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处理小麦种子,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下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情况,以期为不同播种方式下选用合适配方的拌种剂,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较旋耕条播小麦分别提前了11、4、3、3、2 d,生育期比旋耕条播长8 d;在零共生套播模式下,配方1、配方2、配方3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08%、5.47%、3.95%,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0.45%、0.45%、0.42%,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21%、6.83%、6.21%,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69%、4.31%、4.31%,分别增产10.11%、10.76%、10.53%;而在旋耕条播模式下,3种拌种剂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36%、11.99%、10.96%,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2.06%、12.06%、9.93%,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03%、4.52%、1.49%,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4%、1.67%、1.34%,分别增产11.17%、15.75%、11.06%.因此,拌种剂配方2在零共生套种小麦和旋耕条播小麦生产上都有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江西农业学报》2022,(11)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处理小麦种子,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下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情况,以期为不同播种方式下选用合适配方的拌种剂,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较旋耕条播小麦分别提前了11、4、3、3、2 d,生育期比旋耕条播长8 d;在零共生套播模式下,配方1、配方2、配方3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08%、5.47%、3.95%,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0.45%、0.45%、0.42%,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21%、6.83%、6.21%,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69%、4.31%、4.31%,分别增产10.11%、10.76%、10.53%;而在旋耕条播模式下,3种拌种剂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36%、11.99%、10.96%,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2.06%、12.06%、9.93%,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03%、4.52%、1.49%,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4%、1.67%、1.34%,分别增产11.17%、15.75%、11.06%。因此,拌种剂配方2在零共生套种小麦和旋耕条播小麦生产上都有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处理小麦种子,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下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情况,以期为不同播种方式下选用合适配方的拌种剂,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较旋耕条播小麦分别提前了11、4、3、3、2 d,生育期比旋耕条播长8 d;在零共生套播模式下,配方1、配方2、配方3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08%、5.47%、3.95%,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0.45%、0.45%、0.42%,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21%、6.83%、6.21%,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69%、4.31%、4.31%,分别增产10.11%、10.76%、10.53%;而在旋耕条播模式下,3种拌种剂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36%、11.99%、10.96%,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2.06%、12.06%、9.93%,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03%、4.52%、1.49%,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4%、1.67%、1.34%,分别增产11.17%、15.75%、11.06%.因此,拌种剂配方2在零共生套种小麦和旋耕条播小麦生产上都有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为了研究在阴雨天气影响下,稻茬晚播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罗麦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稻茬小麦晚播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小麦在播种期提前19 d情况下,全生育期增加17~19 d,成熟期提前1~2 d,有效穗数增加2.1%~4.6%,穗实粒数增加1.8~7.2粒,千粒重增加1.4~1.9 g,产量增加7.2~27.1 kg/667 m~2,同时对稻茬晚播小麦的茎秆性状也有显著的影响。在水稻迟收又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选择零共生套播种方式可以使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研究播种方式对稻茬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方式对稻茬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有不同的影响,综合来看,以机播效果较好。该结果可为稻茬麦的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不同肥料运筹对机插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武运粳23为材料,探讨纯化肥施肥模式与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模式对机插稻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足的有机无机复混肥作基肥的前提下,可免施分蘖肥;穗肥分2次施用,可有效提高实粒数,从而提高产量。有机无机复混肥全程3次施肥模式分别比有机无机复混肥全程2次施肥模式与纯化肥3次模式高出7.59%和6.25%;纯化肥3次施肥模式净效益最高,比有机无机复混肥全程2次和3次施肥模式分别高3 300.3、1 196.2元/hm2。在规模化种植条件下,有机无机复混肥作基肥全程3次施肥模式可代替常规纯化肥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底肥施用量对肥力较低的滨海黏质脱盐土条件下的稻茬麦产量构成和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苏北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之一的淮麦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稻茬麦底肥用量对小麦茎蘖动态、产量结构、花后旗叶SPAD值动态变化、旗叶面积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较高磷肥投入对小麦茎蘖动态变化、产量结构、花后旗叶SPAD值、叶面积、氮肥利用率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以尿素150 kg/hm~2+磷酸二胺300 kg/hm~2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结论]在肥力较低的滨海黏质土壤条件下,应该重视氮、磷肥平衡施用,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苏北地区超晚播稻茬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麦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超晚播小麦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运筹基肥:返青肥:倒3叶肥:旗叶肥比例分别为4:2:3:1和5:1:3:1时干物质积累量、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配置最佳,产量最高,为7 172和7 142 kg·hm-2,其次为4.5:2:2.5:1和5.5:1:2.5:1,产量分别为6 945和6 768 kg·hm-2。苏北地区晚播稻茬麦的最佳肥料运筹为4:2:3:1和5:1:3:1。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肥料运筹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选用几种花生新型肥料,配施有机肥,探讨不同肥料单施及配施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炭基肥施用越多的处理对株高、侧枝长和分枝数有促进作用。相同肥料不同配比,有机肥施用量越多,芽果数、烂果数越少。花生炭基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提升花生生长效果和增加产量的作用。同时,花生炭基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在同等养分条件下,有机肥施用量越多,增产效果越明显,花生炭基肥300kg/hm2+有机肥3240kg/hm2处理下,花生的产量最高为5242.5kg/hm2。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