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林分布特征及土壤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资源及分布区土壤特性,采用询问、聘请向导等方式对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进行了地毯式的调查,分析了天然胡杨分布特征及土壤养分、水分、地下水位等因子。结果表明:1)石羊河下游天然胡杨在原水系和河道周围呈零星、分散的点片状分布,以土地利用现状和立地条件为依据,将现存胡杨林地划分为渠路旁、耕地旁、沙丘地、老河滩地、弃耕地等5个类型,其中耕地旁胡杨林分布点(块)数最多且长势优于其他胡杨林类型。2)不同类型胡杨林0~20 cm土层中的速效P、全N、有机质含量最高,然后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且只有在0~20 cm土层中耕地旁胡杨林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其余各土层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同类型胡杨林pH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同类型胡杨林土壤颗粒物体积百分比随土层不同而不同,粘粒和粉粒在土层40~60 cm中,沙丘地胡杨林与其他类型间差异性显著(P<0.05),细沙粒和粗沙粒在同一土层不同类型间差异性显著(P<0.05)。3)耕地旁胡杨林土壤水分高于其他类型,且在20~40、60~80、80~100 cm土层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胡杨分布区地下水埋深在2.86~33.28 m,各灌区之间差别较大,对胡杨分布和生长没有造成直接影响。5)杜绝毁林垦种,合理分配水资源,适度补充胡杨分布区土壤水分是维护区域天然胡杨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可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适度开展胡杨林人工种植,以保护地方特色天然林种。  相似文献   

2.
陕北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利用毛乌素沙地内广泛分布的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开展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资源化利用系列研究,并在毛乌素沙地进行示范和推广,对于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因目前还未颁布相关标准,在工程推广的过程中,从材料选择、工程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方面存在质量控制良莠不齐的状况。为提高应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工程技术造田的质量,对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进行规范指导,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以多年科研项目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在总结国内土地整治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3.
运用50个胡杨林样地调查资料对民勤沙区的胡杨林健康状况进行模糊判别分类,并以其中19个样地的土壤取样测定数据,分析胡杨健康指标及伴生植物健康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土壤速效P以及土壤粒度的关系。模糊判别分类结果表明,健康序列1的胡杨无枯枝枯梢且更新苗相对最多;健康序列2的胡杨植株最高且龄级数最全,更新苗次多;健康序列5的胡杨过熟株、成熟株、中龄株和幼龄株均有枯枝枯梢,且样地上无更新苗。胡杨林健康指标与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养分及土壤粒度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越是靠近农田水分条件好的地块胡杨林的健康状况相对越好;土壤pH值在8.0左右时胡杨林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土壤pH值>8.5胡杨林健康状况最差;胡杨林的健康状况与土壤有机质和全N及速效P含量正相关;健康状况较好的胡杨林地土壤中细砂、粉粒和粘粒含量较高。在民勤沙区,土壤干旱缺水是导致胡杨林退化的主要原因,土壤pH值在8.0左右的微碱性细沙地上的胡杨林相对较健康。对目前退化的胡杨林应适当补充人工灌溉,使土壤含水率保持在5% 以上。营造人工胡杨林要选择靠近农田边缘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块。0~60 cm的土壤速效P和0~20 cm的土壤细砂含量较多的土壤胡杨更新苗相对较多,可作为选定胡杨造林地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胡杨是我国荒漠地区唯一的乔木树种,在维护干旱地区的生态平衡、提供用材、燃料和饲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胡杨林大面积减少,不少地区生态条件恶化,维护、恢复和发展胡杨林是当务之急,而正确评价其土壤条件是进行这一工作的基础。研究表明,胡杨抗旱但非旱生,耐涝但非沼生,耐盐但非盐生,抗风沙但非沙生(树种)。胡杨的恢复和发展要围绕土壤条件特别是水分和盐分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封滩育林、挖桩更新、断根萌蘖、头木作业、退耕还林、引洪灌溉和人工造林等。胡杨抗盐耐涝还可作为干旱地区盐碱地护田林的主要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5.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候环境条件下的树种,原始分布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与陕北相似,榆林市的定边县和靖边县有零星分布,但数量很少,仅存50 余株。为了改善榆林沙区树种结构,丰富园林绿化树种,保护濒危物种资源,对胡杨进行引种繁育,开展播种育苗技术研究,总结胡杨在榆林沙地的育苗技术,扩大胡杨栽植范围,对于增加沙地生物多样性,提高沙区生态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塔里木阿瓦提县天然胡杨林内设置50 m×50 m标准样地1块,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野外调查获取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聚集强度指数和理论分布模型对胡杨林主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的2个优势种群空间分布均呈聚集分布,胡杨种群的聚集强度大于灰叶胡杨;灌木层的2个伴生种群也均呈聚集分布,柽柳的聚集强度较大;草本层中甘草种群呈聚集分布,西北天冬呈随机分布.Taylor幂法则、Iwao m*对X的回归模型均显示胡杨、灰叶胡杨种群呈聚集分布.灰叶胡杨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均呈聚集型,随发育进程其聚集强度逐渐减弱.胡杨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呈随机→聚集→随机分布.不同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种群间的竞争排斥有关,而且与物种的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沙地存在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探究其蒸散发时空格局可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基于2000—2019年MOD16数据分析毛乌素沙地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年际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选取气象数据、植被指数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通过趋势和相关系数分析其对ET的影响。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ET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整体呈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规律,2000—2019年的均值为258.8 mm;2000—2019年毛乌素沙地ET呈快速上升趋势,平均变化速率为6.87 mm·a-1; ET与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74,与气温无明显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的ET存在明显差异性;ET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曲线一致,二者全区域决定系数为0.628 8。在降水量、土地利用/覆被、NDVI等因素共同影响下,2000—2019年毛乌素沙地ET明显增加,其中降水量是毛乌素沙地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NDVI是影响同一时期ET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为毛乌素沙地生态水源涵养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对研究区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乌素沙地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严重,利用毛乌素沙地广泛分布的砒砂岩与沙两种物质,开展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资源化利用系列研究,并在毛乌素沙地进行示范和推广,对于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科学理论研究基础上,在陕北毛乌素沙地选取在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作为工程示范点,进行造复配成土田工程示范研究。研究证明,在毛乌素沙地开展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工程,有效开发利用了沙地,改善了沙地理化性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收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19(4):F0002-F0002
项目主持人:李志军教授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和灰叶胡杨(Populus pruinosaSchrenk)同属于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 L)胡杨组(派)。胡杨的主要分布区为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地区,全世界60%的胡杨天然林集中分布在中国。在中国,胡杨除在内蒙、甘肃、青海、宁夏有少量分布外,全国91.1%胡杨林集中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灰叶胡杨在世界分布于中亚西亚、巴尔喀什、阿母大里亚等地,多顺河道分布,在中国仅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北纬37°-41°、东经75°30′-82°之间。目前胡杨被列入全世界最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调查、分析毛乌素沙地泥炭分布、储量及其理化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栽培试验,并论证了在当地开发应用的广阔前景及经济效益。毛乌素沙地的丘间低地广泛分布有泥炭,埋深在50~150cm,其储量约在300万吨,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泥炭的纤维含量在42.2-86.7%,其发热量在1142-2397卡/公斤。特别是泥炭具有重要的保水性质,可作为保水剂利用。以毛乌素沙地为例,施用泥炭后,10多种供试植物在停灌60-100天的条件下,仍然可维持正常的生长,而对照区在停灌30天左右就枯死。  相似文献   

11.
贺跃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0):107-108,123
榆林毛乌素沙地自然条件恶劣、植物种类稀少,中国沙棘却在此广泛分布,但它存在产量低、不易采摘等问题,影响了沙棘产业的发展进程。大果沙棘不仅产量高、易采摘,而且同样可起到中国沙棘的生态防护作用。因此,大果沙棘在榆林毛乌素沙地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金塔县持续营造人工胡杨林,建成了胡杨林保护公益基地.随着胡杨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杨树溃疡病发生程度也随之加重,对县域内生态环境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本文通过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胡杨溃疡病开展调查研究,摸清了该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流行因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胡杨是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的建群树种,在胡杨林区进行植被监测,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pidEye影像及地面调查数据对研究区地物特征信息进行了提取,并分析了胡杨林区地物的光谱特征,结果如下:建立了胡杨林区主要地物(胡杨、柽柳、河流、沟渠、裸地、居民地和其它植被)的遥感解译标志,对典型地物在影像上能相互区分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同时提取了RapidEye波段的典型地物光谱曲线和面积信息,分析了植被空间分布的特点及规律。为塔里木河流域的植被监测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陕西省榆林市长城沿线毛乌素沙地通过试验、示范,掌握不同土壤、播期、种植方式、水分和密度对沙芥生长的影响,研究沙芥丰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沙芥在毛乌素沙地适宜在风沙土和沙壤土质种植,播种适期为4月上中旬,每667 m23 600-4 000株覆膜种植产量最高,且上市时间早、货架期长,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5.
旅游胜地     
<正>额济纳胡杨林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额济纳河两岸,分布着中国最为壮观的胡杨林。每年9、10月,当第一场秋霜来临,大片的胡杨树叶由绿变黄,一眼望去,阳光下金色的树叶衬着湛蓝的天空于风中婆娑起舞,那强烈的反差,鲜明的色调,亮丽的色彩,足以令任何语言文字显得苍白无力。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胡杨是乔木优良抗逆性基因资源库.以胡杨蒴果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开展胡杨种群生态类型多样性的研究,为胡杨资源保护、遗传多样性维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塔河流域胡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南北宽3~6km,东西长度约为80 km区域内的带状连续或片状分布的胡杨林,在胡杨朔果成熟期对胡杨雌株分别进行了标定与果实样品采集,以蒴果色泽为表型指标、蒴果长度为数量指标,对胡杨蒴果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将胡杨种群划分为不同类型.[结果]胡杨蒴果表皮色泽可以明显分为红色蒴果与黄绿色蒴果两类.果序长度和蒴果长度的雌株数量分布,呈现多峰曲线特征,表明胡杨蒴果形态数量特征具有多态性.胡杨果序长度变异范围最大,平均值6.28 cm,变异系数为21.16;;果序蒴果个数,平均有果粒21.22个,变异系数为15.56;;胡杨果序宽度、蒴果长度和宽度平均分别为3.56、1.49和0.51 cm,变异系数分别为12.26;、12.29;和11.76;.采集不同类型雌株数量比,黄绿色大果、红果和黄绿色小果类型样本数量,分别约占蒴果类型雌株数量比的14;、2.1;和83.9;.[结论](1)胡杨蒴果形态特征具有多态性.根据色泽与长度为分类指标,可以将胡杨类型划分为红色大果、红色小果、黄绿色大果、黄绿色小果4个类型.相同类型蒴果长度变异系数较小,因此,类型的划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红果、大果类型胡杨自然分布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红果类型.  相似文献   

17.
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景观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Sabina vulgaris群落分布区内随机选择24个臭柏灌丛,测定臭柏灌丛边缘匍匐枝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的年生长量,并且在各个臭柏灌丛的边缘和中心设置小样方,测定小枝密度、枝下枯枝长及气体交换特征,研究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动态.结果表明:①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以10.2 cm·a-1的半径生长量向外扩大,群落扩大的速率在年度间差异较大,在各个方向上差异较小.②臭柏群落的扩大速率随地下水的下降而减小.③群落景观的边缘效应明显,群落边缘比中心有较大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图3表3参15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综合开发规模决策支持系统是以ArcDesktop 10.2.Net Framework 4为平台,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为开发工具,由GIS和DSS技术集成建立的,该系统针对毛乌素沙地土地现状及自然、社会条件,对可开发规模和等级分级进行归类。根据系统需求与模块思路,系统整体分为数据库及相关操作模块、模型库及相关操作模块、工具库模块、制图导出模块4个模块。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有效评价结果,对毛乌素沙地及相似区域的沙地开发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和田河流域胡杨林更新复壮技术,为荒漠河岸胡杨林的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置2 m×2 m样方调查引洪后河漫滩胡杨、柽柳的恢复情况;设置4 m×50 m样方对胡杨开沟断根萌芽和引洪后胡杨萌芽更新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淤泥+砂土的立地条件有利于洪水过后胡杨幼苗的存活;断根后幼苗更新数量是对照的23~40倍;在断根的阳面幼苗更新的数量是阴面的两倍以上.[结论]开挖断根时,距母树的距离不宜超过5m,深度以50~70 cm为宜;断根对幼苗数量的更新效果优于引洪,开沟断根是恢复胡杨林的有效措施之一;引洪后对幼苗更新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79-81
毛乌素沙地的开垦一方面增加了耕地资源保证了粮食安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资源分布不合理等现象,对新开垦耕地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对于耕地空间分布优化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0年遥感影像获取陕北榆林毛乌素沙地新开垦耕地数据,并结合自然划分的地理空间地类数据等,分析新开垦耕地地理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及空间优化分布.研究表明,从地理空间来看,靖边县新开垦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及模式区域差异显著,北部地区新增耕地密度大,空间分布均匀;南部地区新增耕地密度小,空间分布较为集中;新开垦耕地分布受到政策、自然和社会三重因素影响.空间规划上要以北部毛乌素沙地重点开发,南部山区限制开发,引导农民合理有序进行土地开垦;要加强土地整治工程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已开垦耕地运用工程建设措施,提高耕地集约节约化发展,达到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