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旱地小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30%以上。近几年连续遭受干旱、低温冻害、干热风等自然灾害,旱地小麦受到的影响最大,损失最重。总结各地旱地小麦高产栽培和防灾减灾的经验,可以发现旱地小麦科学用水,要努力做到"八水"齐攻。  相似文献   

2.
在豫西丘陵旱区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旱地小麦生产如何,对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旱地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 (一)干旱缺水。豫西丘陵种植区雨量少,且分布不均,干旱发生频繁。据气象资料记载,小麦生育期降水208.3—234.8毫米,与小麦正常需水量500~600毫米相差300~400毫米。冬春干旱造成小麦分蘖少、成穗少、子粒少、千粒重低。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干旱发生频率高,分布广,延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小麦单产的提高,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同时旱地麦田一般投入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O.5%-1.0%),田间管理粗放,苗情长势弱,群体不足;易出现早发、早衰,抗逆能力弱,千粒重和产量低。为此,1998-2001年,我们先后在全市8个县市区共30个乡镇进行了旱地小麦增产节水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实现了旱地小麦高产、稳产,4年间小麦全市推广面积8.07×104hm2,总产新增8951.67×104kg,新增经济效益1.07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11,增产效果显著,2003年获德州市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以2010-2011年为例,偃师市小麦生产经历了秋冬春持续干旱、冬季寒冷、早春升温慢、后期高温、气候变化无常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2.33万hm2小麦(灌区1.8万hm2,旱地0.53万hm2)取得了平均每667m2产量359.7kg的好  相似文献   

5.
为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缓解干旱逆境因子对旱地小麦的不利影响,在山西洪洞、闻喜采用大田对比方法,开展了黄土丘陵区旱地小麦膜侧条播种植模式增产效应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在严重干旱年型条件下,2个试验示范点的2种覆膜种植模式均较露地条播小麦增产,2种覆膜种植模式中1膜4行优于1膜2行,2种覆膜种植模式增产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穗粒数的增加和千粒重的提高;土壤水分测定表明,在小麦起身期2种覆膜模式0~60 cm土壤水分明显优于露地麦田,其中1膜2行模式的土壤水分优于1膜4行模式;该试验示范为旱地冬小麦抵御干旱逆境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连续的干旱造成地面水资源减少。严重影响了小麦生产的发展。提高旱地小麦单产将成为提高小麦总产的重要途径。缺水是影响旱地小麦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迅速提高肥力的施肥技术.培育壮苗的播种和群体控制技术,是实现旱地小麦高产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旱地小麦生产中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我国北方旱地小麦的生产现状和生态特征,深入探讨了我国旱地小麦的生产潜力和主攻方向,提出了重新认识干旱坡耕地改造、生态环境改造、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等旱地小麦生产新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抗旱性鉴定指标在国家小麦区试中的应用效果,依据2000—2007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小麦区试抗旱鉴定结果,对抗旱指数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以干旱胁迫和非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小麦产量为基础的抗旱指数是评价小麦全生育期综合抗旱性的根本指标,是各级区域试验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最佳指标,为旱地小麦品种审定、应用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最近,山东省青岛市不少地区传来干旱的信息,全国也有大片区域喊渴,干旱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影响不言而喻. 今日,笔直从山东省青岛市科技局获悉,由青岛农业大学林琪教授主持的"北方主要作物抗旱节水综合技术研究与区域师范"项目通过实地测产,"青麦6号""青麦7号"两个旱地小麦品种创下我国旱地小麦平均667米2产的新纪律.  相似文献   

10.
洛阳市旱地小麦面积占60%以上,干旱是制约小麦生产的关键因素.播种阶段经常发生的干旱是造成旱地小麦播种期推迟,出苗晚,亩穗数不足,产量波幅较大的主因.经多年对播种方式的研究及生产实践调查表明:抢墒播种、寄种可提高亩穗数,增产效果明显,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抗旱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旱地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旱地小麦生产面积666.7万hm2,平均单产120kg/666.7m2左右,约为全国平均产量的48.2%,可见,旱地小麦区是我国小麦生产的"拖腿田",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地区。1北方旱地小麦的生态特征我国北方旱地属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具有以下生态特征。1.1干旱缺水据国家气象局统计,北方季节性干旱频率黄河以南为70%~80%,黄河以北大于90%,可谓十年九旱。北方  相似文献   

12.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主体技术,是我省干旱、半干旱区小麦高产技术体系.为了不断完善该技术体系,1998年秋播,省农技推广总站在千阳县安排了旱地小麦高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3.
豫西旱地小麦"六改"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旱地为秦岭山脉向东延伸的崤山和伏牛山余脉构成的丘陵旱地.面积占全省旱地的40%以上,包括三十余县市,旱地麦田面积约67万hm2.该区属半湿润易旱区,年降水量虽有600mm,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小麦生育期降雨平均为210mm左右,且年际间差异大.根据研究,旱地小麦产量3000~4500kg/hm2,约需水400mm左右,因此干旱是本区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障碍因素.不科学的耕作习惯,使土壤水分亏损加剧,进而导致旱地小麦产量变幅较大.本文针对豫西旱地小麦生产的实际,结合以往的研究和自身实践,提出旱地小麦"六改"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四川传统旱地麦/玉/薯模式由于受土壤瘠薄、季节性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小麦产量低而不稳,而产量潜力较大的玉米(在苗期和拔节期由于受小麦阴蔽影响)产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通过对简阳季节性干旱区抽样调查,麦/玉/薯种植制度的新变化对小麦、玉米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旱地小麦夺高产有诀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无水灌溉的旱地小麦,播种面积大,单产低,造成旱地小麦单产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干旱缺水:二是土壤瘠薄,施肥又少:三是耕作粗放,栽培技术水平低.从当前生产实际出发,只要认真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无水灌溉的旱地同样能夺取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山东省青岛市不少地区传来干旱的信息,全国也有大片区域喊渴,干旱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影响不言而喻。近日,笔者从山东省青岛市科技局获悉,由青岛农业大学林琪教授主持的"北方主要作物抗旱节水综合技术研究与区域示范"项目通过实地测产,"青麦6号"青麦7号"两个旱地小麦品种创下了我国旱地小麦平均667米2产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旱地小麦育种进展与育种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是北方麦区典型的干旱省份,旱地小麦面积比例较大,旱地小麦生产对全省小麦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选育抗旱性、丰产性、稳产适应性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小麦品种,归纳了山西小麦生产发展概况,总结了山西旱地小麦育种在团队建设、育种方法、育种成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生产条件下旱地小麦育种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从育种目标、种质材料创新和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突破的育种策略和探讨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全市耕地面积52万亩,常年小麦种植面积35万亩,其中旱地小麦10万亩左右,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28.6%,主要分布在邵原、王屋、下冶、大峪四个山区镇及轵城、坡头部分丘陵区。1旱地小麦生产情况1.1面积及产量。济源市旱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单产徘徊在200 kg左右,波动幅  相似文献   

19.
旱地麦田由于土壤瘠薄,干旱缺水,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等原因,使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地影响着小麦的均衡增产。现将旱地麦田获高产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旱之年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田间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旱地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以其突出的聚水、保墒性能,明显改善了麦田的水分条件,促进了小麦个体生长发育,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并使旱地小麦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好于露地播种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地小麦实现高产稳产的一项突破性技术措施,是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生长期缺水问题的关键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