶量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方法]在冷水江市金汉乳业养殖场开展试验,探讨气温与奶牛产奶量的关系.[结果]冷水江市黑白花牛产奶的适宜温度为12.5 ~24.4℃,当平均气温≥25.O℃、极端最高气温>35.0℃时,不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炎热高温对奶牛产奶极为不利,产奶量随着极端最高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奶牛耐寒性较强,O℃以下的低温对产奶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显著.[结论]7~8月的炎热高温是影响冷水江市奶牛产奶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9.
王银龙  刘强  赛务加甫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63-8564,8567
[目的]为新疆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预防和控制亚临床酮病的发生提供早期的诊断依据。[方法]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和奎屯地区奶牛血酮含量的测定,研究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酮病的发病率。[结果]石河子地区奶牛酮病的发病率为3.33%,略高于奎屯地区。石河子地区奶牛酮体含量为(1.257±0.233)mmol/L,也高于奎屯地区。[结论]奶牛场应定期检测酮体含量,预防酮病的发生,制定合理的营养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探索政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能够对政务新媒体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更深层的洞见,有助于相关机构或部门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更及时地传播信息并且更好地服务民生.[方法/过程]研究工作选取微博、微信、抖音三大政务新媒体信息平台,爬取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以及对应的用户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基于各平台的信息传播影响力指标,并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