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兽药杂志》2009,43(9):31-31
关注一、2009年兽药GMP复核认证工作应引起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 2005年,国内兽药业曾进行了第一轮GMP集中认证,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要求,当前众多兽药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已临近5年有效期,这意味着2009年国内兽药业将再次迎来GMP复验的集中认证。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禽流感疫情的影响,农业部将关闭“大门”的期限推后了半年,在这一段时间里,又有一大批兽药生产企业拿到了继续从事兽药生产的资格证,暂时逃过了一劫。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6月底,大约有1200家企业通过了兽药GMP认证,另外还约有200家企业已将认证申请报到农业部。届时,预计大约有1400家企业能够在兽药行业第一次“大洗牌”后存活下来,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多的企业;皤退出兽药生产领域的竞争。但专家警告说,1400家兽药企业对于我国200亿的兽药市场来说,还是显得过分臃肿。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30日是我国兽药生产企业GMP改造的最后期限.全国近2500家企业大部分将被迫停产关闭.只有近1000家生产企业能通过GMP认证。据业内人士分析,虽然生产企业减少.但是生产规模成倍增长.产能将严重过剩.我国兽药市场必将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兽药生产企业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竞争.如何及时调整战略.是我国兽药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石家庄思科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林.他们的经验对国内同行也许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关注一、2009年兽药GMP复核认证工作应引起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高度关注在2005年,国内兽药业曾进行了第一轮GMP集中认证,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要求,当前众多兽药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已临近5年有效期,这意味着,在2009年国内兽药业将再次迎来GMP复验的集中认证。目前农业部正在对兽药GMP的验收程序、评分标准进行紧张的修订。据从相关管理部门了解,此次复核认证与第一轮认证出现了侧重点的不同。复核认证将重点检查企业软件及技术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兽药GMP这个词对大多数兽药生产企业而言还比较陌生,对它的内涵理解也是很模糊的。如今,随着GMP认证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GMP这个概念在兽药界已经是家喻户晓了。大多数企业能够正确对待,积极努力,如期获得《GMP合格证》,取得了继续生产兽药的资格。但是,面对得之不易的认证成果,一些企业产生了“松一口气”思想,更有少数企业认为通过GMP认证,就有了“铁饭碗”进入了“保险箱”,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通过GMP认证,只是说明企业的软硬件得到改善,实现了规范化管理,通过了进入兽药生产这一行业的门槛。而从某种意义上讲,GMP认证之后的市场竞争,是一种更高层次也更激烈的竞争。因为市场环境已发生了变化,它的竞争者同样是GMP认证的通过者,都是站在同一条新的起跑线上展开竞争。那么,通过GMP认证后的企业如何谋求新的发展,成为兽药行业的佼佼者呢?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2005年前的GMP验证阶段,农业部通过GMP验证措施对全国兽药生产企业强制性进行“政策大洗牌”,洗掉了该阶段全国已有兽药生产企业的三分之二,该阶段兽药生产企业是否被淘汰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资金实力大小。  相似文献   

7.
随着兽药GMP的结束,2000家兽药企业因没有实力进行兽药GMP改造认证而退出市场,整个兽药产业也会因为大量企业的退出而使兽药产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态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兽药GMP的近1000家兽药生产企业将在更高层次角逐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中国的兽药产业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8.
今年年底是我国兽药生产企业GMP改造的最后期限,届时不能改造或改造后达不到生产条件的企业将不得生产兽药产品。这对我国3000余家兽药生产企业来说,将是一次真正的洗牌时机。一定会有不少企业将退出兽药生产的历史舞台,从而也会诞生一些兽药企业的新星。当前通过了兽药GMP规范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又如何呢?我国兽药行业的明天会怎样呢?记者采访了几家比较典型的兽药GMP生产企业,其中最有代表的当属河南省驻马店市天河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14):42-42
(本刊驻京办讯)自去年农业部发布了《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对兽药企业实现GMP认证目标做出了具体化部署以后,各级兽药管理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对实施兽药GMP认证工作的认识,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开展工作;各兽药企业也加快了实施GMP认证步伐,加大了企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造力度,加强了企业管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截至目前,全国已通过兽药GMP验收的企业达37家,还有20多家企业完成GMP改造并已提出验收申请,尚有近百家企业正在GMP改造中。已通过认证的37家企业(车间)是:山东信得药业有限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药械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兽药行业目前的热门话题是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改造。国家规定到2005年底,国内所有兽药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否则一律不得生产兽药。面对这一强制通行证,有的企业正在积极应对,着手进行GMP改造,有的企业自知能力不够,准备放弃生产兽药,而转向其它,有的企业则还持观望态度。本刊记者日前就我国推行兽药GMP进展等情况采访了农业部畜牧兽医局药品药械管理处董义春处长。  相似文献   

11.
刘荣满 《畜牧市场》2005,(12):18-19
兽药GMP认证已接近尾声。作为 GMP认证的领头羊企业,鼎尖动物药业在2001年底就一次性通过认证,形成了上百个品种、拥有上亿产值的生产能力,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兽药生产GMP达标企业,为四川省同行业样板。无疑,GMP认证给企业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2.
刘志宏 《畜牧市场》2006,(10):56-56
目前兽药市场的竞争可谓惨烈,从GMP的认证到地标升国标的报批真够兽药厂家忙活的了。兽药行业这一轮轮的大浪淘沙最终目的,是为了塑造中国兽药企业的强势品牌,而与之息息相关的兽药经销商们是否也嗅到了危机的信息?一、“力胜不如智胜,智胜不如德胜”这“德”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个人品行、个人信誉。事实确实如此,只有老百姓认同了你这个人,才  相似文献   

13.
曾子建 《畜牧市场》2003,(12):21-22
农业部规定兽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05年底前整改或重新建设,并通过GMP达标验收,这已成为兽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达标只意味着“准生”,是否能够生存下去和发展起来,还要通过市场较量,实施兽药GMP是兽药行业第一次大洗牌。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兽药市场的竞争将空前激烈,这是科技、经济和管理实力的较量,关键在人才。兽药生产企业整改、新建在达标的前提下,必须根据主客观情况进行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兽药GMP认证企业,并不意味着以后便高枕无忧了。兽药GMP认证只是农业部规范我国兽药企业的一道门坎。企业通过GMP认证后,更应该时时刻刻以GMP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达到规范我国兽药生产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约800家兽药生产企业投入巨资改造GMP生产线,通过GMP认证,在决定企业存亡的激烈决战中拿到了进入CMP时代的入场券。但是一次成功并不代表企业可以一劳永逸,而是意味着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挑战。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1997年4月,粉针车间在全国同行中首家通过GMP认证,年生产能力高达5亿支;2000年9月,水针车间又在全国同行中首家通过GMP认证,年生产能力达到2.5亿支,  相似文献   

16.
温开燕 《畜牧市场》2005,(12):15-15
桌上的日历已经翻到了12月1日, 再过30天,中国兽药产业将迈进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将是中国兽药产业大开大阖的一天,也将是兽药产业发展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一天,所有没有通过GMP认证的企业都将关停并转,不得继续从事兽药生产。而已经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将  相似文献   

17.
《江西饲料》2015,(3):54
<正>记者今天从农业部获悉,因存在未取得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生产兽药、在兽药产品中非法添加其他成分、未在批准的兽药GMP车间生产兽药以及生产的兽药质量不符合规定等一种或多种违法行为,农业部作出决定,吊销河南盛福隆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兽药生产许可证》及其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收回《兽药GMP证书》,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终身不得从事兽药生产经营活动的处罚。被吊销生产许可证的7家兽药企业分别是  相似文献   

18.
一、国内兽药GMP达标企业与非达标企业的生死较量 目前,已通过GMP认证的兽药生产企业正在力争在产品和市场两个方面加大投入,将研制科技含量高、成本低、临床疗效好、使用安全的优质产品,来占领国内市场;在市场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做宣传、争客户、拓网络,推销自己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记者:兽药GMP强制实施一年来,公司整体运行情况如何,在实践过程中您对GMP认证的进一步认识是什么?霍金富:为了规范市场经营,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国家对兽药企业实行了GMP认证。自认证实施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动物保健》2005,(3):38-38
兽药GMP的实施,目的在于提高兽药质量,规范兽药市场。在一些准备通过GMP甚至已经通过GMP的企业里,对GMP软、硬件建设均十分重视,并予以高度的关注,但对“GMP人”素质的提高,认识就不那么深刻。在GMP硬件、软件和人这三大要素中,人是主导因素,软件是人制定、执行的,硬件是靠人去设计、使用的。离开高素质的“GMP人”,再好的硬件和软件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果“GMP人”没有达标,即使企业通过了认证,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提高兽药质量,规范兽药市场更无从谈起。现引用一篇人药GMP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