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07,13(1):F0002-F0002
<正>董海合,男, 1962年生,吉林省德惠市人,九三学社成员。1989年毕业于吉林省延边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博士毕业。硕士毕业后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师从著名玉米育种家谢道宏先生,一直从事玉米育种和种质资源创新工作。2002年天津市人才引进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玉米中心工作,现为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玉米中心主任、所长助理。  相似文献   

2.
专家介绍     
《辽宁农业科学》2009,(4):F0002-F0002
王琳,沈阳雷奥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玉米育种专家,辽宁雷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1994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1995—1999年,在中美合资企业辽宁东亚嘉吉种子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兼首席玉米育种专家。2000-2003年在美国先锋国际良种公司铁岭先锋育种公司任玉米育种高级研究助理。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各项承诺的逐步落实和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全面启动,作为玉米产业重中之重的玉米育种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全面了解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本文就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做简要回顾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现任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专业组委员,《农业科技通讯》编委,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农业保险气象灾害跟踪评估专家,吉林省作物学会副秘书长,吉林省遗传学会理事,吉林省科技管理协会理事,吉林市农学会理事,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铁成研究员,1964年3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85年毕业于延边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至今,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从事玉米育种及新品种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5.
现任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平安农业科学院院长的常华章研究员,1956年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少年时就勤奋好学,1982年于延边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由于他勤奋工作.业绩突出,1992年7月被聘为副研究员,1998年被评为研究员,并先后在院(所)领导岗位任要职。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农业生态区与玉米生态育种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吉林省主要气候因素和土壤类型所划分的3个农业生态区,提出主生态育种的耐旱丰产,丰产抗倒,耐寒耐上产以适应3个农业生态区玉米生态育种目标,作为我国玉米生育种课题的育种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周紫阳(ZHOU Zi-yang),男,1965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吉林省吉林市人。1986年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被分配到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作物所从事高粱育种研究和开发工作,2003年调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从事高粱育种研究工作。1992年考入沈阳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5年获硕士学位。2006年考入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在读博士。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07,32(1):F0002
吕礼良(LV Li—liang),男,1962年生,汉族,研究生学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畜牧分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胚胎工程技术及遗传育种。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吉林省农科院从事家畜疫病、繁殖、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9.
“吉绿3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选育的绿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通讯》2009,(4):F0003-F0003
主持和参加国家农业部门、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财政厅农发办、长春市净月旅游开发区课题共7项,是吉林省科技厅科技专家特派员项目主持人,2004~2006年吉林省农委特用玉米育种研究课题主持人;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鲜食玉米示范基地土质调查及配方施肥课题主持人:吉林省教育厅重大科研项目:吉林省糯玉米种质资源类群鉴定与创新研究课题主持人。  相似文献   

11.
浅析吉林省玉米育种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近几年民营公司、个体私有研究所及国外(合)投资公司纷纷涉足玉米育种领域,育种机构大量涌现,与国有科研院所共同发展。作为玉米产业重中之重的玉米育种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全面了解吉林省玉米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使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正>刘德璞(Liu De-pu),男,1951年生,吉林省集安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同年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先后从事大豆组织培养、花药花粉单倍体培养、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遗传转化、玉米组织培养、玉米转基因及转基因分子育种等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吉林农业科学》2005,30(2):F002-F002
张俊国(ZHANG Jun-guo),男,1954年生,汉族,吉林省农安县人。1982年毕业于延边农学院农学系,同年被分配到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工作,1986年考入沈阳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1989年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回到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从事水稻育种工作。1994年赴日本宫城县农业中心及古川农试场进修半年,研修日本优质米育种及栽培技术。现为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会员,2004年被吉林省农科院聘为水稻抗性育种项目专家。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具有50多年的辉煌育种历程,是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公主岭分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是“八五”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和全国农业技术开发“十强研究所”。2006年被农业部评为“十五”全国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综合科研能力“百强研究所”,“成果转化十强研究所”,并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2):F0002-F0002
李启云(LIQ i-yun),男,1974年生,汉族,四川万县人。1997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到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工作,从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1999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硕博连读),遗传学专业,主要从事抗盐、抗旱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2001年1月至2001年5月赴香港科技大学进行转基因蔬菜抗衰老合作研究。2004年7月博士毕业,于2004年8月回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工作,被聘为“生物农药”学术带头人。李启云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1):F0002-F0002
王曙明(W ANG Shu-m ing),男,1963年生,汉族,黑龙江省汤原县人。1987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到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工作,从事大豆育种研究。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受农业部派遣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1~2004年吉林省普通玉米区试结果和2001~2005年品种审定情况,分析了我省玉米育种的现状及玉米育种形势。提出今后10年吉林省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仍以高产、优质、适应性为育种目标;分子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玉米杂交种;集成多项育种技术,多学科协作,深入开展超级玉米育种。  相似文献   

18.
徐立华(1971-),男,山东省高密市人,副研究员,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植物遗传育种学士学位。2002年获山东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历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玉米诱变育种研究室主任,中国原子能农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9.
《吉林农业》2010,(9):95-95
吉林省牡亿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科作物育种研究所,是吉林省农科院退休育种专家张凤昌创办的集科研、生产和经营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公司的宗旨是:服务“三农”,增加效益.为吉林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做贡献。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吉林省近20年普通玉米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品质育种进展不大,指出在品质遗传、育种技术等方面应当加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