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栽培蘑菇、平菇、草菇等食用菌的菌床废料,经过适当处理,再用于食用菌生产上,已见许多报道。但用菌床废料制蘑菇栽培种,目前还未见报道,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多次试验,现简报如下: 1 培养料制备 试验材料为平菇、草菇、蘑菇三种菌床废料,配方分别为①草菇废料:将栽培草菇的废草晒干,贮存备用。制种前加水预湿,100kg加入20kg牛粪粉、1kg石膏、2kg蔗糖、2kg石灰,料水比为1∶1.4,pH8.0。②平菇废料:春菇生产结束后,将废料晒干保存。堆制时,100kg废料加20kg麦草或稻草屑、20kg牛粪粉、500g尿素、2kg石膏、1kg过磷酸钙,料水比1∶1.4。③蘑菇废料:采完春菇后除掉覆土,取未感染杂菌的菌床废料,晒干备用。制种时,用菌床废料50kg,加当年堆制的干麦草屑50kg、牛粪粉20kg、石膏2kg、石灰2kg,料水比为1∶1.4,pH8.5左右。 各组按比例配好后,堆积发酵半个月,中间翻堆2~3次。第2组以尿素补充氮源,最后一次翻堆如有氨气,再酌加过磷酸钙堆积3~4天。堆制结束后,装瓶后常压灭菌,100℃维持10小时以上,当温度降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15,(6)
<正>笔者摸索了一套用稻草粗放栽培草菇的方法,多年来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配方及原料处理配方重为50 kg,干稻草加5 kg,石灰粉或者3kg生石灰。选用新鲜无霉烂的干稻草采取浸水或者浇水方法预湿后建堆发酵。建堆时,在地面上先铺上一层20 cm厚的稻草(可以整把不解开)撒上一层石灰粉踩实,然后再铺上一层稻草和石灰粉踩实,如此堆高5~8层。建好堆后盖上薄膜发酵5~6 d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1981,(4)
剑麻渣栽培草菇只需少量的稻草,成本低,产量高。其栽培方法是:先将剑麻渣堆制发酵15天左右,再和稻草混堆。先铺一层厚6~8厘米稻草,淋一遍水,然后铺一层麻渣,这样逐层堆成宽2~2.5米、高1.5~2米、长度不限的料堆。6~7天后,堆温达70~80℃时翻料,同时加入1%的过磷酸钙,调整pH,提高堆温。建堆10~11天,第二次翻料,经15天左右的发酵分解,即可栽培。剑麻料可以利用二次,第二次产量并不亚于第  相似文献   

4.
草菇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食用菌,它要求在气温20℃以上、无直射阳光、湿度大的环境中生长。夏季的成年果园中温度高、湿度大、荫蔽程度好,适宜草菇栽培。 1 果园栽草菇技术 1.1 备料 稻草或麦秸、菌种、麸皮、石灰、地膜,按重量计算,其比例为100∶2.5(5袋)∶0.5∶1∶0.3。 1.2 铺草接种 将稻草放入0.5%~1.0%的石灰水中浸透,手捏滴水即可捞出,打成草绕叠成40cm宽、35~40cm高的草垄,每垄4层草3层菌种,要求草层紧实,每50kg草接菌种5袋,每袋菌种用50g麸皮拌匀,逐层堆草接菌,第1、2草层菌种撒在近外围,第3层菌种撒满料层,第1草层较第2、3草层厚,第4层草不需打绕,用散草盖严菌种即可,最后覆地膜,保温保  相似文献   

5.
卢智勇 《食用菌》2001,23(2):23-24
笔者经过十余年探索和栽培实验,总结了一种栽培草菇新方法:稻草发酵捆扎定位栽培法(简称草捆栽培法)。这种栽培技术可以避免旧栽培方法的种种弊端,实现稳产高产。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浸草堆置发酵 选干净无霉变的整稻草,于5%石灰水中浸泡,吸足水后捞起、堆置覆盖塑料薄膜,草堆宜大不宜小,以保证堆内有足够的温度。一般每堆250kg以上,但需以一次能捆扎播种多少为限,以免浸泡堆草太多在播种期内不能完成播种而造成损失。第2天起,料内温度可达到60℃以上。第4天应翻一次堆,待稻草上长出一层白色绒毛状菌丝,即可进…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笔者在实践中成功地探索了用整稻草露地栽平菇的高产新技术,方法简便,管理容易,转化率可达120%以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稻草处理 选干透、无霉变、未经雨淋的稻草,扎成3kg左右的小捆,置pH13的石灰水池中浸泡约20分钟,捞出沥水后建堆发酵,两人1天可处理1750kg料.这样可有效地软化,,除去稻草表面的蜡质.建堆时先在地面铺一层稻草,上面铺薄膜,薄膜上放些木棍,稻草横堆放在木棍上,一般堆宽2m、高1.4m、长不限,覆膜保温发酵,因氧气可从木棍中进去进行交换,故不需翻堆,节省劳力,多余的水也可从木棍下自然流走.一般发酵1周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7.
超低温冻结草菇菌种床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菇对低温的忍耐度较差,菌丝体在5℃下易丧失活力。但我们用超低温-196℃冻结草菇菌种,不但没有冻死,反而在超低温下生活得很好。我们将草菇菌种V_((?)3)在液态氮超低温-196℃冻结120天后,解冻复活,恢复培养,进行室内小区床式堆料栽培,用稻草10kg,收鲜菇2.33kg,生物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1992年初筛出5个草菇菌株,1993年再次进行了室内床栽品比试验,以期寻找适合我省自然气候条件下栽培的优良品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V_(2039)引自台湾裕农菇业公司,V浏阳麻菇引自湖南微生物所,V_(18)引自山西农科院食用菌所,v_4本室选育,V_(844)引自广东微生物所。 (二)制种与栽培 母种采用PDA麸皮培养基。原种配方为棉子壳88%,麸皮10%,糖1%,过磷酸钙1%,料水比1:1.2,另加3%的石灰调至pH8.0~8.5。5月22日堆料,配方为棉子壳112.5kg,稻草5.5kg,过磷酸钙2.6kg,多菌灵130g,料水比1:1.2,料堆用塑料薄膜覆盖。5月24日第一次翻堆,加石灰2.6kg,湿度调至65%~70%;26日第二次翻堆;28日  相似文献   

9.
我县目前都是用稻草捆栽培草菇,生长周期长(30~40天),占地面积大,产量低,一般100斤干稻草,仅产鲜菇5~10斤.为了提高单产,缩小培养料占地面积.1983年我们用稻草粉栽草菇,获得了较好效果。供试菌种由贺县微生物研究室提供。培养料为稻草粉200斤,牛粪粉10斤,火烧土100斤,用种量5%.将200斤稻草经粉碎,加水调料,含水量为70%,用石灰水调pH为8。先在地面上撒三瓶菌种,再将稻草粉铺于菌种上,牛粪粉撒在稻草粉中间,料面均匀撒7瓶菌种,最后覆盖火烧土.培养料厚  相似文献   

10.
草菇栽培原料一般为稻草、麦秸、废棉、棉子皮等。笔者以木屑发酵料为主适当添加辅料栽草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生物效率达21.7%。现报道如下: 1 供试菌株 菌株为V_(23),引自广东微生物所。二、三级种采用同一配方(棉子皮90%,麸皮10%,按总量加入3%的石灰),加适量水拌匀后装瓶、灭菌、接种,每支试管接二级种4~5瓶,每瓶二级种接三级种40~50瓶。接种后置35℃下培养12~15天,菌丝长满瓶后即可使用。 2 培养料配方 试验组配方:木屑65%,棉子皮30%,麸皮5%。设两个对照。对照一:棉子皮97%,麸皮3%;对照二:铡短的稻草87%(先用5%石灰水浸泡24小时),棉子皮10%,麸皮3%。试验和对照配方均按总量加3%~5%石灰,含水量65%。 3 堆料发酵 把经过日晒雨淋自然堆放3~6个月的木屑按配方加入辅料、石灰和水,并喷0.1%敌敌畏,堆积覆膜发酵5~7天,待料温升至60~65℃时,进行2次翻堆,如发现料干可适当喷水。料发酵好后调含  相似文献   

11.
黄河故道是我市水果主要产区,由于该区为砂土地,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贫瘠,影响水果产量.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对成年果园7、8月份小气候的分析后,进行了在果树下栽草菇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供试材料菌株为V_2,引自河北省微生物所.试验地设在淮阴县果林场苹果园(用料3175kg)和本所荫棚下(用料3000kg).栽培料为新鲜无霉烂稻草,另加麸皮5%、石灰3%.(二)试验方法栽培场地的整理、消毒同常规.①建堆播种:做堆前先在畦四周撒一圈菌种,接着把  相似文献   

12.
传统堆式栽草菇,每50kg 稻草仅产4kg 左右,生物效率低。近年来,我县大面积推广室内二次发酵床架式栽草菇,平均每50kg 稻草产量达到9~15kg,比常规栽法增产一倍以上,是提高草菇单产的有效办法,现把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培养料的制备配方为稻草50kg,牛粪粉  相似文献   

13.
五种覆土在三种栽培料上栽培草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覆土栽培草菇技术在草菇生产中已广为应用,但目前,特别在广东湛江地区,草菇生产者所采用的覆土材料不尽相同,大多偏向就地取材,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给生产造成了不必要损失。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①供试菌株:引自广西农学院的草菇V8804母种。②原种配方:稻草77%,麦麸20%,过磷酸钙3%。③覆土材料:成林橡胶园表层土(A);多年甘蔗园耕作层土(B);多年菜园耕作层土(C);水稻田土(D);塘泥浆(E)。④培养料:新鲜剑麻渣50kg发酵完  相似文献   

14.
一、自然的启示1984年5月我应邀到武汉市汉南区讲授草菇栽培技术。5月中旬运去草菇生产菌种,决定在6月19日开学之前先生产一批草菇作为讲学示范之用,因此将生产种严格挑选,凡有杂菌污染均剔除倾倒于打谷场边。但在5月下旬发现打谷场边堆积的蚕豆茎堆里,长出大量草菇,经品尝味极好。因此就地取材,决定把蚕豆茎作为栽培草菇的试验材料。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一)在38~40℃烈日下曝晒蚕豆茎、棉子壳、稻壳、稻草、豌豆粉、猪粪等培养料七天,并将蚕豆茎、稻草切成3~4寸长的短  相似文献   

15.
材料与方法 1.供试菌株:V_2,由河北省微生物所引进。 2.试验地点:淮阴县果林场苹果树荫下。本所荫棚下。 3.栽培料:稻草96%(新鲜无霉烂),麸皮5%,石灰3%。 4.建堆播种:做堆时先在畦面四周撒一圈菌种,接着把用石灰水浸泡好的稻草扭成草龙,再拧成八字形,弯头朝外,靠紧铺放,压住畦面菌种。第一层草把铺好后,在离草层边缘的8-10厘米处播一圈菌种,并沿着菌种的内圈撒一圈麸皮,铺第二层草把时,弯头要向内缩5厘米左右。如此一圈菌种,一圈麸皮,一层草把依次往上叠,共叠4  相似文献   

16.
不同层次发酵料的微生物群落与草菇产量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是通过分析不同层次的发酵料中的微生物区系及其物质变化与草菇产量的关系,来研究适宜草菇生长的微生物区系,其目的,为今后探讨通过人工控制、调节、创造适宜于草菇生长发育的微生物区系提供依据。一、材料和方法 (一)菌株:V-1(香港种)引自广东东莞县。 (二)培养料及其处理:培养料:牧草82%,加辅料18%(羊粪15%,麦皮2%,钙镁磷1%)。料的处理:采用堆料发酵。牧草用pH9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是想摸索出既适合草菇生长,又能比较有效地抑制某些杂菌孳生的栽培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草菇产量提供参考。一、处理与方法供试的草菇菌种,其菌龄为18天。培养料均为棉籽壳生料栽培。共分pH12、9和6三组。①pH12组,棉籽壳料中加石灰5斤,敌敌畏1两;⑦pH9组,棉籽壳料中加石灰2斤;③pH6组,培养料中未加石灰。以上三组棉籽壳用量均为100斤,培养料的含  相似文献   

18.
草菇的抗性弱,室外栽培如遇寒潮或连续多雨,会影响产量。因此,近年来室内栽培发展较快。为了提高产量,笔者根据黄年来同志提供的稻草发酵法进行室内床栽试验。供试菌株为V泰国种。培养料为稻草200斤,石灰4斤,牛粪粉34斤,钙镁磷3斤,米糠6斤,火烧土300斤。火烧土系用栽培草菇的稻草晒干后覆泥土烧制而成。 1980年6月27日,将稻草浸泡踩踏使其全部淹没水中,半小时后捞出,待多余水分流失后建堆。先铺1寸厚稻草,再均匀撒米糠与石灰,喷水,依此反复堆叠直至宽×长×高为100×180×79厘米,最后覆盖稻草。每天往堆表喷水1次,3天后堆中心温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利用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农业.1988~1989年我们用沼液喂猪成功后,又于1989~1990年用沼液沼渣进行栽蘑菇试验,取得满意结果.(一)培养基配方整早稻草50%,石膏、过磷酸钙、石灰各1%,沼渣37%(主要成分是猪粪,折成干料计),新鲜猪粪(干料计)10%,沼液140~160%(取代水).对照配方为早稻草50%,猪粪47%,石膏、石灰和过磷酸钙各1%,水140~160%.(二)堆料发酵于89年8月5日开始堆料,一层草、一层粪渣,每层以粪渣盖住草为度,粪草用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棉子壳料货紧价扬。纯稻草栽培费工、费时,成功率低,出菇后劲不足,生物转化率不高。我们用棉壳、稻草混合发酵料栽培平菇,经几年的生产实践,成功率100%,生物效率在200%以上。1 培养料配制 棉壳47%,稻草47%,石膏1%,磷肥2%,石灰3%,料∶水1∶16。先将整稻草切分4段,拌入棉壳使其均匀,石膏、磷肥,石灰拌匀少量多次溶入水中与培养料拌匀。2 堆积发酵 堆料宽15m、高13m,长不限,稍压实。因稻草通气良好,堆顶可不打孔。待堆温达50~60℃维持6~8小时翻堆,共3~4次。3 阳畦栽培 栽培场地先用5%石灰水消毒,待料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