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刘盛龙 《农业考古》2004,(2):154-154
我曾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宜宾电视台举办的《茶之秀》文艺晚会,观看了市里有名的“景盛茶坊”“亨达茶楼”“假日茶楼”及“叙府茶业公司”表演的“乌龙茶艺”“绿茶茶艺”“水果茶艺”,使人得到了美的享受,受到了艺术的感染,文化的熏陶。我最早接触到茶艺是在1989年北京举办的中国茶文化展示周上,那时我观看了台湾代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泰国曼谷市有一位名叫卢尔沙西的年轻人租了两间店面经营茶楼生意,茶楼不大,放了30张茶桌. 茶楼装修得十分高雅,茶师更是一些拥有非凡实力的专业人员.但是,茶楼生意并不好,几个月下来简直到了入不敷出、举步维艰的地步.员工善意地建议他把茶楼转让出去,另谋出路. “不!我一定会有办法让茶楼起死回生!”卢尔沙西坚定地说.从那以后,他开始留意进店来的每一位顾客,希望能从顾客身上找到改变茶楼命运的启示. 一次,一位顾客在一边等人一边喝茶,很是无聊.卢尔沙西走过去问:“我能帮助您做些什么吗?” “我想我需要一份报纸.”顾客想了一下说,“否则,我可能要离开了”.  相似文献   

3.
读过的杂志很多,让我常怀感恩之心的却很少。感谢《中国农垦》,是她成就了我,她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6,(13):12-12
江苏省铜山县吉喜民读者来信说,2005年9月,他去南京大桥附近的一家茶楼找工作。一个自称“胡经理”的人把他带到一个黑咕隆咚的房间进行“面试”,鼓吹完茶楼工资高、如何有发展前景后.“胡经理”让他填写了“应聘表”,交了300元钱的“服装保证金”,当他正式去上班时,茶楼却让他去跑业务。  相似文献   

5.
近代上海的茶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上海的茶馆安徽省祁门县政协倪群上海人的饮茶风习由来已久,到了清朝末年,由于时代与社会的需要,茶馆应运而生。约在咸丰末、同治初年,在繁华的南京路上出现了上海第一家大茶馆──一洞天茶楼。比之稍晚一点的是丽水台茶楼,高阁三层,轩窗四面,气派非凡,有《洋...  相似文献   

6.
茶艺馆,是现代茶馆的称谓。九十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兴起,其源于台湾七十年代中期人们思乡、怀旧之风,也有人谓之受“日本茶道”的影响。其实,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之风兴于唐,盛于宋,茶馆,唐时称“茗铺”。《封氏闻见记》记载“城市多开茗铺,煮茶卖之……。”《太平广记》卷,有“ 于茶肆”(《河东记》)。《梦粱录》载“今杭城茶肆亦如此,插四时花,挂名人画……”。宋人《清明上河图》名画卷中也出现茶肆,唐宋时还有称“茶坊”、“茶楼”、“茶邸”、“茶居”等等,茶馆之名始称于明代(张岱《陶庵梦忆》),清代也惯称茶馆。老…  相似文献   

7.
为弘扬民族文化 ,纪念茶圣陆羽而取名的“陆羽茶楼” ,位于辽宁省本溪市 ,营业面积 50 0多平方米。茶内有省内外著名书法家、美术家、雕塑家的作品 ,典型作品有陆羽《茶经》、《陆书传》、《陆文学自传》和大型雕塑陆羽座像 ,并有作家易之龙先生作《陆羽茶楼记》置于大厅内。“陆羽茶楼”叶嘉、艺正、居雅 ,是一座传统民族建筑和园林风格结合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的精品茶楼 ,堪称世外桃源 ,北方的绿洲。开业以来 ,受到国内外广大客人的好评 ,生意兴隆并有极好的社会效益 ,带动了一方文明 ,被众多知名人士称为“圣地”。有朋友自远方来 ,不亦…  相似文献   

8.
到杭州《湖畔居》茶楼喝杯“虎跑水,龙井茶”,花了一百多元!值。我没看过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但他给《湖畔居》的题词:“湖畔品龙井,人在天上行”是大家风范,其言不虚。登楼品茶,窗轩四面,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莫怪古人都想把西湖比成或浓妆、或淡抹的人间美女西施呢!后来的人,如果在《湖畔居》品完茶,也想把西湖比美人儿,就得从天上找个仙女作比才是!  相似文献   

9.
试论宋代茶馆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水兵 《农业考古》2004,(2):181-184,198
茶馆,宋代时称茶肆、茶坊、茶楼或茶邸,是一种主要以售卖茶水,供顾客品茶赋闲、怡情养性的公共活动场所。我国的茶馆由来已久,《广陵耆老传》有出售茶水的记载:“晋元帝时(公元317—322年),有老耆,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粥之,市人竞买。”南北朝,品茶清谈之风兴起,当时已出现供人喝茶歇脚的茶寮,它可以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有幸参加了《农家致富》举办的“南京一日游”活动.亲身感受到杂志社领导、编辑、记者的谦虚、热情、幽默和平易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贵刊同志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让我非常感动.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1.
《丽水农业科技》2007,(4):F0002
9月29—30日,“梅峰杯”丽水市农业系统羽毛球赛在丽水市举行,全市农业系统11支代表队56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国强、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体育局)副局长周一红以及丽水市梅峰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梅献山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市农业局局长杜光曼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茶馆考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古代茶馆考论北京大学刘学忠茶馆,唐宋时称茶肆、茶坊、茶楼、茶邸,明代以后始称茶馆,张贷《陶庵梦忆》中即称茶馆,《儒林外史》中多称茶馆,清代以后,就惯称茶馆了。它是一种以饮茶为中心的综合性群众活动场所。茶馆起于何时,史料无有明确记载。汉时王褒《僮约...  相似文献   

13.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的饮茶史至今足有几千年了。 喝茶、品茗,在我国可以说是雅俗共赏的事了。尤其是进入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逢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内容,文化的增长和需求及生活节奏都跟着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歌舞厅、游乐场、咖啡馆等等,都开始冷清起来。虽之而来的一种既传统又古老的茶楼、茶艺馆在全国各地兴办起来。应该说茶楼的兴办在盛京沈阳还是从 1997年开始。那时的和静园茶楼、广和园茶楼已成为沈阳人享受品茗和休闲的好去处。到笔者落稿时,时至今日盛京城茶楼兴办尤如雨后…  相似文献   

14.
《农村百事通》2011,(8):126-127
电话咨询: 我是《生意通》的忠实读者,《生意通》上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受益匪浅,从中吸取了很多致富的信息。我在今年26期上,看到了《投资土豆粉店人气旺利润高》这篇文章.对土豆粉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咨询一下,  相似文献   

15.
由鸿兴泰茶产品有限公司巨资兴建的、位于抚顺市北台新村的鸿兴泰茶楼,是一个社交品茗的好去处。茶楼的室内外设计匠心独运,在东北地区的仿古装饰建筑中实属罕见,基本体现了后现代手段设计与清代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与统一,更显典雅雄浑。茶楼的正门,不拘沿用宫廷式的建筑风格,大胆选取古代牌楼的意念,给人堂皇富丽之感,以达到拓宽室门的视觉效果。在材质应用上颇为讲究:两根通天的汉白玉石柱,中间夹两层琉璃金瓦飞檐,通过两道跨柱眉梁,使之浑然一体。在两道眉梁之上分别彩绘“江山锦绣图”和“康熙敬神农图”。大门采用朱漆六门…  相似文献   

16.
外国元首在上海湖心亭茶楼上海市湖心亭茶楼刘钟瑞湖心亭茶楼是上海最古老的茶楼。这座200多年的古建筑,屹立在上海城隍庙荷花池九曲桥中央。茶楼内装设古色古香,红木桌椅,顶悬宫灯,地置铜盂,壁陈字画,窗明几净,环境幽雅。泡茶所用的各式紫砂、盖碗茶具以及长嘴...  相似文献   

17.
避风茶吧里     
孙超 《农业考古》2001,(4):112-113
周末,和朋友上街,不知不觉就转到辽展广场。口干舌燥之际忽见一“避风塘”,顿觉清爽。本人无甚嗜好,天生就喜凑个热闹,看到茶楼十分红火,于是便往一探究竟。 我原想,既是茶楼,定少不了诗词歌赋,吹拉弹唱,顾客也都是些年岁不轻的长者。谁知一经走入,才知这……  相似文献   

18.
王文镜 《农业考古》2004,(2):311-312
4月18日在余庆县举办的CCTV-7《乡村大世界》走进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演唱会上,中共余庆县委书记陈梓泽、余庆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兴友非常兴奋地代表余庆28万人民从中国特产之乡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副主任林乃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峰手中,接过“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全国小叶苦丁茶生产示范基地”两块牌匾。陈梓泽表示:余庆小叶苦丁茶是余庆特产,是我县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五。具有一定的潜力,一定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作支撑,以品质为保障,大力打造名品品牌,为拓展小叶苦丁茶带动全县茶叶产业良性发展作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百事通》2011,(4):125-126
《生意通》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没有她,大海之舟便失去了方向。在我困难、呼救、寻觅之时,贵社的《生意通》闪烁在我的身旁。只要我生命不息、志气不倒,在金光闪闪的《生意通》帮助下,年复一年,我一点一滴做起,哪怕是一天摆地摊赚一元钱,天长日久,我的人生梦想终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欧阳勋 《农业考古》2003,(4):191-193
8月7日至14日,我与亦龙赴杭州、苏州、无锡、上海和南昌,造访了各地茶楼、茶馆和茶叶集团,就其所见所闻,赋得小诗16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