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贵阳市林下养鸡产业的发展情况、经营和饲养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健全良种鸡品种繁育体系;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组织开展生产性试验研究,切实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构建"产、加、销"一体化体系,推动林下养禽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养殖骨干企业,加强品牌培育的对策建议,为林下养鸡产业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对畜产品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不仅要求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健康的特点,还要求味道鲜美和口感良好,为了满足当前时代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在林下养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畜产品的要求.因为采用林下生态养鸡,不仅具有绿色安全的特点,而且鸡肉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味道鲜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愈发的重视食物的天然性,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也开始运用林下生态养殖的方式,以便提升畜禽肉质的质量.但是在林下生态养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疫病,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综合防控.现主要探讨林下生态养鸡疫病综合防控的对策,以便为养殖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重庆实践看林下养鸡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养鸡模式因低成本、高效益及产品绿色健康安全的多重优势受到各地的重视。本文虽是对重庆地区林下养鸡的实践经验总结,但能让更多的养殖户了解林下养鸡的前景,希望有助于读者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省各地林下养鸡快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2012年息烽县成立草牧养鸡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50余户,饲养青山土鸡10万余羽,通过采取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土鸡成活率达9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林下养鸡疫病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下养鸡是生产无公害优质禽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的广西北流市利用万顷果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果园生态养鸡,至今建设有林下养殖基地150多个,带动13500多名农民养殖致富,年出栏肉鸡11900多万只,为农民养鸡年创收17600多万元,养殖户人均年收入12210元,养殖前景十分广阔。笔者现根据工作实践,将林下养殖肉鸡的饲养要点作如下介绍,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的果园林地面积大幅增加。据调查,安阳市现有林地面积近百万亩,其中适宜发展林下养殖的有4万多公顷。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通过发展养殖增加农民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利用果园林地和宜林草坡放牧养鸡,既可提高单位面积的收入,又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优质、安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畜禽产品需求日益增强.黔南州立足当地实际,在做大做强以牛羊为重点的畜牧产业中,把林下种草养殖优质鸡当作1项新兴产业来抓,2012-2013年在州内4个县(市)26个乡镇的726户农户实施林下草地散养优质鸡示范推广项目,累计出栏42万羽,户均纯收入3 078元,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浙江省林下养鸡行业634户养殖户的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林下养鸡贷款贴息政策取消对农户养殖规模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未享受过贴息的农户而言,贴息政策取消会导致先前享受过贴息的农户养殖规模增长率在该年度显著下降,政策取消前享受补贴的时间越久,养殖规模增长率下降的程度越大;农户往年养殖规模越大,政策取消后养殖规模增长率下降程度越大;农户往年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固定资产上,政策取消后养殖规模增长率下降程度越小;农户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策取消后养殖规模增长率下降程度越小。因此,政府部门应保持养殖补贴政策特别是保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养殖补贴政策的延续性,积极引导农户根据自身情况科学控制养殖规模、优化资金投入结构,从而降低政策取消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林下养鸡的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各种畜禽疾病增多,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的投喂量增加,给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了影响。一些头脑灵活的养殖户开始进行林地生态养鸡,在各种林地、果园、丘陵、山窝来放养鸡群,鸡的活动量增加,鸡群可以采食一些昆虫、草籽等,产出的产品营养丰富、口味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绿色、无公害的产品消费量在迅速增加。近几年,在山地、林间放养鸡发展迅速,成了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又一条好门路。由于野外环境变化大,卫生防疫与传统的饲养方式相比不容易搞好,鸡群的疾病防治工作有其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陕南秦巴山区山高林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无工业污染,适合发展林下养鸡.林下养殖的肉鸡虽然生长期较长,但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故售价高,效益好,具有发展前景.1 品种除外国高度培育的快速生型肉鸡品种(如AA、艾维因、海兰等)及专用高产蛋鸡(如亚发、海兰等)品种以外,一切国产地方鸡种和杂种肉鸡均可用于林下养殖,如秦巴本地鸡、新浦东即所谓的青脚麻、黑康鸡等.  相似文献   

12.
林下人工种草规模化放牧生产优质肉鸡,是当前养殖业中的一个热点。由于优质鸡饲养期要求在100天以上,为减少饲料消耗,达到减少生产成本的目的,我们对不同补料组的鸡的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不限量补饲人工种草全放牧养鸡的养殖方式肉料比为1:1.63,限量补饲全放牧组肉料比为1:1142,与传统舍饲的养殖方式(肉料比1:2.76)相比,饲料报酬分别提高40.94%、48.55%。限量补饲组比全舍饲组降低养殖成本28.79%。林下人工种草规模化放牧养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5月4日上午,笔者慕名走进江苏省启东市北新镇永丰村8组肉鸡养殖大户蔡成荣家,本欲挖掘一下他养鸡三十载的致富经,不想,刚刚启口,却听得老蔡大倒苦水。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算细账,眉头越算越皱今年59岁的蔡成荣养鸡30年,年养殖规模4~5万只,不但养鸡设施好、产出高,他的养殖技术,更是被不少同行称之为老法  相似文献   

14.
15.
林下养鸡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市正在着力打造森林重庆形象,提高森林在全市的比重。预计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8%,到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深入开展,退耕还林后农户在短期内不能见到效益,他们的收入与生活问题,便摆在了各级政府的面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发展林下经济是一有效途径。在发展林下经济中,“林下养鸡”最为热门。林下养鸡,就是充分利用林(果)间隙地,发展肉鸡养殖,既节省养鸡饲料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实现林牧和谐发展,又为农民增加收益,解决就业与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6.
莫肖桓 《兽医导刊》2022,(5):160-161
为了探究乡镇养殖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笔者主要以广西地区为例,首先分析该地区养殖业发展优势,之后总结新形势下,广西地区乡镇养殖业发展现状,发现:该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养殖业发展优势,但是在养殖管理、疫病防治、污染防治、品牌建立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今后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乡镇畜牧养殖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加大疫病检疫,...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以来,四川省沐川县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林地资源和地方品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及以当地优质山地乌骨鸡为主的现代特色畜牧业。林下养鸡产业发展迅猛,不仅大幅度增加了养殖户的收益,而且在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开展特色畜牧产业方面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成为四川省特色畜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农户家庭适度规模养鸡投资总量不大,既免去了农民打工的奔波艰辛,又能为家庭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很受农户欢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成了农村家庭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广大农户在饲养过程中存在有许多误区,致使养殖效益很低,甚至亏本。为了使广大农户提高警惕,增强他们学科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下,广西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12年广西畜牧业产值达1075.80亿元以上,肉类总产量411.00万t,排在全国第八位:其中猪肉产量252.50万t、排在全国第八位,人均占有量54.10 kg、比全国平均高出26.18 kg;禽肉产量136.00万t、排在全国第四位,人均占有量29.20 kg、比全国平均高出15.74 kg;牛肉产量13.90万t、排在全国第十六位,人均占有量3.00 kg、比全国平均低1.89 kg。可以看出,肉牛产业是广西畜牧业发展的“一条短腿”。  相似文献   

20.
农民增收历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中央每年出台1号文件,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头等大事来抓,2008年的主题是“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此,我们有重点地对本市的养鸡生产情况作了调查,并对几个典型养鸡专业户几年来的养殖生产状况和效益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