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东冬春季双屋面日光温室温湿度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3年12月—2015年2月章丘双屋面日光温室内小气候观测资料,对冬、春季阳屋面温室内气温、湿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及不同天气类型下的日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日光温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冬、春季阳屋面温室内最高气温变化幅度均较大,但均未出现10℃以下的低温,春季易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最低气温较传统日光温室高1℃左右;冬、春季不同天气类型下阳屋面温室内气温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温室内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均为晴天多云天阴天,冬季分别出现在13时和7时,而春季日最高气温推迟1小时,日最低气温提前1小时;冬、春季阴天时阳屋面温室内日最大相对湿度均较传统日光温室高10%以上。阳屋面温室蓄热、保温性能更好,对喜温蔬菜作物生长有利,但高湿环境使作物病害风险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日光温室气温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日光温室中短期气温预报模型,以2个冬季生产季的日光温室实时气温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建模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日光温室1~7d气温预报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以室外气温为输入要素的温室气温预报模型,最高气温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68~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3.1~6.3℃;2)最低气温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81~0.95,均方根误差(RMSE)1.5~2.2℃;3)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绝对误差小于2℃的预报准确率Rate(≤2℃)为78%~95%;4)逐时气温预报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指数(D)为0.95~0.99,均方根误差(RMSE)为1.0~2.8℃,逐时气温预报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结合目前气象台站"周预报"结果,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报温室内1~7d最低气温,并模拟日光温室内气温的逐时变化,可为冬季日光温室低温灾害预警及室内气温调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生产中温室的保温性能是冬季重要限制因子,采用双膜覆盖是温室增加保温性能的有效方法。对双膜日光温室和单膜日光温室内部气温、土温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最冷时间段(12月21日—次年1月9日),双膜日光温室的气温较单膜日光温室在08:30—15:30,最高气温温差为3.7℃,最低气温温差为0℃;在15:30—次日08:30,最高气温温差达13.5℃,最低气温温差为3.9℃,尤其在温室的东西两端2个温室的夜间温差更加明显,达到8.5℃。双膜日光温室的土温较单膜日光温室在8:30—15:30,最高温差为3.5℃,最低温差为0℃;在15:30—次日08:30,最高温差达到5.5℃,最低温差为2.3℃。并且在夜晚时段双膜日光温室的气温、土温降温速度低于单膜日光温室,各点的温度差相对较小。双膜日光温室良好的保温能力,为大庆市冬季日光温室正常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据调查,2013年入冬以来,开封县县域内出现了持续多日的灾害性雾霾天气,低温、寡照、高湿,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非常不利,棚室内光照严重不足、温度偏低,部分日光温室白天温室内最高气温下降到15℃以下,最低气温下降到1℃~3℃,设施蔬菜生长迟  相似文献   

5.
刘洋  吉奇  刘青  商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61-12363
利用本溪县气象局1958~2010年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其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本溪县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8℃,极端最低气温为-37.9℃。年、月极端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变化,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9、2.16℃/10a。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8月,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翌年2月。极端气温年较差1980年前增大了2.6℃;1981年后年较差缩小了2.0℃。极端最低气温和年极端气温年较差的突变年均为1973年。  相似文献   

6.
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1971~2000年间阿荣旗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的气候特征及其气候变化。结果表明:阿荣旗30年间极端最低气温是36.3℃出现在1980年1月13日,30年间极端最高气温是38.9℃出现在1997年6月14日。30年间极端最低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呈上升趋势,极端最低气温1981~1990年10年间上升1.4℃,1991~2000年10间上升1.3℃,极端最高气温1981~1990年10年间上升0.2℃,1991~2000年10年间上升0.5℃。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5~8月,6月最多,占37%,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2月,1月最多,占50%。  相似文献   

7.
对内外保温型日光温室2017年1月21日至2017年2月19日连续30 d的温度测试表明,内外保温型日光温室室内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分别较普通日光温室提高6.2℃、13.1℃和8.3℃,提高幅度分别为126%、51.3%和74.1%;内外保温型日光温室日最低地温、日最高地温、日平均地温分别较普通日光温室提高4.9℃、9.8℃和8.6℃,提高幅度分别为47.5%、88.2%和81.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保温性能显著高于普通日光温室,更有利于冬春茬果类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传统土墙、土+聚苯板墙体、全聚苯板轻质墙体对日光温室保温效果的影响,对应用3种不同保温墙体日光温室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天气情况下,白天8:00~12:00,土+聚苯板温室的室内气温均高于土墙温室和全轻质聚苯板温室,平均高1.4℃和2.3℃;夜间土墙温室的保温效果最好,土+聚苯板温室的保温效果仅次于土墙温室,其室内气温比土墙温室室内气温平均低0.5℃,但比全轻质聚苯板温室室内气温平均高1.6℃。土+聚苯板墙体温室白天和夜间的保温蓄热效果在这3种墙体温室中相对较好,在温室墙体改造过程中,可以采取性价比较高的此种温室。  相似文献   

9.
选取西青区7个自动气象站2009—2013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各种类型下垫面条件下近地面气温的差异。研究表明:西青地区气温日极值在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在升温的3、4月份和降温的11月份波动最为显著。城郊站在7月中旬日最高气温偏高显著,在11月下旬到12月日最低气温偏低显著;乡村站在10月—次年2月份日最低气温偏低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宁南山区日光温室内气温和当地气象台站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开展了温室内气温的变化特征和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温室内气温日变化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温室内的日最高气温时间分 布较为集中,主要出现在每日的12∶00—14∶00,而日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每日的7∶00—9∶00;温室内、外的最低气温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温室内最低气温的线性回归方程,历史回代检验表明方程的预报绝对误差均在4℃以内,在2℃以内的占总数的80%以上,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