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以什烟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晾制期间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叶9种生物碱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晾制期间烟碱、降烟碱、新烟草碱、可替宁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麦斯明、2,3′-联吡啶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假木贼碱、N-甲基假木贼碱含量基本不变。干筋期时,除新烟草碱、麦斯明、N-甲基假木贼碱含量以尚熟处理最低外,其他生物碱含量均以适熟处理最低。随着晾制的进行,各成熟度处理烟碱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整体表现为过熟尚熟适熟。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烟碱、降烟碱、新烟草碱、假木贼碱、N-甲基假木贼碱含量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且适熟处理达到显著水平;新烟草碱含量与麦斯明含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可替宁含量与新烟草碱、二烯烟碱含量均为正相关,而与N-甲基假木贼碱含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3.
为明确雪茄烟叶适宜的田间成熟度和晾制方式,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叶在不同晾房内晾制后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中性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增加,叶质重、厚度、平衡含水量、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新植二烯等减少;拉力、淀粉、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等增加。新式晾房相较于传统晾房,烟叶叶质重、厚度、总糖、淀粉、烟碱、新植二烯等较低;拉力、钾、氯、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等较高。本研究表明,适当提高田间成熟度,以及采用密闭式晾房进行晾制,可以使雪茄烟叶物理特性改善、化学成分协调、香气物质丰富。 相似文献
4.
半晾半烤对上部烟叶淀粉降解和相关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2):131-134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和云烟87的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晾黄时间(48、60、72 h)对烟叶烘烤过程中淀粉降解及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常规烘烤)相比,晾制处理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淀粉酶活性提前12 h达到第1次高峰,适当延长了淀粉酶的有效活性时间;与对照相比,烘烤前期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有所降低,在烘烤后期下降不明显,其中,晾黄60 h后烘烤烟叶的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淀粉降解量均较高,烤后烟叶淀粉含量较低,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各种化学成分较为协调,上部烟叶的可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成熟度晾制对雪茄烟叶品质的影响,设置3种成熟度档次(尚熟、适熟和过熟)研究不同成熟度晾制对雪茄烟叶含水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多酚含量和晾后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适熟雪茄烟叶含水率在晾制过程中适宜烟叶生命活动的进行,过熟烟叶失水较快;晾制过程中以适熟烟叶PPO活性较好,未熟烟叶PPO活性较高,过熟烟叶较低,均不利于烟叶品质的提升;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在晾制过程中以适熟烟叶被氧化较少,最后适熟烟叶中酚类含量积累较多;化学成分如还原糖、钾含量等以适熟烟叶中较为协调。因此,相对于尚熟和过熟烟叶,适熟烟叶采收可有效提高酶促棕色化反应对雪茄烟叶的有利影响,避免烟叶发黑,提高烟叶品质,未熟烟叶次之。 相似文献
6.
以红花大金元和K326烤烟品种的中部叶为材料,研究了烘烤过程中及不同烘烤环境下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酶活性出现2次高峰,分别在烘烤的36和72h;在鲜烟叶中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随着烘烤过程的推进,至24h达第1次高峰,之后降低,48h时出现低谷,随后又于72h达第2次高峰。在整个烘烤过程中,采用低温低湿变黄,慢速升温定色的烘烤环境,烟叶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高,有利于烟叶淀粉的降解。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雪茄烟德雪3号和德雪5号为材料,设置M1(欠熟)、M2(尚熟:当地常规采收成熟标准,即对照)、M3(适熟)、M4(过熟)共4个成熟度处理,研究其对雪茄烟叶抗氧化特性、干物质积累、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并对抗氧化特性指标间及其与烟叶干鲜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3处理德雪3号和德雪5号烟叶CAT、POD活性较高,膜脂过氧化水平较低,并且PAL活性、木质素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和干物质积累速率最高,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最好。烟叶干鲜比与大多数抗氧化特性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对于M1、M2和M4处理,M3处理烟叶抗氧化特性最适宜,烟叶香吃味及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雪茄烟叶晾制期间的水分变化规律并实现含水率的快速准确预测,在雪茄烟叶各个晾制阶段拍摄数字图像,同时以杀青烘干法测定烟叶含水率。提取图像中的颜色和纹理特征作为初始特征,经正交偏最小二乘(OPLS-DA)确定优选特征。分别以初始特征和优选特征为输入,含水率为输出,建立前馈神经网络(BPNN)、遗传算法优化前馈神经网络(GA-BPNN)、支持向量机(SVM)、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A-SVM)、极限学习机(ELM)、粒子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PSO-ELM)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晾制时间推移,烟叶含水率逐渐降低,各阶段含水率差异显著;(2)优选特征建立的GA-SVM对全晾制阶段的含水率整体预测能力相较于其他模型表现最佳,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69 3、0.044 7;(3)优选特征建立的GA-SVM对各晾制阶段的含水率预测准确度较高,其中干筋期含水率预测准确度最低,但也高于87.0%。说明,采用OPLS-DA优选的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建立的GA-SVM可准确预测雪茄烟叶晾制期间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
9.
以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中筋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型小麦豫麦5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水化合物、淀粉及其组分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的蔗糖含量均随灌浆进行呈降低趋势,葡萄糖含量在灌浆前期亦呈逐渐降低趋势。郑麦9023以花后6 d籽粒果糖含量最高,而后逐渐降低;豫麦50和温麦4号籽粒的果糖含量亦在花后6 d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至花后24 d时略有升高,而后又迅速降低。郑麦9023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6和18 d,且第1个峰值显著高于第2个;而豫麦50和温麦4号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2 d。随着灌浆的进行,不同类型小麦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豫麦50明显高于郑麦9023和温麦4号。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和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3类小麦AGPP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8 d,UGPP和SSS活性的峰值,温麦4号分别出现在花后12和18 d,豫麦50和郑麦9023则分别出现在花后18和12 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遮荫强度雪茄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差异。【方法】以川雪1号中部叶为试验材料,设置100%,85%,70%,55%和40%共5个遮荫透光处理,研究各处理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含水率、相关酶活性、色素含量及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对烟叶颜色的影响。【结果】①变黄、变褐特性以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转化更顺利。②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含水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失水速率适中、干燥速度适当,有利于提高颜色变化与物质转化的协调性。③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晾制过程中LOX和PPO活性较高,有利于酶促棕色化反应和质体色素降解。④55%~70%遮荫透光处理的烟叶质体色素降解量较大且降解速度快,促进了烟叶颜色的转化和品质的形成。⑤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在晾制过程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在各阶段均维持在适宜水平,有利于烟叶颜色转化和品质形成。⑥70%遮荫透光处理的烟叶颜色均匀饱满,烟叶正反面色差值小。【结论】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在晾制过程中变黄变褐转化顺利,失水速率协调性好,维持有较高的酶活性,促进了色素降解与多酚转化,有利于酶促棕色化反应以及晾后颜色转化,烟叶颜色多呈棕褐色和咖啡色,提升了晾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调制过程中温度对雪茄外包皮烟叶碳水化合物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调制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雪茄外包皮烟叶中的水分含量、总糖、淀粉及蔗糖转化酶、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调制过程中,各个温度处理模式下淀粉酶和转化酶活性都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在叶片变色期达到最大值.叶片含水率、总糖、淀粉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以叶片变色期下降速率最快.高温模式下转化酶、淀粉酶活性较强,调制后烟叶的总糖(2.13 mg.g-1)、淀粉含量(2.66 mg.g-1)较低,其外观质量优于中温、低温模式.方差分析表明,高温处理模式的淀粉酶活性、淀粉含量与中温、低温模式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中温与低温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转化酶活性、总糖含量低温与高温模式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低温与中温模式之间、高温模式与中温模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烟叶原料发酵是决定雪茄品质与风味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了雪茄烟叶不同发酵阶段的微生物多样性及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菌群呈动态变化,样品1在发酵起始阶段以葡萄球菌属为优势菌,结束则以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短杆菌属为优势菌;而样品2在发酵过程中主要以葡萄球菌和四联球菌为优势菌。不同发酵阶段酶活性变化规律具有一定差异性:样品1蛋白酶(165.95 U·g-1)与淀粉酶(0.34 U·g-1)在发酵结束活性较强,果胶酶活性(1.30 U·g-1)在发酵起始较强;样品2蛋白酶活性(121.57 U·g-1)发酵结束活性较强;果胶酶活性(1.60 U·g-1)与淀粉酶活性(0.38 U·g-1)在发酵中期活性较强。样品1雪茄原料在三个不同发酵阶段pH变化较为明显,在发酵中期pH为7.6,呈碱性;样品2雪茄原料在不同发酵阶段pH变化较小,整个发酵阶段pH呈酸性。 相似文献
13.
14.
乙烯利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的技术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自制电热式烟叶烤箱(80cm×60cm×100cm),初步研究了不同乙烯利用量〔0(CK)、10.4、20.8、41.7mL/m3〕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代谢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K的烟叶淀粉酶活性有2个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烘烤36h和72h,淀粉酶活性均为2.2U;而乙烯利处理的烟叶淀粉酶活性则呈单峰曲线,活性高峰出现在烘烤12~24h,淀粉酶活性为3.8~4.1U,乙烯利显著提高了烘烤前期烟叶淀粉酶活性。乙烯利处理的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烘烤0h和36h,2个峰值均比CK提前24h出现。乙烯利处理的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为2.8%~3.2%,显著低于CK(4.4%),因此,在烟叶烘烤过程中使用乙烯利可以显著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但乙烯利的最佳用量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5.
不同成熟度赛买提杏货架期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成熟度杏果在货架期间品质的变化情况.[方法]以青熟期和转色期赛买提杏为试验材料,于0 ℃条件下贮藏18 d后,取出放在室温(20±2)℃的条件下,模拟货架期,分别对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在整个货架期青熟期杏果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较转色期杏果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VC较转色期杏果低,货架前期青熟期杏果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转色期杏果,后期青熟期杏果的叶绿素含量迅速下降,两者相互接近0.[结论]不同成熟度赛买提杏果品质变化不同,转色期杏果更适合食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中颜色值和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不同成熟度烟叶密集烘烤中颜色值和色素含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密集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测色色差计,对比研究烘烤中未熟、尚熟、适熟和过熟烟叶颜色参数(L*、a*、b*)和色差参数(△L*、△a*、△b*)的变化特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成熟度烟叶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指标。【结果】不同成熟度烟叶的L*、a*值在烘烤过程中均呈现升高的趋势,b*值在48℃之前升高,48—54℃有所下降,之后稍有回升。L*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过熟>适熟>尚熟>未熟,鲜烟叶a*值在不同成熟度之间差别不大,在变黄中期之前成熟度高的烟叶a*值上升较快,烤后烟叶b*值大小表现为尚熟>未熟>过熟>适熟。随着烘烤的进行,烟叶△L*总体趋势变小。在48℃烟叶△a*明显变大,△b*相对降低,尤其以未熟和过熟烟叶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尚熟和适熟烟叶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L*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 = - 0.979,-0.851,P < 0.01),类胡萝卜素含量与a*值呈显著负相关(r = - 0.832,- 0.853,P < 0.05)。烘烤过程中适熟烟叶的L*、a*和b*与各种色素含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 245.67 x1 + 114.75 x2 - 211.69 x3 - 125.21 x4 + 118.69, = 416.9 x1 + 369.19 x2 - 404.38 x3 -78.38 x4 + 43.55, = - 1051.55 x1 -1270.02 x2 + 1106.42 x3 + 17.48 x4 + 40.1。【结论】烘烤中不同成熟度烟叶正反面颜色变化趋势基本同步,烟叶颜色参数和色素含量的相关性明显,可以用颜色值作为辅助指标来判断烟叶成熟度。 相似文献
17.
施钾时期对甘薯济徐23块根淀粉积累 与品质的影响及酶学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阐明施钾时期对甘薯“济徐23”块根淀粉积累和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及其酶学生理机制。【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淀粉型品种“济徐23”为材料,设置不施钾肥(T1)、基施钾肥(T2)、封垄期追施钾肥(T3)和茎叶生长高峰期追施钾肥(T4)4个处理,于2008-2009年2个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试验。采用甘薯块根膨大过程中定期取样的方法留样,测定块根中淀粉、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同时测定块根淀粉粒体积分布的中位粒径和大(>19.76 μm)、中(3.359-19.76 μm)、小(<3.359 μm)型淀粉粒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以及淀粉合成相关酶(SS、ADPGPPase、UDPGPPase、GBSS和SSS)活性,分析不同时期施用钾肥对甘薯各生育时期块根内淀粉及组分含量、淀粉粒度分布特征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T1)相比,施用钾肥提高了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和淀粉产量,3个施钾处理淀粉产量的增幅分别为24.90%、16.57%和9.24%,随施用时间的推迟淀粉产量增幅降低。封垄期和茎叶生长高峰期追施钾肥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而提高支链淀粉含量。基施钾肥提高了大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茎叶生长高峰期追施则提高中、小型淀粉粒的体积百分比,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时期施钾均可提高块根中SS、ADPGPPase和UDPGPPase的活性,提高淀粉合成前体物质的供应能力,施用钾肥对SS和ADPGPPase活性的作用时间最长为130 d,基施钾肥主要作用时期为块根膨大的前、中期,追施钾肥的主要作用时期为块根膨大的中、后期,施钾越早对UDPGPPase活性的作用时间越长;追施钾肥提高了块根膨大后期SSS活性、而降低了块根膨大后期GBSS活性。总淀粉含量与SS和ADPGPPase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GBSS和S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支链淀粉含量与ADPGPPase和SS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基施或封垄期追施钾肥显著提高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和淀粉产量,追施钾肥显著提高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基施钾肥处理的大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数高,高峰期施用钾肥处理的中、小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数高。施钾时期显著影响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这与块根中SS、ADPGPPase、UDPGPPase、GBSS和SSS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不同SC/NSC比例日粮对徐淮白山羊消化道内碳水化合物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取4只体况良好,体重(32±2.5)kg的徐淮白山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饲喂4种不同碳水化合物结构组成日粮,其结构性碳水化物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SC/NSC)分别为3.52(Ⅰ)、2.06(Ⅱ)、1.28(Ⅲ)和0.84(Ⅳ)。[结果]降低SC/NSC比例,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徐淮白山羊瘤胃内和肠道内干物质(DM)、有机质(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淀粉的消化利用率。随着SC/NSC的比例降低,DM与OM消化率显著升高,其中Ⅳ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NDF消化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ADF与淀粉在整个消化道的消化率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ADF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而Ⅰ和Ⅱ2组的淀粉消化率则显著高于Ⅲ组(P0.05),并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结论]日粮SC/NSC为1.28时,可以提高徐淮白山羊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