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东农机化》2001,(6):9-9
5.1.8 地头地边状况 由检测者以目测、尺量的方法,一观察地头地边状况,做出综合评价。5.2 旋耕作业 旋耕作业检测区距离地头10m以上,检测区长度为20m;测3个行程。5.2.1 耕深和耕深稳定性变异系数的测定 用耕深仪或耕深尺测定沟底到未耕地表的距  相似文献   

2.
向建华 《新疆农机化》2005,(6):23-24,51
19970型采棉机安全操作 1.1采棉机的安全操作 (1)采棉机在开始作业前,检查通往各单位、条田的桥梁、道路是否安全畅通。地头、地边、地中是否有坑包、树木、棍棒、电线杆以及影响正常作业和损坏采棉机部件的物体进行仔细勘察,保证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轻农机驾驶员作业疲劳程度和改善作业条件,对深松浅翻作业过程中NEWHOLLAND M160型拖拉机驾驶员的疲劳状况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深松浅翻作业中,拖拉机驾驶员在排除故障时的心率增加量最大,其次是工艺停车、地头转向、工艺空行和纯作业.其中,排除故障属于中级劳动强度,工艺停车、地头转向、工艺空行和纯作业属于轻级劳动强度.最后,针对减轻驾驶员疲劳程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按说明书要求安装机组,将进气管加高35cm。向各润滑点加润滑油,并进行试运转(先低速运转几分钟,再换成中速运转)。试运转结束后,停车检查轴承有无过热现象;动、定刀片、压刃器和摩擦片的间隙是否合适;对中调整是否正确,各铆钉、螺栓有无松动等。然后再对割晒机全面润滑一次。平整道路,填平田间横沟,铲平横埂,地头要割出转弯地头,地边割出lin铺放地带。机组作业前,先空转几分钟,确认各部工作正常后,方可起步进行作业。起步应平稳,严禁猛秦油门。根据作物生产情况和收割时间选择适当的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作物产量高,含水…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5月31日,75团2连技术员于春和用新法改装拖拉机五体犁为四体犁取得成功.受昭苏高原空气稀薄的影响,拖拉机用三档犁地很费力,用二档犁地,则增加无效消耗,30年来,都是直接将五体犁的最后一体犁卸下,变成四体犁进行作业,整个犁体呈倾斜状态,地头、地角犁不上,浪费耕地,工作效率也受影响.改制后的四体犁,能提高工作效率20%以上,地头,地边不留死角.且改装成本小.其方法是将沟轮轴加长20厘米,沟轮反装,水平拉杆座相应后移20厘米,这样再卸去前面第一个犁铲,四体犁就改装完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麦收作业拖拉机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对割晒作业过程中NEWHOLLANDM160型拖拉机驾驶员的心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割晒作业中,拖拉机驾驶员的心率增加量有辅助作业大于纯作业的趋势;作业内容对心率增加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排除故障〉工艺空行〉地头转向〉工艺停车〉纯作业;排除故障和工艺空行属于中级劳动强度,工艺停车、地头转向和纯作业属于轻级劳动强度。最后针对减轻驾驶员疲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耕地作业 1.耕地前要明确任务,对耕地要做好勘查,了解地形地物道路障碍、土壤墒情等,从而确定耕地方法,行驶路线。对田间和道路障碍应作好明显标记或加以排除(特别是夜间作业)。 2.为保证作业质量和机车安全在地头应犁出地头线,地头宽度应为耕幅的整数倍,以利于地头的横耕。 3.耕地方法。常见的耕地方法有内翻和外翻两  相似文献   

8.
"铁牛田间跑得快,农友地边聊得欢"已成为时下田阳县农村农忙时田间地头一个常见景象.如今的田阳,农民劳作不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劳累辛苦,现代农机的大力普及,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田阳县农机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由于有锐角地头存在,作业时机器回转时间过长、作业效率低。通过作业地块的反复田间试验和锐角地头的面积损失分析,研究出两种作业方法。经论证,这两种作业方法为在不规则形地块作业的最佳田间行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正值水稻机收作业高峰时节,为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7月19日至22日,汕头市农机管理所(农机安全监理所)联合各区农机部门组成检查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水稻机收作业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作业者的"三证"是否齐全,收割机的车辆机械状况、安全技术状况及是否配套防火灭火设备,防止机车带病作业,确保作业安全。检查人员现场向农机操作者发放《联合收割机安全作业注意事项》、《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宣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播种作业水平,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播种所积累的点滴经验,与广大农机手共同探讨。1播种作业的方法播种作业的方法和种类很多,通常所采用的播种方法有:离心播种法、向心播种法、梭形播种法、两区套播法、梭播四大圈播种法等5种。在我区大面积播种时,梭形播种法较为实用,这种播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从任一较整齐的地边插线起播,然后按照穿梭法依次播完,可将条田两端宽窄不等的三角地或不到一个播幅宽的地块留余一边,便于补种和中耕施肥等。它的缺点是地头拐弯麻烦,若选用悬挂播种机则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其它几种播种方法,插线…  相似文献   

12.
选择合适的作业路线可明显提高插秧机的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插秧机田间作业路线,可根据田块形状、地头宽度、机器转弯半径、驾驶员操作习惯等选择。通常情况下插秧机有两种作业路线。1单幅插地头法(如图1)  相似文献   

13.
1.按说明书的要求安装机组。将拖拉机发动机的进气管加高35cm。向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油,并进行试运转(先低速运转几分钟,如无异常,再换成中速运转)。 2.试运转结束后,停车检查各轴承有无过热现象;动、定刀片,压刃器和摩擦片的间隙是否合适;对中调整是否正确;输送带张紧是否合适;星轮转动是否灵活;各螺栓、铆钉有无松动等。然后,再对收割机全面润滑一次。 3.平整进麦田的道路,填平田间横沟,铲平横埂,地头要割出转弯地段,地边要割出1m宽的铺放地带。 4.机组作业前,先空运转几分钟,确认各部工  相似文献   

14.
新机手在耕地作业中都存在毛病,难以保证作业质量,其主要表现是:1 地头留得大,且不齐。这主要是由于新机手耕地时,机车在出地头时起犁早,进地头时落犁晚所造成的。为  相似文献   

15.
正自动导航实现了精准驾驶,但机手到了地头还是忙不过来。现在变得轻松了,搭载约翰迪尔全自动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以后,可以将复杂的作业变得简单起来。随着我国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快速推进,对精准作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约翰迪尔AutoTrac导航上线以后,帮助机手在作业中实现了精准驾驶,解放了机手的双手。随着ATTA上线,机手在地头转弯中也可以解放双手,从而将复杂的地头转弯动作变成全自动控制。在农机化作业中,各种农机具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16.
1 农机事故基本情况目前,新疆生产兵团个体私营的农机户占80%多,分布面广,机动性强,作业种类多,农忙季节私营车主临时雇佣人员多,雇佣人员只关心自己的收入,对机车的安全性不大关心,而雇主考虑到眼前效益也不愿意在安全设施上花钱,从而使事故隐患增多。近5年年统计,农机事故呈上升趋势。2 发生农机事故不同要素浅析2.1 肇事地点分布农机事故主要发生在团场附近道路和田间作业地头地边。大中型拖拉机、小四轮、农用车在团场附近和连队道路上发生的事故最多且呈上升趋势。原因一是团场附近道路交通情况复杂,企事业单位、学校、医…  相似文献   

17.
一、出入地头 收割机进入作业区时,首先要将工作离合器平稳结合,使收割机各部件逐渐进入正常运转,然后将割台、拨禾轮降至工作位置,视作物的生长状况选好挡位,以低挡大油门进入田间作业。出地头时,减速慢行,扳动液压手柄将割台升起后进行转弯。注意,降低车速只能用换抵挡和操纵无级变速器的方法,严禁用减小油门的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18.
前桥摆转转向式四驱底盘可直接转入下一畦作业,提高了小地块工作行程率,在地头宽度小于等于1个作业宽度时,更有利于机耕过程中的转向操作。为此,通过ADAMS软件仿真,以最小地头宽度为目标对底盘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底盘在作业过程中从一畦进入地头直接转入相邻的下一畦时,后内侧轮基本上不吃入上一畦,最小地头宽度与长宽比成反比。在底盘转向时行走轮不干涉后悬挂农具的前提下,底盘最小的理论长宽比应为0.5:1。但由于底盘长宽比受行走轮直径、轮宽及重心的影响,底盘的合理长宽比值范围需趋近于理论长宽比。当机具作业宽幅大于等于机具轮宽时,可直接做倒U形转向;否则采用"4"和歪梨形组合掉头转向,实现地头宽度等于1个作业幅宽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一、地头安全转弯机组地头转弯时,如行驶速度过怏、转弯过急,往往会发生挂接农具地头伤人、毁物的事故。为此机手必须做到“一看、二慢、三转弯”。1.“一看”就是作业接近地头时,首先要看清地头的地形、地向和人员动态,对安全转弯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卷管行走式节水灌溉机,用于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蔬菜等农作物干旱季节的播种催苗,作物苗期、生长期、灌浆期的灌水及排涝。该机由小四轮拖拉机前方带水泵,后方带缠绕改性PE管的卷盘组成。使用时,拖拉机悬挂卷盘运输到需要灌溉的地边,放下卷盘,拉出PE管至地头,管的入口端在卷盘上,与拖拉机前方的水泵的出口联接,管的出口端与灌水小车联接。灌水小车装有悬架,其上横置水管,管上装有灌水器。其特点是:1.拖拉机停在地边而不进地里,灌水小车在卷管牵引下,一边灌溉一边往卷盘方向牵引回收。2.卷盘旋转的动力由拖拉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