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正忠 《蜜蜂杂志》2009,(11):37-37
近几年来,笔者实地走访和电话询问了解到四川东北部及重庆等地的许多饲养中蜂的朋友,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暴发,传染速度迅猛,连续多年发生,给该地区的中蜂造成了严重损失,严重地挫伤了他们饲养中蜂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中蜂改为活框饲养后群势越来越小 的现象很普遍,本刊 2004 年第 11 期发表了 《中蜂活框饲养后为什么群势越来越小》的文章,其中列举了 6 条原因,本人认为都未说中要害。 读了本刊同期龚凫羌、宁守容 2 位老师写的 《中蜂应激性疾病诊断与防治》一文,结合饲养中蜂的经验教训,本人认为中蜂与意蜂相比,中蜂是一种应激易感型的蜂种,尤其是野生的或仍饲养在老式蜂桶中等未驯化的蜂群应激易感者较多。 应激易感型中蜂改为活框饲养后,多数会发生应激性疾病。读了 2 位老师的文章,我认为更好理解中蜂改为 活框饲 养群势 越来 越小 的原 因。 文中…  相似文献   

3.
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为东方蜜蜂的指名亚种,我国除新疆以外其他各省区均有中蜂分布。中蜂由于其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其形态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异,分为5个生态类型,辽宁境内的中蜂属东北型。然而,随西方蜂种的引进,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大量摄取,导致中蜂种群数逐渐减少,上个世纪初期辽宁境内各个市县均有中蜂饲养,到今天辽宁西部饲养中蜂不过千群,  相似文献   

4.
中蜂,全称中华蜜蜂,为东方蜜蜂的指名亚种,我国除新疆以外其他各省区均有中蜂分布。中蜂由于其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其形态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异,分为5个生态类型,辽宁境内的中蜂属东北型。然而,随西方蜂种的引进,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大量摄取,导致中蜂种群数逐渐减少,上个世纪初期辽宁境内各个市县均有中蜂饲养,到今天辽宁西部饲养中蜂不过干群,在东部长白山余脉及千山山脉中存有野生中蜂及家养中蜂不足6万群。  相似文献   

5.
中蜂囊状幼虫病严重危害中蜂,它反复发生,较难防治.在长期中蜂饲养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防治中囊病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蜂是我国的当家品种,饲养历史悠久,在西方蜜蜂活框饲养技术未引入之前,中蜂都是采用土法饲养,随着活框饲养技术的引入,中蜂的饲养方式也随之改变。目前,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已经普及,饲养者通过活框饲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有不少蜂友为了增加蜂产品的种类,同时饲养了中蜂与意蜂。为了管理方便,大多数的蜂友将中蜂与意蜂摆放在同一地点,或相距不远的2个地点,这样一来,经常发生中蜂、意蜂互盗,让人很伤脑筋。根据笔者多年来中蜂与意蜂同场饲养的实践,现谈几点中、意蜂同场防互盗的做法。1意蜂盗中蜂意蜂盗中蜂是一年中春、夏、秋三季经常发生的事,只要是在气温适合意蜂飞翔的季节,当外界蜜源缺乏时,就容易发生意蜂盗中蜂。而且一旦发生,若  相似文献   

8.
甘筱中  甘霖 《蜜蜂杂志》2008,28(4):23-24
在<蜜蜂杂志>"中华蜜蜂"栏目常读到"中蜂易失王"的术语,笔者仔细推敲几十年活框饲养中蜂的实践,认为"中蜂易失王"90%以上是人为造成的,只要养蜂人注意观察总结,熟悉中蜂的生物行为,"中蜂易失王"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发生的.下面谈几点本蜂场养蜂实践中对中蜂生物行为的探究总结、中蜂失王的诱因与对策,供对饲养中蜂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瑞红 《蜜蜂杂志》2022,(10):41-42
<正>中蜂在山区的饲养较为普遍。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投入增大,中蜂的饲养规模发展很快,中蜂的活框饲养技术得到了较快推广。活框饲养是借鉴西方蜜蜂养殖技术而来的,管理方便,中蜂的生活习性和西方蜜蜂存在较大差异。长久以来,中蜂以桶养、圆木横放(棒棒巢)饲养为主,生产的老巢蜜以花香、味美,久存不坏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只是古法饲养存在管理不便的缺点。中蜂格子箱饲养正是从古法饲养管理不便发展而来,兼顾了古法饲养和活框饲养的优点,是中蜂饲养管理比较适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郑元明 《蜜蜂杂志》2011,31(9):23-24
中蜂新法饲养,极大地改善了中蜂的饲养管理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自然分蜂、飞逃、自生自灭等多种弊端,提高了中蜂的生产能力,遏制了旧法饲养中蜂毁巢取蜜所造成的蜂蜜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中蜂新法饲养,不能采用西方蜜蜂的理念管理过箱后的中蜂,生产低浓度不成熟单花蜜。要遵循中蜂的特点,生产营养价值较高的百花特种成熟蜜。  相似文献   

11.
野生中蜂的收捕●杨朝环●中蜂新法饲养基础讲座之31怎样收捕自然分蜂群和迁逃群各地中蜂自然分蜂和偶然飞逃的时间差异很大,如云贵高原地区一般是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出现。无论是新法饲养、还是旧法饲养的中蜂群,大部分会发生自然分蜂和迁逃,这是收蜂养的大好时机。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积极推广中蜂科学饲养技术,农牧渔业部畜牧局委托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于一九八二年九月廿日至十一月廿日在北京香山举办了一期全国中蜂科学饲养技术师资进修班,为全国中蜂主产省、区培训推广中蜂科学饲养技术的师资。要求学员回去后,能承担省一级中蜂科学饲养技术训练班的教学工作和指导中蜂科学饲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15,(11):39-40
<正>中蜂活框饲养在养蜂书籍上称为科学养中蜂,相对中国传统的中蜂土法饲养,也就成了落后的养蜂方式。本人以活框、传统两种方式饲养中蜂多年,总结对比,发现各有所长。我把活框养蜂的技术注入到中蜂土法饲养的管理中,经反复实验,给传统中蜂饲养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在此,我把自己的经验,作为对中蜂传统饲养的入门知识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喜爱中蜂传统饲养的人们有所帮助。传统养蜂的好处是蜂具简便,蜂种易得,投资少,  相似文献   

14.
<正>徐秀琨先生是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人。是饲养中蜂的有名专家。徐先生很早就饲养中蜂,养蜂初期采用旧式方法饲养,管理起来甚感不便。后来参照意蜂的新式饲养技术,也将中蜂装入新式巢箱并采用中蜂巢础来饲养。为了继续深入研究改良中蜂饲养技术。徐先生还设立了"中蜂试验场"  相似文献   

15.
介绍浙江省金华地区活框饲养中蜂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对中蜂资源及桶养中蜂情况的调查、野生中蜂和桶养中蜂蜂巢的研究,设计制作了适合金华山区饲养的中蜂蜂箱,并对中蜂过箱及过箱后的蜂群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经过活框饲养,平均每箱中蜂年产蜂蜜23.23 kg,比桶养中蜂的7.50 kg超出了15.73 kg,增产了209.7%,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袁小波 《中国蜂业》2007,58(3):22-23
2002年辽宁省蜜蜂原种场被农业部定为中蜂保种单位,现已在宽甸、绥中等地建立了多个中蜂保护区。在一些地区,中蜂蜜的市场价格远远超过西蜂蜜的价格,饲养中蜂的经济效益已超过了西蜂,人们饲养中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在中蜂饲养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根据我们多年的饲养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巾蜂饲养量有200多万群,占全国总蜂数的1/3,生产性能远远低于西方蜜蜂。改进饲养方式,发展中蜂养殖,提高中蜂蜂产品产量迫在屑睫。中蜂过渡式饲养就是对中蜂饲养改进的一种技术,它是介于传统土法饲养与活框饲养之间的一种中蜂饲养方式。传统中蜂饲养,采用空心树段、木桶,杖种方式在我国农村极为普遍。  相似文献   

18.
张绪林 《蜜蜂杂志》2006,26(8):31-31
圆桶饲养的中蜂,并不完全意味着让它们自生自灭,相反,在顺其自然、适度整理的情况下,让桶养中蜂取得稳定、较高的效益,这就是笔者采用的“老蜂桶新养法”。1蜂桶新养法的思路西方蜜蜂引入我国之后,养中蜂也就照葫芦画瓢似地跟了起来,但用饲养西方蜜蜂的方法饲养中蜂在群势和生产性能上不尽人意,使得国人对土生土长中蜂的饲养管理倒成了难题。其实饲养中蜂并没有深不可测的技术,因中蜂是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蜂种,在无人侍弄的情况下生存得很好。按饲养西方蜜蜂的方法饲养中蜂,蜂巢被人为压扁,蜂群热量损失快,削弱了蜜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再者,…  相似文献   

19.
中蜂科学饲养,是大幅度提高我国蜂蜜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中蜂科学饲养包括中蜂过箱和过箱后的一整套饲养管理技术,不能误认中蜂过箱等于科学饲养,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须根据中蜂的生活习性,做好中蜂过箱后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蜂新法饲养是我国养蜂生产上一个巨大变革 ,我们为之拍手叫好。但近年来由于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中蜂过箱以后 ,出现群势愈来愈弱 ,繁殖缓慢、分蜂性强、生产力下降等问题 ,就完全否定了中蜂本身具有的独特性能和巨大的生命力。云南农业大学匡邦郁教授提出“以中蜂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来指导中蜂的饲养管理”是完全正确的 ,也为我们揭示了为什么中蜂群势愈来愈弱这一现象。至于饲养中蜂难度大 ,中蜂饲养的出路何在 ,我认为是一个有关中蜂生物学的问题 ,本人从多年的实践中有如下一些肤浅的认识 ,仅提供参考。一、饲养中蜂不能离开山区我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