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试验运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 E 株,通过泄殖腔和鼻腔接种 1,8,15,30 日龄雏鸡,通过尿囊腔接种8, 13,18 日龄鸡胚,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了接毒后不同时间法氏囊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探讨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胚胎发育时期和雏鸡发育时期法氏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I B D V 感染后12~48 h,雏鸡法氏囊粘膜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淋巴滤泡髓质部及皮质部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排空,形成腺管样结构或囊状空泡: 接毒后72~144 h,法氏囊淋巴滤泡淋巴细胞坏死排空,淋巴滤泡萎缩,网状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胚胎发育时期,法氏囊粘膜上皮肿胀变性,法氏囊淋巴滤泡形成延迟或不完整,淋巴滤泡内淋巴细胞缺乏或空虚,说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 E 株对法氏囊造成严重的组织学危害,从而导致法氏囊生长发育阻滞,组织学形态和结构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E株,通过泄殖腔、鼻腔和尿囊腔接种雏鸡和鸡胚后不同时间法氏囊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12~48小时,雏鸡法囊粘膜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淋巴滤泡髓质部及皮质部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排空,形成腺管样结构或囊状空泡,接毒后72~144小时,法氏囊淋巴滤泡淋巴细胞坏死排空,淋巴滤泡萎缩,网状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胚胎发育时期,法氏囊粘膜上皮肿胀变性,法氏囊淋巴滤泡形成延迟或不完整,淋巴滤泡内淋巴细胞缺乏或空虚。探讨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胚胎发育时期的雏鸡发育时期法氏囊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和胸肌、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幼鸡感染后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4.
应用组织病理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不同毒株人工感染后不同感染时间鸡的法氏囊、肾脏、脾脏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法氏囊淋巴滤泡髓质首先被破坏,滤泡之间水肿,整个淋巴滤泡前B淋巴细胞崩解、坏死,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增生。72小时后,几乎见不到前B淋巴细胞。168小时法氏囊萎缩,上皮增生。脾脏和肾脏仅出现轻微变化。超微结构变化特征是淋巴样组织坏死,法氏囊组织中的前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内有大量约60nm的病毒颗粒,呈结晶状排列,有的细胞中可见到多个病毒结晶体。  相似文献   

5.
如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许多鸡场都普遍存在。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临床表现为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好走动,拥挤成堆,排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绒毛常有白色粪污,病鸡喜欢啄肛。剖检可见腿肌、胸肌有出血点,法氏囊高度水肿,明显肿大,浆膜面覆盖一层黄色胶状物。切开法氏囊可见充血或出血,内有较多的浆液、粘液或干酪状物。感染后期的病、死鸡,法氏囊则明显萎缩。腺胃、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肾肿大,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囊病、鸡干布罗病。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140日龄以下鸡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肾脏的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鸡胃交界处条状出血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和死亡为主要临床症状,以法氏囊和肾脏的病理变化,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为主要病理特征。该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也是严重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破坏鸡免疫器官法氏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雏和中雏,3~6周龄的鸡发病率最高,病情最严重。该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胸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笔者于2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发病率高、法氏囊受损和鸡体免疫机能受抑制为特征。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不食,羽毛松乱,无光泽,怕冷扎堆儿,伴有颤抖;腹泻,排出白色粘稠或水样稀便,泄殖腔周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2剖检变化头部、下额部的皮下组织水肿,似胶冻样,并有黄色液体浸润,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呈条纹状出血或斑点状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出血带;心包炎,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肠粘膜充血、水肿…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接种28日龄非免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后,对感染鸡的法氏囊、胸腺、脾、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肝、肾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感染后48h,法氏囊淋巴组织最早出现坏死且长久存在。其他淋巴器官的病变出现较迟,程度轻微且恢复较快。IBDV单抗免疫荧光检测,法氏囊及其他淋巴器官中均检测到病毒,接种后12h法氏囊中即检出病毒,持续时间也最长(攻毒后12d),其次是盲肠扁桃体(攻毒后8d)。攻毒13d以后,上述器官均未检测到病毒。法氏囊粘膜上皮的扫描电镜观察,攻毒后2d,上皮细胞肿胀,微绒毛减少或消失。攻毒后3d,局部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并向整个粘膜层扩展,攻毒后10d,上皮层基本修复。  相似文献   

11.
取320只30~40日龄SPF鸡,经滴鼻和点眼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接种后24~72h出现死亡,病死率51.25%,死亡鸡剖检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甚至呈紫葡萄样,脾脏肿大、出血,骨骼肌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现以法氏囊淋巴滤泡内髓质淋巴细胞坏死为主的特征性病变,并可在巨噬细胞浆内发现病毒包函体,电镜观察,在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异染性细胞,巨噬细胞浆内,见大量格状排  相似文献   

1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其病理特征为法氏囊先肿大、出血、坏死,然后迅速萎缩,骨骼肌出血,肾有尿酸盐沉积。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发病高峰期多集中在3~8月份,主要侵害3~6周龄的幼鸡,15周龄以上鸡较少发病,成鸡通常为隐性感染,。现将2009年6月在某养殖场诊治的一例32日龄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报告如下,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病毒侵害法氏囊后,肾脏也会出现病理变化,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呈条状出血。在B淋巴细胞向外周免疫器官移动过程中,若法氏囊损伤,外周淋巴器官的B淋巴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4.
取320只30~40H龄SPF鸡,经滴鼻和点眼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接种后24~72h出现死亡,病死率51.25%,死亡鸡剖检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出血,甚至呈紫葡萄样,脾脏肿大、出血,骨骼肌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病理组织学变化,呈现以法氏囊淋巴滤泡内髓质淋巴细胞坏死为主的特征性病变,并可在巨噬细胞浆内发现病毒包涵体。电镜观察,在法氏囊内淋巴细胞、异染性细胞、巨噬细胞浆内,见大量晶格状排列的病毒粒子和包涵体,表明IBDV首先损害法氏囊淋巴滤泡髓质内未成熟的B淋巴细胞,病毒在淋巴细胞内以包涵体方式增殖。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的选择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的接触性传染病。病鸡主要症状是:畏寒、缩头缩颈,精神沉郁,排很臭的白色或黄白色稀粪。特征病变:胸肌、腿肌出血,肌胃、腺胃交界处出血,法氏囊水肿、出血等。生产实践中,只有采取综合性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法氏囊、肾脏的病理变化,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是特征性病理变化。雏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相对集中。病鸡表现为闭眼、呆立、垂翅、排白色稀便,剖检可见胸肌、腿肌出血,肌胃与腺胃交界处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笔者在治疗中曾遇到过一例有明显症状的病例,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6周龄的雏鸡法氏囊,破坏机体免疫力,为免疫抑制病,其特征是发病突然,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胸肌、腿肌、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具有病程短、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发于天气突变时.我市近年来也常有本病的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幼龄鸡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病鸡腹泻和精神萎顿,主要病变是法氏囊出血并进一步坏死,肌肉出血,肾脏肿胀及尿酸盐沉积。本病主要侵害鸡淋巴细胞,故可导致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本病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