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HPLC法对虎耳草科岩白菜属岩白菜、虎耳草科落新妇属落新妇、紫金牛科紫金牛属百两金及金牛、胡桃科青钱柳属青钱柳5种药用植物中岩白菜内酯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岩白菜内酯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植物中岩白菜内酯含量最高的植物为岩白菜,40%乙醇为溶剂,液料比10 mL/g的超声波提取体系收到的岩白菜内酯最多。此研究为岩白菜内酯药源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岩白菜属植物资源,按观赏盆栽、林下绿化、中药材3个方向,对岩白菜属植物进行了优良种的筛选。以花期大于20 d,早春开花,花色紫红色或粉色,株型紧凑,两年生种苗冠幅不超过15 cm为筛选标准,筛选厚叶岩白菜、秦岭岩白菜、岩白菜、短柄岩白菜为盆栽材料;通过林下种植及耐高温、耐低温及叶片变色率观察,筛选厚叶岩白菜、秦岭岩白菜和短柄岩白菜用于林下绿化;根据测定的岩白菜素含量,筛选出厚叶岩白菜、秦岭岩白菜为优良中药材资源。该研究对于针对性开发利用岩白菜属植物资源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观测云南省境内5个岩白菜居群的生物学特性,发现不同岩白菜居群间在形态特征上也有明显差异,可为岩白菜的GAP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遗传育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采用样地调查法进行调查,记录岩白菜所处海拔高度,每平方米岩白菜株数、植株所处时期、株幅、株高、营养叶数、叶长、叶宽、根状茎直径和伴生植物等指标;岩白菜的花有粉红色和紫红色两种,花朵大小、叶片大小、叶形、叶柄长、叶鞘宽、叶鞘上缘与叶片间距离等性状在不同居群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结果说明云南境内的岩白菜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与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是相适应的,可对岩白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杨琳  卢杰  王新靓  田莹 《广西农学报》2023,(1):82-85+90
岩白菜药食兼用,但因过度开发及其生境的破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对岩白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阐述岩白菜的分类和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分析指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是影响岩白菜保护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给予岩白菜更多的关注,并针对岩白菜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地与迁地保护、加大宣传力度、人工培养等保护措施,旨在为岩白菜的开发保护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岩白菜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为岩白菜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2011-2012年,在人工栽培岩白菜时,通过覆盖蓝色、红色、绿色、黄色和白色塑料薄膜,获得5个不同光质处理,比较各光质处理对岩白菜株高、株幅、叶长、叶宽、根状茎直径、叶片数等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覆盖黄膜有利于岩白菜株高、株幅、叶片数、叶长、叶宽和根状茎直径的增加,覆盖蓝膜最不利于上述形态指标的增加。红膜、白膜和黄膜处理有利于岩白菜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增加,而蓝膜处理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在人工栽培岩白菜时,覆盖黄膜和红膜有利于岩白菜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岩白菜中铁、镁、锌、铜、钙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浓硝酸-高氯酸消解样品,并进行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结果]岩白菜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其中Ca、Mg含量最高,Fe、Cu含量相对偏低一些。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76%~100.15%,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准确度好、数据可靠,研究结果可为岩白菜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提取岩白菜幼叶总RNA的最佳方法,为岩白菜的转录组测序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采用6种试剂盒法提取岩白菜幼叶的总RNA,通过凝胶电泳和BIO-RAD核酸蛋白检测仪检测提取的RNA样品的质量和纯度,并对提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Trizol Kit、Trizol A~+Kit、Transzol Up Kit提取的幼叶总RNA没有28S rRNA和18S rRNA条带;用inun PREP Plant RNA Kit提取的RNA具有28S rRNA和18S rRNA条带,但条带模糊、含量低;用Transzol Plant Kit和Easy Pure Plant RNA Kit提取的RNA具有28S rRNA和18S rRNA这2条清晰的条带,但后者提取的总RNA的得率和纯度更高。综合考虑后认为Easy Pure Plant RNA Kit法是快速提取岩白菜幼叶总RNA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不同光强对峨眉岩白菜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规模性生产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不同光强处理(透光率分别为97%、79%、61%、37%、18%)下峨眉岩白菜叶片的光合指标及叶绿色荧光参数指标。结果表明,随相对光强的增加,表观量子效率(AQE)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升高,作用光下实际的PSⅡ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在相对光强97%~61%处理下呈现升高趋势。研究表明,在光照为79%~61%条件下,有利于峨眉岩白菜的生长发育,栽培中应对峨眉岩白菜采取适当遮荫措施。  相似文献   

9.
野生花卉厚叶岩白菜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厚叶岩白菜的完整再生体系,并为研究其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以野生厚叶岩白菜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筛选培养基与激素配比,初步建立其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厚叶岩白菜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NAA0.50mg/L+6-BA0.50mg/L-4-水解酪蛋白100.00mg/L+0.2%PVP;分化培养基为:改良MS+NAA0.50mg/L+IBA0.10mg/L+6-BA0.5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0mg/L+NAA0.01mg/L。15d后移植幼苗的叶片由嫩绿变成深绿,30d后移植幼苗长出新叶,叶片中心偏红,成活率达到95%,且幼苗生长健壮。[结论]通过对培养基组分、激素配比及环境因子的筛选,为野生厚叶岩白菜初步建立了一个实用的离体培养再生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不同地区岩白菜中岩白菜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采自云南8个地区的18个岩白菜居群的岩白菜素含量,结果表明:(1) 同一居群的不同器官间岩白菜素含量差异悬殊,根状茎是提取岩白菜素的理想器官;(2) 不同居群的根状茎中的岩白菜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介于9.77%-3.15%之间,丽江玉龙水库居群的根状茎是开发利用岩白菜中岩白菜素的最优种源;(3)不同居群的叶片中的岩白菜素含量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1.61%~0.55%之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超声波提取岩白菜中岩白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岩白菜素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岩白菜素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岩白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70 W、药材粉碎目数100目、超声时间40 min,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药材粉碎目数、超声时间、超声功率。[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提取率高等特点,为岩白菜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独一味等13个藏药植物种在西藏的分布和资源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样方法、样线法和普查法)和标本馆标本查阅的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所分布的濒危藏药材如独一味、波棱瓜、翼首草、桃儿七、苞叶雪莲、臭蚤草、甘青青兰、毛瓣绿绒蒿、岩白菜、白花秦艽、藏菠萝花、鸡蛋参和手掌参等资源在西藏自治区的分布、多度、生物量等进行了调查,在对这些藏药植物种分布区面积计算的基础上,估测了它们在西藏的最大资源量。结果发现;1)除藏菠萝花外的12种植物藏药资源的分布区和海拔范围比过去文献所报道的都有所扩大,但手掌参、波棱瓜等的资源锐减,在野外已很难发现,分布区的扩大是因为过去的调查不全面,而资源量的缩减主要是人类过度利用有关。2)岩白菜植物密度最高,多度也最大;岩白菜的生物量最高;波棱瓜盖度最高,手掌参密度最低,盖度也最低。3)臭蚤草的资源量最高,其次为白花秦艽和桃儿七等。该研究增补了藏药材分布的新资料,并提出了生境系数这个新概念来估测植物种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13.
 云南西北部老君山地区是我国大型真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且产菌时间较长。重点调查了该地区最具开发利用价值之一的野生食用菌——紫丝膜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 Fr.)的生态分布、发生期、生态环境以及紫丝膜菌的发生与云杉(Larix spp.),冷杉(Abies spp.),杜鹃(Rhododendron spp.)等伴生树种的关系,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丝膜菌资源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结合本研究室的系统研究,对黑附球菌(Epicoccum purpur as cens Ehveub ex Schlecht=E.nigrumLink)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防病作用、生防作用机制以及生防制剂的制备、保存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快速获得大量高活性黑附球菌(Epicoccum purpurascens)XF1分生孢子,并探索XF1分生孢子的保存条件,为后续生防测试提供材料.本试验测试了5种不同培养基对黑附球菌XF1菌株分生孢子产生量与分生孢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培养基中,黄豆浆培养基在3个测试指标(菌落生长直径、产孢量、孢子活力)中有2项(产孢量、孢子活力)均表现为最优,其余1项(菌落生长直径)也仅次于最优处于第2位.综合测评,黄豆浆培养基(12d长满全皿,其单位面积产孢量为47.93×105个/cm2,孢子萌发率平均值为96.02%)有利于黑附球菌XF1菌株分生孢子快速大量生成并且保持很高活力.经抽滤干燥的黑附球菌XF1菌株分生孢子在4℃黑暗条件下进行了1年的保存,其萌发率仍然能达到86.57%,是一种较好的分生孢子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西藏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样方调查,分析高寒杜鹃群落的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杜鹃群落植物共有54种,隶属21科38属。灌木层有14种植物,以薄毛海绵杜鹃、雪层杜鹃、林芝杜鹃和扫帚岩须占优势;草本层有40种植物,主要以岩白菜、珠芽蓼、西藏糙苏等占优势。属的分布区类型方面,以北温带性质为主,其中灌木层北温带类型有6属,占灌木层总属数的75%;草本层北温带类型有11属,占36.67%。研究区植物的生活型以地面芽为主,占总数的35.2%。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杜鹃群落的保护与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观赏竹类景观应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省珠三角的广州、东莞、惠州3个城市的公园或小区的观赏竹应用进行调查,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进行分析、建模、排序,结果表明,排名前10的观赏竹种类是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Munro)、白哺鸡竹(Phyllostachys dulcis McClure)、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f.spectabilis)、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 E.G.Camus)、黄金间碧玉(Bambusavulgarisvar.striata Gamble)、大琴丝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Flavidorivens’)、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Sieb.)Makino]、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Chu et Chao cv.prevernalis)、湘妃竹(P.bambusoidesform.Lacrima-deae Keng f.et Wen.)、紫竿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var.textiliscv.purpurasc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