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阜康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公顷,其中,大葱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九运街镇,面积在667公顷以上,且每年呈递增趋势。本文结合阜康市气候、土壤特点,详细总结了大葱栽培技术,以期为今后大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具有洞庭"鱼米之乡"的南县,跨入新世纪以来,蔬菜产业快速崛起,蔬菜种植面积达1.6万公顷,年产蔬菜6.8亿公斤,产值2.6亿元。其中榨菜、冬瓜、南瓜、大葱等品种是南县蔬菜发展的特色品种,种植面积、产量居湖南省之首,产品辐射全国26个省市,年加工蔬菜成品8.6万吨。榨菜基地南县每年种植榨菜5300~6600公顷,年产榨菜20万吨,目前正是快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继重庆涪陵、浙江余姚之后的全国第三大主产县。主产乡镇武圣宫镇,全镇冬季种植榨菜1400公顷,带动  相似文献   

3.
于庆满 《油气储运》2011,(35):39-41
葱姜蒜一直是安丘市传统的优势蔬菜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截止到2011年,全市大姜面积发展到1.43万公顷,大葱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大蒜面积0.33万公顷。地膜覆盖、地膜小拱棚、大中拱棚多膜覆盖等多种栽培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大葱反季节栽培的大面积推广,使大葱生产实现了周年栽培、周年供应;大姜大拱棚  相似文献   

4.
惠民县是全国农业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县蔬菜面积2万公顷。在发展传统蔬菜种植的同时,惠民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富硒等保健类蔬菜种植,生产的富硒大葱、富硒土豆等保健类蔬菜销  相似文献   

5.
2002年,张赛先利用湘潭市雨湖区护潭乡红星村地处城郊的优势,租种他人田地种植葡萄。经过多年努力,现种植葡萄1.7公顷。2011年又种植红枣0.25公顷,并且在葡萄和红枣田间种蔬菜。2012年每667平方米生产葡萄1510公斤,共创产值32.5万元,每667平方米创产值1.28万元,减去人工、肥料、农药等成本,实现利润19.5万元,每667平方米实现纯收入7708元。在张赛先的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于庄村去年在20公顷露地蔬菜田里种植了3茬蔬菜,每667平方米收入1万元左右。以下是他们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7.
春来大葱俏     
入春以来,山东省平邑县平邑镇133公顷大葱产销两旺。由于该镇在蔬菜生产中推行了标准化种植,所产的大葱以绿色无公害的优势,畅销临沂各大市场,价格每千克卖到2.5~3.0元,667平方米产值都在6000元以上。图为东张庄村农民正在收获大葱。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1999,(10)
嵊州市石璜镇石田村农民单自奇种植蔬菜已有10多个年头了,现在种了6亩蔬菜。在多年蔬菜种植过程中.单自奇发现生姜、白菜、大葱3种蔬菜在同一田块里轮作能产生良好的效益,每亩收入可超过1万元。这样的轮作不影响茬口安排,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单自奇在春节过后种植大棚生姜,收获一般在7月初,此时市场上正好是蔬菜的淡季,在刚收完生姜的地里种上小白菜,20多天后小白菜便可上市。一茬小白菜每亩的收入可达到2000元以上。收割完小白菜是在8月初,此时正好赶上种大葱,到农历年底就可收获上市。从蔬菜生长的角度来看,种过生姜后,土壤得到了改造,留下的肥料还较充足,而且可减少小白菜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小白菜的生长发育。同一块土地种过生姜和小白菜后,再种大葱,土质变得疏松,这恰好有利于大葱的生长发育。目前,石璜镇采用生姜、小白菜、大葱轮作方式的蔬菜种植面积已在200亩以上。每年生姜、大葱的收获季节,都会吸引不少东阳、义乌、  相似文献   

9.
蔬菜产业是灵台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以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为主要形式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0.74万公顷,产量13.52万吨,产值达到了9 1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白会晓 《河南农业》2013,(21):40-40
偃师市邙岭乡周山村旱地蔬菜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有133.33hm2,其中胡萝卜53.33hm2,大葱80hm2。据实地调查,大葱平均每667m2产量4000kg,每667m2收入4000余元。周山村第5村民组周水卿种植的大葱每667m2产量5000kg,每667m2收入5000元,创造了高产典型。胡萝卜平均每667m2产量3500~4000kg,最高每667m2产量4500kg以上,创历史最高水平。种植蔬菜较种植粮食每667m2收入提高5~6倍。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蔬菜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hm2左右;其中大葱为主栽蔬菜之一,全县每年种植面积1200hm2以上,667m3种植效益约5000元。近年来,随着效益的增加,规模化种植快速发展,如孔集乡桑庄、阳驿乡郑路徐、皮堂等村委,种植面积均在100hm2以上。为更好地引导我县优质大葱生产,提高生产效益,特制定无公害大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6,(16):34-35
种植0.267公顷、2.67公顷、26.7公顷规模效益分别是0.0856元、1.9万元、22.4万元,种植特色优质稻分别是0.2704元、4万元、43.6万元。种植26.7公顷特色优质稻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投资小,一般农户能够接受,可作为我县优质稻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3.
吴家真 《新农村》2007,(2):16-17
瓜蒌又名吊瓜,是食药兼用型植物,全身都是宝,利用价值高,效益好。2005年庆元县种植面积达346.9公顷,每公顷产吊瓜籽962.25千克,总产值959.95万元。其中五大堡乡种植面积达715公顷,是该县的瓜蒌大乡。平均每公顷产吊瓜籽1174.5千克,每公顷产值达33590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生态经济效益。但随着气候变暖、种植年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平度市蓼兰镇杨家顶子农创示范园召开的青岛市大葱全程机械化演示现场会上传来消息,青岛市大葱种植的10个工艺流程有望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可节约人工成本约800元/667平方米,全面推开后可为全市1.07万多公顷大葱节本增收近1.3亿元。据青岛市农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缓慢,而大葱是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的短板。10项大葱种植的工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夏津县白马湖镇梅庄村摸索出一套大葱反季节种植收获模式(即大葱由麦前栽植改为麦后栽植,由秋后收获改为来年春天收获),667米2产量可达到5 000千克,并且错开了普通大葱上市时间,效益较高.今午3月底反季节大葱一上市便吸引了内蒙古、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及东三省等地的大量客户前来抢购,价格最高达到2元/千克,大葱667米2纯收入6 000多元.全村今年种植反季节大葱67公顷,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6 000元.目前,该种植模式在全县己推广333公顷.现将该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钱关源,今年53岁,是江苏省张家港市蔬菜种植专业户,15岁起就学种蔬菜,至今已有38个年头.1998年钱关源在市园艺场承包了2.7公顷土地种植蔬菜,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达4公顷,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种植蔬菜品种30多个,设施栽培面积钢管大棚1944平方米,露地小拱棚1.33公顷,年创产值18万元,利润6万元.他的成功做法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万庄村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现有190户,耕地76公顷。近年来,万庄村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成立了万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走上了合作兴村、共同致富的发展道路。目前合作社示范区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7公顷,示范带动330多公顷,年产各类有机蔬菜4030吨,年收入1209万元,辐射带动了周边10余个办事处、2000户农民的蔬菜种植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荷兰豆又称食荚豌豆,在我国种植地区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荷兰豆的主要食用部位为嫩荚,质脆,味甜,富含蛋白质。产品经速冻加工后远销至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是一种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为了适应荷兰豆产业发展的需求,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南通市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协会等单位相继投入科研力量对荷兰豆的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批结构合理、效益突出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鲜食大豆—西兰花—荷兰豆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就是典型的代表,荷兰豆产量为每公顷8250公斤、鲜食大豆产量为每公顷11.7吨、西兰花产量为每公顷18吨,三熟累计产值达每公顷12.5万元左右,纯效益达每公顷9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渑池县仁村乡南坻坞村农民张来芳,多年来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带动乡邻发展蔬菜和药材种植,成了全村发展农业致富的典型代表。去年他发展药材育苗及林业育苗间作中药材0.47公顷,收入1.1万元,人均收入5500元以上,带动乡邻20户发展甘草、柴胡、桔梗等约材种植4公顷,每667m2平均收入800元,户均增收2400余元。  相似文献   

20.
邵旭平 《甘肃农业》2011,(10):16-17
青石湾村位于黄河北岸,与雁滩隔河相望,耕地46.9公顷,人口1150人,人均耕地不足0.03公顷,该村种植业以速生叶菜为主,品种以向阳萝卜、花红苋菜、油麦菜、上海青、特级四九皇菜心、香芹等特菜为主,近几年来在各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政策调动、科技促动、行政推动、市场牵动等联动措施,将特种蔬菜发展推入快车道,而且还辖射带动了相邻的咸水沟村和杨家湾村的特菜产业发展,形成沿黄灌区特菜种植基地,面积达100公顷,茬口达5茬~7茬,年种植面积达333.3公顷以上,每公顷收入22.5万元~30万元,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