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珙桐种子萌发的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珙桐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水势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质膜遭到损害,大量离子外渗,重度胁迫下质膜损害最严重;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在中度和重度胁迫后期增加显著,说明其对干旱亏缺的敏感性较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上升—降低的趋势;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3种酶对干旱胁迫和活性氧的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出相互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金光杏梅幼苗株高、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都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重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65.1%.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上升,在严重干旱胁迫下下降.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野百合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野百合(Lilium brownii)幼苗对土壤水分胁迫的适应机制,以野百合籽球期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不同土壤水分胁迫对野百合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其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土壤相对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野百合生长。水分胁迫后叶片相对含水量有所降低,而水分饱和亏缺、丙二醛含量有所提高;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大,叶片气孔密度、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指标呈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膜透性等指标呈先低后高变化的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得出,轻度干旱胁迫即50%~5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最适于野百合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对外源壳寡糖处理的生理响应,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壳寡糖对玉米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而喷施壳寡糖能有效地缓解干旱带来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干旱胁迫下喷施壳寡糖,能显著地降低过氧化氢、MDA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APX),缓解干旱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同时,喷施壳寡糖能显著提高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因此,壳寡糖可通过降低植株的氧化损伤和提高保水能力来改善玉米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从而提高其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红小豆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干旱胁迫时红小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加强红小豆杭旱品种的筛选和提高抗旱栽培技术,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红小豆叶片质膜抗氧化系统、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可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的活性,抑制可溶性糖(WSG)、可溶性蛋白(Wpr)的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闽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闽楠造林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以闽楠实生幼苗为材料,分别设置对照处理、轻度干旱胁迫、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四个处理,研究在各个处理条件下闽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闽楠幼苗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均有所降低;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闽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所上升,在同一处理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闽南幼苗脯氨酸含量有所增加,在同一处理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闽楠幼苗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结论】闽楠具备一定的抗旱性,在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下,闽楠幼苗可通过调节自身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以适应干旱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干旱预处理对盐胁迫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耐盐品种花育25和不耐盐品种花育22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砂培试验通过干旱后复水再盐处理方法研究了干旱预处理对盐胁迫下花生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片光合性能、根系活力、叶片保护酶活性以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两花生品种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且随着胁迫时间的推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终小于对照;与未干旱预处理相比,干旱预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两花生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以及减弱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盐胁迫下,干旱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不同抗盐性花生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光合速率,增强渗透调节作用,提高体内保护酶活性,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维持正常的细胞代谢活动,从而有效减轻盐胁迫对花生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控水设置4种干旱胁迫梯度,研究干旱胁迫对1年生石灰花楸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幼苗变矮,地径变细,叶面积减小,主根变长,侧根数增加;干旱降低了幼苗生物量积累,生物量分配方式向有利于根系水分吸收的方向转变,茎叶生物量比降低,根生物量比增加,根冠比变大;随着干旱胁迫持续时间延长:石灰花楸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在对照和轻度胁迫下保持基本稳定,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则持续降低;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栽培的黄檀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黄檀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浇水处理(CK)下,黄檀幼苗的各项指标大多无显著性差异变化,且生长良好;其他处理组则随干旱胁迫程度和时间的增加,黄檀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质量分数、叶绿素b质量分数、株高和地径相对生长量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以及SOD、POD活性在胁迫初期时呈上升趋势,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在胁迫7 d时达到最大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则在胁迫14 d时达到最大值;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黄檀幼苗通过提高SOD、POD活性、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细胞的保水性,维持正常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重度和极度干旱胁迫下,黄檀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SOD和POD活性显著下降,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抑制黄檀幼苗的生长,且叶片出现萎蔫下垂现象,极度干旱胁迫28 d时黄檀叶片全部枯落。综合可知,黄檀幼苗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适应能力,能通过自身调节适应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0.
以紫御谷为材料,研究了在干旱、高温以及双重胁迫处理下,水杨酸处理对紫御谷幼苗叶片的内源激素及渗 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高温及双重胁迫时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IAA 含量降低,Pro、 ABA和JA含量增加;水杨酸(SA)处理能降低干旱、高温及双重胁迫时叶片Pro、ABA和J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 白、可溶性糖和IAA含量.试验表明:SA能有效增强紫御谷对干旱、高温以及双重胁迫的抵抗能力,帮助其在这 些逆境下的生长及生存.  相似文献   

11.
以1年生圆齿野鸦椿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圆齿野鸦椿苗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圆齿野鸦椿苗期叶片生理的影响显著。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叶片相对含水量持续快速下降;质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在轻度和中度干旱时,能保持基本平稳状态。但在重度干旱时,它们只能持续较短时间的增加,随之急剧下降。可见,圆齿野鸦椿幼苗具有中度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北方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毛白杨和皂荚的1 a生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毛白杨和皂荚幼苗的叶片含水量、水势、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毛白杨和皂荚幼苗的叶片含水量和叶片水势均呈降低趋势,叶片脯氨酸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降低—增加的波动趋势;胁迫12 d时,皂荚幼苗叶片含水量和叶片水势的降低幅度均>毛白杨,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幅度>毛白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幅度<毛白杨;毛白杨和皂荚幼苗的叶片水势与叶片含水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脯氨酸含量与叶片水势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PEG-6000不同浓度模拟干旱条件,研究裸果木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胁迫浓度的增加,裸果木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脯氨酸含量增加。PEG-6000浓度为10%和15%时脯氨酸显著积累,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干旱对膜系统造成了明显的损伤,但叶片能够通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产生抗氧化保护,减轻过氧化伤害。即干旱胁迫对裸果木幼苗造成了明显的伤害,而其幼苗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干旱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3种灌木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土壤自然干旱胁迫过程中柽柳、梭梭和四翅滨藜3种灌木叶片相对含水量、水分饱和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研究了3种植物对水分胁迫逆境环境的生理适应机理.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3种灌木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水分饱和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积累,保护酶系统酶活性上升,但在变化趋势和幅度上有显著差异.3种灌木幼苗均有较强的耐旱性,但耐旱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以玫瑰蜜葡萄为试材,以硝普钠(SNP)为NO供体,通过无土栽培的方法在营养液中加入20% PEG-6000进行模拟干旱,研究SNP对干旱胁迫下葡萄苗抗旱性生理的影响,探讨外源NO缓解干旱胁迫对葡萄伤害的相关机制.结果表明,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条件下,SNP处理可使葡萄叶片的MDA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明显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提高,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也明显上升,叶片含水量的下降速率则明显减缓;SNP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干旱胁迫后葡萄的根系活力,并降低了根系MDA含量.  相似文献   

16.
对兰科野生引种花卉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多年生苗和实生苗采用控水方式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土壤自然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随胁迫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的加重,土壤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SOD先升高后降低。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羊耳蒜实生苗的抗旱性要强于多年生苗。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对金光杏梅幼苗生长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各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金光杏梅的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提高,金光杏梅幼苗株高、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都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上升,在严重水分胁迫下下降。  相似文献   

18.
失水胁迫对五叶地锦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L.) Pan-ch.)盆栽幼苗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失水胁迫对其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五叶地锦幼苗的几个生理指标影响显著;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叶片水分饱和亏缺逐渐增大;质膜相对透性增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增加;脯氨酸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都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二色胡枝子(Leapedeza bicolor Turcz.)、紫穗槐(Amorpha fruiticosaLinn.)和多花木兰(Indigofera amblyantha)4种灌木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设定32.06%~34.20%(正常供水)、23.51%~25.65%(轻度胁迫)、17.10%~19.24%(中度胁迫)、12.83%~14.96%(重度胁迫)4个土壤含水量水平,研究水分胁迫对4种灌木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种灌木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胁迫强度的增加,幼苗的叶绿素a/b、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存活率、苗高相对增长量、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保水力、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综合评价得出其抗旱性强弱排序为:紫穗槐>胡枝子>马棘>多花木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