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发动机的磨合时间一般为50~60小时,人力物力消耗都很大,这里介绍几种快速磨合发动机的方法。 采用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针对发动机由于启动润滑不足或缺乏而导致严重磨损的实际情况,结合发动机润滑系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综合式发动机启动预润滑装置,以期解决发动机启动润滑问题,从而降低发动机启动磨损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正>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是各种动力车辆的心脏,其工作条件复杂,要求高,一般均为整体铸件。它不仅承受各种复杂的机械作用力和热负荷作用力,还承受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工作考验。发动机工作的好坏与缸体密不可分,操作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发动机缸体发生故障,严重时还会使缸体报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缸体部分的故障比较复杂而不容易判断和排除,  相似文献   

5.
1.主离合器操纵手柄放在“离”的位置。2.主变速操纵杆放在“中立”的位置。3.燃油开关手柄放在“开”的位置。4.油门操纵手柄放在“高”的位置。5.反复轻拉启动手柄至手感很重时(处于压缩位置),让手柄自缩回位。6.按下减压杆。7.用双手紧握反冲式启动把手用力拉出。不能启动时,重复5、6、7三个步骤。冷启动方法:当天气寒冷难以启动时,请采用下列方法帮助启动。1.取下汽缸盖罩上的橡皮塞,注入2ml发动机润滑油。2.把橡皮塞回位并塞紧,再次启动发动机。大棚耕作机发动机的启动方法$沂源县农机监理站@刘太珍  相似文献   

6.
一、机油过量的害处俗话说:"油多不坏菜",但是这句话在农机维修保养上完全不适用。机油加注过多有以下几方面害处:1.增加机油的油耗。如果油底壳的机油超过了机油标尺的上刻线,在机车的运行中,连杆大端以及曲轴的曲柄会强烈搅拌机油,活塞环难以阻挡机油窜入汽缸参与燃烧,将造  相似文献   

7.
一、拉车启动。拉车启动不仅对被启动机车损伤很大,也是很不安全的。首先,由于外界气温低,润滑油粘度大,机器各部运动阻力大,而且由于各运动副之间处于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零件的磨损加剧,使用寿命缩短,严重的还会损坏零件。其次,拉车启动时,是在行车达到一定速度后,被启动车辆才结合离合器,因此曲柄连杆机构会遭受巨大冲击,除承受正常运动阻力外,还要承受附加的巨大冲击载荷,极易损坏机件。再次,拉车启动也不安全,因为两车距离近,被拉车辆启动后稍有疏忽或处置不当,则会造成两车相撞事故。所以拉车启动是一种错误的启动方法。(李昕哲)  相似文献   

8.
柴油发动机在冬季启动时,由于温度低,机油粘度较高,经常出现启动困难现象.有些新机手对柴油机启动操作要领掌握不够,往往采取一些错误的操作方法,造成机件损坏,影响柴油机功率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起动对农用运输车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不正确的起动方法和不良的起动条件下,就发动机而言,所造成的磨损,要占全部使用时期内磨损总量的50%~60%;若不正确起动,零部件磨损就更大.以曲轴轴颈与轴承为例:在静止时,曲轴轴颈紧贴轴承,下部接触面之间的润滑油被挤出,停车愈久,残留的机油愈少.刚起动时,润滑油膜还没有形成,摩擦面之间处在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所以磨损量很大.故不正确的起动方法将大大加剧整车的磨损.因此,农用运输车不宜采用以下这几种方法起动:  相似文献   

10.
起动对农用运输车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不正确的起动方法和不良的起动条件下,就发动机而言,所造成的磨损,要占全部使用时期内磨损总量的50%~60%;若不正确起动,零部件磨损就更大.以曲轴轴颈与轴承为例:在静止时,曲轴轴颈紧贴轴承,下部接触面之间的润滑油被挤出,停车愈久,残留的机油愈少.刚起动时,润滑油膜还没有形成,摩擦面之间处在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状态,所以磨损量很大.故不正确的起动方法将大大加剧整车的磨损.因此,农用运输车不宜采用以下这几种方法起动:   ……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对汽车发动机常见的一些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碰到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拖拉机漏油不仅造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严重时还易造成事故.漏油部位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轴漏油 包括起动机的变速杆轴的离合器手柄轴以及发动机的减压轴.若因轴与孔相互磨损,可将起动机的变速杆轴和离合器手柄轴在车床上削出密封环槽,此时只要装上相应尺寸的密封圈即可.若因减压轴胶圈老化失效,则应更换新胶圈. 2开关漏油 包括油箱开关和汽油开关等.若因球阀磨损或锈蚀时,应清除球阀与座孔之间的锈物,并选择合适规格的钢球代用.若因密封填料及紧固螺纹损坏,应更换紧固件和更换密封填料.若因锥接合面不严密,可用细气门砂研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